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乌克兰的眼泪,还在流!

作者 :正文注明 2022-11-27 06:43:08 围观 : 评论

来源:静思有我(ID:jingsiyouwo666)

今天跟朋友们说一说俄乌冲突,好久没说这事儿了。

这段时间俄乌冲突的大事挺多的,但我认为首屈一指的,应该是俄罗斯从赫尔松撤退。

为啥呢?因为我认为这是俄乌冲突的第2个转折点。搞不好,俄罗斯从赫尔松撤退以后,俄乌冲突的结局就这么定了。

我认为俄乌冲突的第1个转折点是3月底俄罗斯从乌克兰首都基辅撤退。

因为那意味着俄罗斯在战争初期的闪电战的失败。可以想象,如果俄罗斯拿下基辅,那么就能达到擒贼先擒王的效果,很有可能就这样干脆利落地把这场冲突解决了,比如跟乌克兰签订条约,迫使乌克兰接受他的条件。

俄罗斯从基辅撤退,意味着这样一个现代战争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没法实现了。

随后,俄罗斯6月底从蛇岛撤退,9月中旬从哈尔科夫撤退,9月中旬又从红利曼撤退。

但我认为这些撤退算不上转折点,因为打仗本来就有进有退,今天撤退了,搞不好明天又反攻了。更重要的是,从这些地方撤退,对于俄罗斯来说,只不过是在控制乌克兰的地盘上的数量的一增一减,但是,我们眼睛看到他减了多少,他就实际上减了多少。我认为没有其他更深的意义。

然而,从赫尔松撤退的意义就不是这样了。

霍尔松的西边,还有尼古拉耶夫州和敖德萨州。这两个州的位置特别重要,因为如果俄罗斯从赫尔松出发,进一步控制这两个州,就控制了乌克兰全部的黑海沿岸。那么乌克兰就没有出海口了,以后乌克兰出海,啥事都要找俄罗斯,俄罗斯就能够长远的严格控制乌克兰,在乌克兰的问题上就有更大的发言权了。

然而,从赫尔松撤退,就意味着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萨这两州大概率与俄罗斯无缘了。这样一来,虽然俄罗斯控制了乌克兰的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大部分领域,但是沿黑海和亚速海岸边的地区,还是留了一个大缺口。

缺口的意义是非常大的。就像我们用塑料袋拎一袋水,99.99%的地方都不漏水,只要有0.01%的地方漏水,那么用塑料袋装水的效果就大打折扣甚至归零。就像美国制裁俄罗斯,为啥效果不理想,就是因为有缺口,有些国家不听美国的,比如印度。那么,美国想通过不买俄罗斯的商品从经济上困死俄罗斯,但俄罗斯可以把商品卖给印度等国家。

当然,这涉及到,俄罗斯从赫尔松撤退到底是暂时的撤退,还是将来要反攻?如果将来还要反攻,那刚才说的就等于没说。

然而,现在的形势告诉我们,俄罗斯大概率将来不会再反攻了,依据是:他从赫尔松撤退,撤了就撤了,但是他还做了一件事情,意义更加重大,那就是他撤退以后,把第聂伯河上的重要桥梁----安东诺夫斯基大桥,炸了。

这座桥曾经是俄罗斯军队的生命线,如果俄罗斯军队在第聂伯河西岸,那么就要通过这座桥进行补给。过去几个月,俄罗斯和乌克兰在争夺这座桥上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乌克兰一个劲儿的想炸这个桥,俄罗斯就一个劲儿修这个桥,同时在河面上架上浮桥作为补充。

从某种意义上说,俄罗斯从赫尔松撤退就是因为保不住这条运输生命线,后勤补给跟不上,才被迫撤退的。

那么,如果将来俄罗斯想反攻,他就不应该炸毁这座桥。过去几个月他拼命地保这座桥,就是为了通过这座桥运输后勤补给,控制赫尔松,乃至于力图下一步控制尼古拉耶夫州和敖德萨州。

