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她悔悟了!但乌克兰一切都太晚了!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08-07 14:08:21 围观 : 评论

原创: 后沙
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
已获转载授权

8月4日,久未露面的乌克兰前总理尤利娅·季莫申科接受了英国《泰晤士报》专访。
图片
季莫申科在访谈中言辞犀利,她指出,乌克兰的政府部门、司法部门、国有银行和大型企业都已经被西方掌控,这一切都是西方在切断对乌克兰提供贷款的威胁下做出的,“这是残忍和不公平的”。

她还说,“西方不该为了削弱俄罗斯而牺牲我们,牺牲乌克兰的生存条件,牺牲数十万乌克兰人的生命”。

同时,她否认乌克兰是一个“失败国家”的论调,所谓“反腐败机构”是西方控制基辅的工具。

西方国家应当在阿富汗、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等国去推行其监督腐败机制,而不是在乌克兰……

季莫申科的结论是,西方对乌克兰的控制,正将这个国家变成一个“被剥夺权利的殖民地”。

图片

季莫申科当年被称为“天然气公主”,两度出任乌克兰总理,离总统宝座只有一步之遥,一时风光无限。

目前她是乌克兰“祖国党”领导人,如果大选能在秋天举行,她很有希望报2019年的一箭之仇。

据美国《政客》新闻网披露,自2月28日泽连斯基在白宫与特朗普爆发争吵之后,白宫团队就曾密会过季莫申科等反对派,想找到一个可以取代泽连斯基的人。

7月19日,美国资深记者西摩.赫什爆料,如果特朗普下定决心,他将接受建议,强迫泽连斯基离开乌克兰。

权力更迭将在几个月内发生,最有希望成为总统的是乌军前总司令扎卢日内(现驻英国大使),还有就是季莫申科。

乌克兰政局现在暗流涌动,各路人马跃跃欲试。

季莫申科通过《泰晤士报》传递给乌克兰人的信息是:

一、她能结束乌克兰的腐败问题;

二、她能为恢复乌克兰的独立自主。

不过,讽刺的是,她自己就是将乌克兰推入深渊的主要责任人之一。

”天然气公主“与“橙色革命”

季莫申科这个名字,十几年前在天涯论坛经常出现,被称为“寂寞姐”。

简单介绍一下这位富可敌国的女寡头:

1960年,她出生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身世至今众说纷纭。

有人说她本姓捷列金娜或者格里吉扬,但这些都不是乌克兰姓氏,她的父亲很可能是立陶宛人。

1979年,她考进入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国立大学经济系。

这一年,她在学校里接到了一个打错的电话,改变了一生命运。打来电话的是市政府领导人根季纳.季莫申科的18岁儿子亚历山大.季莫申科。

两人因阴差阳错的电话而见面,但这对年轻人错进错出,并在第二年结婚,生下了一个女儿。

1984年,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该州的列宁机械厂当了一名经济师。

1988年,随着苏联经济改革,季莫申科两口子就开了一家录像带出租店。她的公公根纳季恰好分管文化局,小店就得到了别人难以申请到的许可证,发了笔小财。

1989年,夫妇二人又创建了Terminal青年中心(舞厅、游乐场)

1990年,根纳季升为区长,儿子和儿媳的业务就扩张到了能源领域。

1991年,季莫申科独挡一面,成立了”乌克兰汽油公司”,任总经理。

四年经营下来,趁着苏联解体的混乱,1995年,该公司改组为“乌克兰统一能源公司”,垄断了乌克兰天然气供应,财富滚滚而来。

能源公司台前是季莫申科当家,背后是她公公利用政经人脉“运筹帷幄”,而她的丈夫胸无大志,只贪图吃喝玩乐。

很快她搭上了一个贵人,叫拉扎连科。

拉扎连科1992年被总统克拉夫丘克任命为驻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总统代表,与季莫申科相识。

