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中印新一轮外交接触的背后真相:泥足巨人的困局!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08-19 14:08:21 围观 : 评论

作者:龙牙
来源:龙牙的一座山(ID:Longyadeyizuoshan)

目前,我国外交部长王毅正在印度访问,而印度外长苏杰生此前已经到访过中国,这是两国在2020年边境冲突之后的首次外长互访,相信会为两国下一步的外交接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那么,我国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时候开始与印度的外交接触?而印度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又要接受?

印度的“泥足巨人”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1

印度在莫迪上台以后在“泥足巨人”的模式上走得很嗨皮,自2015年来屡出“奇招”,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莫迪主导的“废除旧货币”改革,以及随之而来水涨船高的印度GDP。虽然这个GDP后来被不少人揭露出里面含有大量“牛粪”成分,但不得不说印度这个国家自始至终是没有放弃努力的。作为17年中印对峙冲突的亲历者和一线见证人,以及20年中印新一轮冲突的密切关注者,对于这些年印度与中国之间爆发的对抗还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的。

到现在为止,可以说莫迪主导下的印度,这10年来的“赌国运”,已经结束了。

图片

关于莫迪主导印度这10年“赌国运”,一个重大转折性标志就是5.7空战。这场爆发于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短暂边境战争以印度压倒性失败告终,同时也就意味着印度政治强人莫迪的最终改弦更张。需要注意的是,5.7印巴空战虽然以巴基斯坦空军大获全胜而名噪一时,但最终巴基斯坦方面升官最快的却是一个陆军参谋长,由上将晋升为元帅。

图片

这可是巴基斯坦建国以来第一个陆军元帅!

他之所以能够挂“帅印”,除了抵御印度主动进攻的“铜墙铁壁”行动是他本人直接指挥以外,更多是因为这次短暂的战争中最大的战果是陆军取得的,虽然歼10打下“阵风”令全世界舆论哗然,但陆军拿下来的战果则是颠覆性的,传统认为巴基斯坦空军精英化比印度强得多,打赢印度其实在意料之中,但这次巴基斯坦陆军在新的装备体系和作战思想之下,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战果。

巴军在此次战斗中袭击了印控地区的26个目标,其中包括印军指挥部、雷达站、空军基地以及S-400防空系统,还号称瘫痪了印度约70%的电网。印军除了一些漫无目的的炮火和轻武器射击之外几乎寸功未立,空地两头失算,可以说是被打了一个一败涂地。

印度的外交与国家发展计划就是在这次短暂边境战争之后出现彻底转向的:从原来的单方面投向美国怀抱,转向更为务实的多边主义外交

2

我们很多网友喜欢给印度扣一个“奇葩”的帽子,将印度不大符合我们常识认知的行为简单归结到“奇葩”这种不大讲理的逻辑上,这主要是因为对印度的国情不大了解,或者说对于印度经济与外交困境的根源了解不深。我这十几二十年来跟印度人打交道的结果来看,印度的困局是典型的“泥足巨人”困境,自身庞大、自重大,轻易不可能被吞下,但是想要走两步路也举步维艰,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泥足”,腿脚太软了。

图片

第一,当前经济学模型存在巨大问题

进入21世纪之后,尤其是中国崛起之后,传统经济学模型其实已经彻底无法解释当前世界经济运行秩序了,这是个显而易见的现实。在传统理科工科领域,我们观察到一个现象或者实验现实跟理论模型不一样,我们会诚实的承认模型错了或者模型有缺陷,是理论不对或者不全;但是在社科领域我们极少极少看到这种谦虚谨慎的作风,观测数据和实验现象跟理论不一样,经济学家们反而拼命证明自己的理论“没有错”,开始不择手段的找补。

这直接导致经济学的停滞不前。

传统GDP统计方法与“GDP决定论”很明显跟现实不符合,中国GDP以远不如日本、韩国的人均水平,却提供了相差无几甚至略有胜出的生活水平;美国则以更为“繁荣”的人均消费,提供了远不如中国的生活水平。2025年初一次“小红书对账”,把这个奇怪的现象体现得淋漓尽致,真实的生活水平对比彻底掀翻了GDP和汇率的遮羞布。