所以,俄罗斯炸毁安东洛夫斯基大桥,比他从第聂伯河西岸的赫尔松地区撤退,意义还要大,因为这意味着他不打算反攻了。

我这样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那就是在俄罗斯从赫尔松州撤退之前,美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第1个就是他的陆军精锐101空降师,88年来第1次空降到欧洲,就待在罗马尼亚靠近乌克兰敖德萨的地方。

这毫不掩饰的表明了,如果俄罗斯想以赫尔松为基地,进一步进军尼古拉耶夫州,再进军敖德萨州,美国可能要亲自下场。

美国的第2个变化就是,在那个期间美国的战略核潜艇分别在阿拉伯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亮相。战略核潜艇通常都是藏着掖着的,一旦公开亮相,而且高级指挥官登上潜艇,这就是对对手进行示威。

这又意味着什么呢?这要说到,俄罗斯控制了乌克兰4个州之后,扬言要用核武器保卫它的领土,而这个所谓的领土包括乌克兰刚刚加入俄罗斯的4个州。

随后,俄罗斯宣布不打核战争。其实也就是承认了,至少在这4个州上不会使用核武器。

而在这4个州不使用核武器,俄罗斯未必能守得住这些领土,尤其是隔着一条第聂伯河的赫尔松州赫尔松市这一块,这一块是最不好守的。

这几个信息碰在一起,我们可以理解成这样:

形势已经迫使俄罗斯放弃对整个第聂伯河西岸地区的奢望,其中包括目前已经到手的赫尔松州赫尔松市,以及还没到手、本来计划将来要控制的尼古拉耶夫州和敖德萨州。而且不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俄罗斯守住第聂伯河西岸的赫尔松州赫尔松是非常困难,即便守得住代价也特别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得不到第聂伯河西岸的尼古拉耶夫州和敖德萨州,守住第聂伯河西岸的赫尔松州赫尔松市这一小块地方就是一件特别划不来的事情。

这样一来就好理解了,俄罗斯不仅撤出了赫尔松,而且撤退之后还炸了大桥,我认为是不打算再过河了。

那么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个最正常的推理就是,俄罗斯想固守现有的地盘。而现有他控制乌克兰的所有地盘都在第聂伯河东岸。

如果俄罗斯只想防守、不想进攻的话,从防止乌克兰渡河对俄罗斯进攻的角度来说,炸掉第聂伯河上的桥梁,就显得特别划算。

这样又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俄罗斯对乌克兰的领土已经没有太多的奢望,他现在的算盘就是守住现有控制的地盘,也就是把到嘴的肉吞下去。当然现有到嘴的肉里面,第聂伯河西岸有一小块地区,也就是赫尔松州赫尔松市,他吐出来了。那是为了让其他到嘴的肉更加保险地吞到肚子里去。

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俄罗斯降低了自己的期望值之后,它达到他这个新的较低标准的战略目标的底气,更足了。

当你看到满桌子的菜都想吞下去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的胃装不下。当你只死盯着一盘菜的时候,你可能就能比较轻松地把它吞下去。尤其是俄罗斯在9月份开展了局部动员,征召了30万军队。不管这个数字是否有水分,总之兵力大大增强了。

更为重要的是,按常理,俄罗斯是要控制第聂伯河西岸地区,美国进行核潜艇示威和101空降师的示威,最后俄罗斯怂了,从一般的规律出发,俄罗斯不会不明不白地这样认怂,一定要跟美国提条件。那么从现有的局势来看,大概率是俄罗斯承诺放弃第聂伯河西岸的地盘,但同时美国不能无限度的支持乌克兰反攻,夺取俄罗斯已经到嘴的肉。

这是一个常规的推理。这个推理有没有什么证据可以呼应呢?回答是:有,而且很扎实。

这个证据就体现在,11月15日,波兰遭受导弹袭击导致两人死亡这个事儿,事件地点是波兰境内靠近波兰和乌克兰边界的地区。

这个事件一发生,很多朋友问我这是谁干的。

但是我认为,这件事情发生以后,是谁干的,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事儿出了之后,方方面面的人嘴上说这是谁干的。这话有点绕,那么再绕一遍:真正是谁干的,不重要;相关人说是谁干的,很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把这件事说成是谁干的,就意味着接下来要采取相应的行动。比如把这件事说成是俄罗斯干的,那么按照北约的条约,这就等于俄罗斯对北约发起了进攻,北约就要下场亲自跟俄罗斯打。反过来,如果说这事不是俄罗斯干的,那么北约就没有必要下场跟俄罗斯打。

那么美国、西方,还有波兰、乌克兰、俄罗斯这几个相关方,把这事说成是谁干的呢?