1995年,拉扎连科升任为乌克兰能源部部长。

拉扎连科将天然气合同交给她,她将回扣汇入拉扎连科的瑞士账户。

1996年拉扎连科当上总理,他说服总统,任命季莫申科为副总理(分管能源),两人就从商业搭档变成了政治搭档。

季莫申科就这样进入了政坛,成了不折不扣的乌克兰能源寡头。

拉扎连科与季莫申科的绯闻也因此传开,但季莫申科身上全是耀眼的光环,“商业天才、公益领袖、未来总统”等等,绯闻对她没有多少伤害,除了她老公。

乌克兰统一能源公司从俄罗斯“低价进,高价卖”,通过天然气赚得钵满盆满。

好景不长,拉扎连科由于吃相太过难看,引起了其它寡头们的共愤,连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都声称不再与他打交道。

1997年6月,拉扎连科被解职。1998年逃往美国,结果他因洗钱等罪名在美国被判9年监禁,所有财产被没收。

季莫申科继续顺风顺水,1999年9月,她成立了“祖国党”。

图片

尤先科接任乌克兰总理后,与季莫申科结盟,两人被称为”政治情侣“。

2001年1月,季莫申科因涉嫌腐败被总统库奇马解除副总理职务。2月13日,被送进监狱,关了42天。

3月27日,在金钱的魔力下,基辅佩切尔斯基地方法院撤销判决,将她无罪释放。

收拾完季莫申科,4月26日,库奇马总统又解除了尤先科的总理职务,因为乌克兰首富--平丘克,也想染指天然气业务(他是总统的女婿)

季莫申科与尤先科从此双剑合璧,猛攻库奇马。

2004年,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背后就是这对神雕侠侣在美国人的帮助下发动的。

两人成功赶下已经当选总统的亚努科维奇(他被认为是库奇马的派系)

重新大选后,尤先科当上总统,根据事前协议,由季莫申科担任总理。

2005年,季莫申科与“巧克力大王”波罗申科(国家安全秘书)闹翻,双双被尤先科解职。

2007年,尤先科请回季莫申科,她再次担任总理。

2010年2月,季莫申科参加总统选举,结果输给了亚努科维奇。

原因是乌克兰其它寡头都希望这位女寡头的“天然气帝国”被打垮,而亚努科维奇也想解决掉这个政治敌人。

2011年6月24日,季莫申科又被总检察院起诉,8月5日被捕。

但由于亚努科维奇被认为是“亲俄派”,于是,美国和欧盟施压乌克兰,要求释放季莫申科,被亚努科维奇拒绝。

2014年,乌克兰再度爆发颜色革命,季莫申科这才被释放出狱,德国总理默克尔邀请她到柏林治病。

但在接下来的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中,季莫申科及“祖国党”一无所获,而左右逢源的波罗申科赢得了大选。

图片

对于俄罗斯来说,季莫申科是一位可以打交道的人,她注重天然气利益,虽然亲西方,但达成交易并没有问题。

俄方曾希望她能回到总理位置,但波罗申科在美国授意下,任命亚采纽克为乌克兰总理。

亚采纽克本是“祖国党”成员,在季莫申科坐牢期间,也是她的代言人。

但亚采纽克真正身份是美国代理人,他彻底出卖了乌克兰利益,甚至将国库储备黄金分批运往了美国。

2016年2月,季莫申发起了针对亚采纽克的不信任投票,迫使亚采纽克于4月10日辞职,逃往美国。

然而,波罗申科仍然不敢任命能量巨大的季莫申科接任总理,而是选择了年轻的副总理格罗伊斯曼。

2017年10月24日,她发誓要剁掉波罗申科腐败的双手,试图发动第三次“颜色革命”,但这次美国并没有支持她,“颜色革命”偃旗息鼓。

2019年3月,寂寞姐再度冲击总统大选,但结果却是惨败:

喜剧演员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得票30.34%。

现任总统彼得∙波罗申科得票16.02%。

祖国党领袖尤利娅∙季莫申科得票13.28%。

她连进入第二轮PK都没有机会,原因是乌克兰人反感她的寡头身份,但她又不甘心像犹太寡头那样躲在幕后,推出自己的总统候选人。

图片

输掉大选后,她与波罗申科变成了“朋友”,在最高拉达共同反对泽连斯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有趣的是,他们三人都曾经互相指控对方是“叛国贼”,水火不容。