印度的问题也是一样的,单看数据,印度的GDP的确在增长,而印度的人均消费也相当的“繁荣”,总之,你能从这些或真或假的数据里得出一个结论:印度在发展。

然而事实又是相悖的,印度的制造业占比,即制造业增长在GDP中的比例,比起莫迪上台之前反而是下降的。

也就是说,印度制造业不进反退。

第二,隐藏在错误经济学模型背后的印度真相

在这个背反的理论与现实之间,是一个关于印度的可怕事实:印度劳动生产率的崩溃。

在过于残酷的阶级剥削与压榨之下,印度实际上没有任何生产力可言。印度的一切经济学数据都指向一个现实,即印度所有的经济活动其实都是在维持人类的基本生命延续,而几乎没有任何享受性、发展性生产。

这里要分为两个阶层:

一是统治阶级、资产阶级、地主买办阶级。他们通过印度的固有阶级制度残酷压榨底层,导致财富的卷积失去控制,即所谓的“马太效应”。在印度,财富集中已经失去了控制而无法扭转,穷人失去了一切,从生产资料到知识、思维甚至是意志,“软件”、“硬件”都已经被压榨剥夺得一干二净。然而这些统治阶级卷积的财富并没有用于印度本地、本土消费,而是用于购买外国奢侈品和前往外国享受生活,印度过于落后的基础设施与肮脏败坏的社会,根本无法提供这些统治阶级需要的享受。

这就导致即使是富裕阶层,掌握大量社会财富的阶级,也不可能把这些卷积的财富投入印度社会。

二是被统治阶级、农民、城市贫民和工人阶级。他们是印度社会财富的真正创造者,但是因为过于残酷的剥削剥夺,导致生产积极性丧失殆尽,只能勉强制造生产维持生命基本需要的产品,包括农产品、工业品和工业原材料。

我们看到一个残酷的现实:印度大批量在饿死人,但印度依旧是一个粮食出口国。这个事实广为人知,但不为人知的是,印度还有大量本应该用于粮食生产的土地,是被拿来进行经济作物种植的,包括苎麻、红茶等等,仅仅是因为这些经济作物出口利润比粮食作物高。

这就导致被统治阶级也完全无法生产任何享受性、创造性、发展性产品和财富。

3

印度的一切经济活动,绝对高比例的成分都是最基本的生存所需我没有调查数据不可以信口开河,但印度明面上的恩格尔系数就已经高得吓人了,高达42%以上。同时考虑到印度严酷的生存环境包括酷暑、环境污染和极差的交通条件,印度居民用于最基本生存的开支占比,远不是恩格尔系数这种仅考虑食物占比的系数所能够全面反映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疫情期间有一个报道,某个印度老人的妻子死于新冠疫情但同村人不允许他处理自己妻子的遗体,而他本人还没来得及为自己和妻子死亡后焚烧尸体准备足够的柴火,因此他不得不用自行车驮着自己妻子的尸体到处流浪寻找处理尸体的地点。

这种人间惨剧很显然不是一个“恩格尔系数”能够描述的可悲场景。

图片

扣除掉经济学统计学的这些弯弯绕,印度经济的真相是极其缺乏“剩余价值”

深重的财富凝固,是印度发展的最大枷锁,这个枷锁甚至已经锈死了,有钥匙都打不开。富裕阶层通过固有阶级制度实施残酷剥削实际上已经把一切能够搜集起来的财富都搜刮干净并且转移、隐藏、固化,而贫穷阶层拼死挣扎也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这部分财富一旦挪作他用,直接就是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

印度,无论是不是莫迪当权,都无法积累起发展所必须得资源,包括资金和劳动力。

我希望一切妄想去印度投资和建设的外国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都要认清这个事实,即你作为一家外国企业是不可能在印度搜集到财富和人才、劳动力的,因为远比你更熟悉印度也更为强力的印度政府本身都办不到这件事

他有枪有军队有警察都办不到,你一家企业怎么可能做到这事儿?