俄罗斯自然说不是他干的,因为俄罗斯肯定不想在跟乌克兰打的时候又招惹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北约跟他对抗。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们也可以猜想,这事可能真不是俄罗斯干的。这是俄罗斯嘴上的说法。

那么乌克兰嘴上的说法是什么呢?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第一时间就认定这是俄罗斯干的。

他为什么要这样认定呢?毫无疑问,只要这样认定了,北约就要下场跟俄罗斯打,那么他的压力就减轻了,目前是俄罗斯和他发生冲突,接下来就是俄罗斯和北约和他发生冲突。相当于是他把这个地球上最强大的军事集团搞成了他的帮手。

所以,乌克兰说这事是俄罗斯干的,非常符合逻辑。

但是最重要的是,美国和西方说这事是谁干的。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基本上,乌克兰的那个总统泽连斯基说是啥就是啥,美国和西方一直无条件支持。

然而这一回,美国和西方一致跟乌克兰唱反调。15日发生爆炸,16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参加G20峰会的拜登就表示,这个爆炸“不太可能”是从俄罗斯发射的(关键词是“不太可能”)。然后借着他的一些盟友都在印尼参加G20峰会,他就在巴厘岛召开了紧急会议进行了磋商,可以想象他会跟他的盟友统一立场。

接下来就是不断的调查,不断地发言,但是主题不外乎一个:这个爆炸不是俄罗斯干的。在这种情况下,泽连斯基也有一些松口,说他不是100%确定。

最要命的是,乌克兰要求参与这起事件的调查,但是却被波兰和北约拒绝了。

这再一次印证了我的那个判断,真实层面上到底是谁干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事后各方把它说成是谁干的。不让乌克兰参与调查,目的就是要最后彻底把它说成不是俄罗斯干的。你想啊,如果乌克兰也参与调查,如果发现了蛛丝马迹认为是俄罗斯干的,那再说这不是俄罗斯干的,不就不太好说了吗?

为了不让乌克兰的阴谋得逞,所以不能让乌克兰参与调查,也就是说在调查当中即便发现了有一些证明是俄罗斯干的的证据,也要隐藏起来。这是西方的惯用手段。

所以不让乌克兰参与调查,证明美国和西方铁了心,不想把这事说成是俄罗斯干的。

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美国和西方确实在守住自己的底线,那就是不亲自下场帮忙,具体来说就是北约不会直接跟俄罗斯发生对抗。

把这个意思翻译给乌克兰听,那就是:你的事儿,你管,我不管,你别拉我下水。

对比一下:美国战略核潜艇两次公开亮相,美国陆军精锐101空降师在罗马尼亚和乌克兰敖德萨州边境地区部署,那就是做出一副要干涉的样子。我们发现,所谓美国和北约不亲自下场帮忙,这话是相对的,不能做绝对的理解,所以必须具体的分析。那么具体分析一下目前美国和北约的界限在哪里呢?

那就是,你俄罗斯不能控制敖德萨州和尼古拉耶夫州,但是这是他们最后的底线,在其他方面的问题上,美国和北约不会下场帮忙。那这意味着什么呢?那这意味着俄罗斯目前控制的乌克兰地盘,那要靠乌克兰自己了。

归纳一下:目前俄罗斯和美国以及美国背后的北约,都是有进有退,因为都是既有进又有退,我们才能够感受到目前的这种格局是双方有默契的。而与之相对应的信息是:这段时间媒体一直在报道美国的情报官员和俄罗斯的情报官员在土耳其秘密谈判。