他们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季莫申科和波罗申科的主要利益来源都与俄罗斯有关,而泽连斯基并非如此。

所以,季莫申科能与俄罗斯达成对乌克兰“不公平”的能源协议,波罗申科能签署《明斯克协议》,而泽连斯基却纵容亚速营等“新纳粹”势力的暴力行为。

2022年2月,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后,三人表面上团结一致,但各有各的打算。

波罗申科已放弃政治,但季莫申科从来没放弃对总统宝座觊觎之心。

2024年原定的总统大选时间因战事被拖延后,她已经不耐烦了。

这次她在《泰晤士报》炮轰西方,原因就是西方将乌克兰变成了一个由它们任意支配的“殖民地”,并在客观上剥夺了她参加大选的机会。

虽然她的谈话矛头处处暗指泽连斯基,但也说明她还算有所悔悟。

图片

不过,即便是她真心悔悟,但对乌克兰来说,一切也都太晚了,更何况,她从来没有为自己参与发动的两次“颜色革命”忏悔过。

乌克兰这样一个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发达的国家,被折腾到今天这种地步,特朗普还要逼它“还债”,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一个国家无脑相信西方画的大饼,给西方当枪使,去对抗一个大国,代价必定极其惨重。

乌克兰加入北约了吗?加入欧盟了吗?

什么都没有,都是谎言,都是画饼。

但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寂寞姐或许会卷土重来,但也只能是卷个寂寞。



相关文章

  • 印度的美梦,彻底破灭了!
    印度的美梦,彻底破灭了!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不得不说,印度的美梦,彻底破灭了。曾几何时,印度人总有一种感觉,自己国家很特殊,与西方关系不一般,尤其是因为中国,西方对印度有特殊需求,美国肯定会另眼相看。所以,我们看到,一方面,印度和中国、俄罗斯,都是上合与金砖的成员;但另一方面,印度又和西方眉来眼去,还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组成了所谓的四国集团。哪知道,特朗普2.0,一切现出原形。8月6日,说出最狠话的特朗普,对印度使出了最狠的招。美国以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缘故,对印度再加税25%。考虑...

    2025-08-07 14:08:23
  • 她悔悟了!但乌克兰一切都太晚了!
    她悔悟了!但乌克兰一切都太晚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8月4日,久未露面的乌克兰前总理尤利娅·季莫申科接受了英国《泰晤士报》专访。季莫申科在访谈中言辞犀利,她指出,乌克兰的政府部门、司法部门、国有银行和大型企业都已经被西方掌控,这一切都是西方在切断对乌克兰提供贷款的威胁下做出的,“这是残忍和不公平的”。她还说,“西方不该为了削弱俄罗斯而牺牲我们,牺牲乌克兰的生存条件,牺牲数十万乌克兰人的生命”。同时,她否认乌克兰是一个“失败国家”的论调,所谓“反腐败机构”是西方控制基辅的工具。西方国家应当在阿富汗、利比里亚和塞拉利...

    2025-08-07 14:08:21
  • 三件大事重磅突袭,中东大瓜分开始了!关键时刻,俄罗斯要撤,中国站出来了!
    三件大事重磅突袭,中东大瓜分开始了!关键时刻,俄罗斯要撤,中国站出来了!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三件大事重磅突袭,中东大瓜分开始了!美国、以色列、土耳其已经开始动手了,世界大瓜分开始加速了!最近发生的三件事,意味着中东即将上演瓜分大戏。哪三件大事呢?一、以色列宣布全面占领加沙:这是加速军事扩张的前奏2025年8月初,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正式推动内阁支持全面军事占领加沙地带。尽管包括总参谋长扎米尔中将等在内的以军高层激烈反对,甚至以辞职相胁,但内塔尼亚胡仍强硬宣称“不认同就辞职”,并强调要推动全面占领加沙。这一举动背后,其实既是其个人政治的算计,...

    2025-08-07 14:08:19
  • 特朗普发出最后通牒!拼得精疲力尽的俄乌将迎来怎样的大结局?
    特朗普发出最后通牒!拼得精疲力尽的俄乌将迎来怎样的大结局?

