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印闲生
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
在特朗普8月1日公布的新关税名单中,哈萨克斯坦是唯一一个上榜的中亚国家,它被征收了25%的关税。随后哈萨克斯坦贸易部发表声明称,鉴于哈主要出口产品(如石油、铀、银、铁合金、钽和钛等)享受新关税豁免,约95%的对美出口将不受影响。与鸡飞狗跳的东南亚相比,跟中俄关系紧密的中亚在本轮关税战中存在感很低,似乎被美国给遗忘了似的。多数媒体均热衷于报道对等关税税率,里面非常关键的近700项豁免反而很少有人关注。实际上,即使是唯一被点名的哈萨克斯坦,2024年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额也只有34亿美元,其余四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2022年公布的数据,中亚五国整体仅占美国商品贸易总额的约0.1%。
与之相较,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已经高达948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5%,跟中英贸易额相当,超过跟加拿大、法国或意大利的双边贸易额。简单来说,中亚跟美国之间根本没什么贸易往来,他们懒得去谈判,美国人也没空跟他们谈。“美国从哈萨克斯坦的进口不稳定,(受关税影响的消费品)平均每季度仅1~2个集装箱,因此难以准确评估关税带来的损失。哈萨克斯坦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有限,主要依赖本国侨民及独联体国家移民的特定需求。例如,即使价格因关税上涨,消费者仍会购买哈萨克斯坦品牌的巧克力。”对于作为内陆国的中亚国家来说,它们主要与邻国进行贸易,除此之外,假如货物想出海,则有以下四条通道。中亚国家与俄罗斯之间由前苏联时期的成熟铁路网,目前黑海处于战争状态,如果想经俄罗斯出海就得到波罗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但圣彼得堡也不安全,而且越来越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因此这条通道的影响力逐渐弱于第2条。这条通道便捷高效,相较于前者的差距主要有两点:其一是铁路列车到边境口岸时需要换轨重新装运一次;其二是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同属“欧亚经济联盟”,货物通关较为便利。“一家公司计划为美国市场采购50吨哈萨克斯坦面粉,运输路线选定为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面粉将在阿拉木图装入两个集装箱,通过铁路运至里海东岸的阿克套港,再经海运抵达里海西岸的阿塞拜疆巴库港,之后转至格鲁吉亚波季港,最终运往纽约,整个过程约需60天。”里海沿岸的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港是一座现代化港口,由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与中国连云港港合作建设,新枢纽的年设计吞吐量为24万标准集装箱。理论上讲,“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是哈国出海最方便的一条通道,可问题在于该通道运费标准极不稳定。从哈萨克斯坦向美国运输一个集装箱的费用经常在6000美元至15000美元范围内剧烈波动——缺乏固定运费标准阻碍了长期商业规划。另外,港口管理其实是一门技术活,高效精准地调度成千上万个集装箱需要科学算法和经验积累,而里海沿岸这几个港口的管理水平都不怎么样。据哈萨克斯坦媒体的讲法,阿克套港在集装箱装船时可能发生的延误长达1~3周,且原因不明。伊朗跟土库曼斯坦之间是有铁路连接的,地理上看这是中亚国家出海最近的一个方向。不过因伊朗长年受制裁,铁路联运不够顺畅,港口效率也堪忧,因此很少有企业选择这条线路。近日,有美国智库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中亚大博弈2.0》。话说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中亚曾是俄罗斯帝国和大英帝国激烈博弈的地区,西方学术界专门有个名词来概括这段历史,叫作“大博弈”(The Great Game)。当时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整个南亚次大陆都是英国地盘,五个“斯坦”则在俄罗斯帝国的控制下,中间地带的阿富汗、伊朗以及中国西北地区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英国认为,随着沙俄将各中亚汗国一一臣服,阿富汗必将成为其入侵英属印度的跳板,于是在1838年,英国主动发动第一次英阿战争,以图扶植当地傀儡政权。俄国也不甘示弱,在十九世纪中期先后吞并塔什干(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撒马尔罕(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等中亚地区重要城市,还与一些当地“汗国”签订条约,使之成为沙俄附庸。至十九世纪后半叶,英国与沙俄在亚欧大陆中心地带的竞争趋向白热化。说来滑稽,给英俄“大博弈”画上句号的竟然是德国人,二十世纪初,随着德国在欧洲强势崛起,英国不得不协调它与法国和俄国的矛盾。为联合对抗德国,英国与沙俄1907年签署协议,划分了在伊朗、阿富汗等地的势力范围,正式结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较量。俄国得到伊朗北部,英国则获得东南部近波斯湾的俾路支斯坦地区,中间地带为英俄共同势力范围。此次英俄势力范围划分的影响十分深远,一直到二战期间苏联和英国出兵伊朗时,都参考了当时的势力范围划分界限。美国智库认为,今天的俄罗斯正全神贯注于乌克兰战争,持续的冲突限制了莫斯科在其他方向的影响力,当前在中亚和南高加索地区比较活跃的两股力量分别是土耳其和中国。土耳其将自己定位为能源枢纽中心,它希望未来中亚的大宗货物均通过“赞格祖尔走廊”出海,尤其是把该地丰富的油气资源输送给欧盟。“赞格祖尔走廊”是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的一部分,连接土耳其、阿塞拜疆、里海、中亚和中国,整条线路将作为亚欧大陆东西贸易的非俄罗斯替代方案。土耳其的中亚战略与中国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图为土耳其媒体制作的欧亚新通道线路图,土国处于中间枢纽位置。相较于能量有限的土耳其,中国在中亚地区影响力上升的迹象更加明显:中吉乌铁路作为“旗舰工程”于2025年4月正式开工;2024年中哈之间的铁路货运量创历史新高,超过3200万吨;中国制武器装备在中亚日渐打开市场,2024年中哈双方首次在哈萨克斯坦境内举行“蓝盾行动”大型联合反恐演习……中国与中亚目前仅有的两条铁路均通过哈萨克斯坦,从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口岸出境,中吉乌铁路建成后,将拥有直通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铁路线。某种意义上讲,中亚是美国因力不从心“刚刚撤走”的一个地缘板块,代表了华盛顿的一段伤心往事。美国与中亚相距较远,历史上也没有渊源,冷战结束后,原苏联势力范围内出现大量真空,中亚是其中一部分。美国希望巩固这一成果,不使其被俄罗斯重新拿回,同时从源头上消弭俄罗斯恢复“帝国”的可能,于是利用阿富汗战争一待二十年,期间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建立军事基地(已关闭)。阿富汗撤军成为美国在中亚影响力断崖式下滑的分水岭,自此之后,美国彻底丧失了在中亚地区与中俄博弈的第一线位置,改为借土耳其之手间接施加中亚战略。近期有消息称特朗普计划对跟俄罗斯进行贸易的国家实施“二级制裁”,美国智库在文章中写道:“如果白宫真的采取行动制裁俄罗斯在高加索和中亚的贸易伙伴,很可能会结束美国在该地区的所有剩余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