那么,这种默契很可能是在秘密谈判当中达成的有限的一致。

所以我说,俄罗斯从赫尔松撤退有可能把俄乌冲突的最终格局给定格了。

而做出这个决定的人是谁呢?是俄罗斯和美国。

我特别强调是这两个国家做出这个决定的,意思是想说乌克兰没有参与作出决定。

再直白地说,乌克兰的事,乌克兰没有发言权。

很明显,现在美国、西方与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上的观点不一致,而且差距特别大。

美国和西方在劝说乌克兰跟俄罗斯谈判。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跟俄罗斯谈判,没有哪一个地球人会想象俄罗斯会把现在已经控制的、在俄罗斯法律上已经属于俄罗斯领土的、乌克兰的4个州,再吐出来。

美国和西方是否劝劝乌克兰跟俄罗斯谈判呢?我认为是确定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乌克兰的关键人物说出来的。法新社11月20日报道说,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表示,西方试图劝说乌克兰同俄罗斯会谈,这种做法是奇怪的,相当于要求乌克兰投降。他的原话这么说,我完整的念一遍,因为这个信息太重要了,他说:“当你在战场上拥有了主动权,听到这样的建议,你们无法通过军事手段做到一切,你们需要谈判,这有些奇怪。他接着说“西方的建议意味着收复领土的国家要向正在失败的国家投降”。

而美国媒体报道,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在本月初的时候说,军事上的胜利,也许无法通过军事手段实现,他表示现在存在谈判的“机会之窗”(“谈判的机会之窗”这个说法看,是他的原话。)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和西方有点怂了,但是乌克兰还想打。

乌克兰还想打的证据在哪里呢?体现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1月8日提出的谈判条件上,这几个谈判条件归纳起来说是三点:一、俄罗斯归还所控制的所有乌克兰领土,二、赔偿乌克兰损失,三、就战争罪行提起起诉。

这和当年八国联军对中国清政府提出的条件基本相同,也就是归还领土,赔偿损失,惩治战争罪犯。

这是一个绝对的战胜国对一个绝对的战败国,提出的条件。

那么我再加一个“绝对”:这个条件俄罗斯绝对不会接受。

所以,乌克兰提出这样一个和谈的条件,从形式上是给美国和西方一个交代,也就是说我不是不想谈,只要达到我的条件就谈,然后他又提了一个谈判对手不可能接受的条件,意味着他骨子里面根本不想谈。

这就是我理解的当下俄乌冲突的基本格局。

接下来,这件事情会往哪个方向走呢?

既然美国和西方有意让乌克兰去谈判,而乌克兰不想谈判,还想打。那么首先就要看乌克兰打不打得赢。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美国和西方虽然主张乌克兰去谈判,但是并不是说不再支持乌克兰打了。11月10日,美国国防部宣布再向乌克兰提供价值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这次援助包括霍克防空导弹,复仇者防空导弹系统以及毒刺防空导弹等武器,他们还说,自从拜登就任以来,美国已经承诺向乌克兰提供超过193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这是在给乌克兰打气,也是在给他的西方盟友打气,说明他还是支持乌克兰打的。

但同时他也表明了他不会亲自下场帮忙,那也就是还是跟过去几个月一样的格局进行军事支持,但不亲自下场帮忙。那么乌克兰能不能打败俄罗斯收复失地呢?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一退基辅,二退蛇岛,三退哈尔科夫,四退红利曼,五退赫尔松。这种拉胯的战果让地球人也感到很意外,俄罗斯战斗民族的帽子眼看着就戴不住了。

然而,这是不是意味着俄罗斯接下来连到嘴的肉都吞不下去呢?

我认为目前地球人对俄罗斯的拉胯表现大呼意外,是基于对俄罗斯作为号称的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的标准来说的。通俗一点说,就是用高标准来看俄罗斯,俄罗斯确实不行。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如果单论俄罗斯和乌克兰打,即便是乌克兰背后有西方的军事支持,俄罗斯如果进入全面防守的话,我实在无法想象俄罗斯守不住剩下的到嘴的肉。

这就好比是,一个孩子在班上历来都是全班第2名,大家一直认为下一次考试他能考98分,结果他只考了90分,让地球人大呼意外,但是如果拿他跟一个学习中等的孩子比,那他怎么着还是比这个中等学习的孩子考的分会高一些。

