被美国嫌弃后,印度对中国放低了姿态!
作者: 虚声
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
已获授权转载
由于不再被美国宠爱,老仙对中国这边放低了一点姿态。
8月19日,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4次会晤在印度新德里举行。此次会谈双方达成了10点共识:
一、双方积极评价两国领导人喀山会晤以来在落实领导人重要共识方面取得的进展,认为自第23次特代会晤以来,中印边境地区一直保持和平安宁。
二、双方重申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的重要性,强调通过友好协商妥处有关问题,以促进中印关系整体发展。
三、双方同意从两国关系大局的政治角度出发,按照2005年两国签署的政治指导原则协定(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提出:确信边界问题的早日解决符合两国的基本利益,因此应将其视为战略目标;双方应本着互相尊重、互相谅解的精神,对各自在边界问题上的主张作出富有意义的和双方均能接受的调整,一揽子解决边界问题;边界问题的解决应该是最终的,包括中印边界各段;在边界问题最终解决之前,双方应严格尊重和遵守实际控制线,共同努力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寻求公平合理和双方均能接受的边界问题解决框架。
四、双方同意在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WMCC)框架下设立划界专家小组,探讨在条件成熟的地段推进划界谈判。
五、双方同意在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框架下设立工作小组,推进边境有效管控,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六、除边境西段既有的将军级会谈外,在边境东段和中段设立将军级会谈机制,并尽快举行新一轮西段将军级会谈。
七、双方同意发挥外交军事渠道的边境管控机制作用,先就有关原则、方式达成一致,推动降温缓局和管控进程。
八、双方就跨境河流合作交换意见,同意发挥两国跨境河流专家级机制作用,就续签相关跨境河流报汛谅解备忘录保持沟通。中方同意基于人道主义原则,同印方分享相关河流的应急水文信息。
九、双方同意重开仁青岗—昌古、普兰—贡吉、久巴—南加三处传统边境贸易市场。
十、双方同意2026年在中国举行第25次特代会晤。
这十条原则,堪称短期内中印关系的一个转折,算是阶段性缓和。
从中国的角度讲,现阶段还是以发展经济为核心,想要睦邻友好,不想和印度搞得那么僵。但是印度一直很傲娇,经常摆出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
印度之前的傲娇,一方面是自我感觉良好,另一方面是心虚。
至于印度自我感觉良好的原因,就是没有原因,谁也说不清为啥。反正印度一直自我感觉良好。
至于心虚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印度非法占据中国藏南。
印度这次不再傲娇的原因也很简单,一个字,菜。
这个菜,要分几层解读。
首先,在美国眼里,至少在现在的特朗普眼中,印度很菜。
特朗普原本很看重印度。在第一个任期内,特朗普很给印度面子。特朗普希望印度可以在中美博弈中扮演重要角色,具体来说,就是帮助美国牵制中国。所以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中印边境风声鹤唳。
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后,原本也想继续倚重印度,但印度的表现太菜了。尤其在前不久的印巴冲突中,印度连巴基斯坦都搞不定。这种情况下,指望印度牵制中国是没戏了。所以特朗普对印度也不再客气,关税想加就加。
毕竟当今世界,丛林色彩很浓。一个表现得很菜的印度,是没资格让美国高看一眼的。尤其是特朗普,本就是唯利是图的商人,没心情陪印度耍心思。
其次,印度在心理层面很菜。
印度自我感觉良好,这是指情绪层面,但印度在民族心理层面很菜。什么意思呢?就是印度搞事之前,必须抱大腿。纵观印度每次碰瓷中国,都要拉美国等国家做靠山,就是心理意志薄弱,不敢独自面对问题。
当然了,印度这个特色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当美国不想捧着印度时,印度就表现得有点虚,赶紧和中国缓和关系。因为印度担心在大腿缺失的时刻,中国会不会趁机收拾它。
第三,认知层面,印度大概率不会承认自己很菜。因为印度擅长阿Q精神胜利法,永远不会承认自己菜。如果印度在认知层面不承认自己菜,那就不会真心解决中印之间的羁绊。也就意味着,中印关系任重道远,会反反复复地拉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