这不是开玩笑嘛?

印度的财富是凝固的,一切投资行为都是在打水漂,因为财富彻底凝固,你不可能刮下来任何东西。莫迪本人以宗教代言人身份上位,并且是印度很长时间内少有的政治强人,拥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和党政军资源都搜刮不到足够的财富来发展印度自己,你一个外企,以“赚钱”为目的,没有民意支持更没有党政军资源,你凭什么比莫迪做得更好

4

图片

5.7空战,实际上是打破了莫迪的一个痴心妄想:即通过全面倒向美国,从而获得美国的无限支援来建立印度自己的产业链

莫迪为什么会有这种痴心妄想?

归结于“奇葩”是不够的,这实际上是印度唯一的渺茫希望,即通过出卖其地缘政治价值来换取域外大国的支持,从而获得一个财富凝固社会里发展必不可少的东西:外来资源。包括外来的资金,以及外来的人才、劳动力。

印度现在唯一能够出卖的价值就是他自己本身,他毕竟还有那么大,有重要的地缘政治位置,有紧邻中国的战略价值,这就是他最后一丁点可供出售的东西。把这“最后一件破衣服”尽可能卖出高价来,是印度最后的希望,也是莫迪最后的救命稻草。恰好此时此刻美国遏制中国的战斗打响,无论是拜登的民主党还是特朗普的共和党,乃至于以后一切美国驴象之争,最大公约数都是遏制中国、保住霸权。

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

印度也的确没有更好的交易机会了,除了美国他还能指望谁呢?俄罗斯?中国?他且不说中俄愿不愿意给他这一套产业链体系,仅仅是他拿什么筹码来交易?

我们试想一下,印度依靠出卖什么来获得中国支持呢?

出卖美国?你又没挨着美国。出卖巴基斯坦、孟加拉?你这不搞笑吗?

再试想一下,印度依靠出卖什么来获得俄罗斯支持呢?

出卖美国?还是那句话,美国又没啥东西在你手里。出卖中国?他倒是愿意,俄罗斯也得敢买。

最终结果只能是出卖自己的地缘政治价值,出卖“与中国为邻居”的地位,看美国人出不出的起价了。

很显然美国人出不起价,特朗普比他还要精明,同时5.7空战充分说明了其实他印度根本就不具备这个价值,他想出卖中国先得去打赢巴基斯坦再说。

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印度家里最后的破衣服,其实也是皇帝的新衣,压根不存在

一场空对空的骗局式“交易”就此结束,从2015年开始处心积虑做局、估价、拍卖的这场骗局,经历了17年对峙、20年对峙造势,到特朗普关税战达到顶峰最接近“成功”,再到5.7空战一巴掌打回原形、接受现实,这10年就这么过去了。

黄粱一梦尔……

END


相关文章

  • 执政四年,首获承认!
    执政四年,首获承认!

    作者:印闲生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2021年8月是塔利班控制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日子,如今已过去整整四年。随着美军跑路,西方国家驻喀布尔的使领馆、记者站等纷纷离开,如今的阿富汗已经是一方被遗忘的土地,宛如“信息孤岛”。然而最近却出了一则大新闻——俄罗斯成为全球首个正式承认塔利班的国家。7月3日,塔利班代理外交部长穆塔奇在喀布尔接受俄罗斯大使日尔诺夫递交国书后,正式宣布了上述消息,日尔诺夫称:“这一决定彰显俄罗斯与阿富汗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诚意,百年前我国亦是全球首个承认阿...

    2025-08-19 14:08:23
  • 中印新一轮外交接触的背后真相:泥足巨人的困局!
    中印新一轮外交接触的背后真相:泥足巨人的困局!

    作者:龙牙来源:龙牙的一座山(ID:Longyadeyizuoshan)目前,我国外交部长王毅正在印度访问,而印度外长苏杰生此前已经到访过中国,这是两国在2020年边境冲突之后的首次外长互访,相信会为两国下一步的外交接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那么,我国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时候开始与印度的外交接触?而印度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又要接受?印度的“泥足巨人”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1印度在莫迪上台以后在“泥足巨人”的模式上走得很嗨皮,自2015年来屡出“奇招”,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莫迪主导的“废除旧货币”改革,以及随之而来水涨船...