所以我认为,在目前的格局下,乌克兰要想从俄罗斯手中收复失地,不大可能。

最重要的是,9月底乌克兰失去的那4个州,已经履行法律手续加入了俄罗斯,这对俄罗斯意味着,他不可能失去这4个州。再考虑到前面提到的美国和俄罗斯在土耳其秘密谈判,以及美国此后的表现,我们可以高度怀疑美国已经默许这4个州归俄罗斯了,要不然俄罗斯不会跟美国达成一致,说不打核战争,也就是不在这4个州的领土上使用核武器。

所以我认为,在这样的格局下,乌克兰要收复失地不大可能。

更为重要的是,从10月10日起,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上的战法就完全变了。变成什么了呢?变成一心一意打后勤。

这也符合基本的战争规律,通常尽量争取用闪电战决出胜负,如果闪电战决不出胜负,接下来就是打后勤。中美在朝鲜战场上的较量也是这样:历时9个月的前5次战役之后的两年时间里,中美其实主要都是在打后勤。美军对志愿军的交通运输线实施轰炸,名为绞杀战,志愿军实施反绞杀。只要美军彻底炸断了志愿军的后勤补给,那么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就很困难了。反过来,事实是志愿军扛住了美军的绞杀战,所以才会有最后逼着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这个结果。

而从10月10日开始,俄罗斯开始集中对乌克兰打后勤战,具体方式就是轰炸乌克兰的民用基础设施。

我在10月12日的《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乌克兰赢了什么》里说了,从10月10日开始,乌克兰轰炸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大桥是乌克兰的一个臭招。原因在于,俄罗斯在俄乌冲突爆发到10月10日,一直在努力做文明之师,不轰炸乌克兰的民用基础设施。在冲突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个令人惊奇的一幕,那就是俄罗斯的装甲部队在开进基辅的路途上,遇到红绿灯还停车等红绿灯。

然而,10月8日乌克兰轰炸了克里米亚大桥,也就意味着轰炸了俄罗斯的民用基础设施,俄罗斯的第一反应就是给这件事情定性,定性为轰炸民用基础设施。两天之后的10月10日,俄罗斯开始轰炸乌克兰的民用基础设施。

轰炸了多长时间呢?一直轰炸到现在,大概率还要继续轰炸下去。

轰炸造成了什么结果呢?

轰炸20天之后,11月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说乌克兰40%的能源基础设施遭到破坏,随后他说全国有40%的民众断电。又过了大约20天,11月23日,乌克兰能源部发表声明说乌克兰全境停电。

请注意关键词“全境”,也就是全国彻底断电了。当然随后又修复了一部分,但是报道说只有大约10%左右的修复,那也就是90%断电。

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电了,老百姓日子怎么过?

11月24日,乌克兰首都基辅市市长克里奇科宣布,考虑把老百姓从首都基辅市区向农村迁移。迁移的数量大约是300万人,这是目前乌克兰首都基辅市全部人口的一大半。

我们可以想象,不是实在过不下去日子的话,没有哪个国家会考虑把首都的大部分民众迁走,让他们到农村去投亲靠友。

现在还没看出有组织的迁移,但是乌克兰首都基辅市的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很悲催了。

首先是停电,这没啥可描述的,反正没电用了。但我们可以反过来描述,那就是基辅市长宣布未来要开通1000个取暖点,名字还取得很好听,叫“无敌中心”,每个“无敌中心”可以容纳200人,在“无敌中心”里面,可能有电,至少可以给手机充电。

可是,即便他建成了1000个无敌中心,也只能容纳20万人。更何况他有没有能力建设1000个无敌中心都还是个问号。今天文字里面配了一张图,是乌克兰民众聚集在无敌中心的场景,中间是一张桌子,桌子上有很多插线板,插线板上插了很多线连接电脑和手机,民众们在室内也都穿着羽绒服,而不是穿着毛衣,说明很冷。

我们都知道,没电了就会停水,所以他们也没有水了。目前首都基辅的居民排队到河边或者公园取水。然后基辅市已经发出公告说,公园也将停水。如果那样的话,他们只能走路一个多小时,拎着水桶到第聂伯河去打水。这正应了中国人的那句口头禅:一夜回到解放前。