    作者:猫哥本文由公众号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授权转载。7月29日,特朗普对俄罗斯下通牒了!这一天,特朗普在英国苏格兰南艾尔郡与英国首相斯塔默会晤前,说了这么一番话:“我对普京十分失望,我打算从今天起,设定一个新的最后期限,大约是10到12天。没有理由再等下去了……我们根本看不到任何进展。”也就是说,大概到8月10日,就是特朗普划出的最后期限。看起来挺吓人,不过熟悉特朗普的人都知道,这其实就是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罢了。已经熟悉了特朗普这种“交易的艺术”的俄罗斯,其实并不在意特朗普的最后通...

    2025-08-07 14:08:17
  • 林允穿波点短裙活泼俏皮 和玩偶合照少女感十足
    林允穿波点短裙活泼俏皮 和玩偶合照少女感十足

    近日,林允晒出自己穿波点短裙和玩偶合照的照片,活泼俏皮少女感十足。...

    2025-08-07 09:20:35
  • 章若楠戴草帽笑容明媚 穿白衬衫文艺又清新
    章若楠戴草帽笑容明媚 穿白衬衫文艺又清新

    近日,章若楠晒出一组美照,戴草帽笑容明媚,穿白衬衫文艺又清新。...

    2025-08-07 09:20:27
  • 李兰迪街头漫步气质优雅 回眸甜笑化身港风美人
    李兰迪街头漫步气质优雅 回眸甜笑化身港风美人

    李兰迪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出游美照,照片里的她穿着红色格子衬衫搭配牛仔裤,自在活力。...

    2025-08-07 09:20:15
  • 印媒放风:莫迪将于8月31日访华,7年来首次
    印媒放风:莫迪将于8月31日访华,7年来首次

    【文/观察者网 柳白】《今日印度》等多家印媒8月6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披露,印度总理莫迪计划于8月31日至9月1日访问中国天津,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如果成行,这将是莫迪2018年以来首次访华。报道称,参加峰会前,莫迪将在8月30日先行访问日本,与日本首相石破茂共同参加两国年度峰会,随后他将前往中国。《印度快报》《经济时报》也称,根据知情人士的说法,莫迪将于8月31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2025-08-07 09:11:52
  • 【思想者茶座】美国学者科琳娜·穆林:因抗议加沙战争被逮捕、解职,访问中国是一次改变人生的体验
    【思想者茶座】美国学者科琳娜·穆林:因抗议加沙战争被逮捕、解职,访问中国是一次改变人生的体验

    【思想者茶座】美国学者科琳娜·穆林:因抗议加沙战争被逮捕、解职,访问中国是一次改变人生的体验编者按:就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被曝“强烈倾向于全面占领加沙地带”之际(据以媒5日晚报道),我们回望一位因反对这场持续战争而付出沉重代价的美国学者——科琳娜·穆林教授。今年7月初,穆林教授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全球南方与多样性的现代化路径”国际暑期学校上,围绕“脱钩、三大洲主义与多极世界秩序的 【思想者茶座】美国学者科琳娜·穆林:因抗议加沙战争被逮捕、解职,访问中国是一次改变人生的体验观察者网:讲座中你...

    2025-08-07 09:11:27
  • 扬之:日本遭受了两颗核弹,为何对二战的忏悔和反思却远不及德国?
    扬之:日本遭受了两颗核弹,为何对二战的忏悔和反思却远不及德国?

    80年前的今天,上午8点15分,美国在日本广岛市投下第一颗原子弹。16小时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再次敦促日本投降,否则将“迎来前所未见的毁灭之雨”。8月8日晚,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抛开《苏日中立条约》向日本宣战,并在9日午夜刚过向日本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发动全线进攻。几小时后,美国在日本长崎市投下第二颗原子弹。左图:广岛原子弹“小男孩” / 右图:长崎原子弹“胖子” 日本天皇裕仁下令接受同盟国在 但该计划存在致命缺陷:希特勒幸存的消息引发军方动摇,柏林部分部队开始犹豫或选择效忠元首,短短数小时之内,政变便...

    2025-08-07 0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