    2025-08-19 14:08:21
  • 美俄握手,德日合流,三战还有多远?
    美俄握手,德日合流,三战还有多远?

    原创: 徐吉军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微信ID:hantangzhiku2025年8月15日,阿拉斯加寒风猎猎,普京的专机降落在安克雷奇,这不仅是美俄关系的又一次交锋,更是全球格局的关键节点。这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探讨俄乌战争的未来。在阿拉斯加会晤中,美俄没有达成任何协议。这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泽伦斯基)缺席的情况下,或许是最理想的结局。特朗普放弃了此前表示希望立即达成的停火要求,这个新的立场,使急切盼着停火重整旗鼓的乌克兰和欧洲十分失望。俄罗斯的立场长期以来一直是,停火只能在考虑俄罗...

    2025-08-19 14:08:09
  •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鸿门宴!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鸿门宴!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鸿门宴。8月1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再次造访白宫。6个月前,他在白宫遭到特朗普和万斯的羞辱,最后饿着肚子被赶出了白宫。前度泽郎今又来。仿佛历史在低语一个残酷的定律:在绝对的力量差面前,弱者的归来,往往并非转机的开始,而是更深博弈的序幕。不同的是,这次阵仗不一样,陪同泽连斯基来的,还有组团上阵的欧洲领导人。至少六位吧:英国首相斯塔默、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茨、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芬兰总统斯图布、北约秘书长吕特、欧盟委员会主...

    2025-08-19 14:08:07
  • 蔡卓宜回应拍性感照不扣裤子质疑:喜欢所以别管我
    蔡卓宜回应拍性感照不扣裤子质疑:喜欢所以别管我

    近日,蔡卓宜在社交平台上再晒美照,并发文回应不扣裤子质疑,她表示:“上衣是在曼谷街头买的哦,裤子就是会被说怎么不扣起来,但是我喜欢所以别管我。...

    2025-08-19 09:21:39
  • 韩国男演员李智勋回应家暴:没有发生殴打事件
    韩国男演员李智勋回应家暴:没有发生殴打事件

    据韩媒报道,警方14日接到报案,称40多岁的演员A某于7月24日在京畿道富川市的家中殴打了妻子B某。...

    2025-08-19 09:21:36
  • 成龙谈71岁感受:有时一早起来会有受伤的感觉
    成龙谈71岁感受:有时一早起来会有受伤的感觉

    近日,成龙接受采访时谈71岁的感受,他说自己有时一早起来会有受伤的感觉,坐久了膝盖、脚腕、肩膀都会疼,但只要一喊“action”就什么都不疼了,可“卡”了之后痛感就又恢复了...

    2025-08-19 09:21:30
  • 合诗雨方回应选角争议称选拔流程透明公正!已取证
    合诗雨方回应选角争议称选拔流程透明公正!已取证

    合诗雨经纪公司“兆森娱乐”发文回应新剧选角争议,称合诗雨的每一次戏剧演出工作均通过透明公正的选拔流程取得,所有流程及关键节点均有明确的工作记录与沟通凭证。...

    2025-08-19 09:21:25
  • 张家辉谈与关咏荷离婚传闻:我觉得不用回应
    张家辉谈与关咏荷离婚传闻:我觉得不用回应

    张家辉接受采访时谈与关咏荷离婚传闻,他表示:“我觉得不用理,大家都很会说,就是喜欢哗众取宠,我觉得不用回应。...

    2025-08-19 09:21:23
  • 叶珂称自己只“洗白”了40% 回避提及他人名字
    叶珂称自己只“洗白”了40% 回避提及他人名字

    近日,叶珂在被问及“是否有欣赏的偶像”时,坦言自己仍在“洗白”过程中,称“只洗白了40%”“还没洗透”,并强调是“自个给自个洗白”。...

    2025-08-19 09: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