这个冬天,乌克兰的人民将是非常难过的。我们可以用生活常识去想一想。

在经历这样一个艰难的冬天的过程当中,乌克兰还有多少抵抗意志就很不好说了。

我们再回到战场上去。我们还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乌克兰全境停电或者电力极其紧张,那么前线打仗的那些军事器材如果连电都充不上了他还怎么打仗呢?比如卫星接收终端,或者是加密的手机,都没电了,他怎么打仗?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说乌克兰反攻俄罗斯收复失地,简直有点像天方夜谭,对于乌克兰当下来说,不是收复失地的问题,而是怎么过冬的问题,怎么吃饭的问题,怎么不冻死人的问题,怎么给手机充上电的问题?即便是在乌克兰刚刚取得重大胜利的赫尔松市,情况也非常糟糕。11 月 12 日,乌克兰赫尔松市市长霍洛夫尼亚说:“这座城市严重短缺,主要是水资源短缺。” “没有足够的药,没有电,也没有面包,因为烤箱坏了。”

这个仗还怎么打?

归纳一下,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实施了战略收缩,从基辅撤退,从哈尔科夫撤退,从红利曼撤退,从蛇岛撤退,乃至于从赫尔松撤退,这一系列的撤退让俄罗斯收缩了战线,俄罗斯看来没有太多的追求了,这与他战斗民族的帽子极其不相称,但他已经这样做了。但问题是,俄罗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当他进行战略收缩之后,他目前已经到嘴的几块肥肉,他要把它吞到肚子里去,是完全有可能的,与此同时,他不跟乌克兰做领土上的争夺,而是打击乌克兰的民用基础设施,彻底摧毁乌克兰的战争潜力,这其中包括抵抗意志。

这种打法,其实不符合俄罗斯号称世界第二强国,号称战斗民族的身份,但已经这样了。他出此下策,面子上很过不去,但保证他最终保住他已经到嘴里的这几块肉反而有好处,尤其是,目前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和西方不想再额外增加给予乌克兰的支持,换言之对乌克兰的支持只能保留在过去的那个范畴,也就是提供军火,提供情报支持,提供指导和培训等等。

这样一来,乌克兰的这个仗就很难打了。看来,俄罗斯调整战术之后,是失了面子,但是赢得了里子。当然俄罗斯丢的这个面子也确实很大,而赢得的这个“里子”要比当初地球人预想的要少得多。这些,今天我们不展开分析。

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的一个很理性的选择就是和俄罗斯谈判,而俄罗斯也一直想谈判,因为他原来那种老虎吃天的愿望很明显实现不了了,长期耗下去对国家也不是什么好事。而乌克兰的盟友们也在劝说乌克兰谈判。

按理说,接下来,进行谈判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但是我要说,这对乌克兰来说,太难了。

而且,我这里所说难,不想从宏观和深层次分析,比如领土完整,国家尊严之类,我只想说一个很小很小的点。就这一个很小很小的点,就能够充分地说明,当下的乌克兰要跟俄罗斯谈判,太难太难了。为什么呢?

这不得不要说到今年3月29日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谈判,那一天他们两家在土耳其谈了一天。当然那一天的谈判是那段时间系列谈判的其中一天,这一天谈完之后,很明显,俄罗斯和乌克兰已经达成了最根本性的一致。有什么证据证明他们达成一致了呢?请看几条消息。

3月29日,俄罗斯谈判代表团梅金斯基在会谈后表示,俄罗斯收到了乌克兰的书面提议(请注意,关键词是“书面”),确保其保持中立和无核地位的意愿。他还说,双方谈判很有建设性,俄罗斯正在研究乌克兰的提议,相关信息将向普京总统报告。他还说,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面,可以与两国外交部草签和平条约同时进行(请注意,他说到了两国总统会面,以及协议的签订)。

这些话我们可以不全信,但基本意思应该体会得出来。更重要的是,他透露的这些信息,随后被乌克兰方面的关键人物事实上予以了认可。比如,4月2日,乌克兰谈判代表团团长阿拉哈米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乌克兰与俄罗斯已接近达成协议,但是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仍存在分歧。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他的话,那就是在克里米亚的问题上还没达成一致,那其他的方面基本都谈妥了。

他们谈判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那个时候,乌克兰的4个州还没有举行公投加入俄罗斯,因为举行公投加入俄罗斯的时间是那次谈判结束的6个月之后的9月下旬。

在那次谈判之后,俄罗斯控制的扎波罗热地区等第聂伯河东岸地区,还有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新取得的进展,这些事情都没有发生。

我们可以大体推算那次谈判双方达成的一致的内容当中,俄罗斯在后来几个月新控制的领土,肯定不会归俄罗斯,而会归乌克兰,因为那次谈判时他们还在乌克兰手中,不可能主动吐出去。

简而言之地说,就是那次谈判之后俄罗斯又占了很多地方。现在开始谈判,乌克兰能得到的东西肯定要比那个时候要少很多很多。

用中国人最常见的一句话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可是,那个时候双方都已经达成协议了,为啥最后没有签订协议实现和平呢?

原因是美国不同意。当然美国的身边还站着欧洲那些国家。

当时,俄罗斯和乌克兰已经接近达成协议之后,美国和西方的表态就很神秘,但是最重要的证据就是在4月3号突然出现了布恰镇事件。也就是在乌克兰的一个叫布恰的小镇子上,突然看到了几百具平民的尸体。美国和西方说这是俄罗斯屠杀乌克兰平民的证据。

这个戏做得太假了。我之前专门分析过,凭常识,都知道这是假的。原因如下:

第一,俄罗斯从这个地方撤退是3月30日。那不是在乌克兰的军事进攻下的撤退,而是依据3月29日达成的协议而作出的撤退,是有序的撤退,匆匆忙忙地撤退。这意味着,即便俄罗斯屠杀了平民,也有充足的时间掩埋尸体,不可能让他让几百具尸体横七竖八地摆放在大街上,不收拾。

第二,俄罗斯撤出这个镇之后,乌克兰的官员3月31日抵达了这个镇,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兴高采烈的视频,压根都没说,大街上横七竖八地摆着几百具平民的尸体。几百具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大街上,可以说叫尸横遍野了,不可能看不见,也不可能看见了没反应,可是乌克兰的官员就是没看见。可是,三天之后,这些尸体给记者看见了,你说,这不是见了鬼吗?

毫无疑问,这一次事件是西方的又一次摆拍,联想到在叙利亚战场上那个名叫白头盔的组织搞摆拍,这样的事件一点都不奇怪。那么,西方为什么要摆拍呢?原因只有一个,阻止和平协议的签署。

所以,布恰镇摆拍事件,证明当时的美国不想让乌克兰和俄罗斯签订和平协议。

而那个时候乌克兰特别想签和平协议,但最终他听了美国的话,没签。

于是乌克兰接着跟俄罗斯打,又打了七八个月,最后打成现在这个样子。

任何一个人如果当乌克兰的总统,都没办法在现在这个局面下跟俄罗斯谈判。因为道理一点都不复杂,因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何必当初啥呢?何必当初听美国的呢?如果那个时候乌克兰不跟着美国走,按照自己的意愿坚定跟俄罗斯签订了协议,虽然也是城下之盟,虽然也是奇耻大辱,但怎么着也比现在的局面好啊。

你说,如果你是乌克兰总统,你这会儿怎么接受美国和西方的建议去跟俄罗斯谈判呢?

由此我们可以理出一个逻辑,那就是乌克兰当下的悲惨局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3月底4月初跟俄罗斯基本达成和平协议的时候,再一次听从了美国的安排,跟着美国走,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得更宽一点,俄乌冲突之所以爆发,根本原因也是乌克兰要跟着美国走,因为乌克兰要加入北约,而北约是美国主导的军事组织。

有人总在纠结一个事,那就是乌克兰有没有权利选择加入北约?或者说乌克兰有没有权利选择他是倒向西方还是倒向俄罗斯?

我认为,有!他100%有这个权利。

但是我在以前说过,一个国家也罢,一个人也罢,你有某种权利和你用不用这个权利,不是绝对画等号。

打一个比方,请问:每一个个人有没有穿什么衣服的权利?比如是选择穿毛衣,还是选择穿光膀子的背心?请问一个人有没有这个选择的权利?有谁敢说没有?毫无疑问是有的。

可是现在是冬天,如果在冬天你非要选择穿光膀子的背心,你确实有这个权利,但是,你必须要准备接受接下来的后果。

当然也可以反过来推理,如果你在夏天非要选择穿羽绒服,那是你的权利,你确实有这个权利,可是你在运用你这个权利的时候,你必须要承担后果。

同理,乌克兰有选择倒向美国还是倒向俄罗斯的权利,但是他在使用这份权利的时候必须要承担后果。

乌克兰在3月底4月初可以有权选择继续跟美国走,也有权选择不跟美国走,但是他选择了跟美国走,就必须承受这种选择之后的后果。

而俄乌冲突清晰地告诉了全地球人,选择跟美国走的后果是什么。如果不清楚,看看当下的乌克兰。

为什么选择跟美国走的后果是如此悲惨,那是因为美国不可能像爱护美国自己的利益那样去爱护他的走狗。这本来也是正常逻辑,谁当美国总统都会这么做。

美国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想不断的包围俄罗斯,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自然是希望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并且是希望乌克兰去消耗俄罗斯,但是消耗到什么程度,最后是不是把乌克兰消耗没了,或者消耗残?这跟美国没有多大关系,只要能让美国的利益得到加强就行了。

同样,在3月底4月初的时候,美国需要乌克兰继续消耗俄罗斯,这对美国有利,至少他认为对美国有利,那他自然是希望乌克兰继续跟俄罗斯打,至于打完之后乌克兰成什么样子,他有必要过多的考虑吗?如果你是美国总统,你会过多地考虑这个因素吗?

而当下美国,不想和北约一起下场跟俄罗斯对着干。或者,美国愿意在罗马尼亚部署陆军精锐101空降师,以阻止俄罗斯占领乌克兰的敖德萨和尼古拉耶夫,但是他却不想派军队帮忙收复俄罗斯目前已经控制的赫尔松、扎波罗热、顿涅茨克、卢甘斯克4个州,这一切的一切,帮与不帮,帮到什么份儿上,都是基于美国的国家利益。任何一个人当美国总统他都会这么做。

这一切都非常非常的正常,我此时此刻不想批判美国。

可是遗憾的是,乌克兰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以为他是美国的一个州,他以为美国会像保护美国的50个州那样保护乌克兰。

而当下中国的台独分子何尝不是基于这样的幻想呢?

而当下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在中国和美国之间被迫选边站队的时候,只要智力正常,都会认真思考这一个问题。

俄乌冲突还没有结束,但乌克兰的结局已经注定,这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客都会面对这个事实,从而提醒自己做出理智和对本国有利的选择。

我在前面文章多次说过,美国在俄乌冲突中是稳赚不赔的,但那是就眼前和具体而言。而从根本和长远而言,乌克兰的悲惨结局给世界各国所提的这个醒,导致很多国家可能不会再像乌克兰那样愚蠢的跟随美国走,近期在亚洲召开的三场重要的世界性的会议已经清晰地显露了这一点。站在美国霸权的角度,肯定是一种失败。美国霸权的松动,就是这样发生的,正如我在2021年6月21日的《未来,谁会打败美国?》里面总结的那样:未来打败灭国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自己。

乌克兰的惨状,提醒世界各国不能稀里糊涂地跟美国走去搞对抗,那么也就越有利于世界和平。这大约是乌克兰的悲惨对世界的贡献。只是这个代价太大了,毕竟乌克兰也是地球的一员,世界和平不应该用这样血的教训来获取,原本是可以冷静冷静,稍作思考就可以获得的。

我在今年2月23日,也就是俄乌冲突爆发的前一天,做个一期题目叫《乌克兰的眼泪》,今天的这期其实也是在说乌克兰的眼泪,所以名字就叫做《乌克兰的眼泪,还在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