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侵华日军“笔部队”:杀人诛心的舆论战!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08-01 14:08:20 围观 : 评论

原创: 后沙
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
已获转载授权

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外务省就提出了“对华文化事业特别制度改正案”,该案在中国叫“中日文化提携”计划,其实就是对中国人进行奴化教育。

既要杀人,也要诛心!

目的是让中国人心甘情愿地接受被奴役、被剥削、被欺辱的命运。

昭和十一年(1936),日本外务省和军部派出大批中国通前往中国,推进“文化提携”计划,负责这项计划的就是“笔部队”。

东三省和华北的报刊杂志陆续落入了“笔部队”手中。像天津的《庸报》,在1935年就被土肥原贤二花五万大洋收购,再交由日本同盟社接管,为全面侵华作舆论准备。

图片

“七七事变”之后,上海就成了日本“笔部队”与中国媒体的最主要战场。

1937年底,“笔部队”创办《新申报》,企图与《申报》混淆。

但《新申报》很快就臭掉,因为文章总有一股浓浓的汉奸味,开口“中日提携”,闭口“和平建国”。

“笔部队”舆论战受挫,非常恼火。但中国主要报馆、书店、出版社都集中在公共租界的棋盘街上(今天的河南路、山东路、汉口路、福州路一带),鬼子无法使用在东北、华北那种查封手段。

1938年4月,日本下达“全国总动员令”,为了配合侵略战争,“笔部队”对中国的宣传、新闻、教育、出版领域发起了疯狂进攻,什么下三滥手段都能用上。

“笔部队”在哈同大楼设立了“检查所”,以“伪宣”名义要求上海六大中文报社送稿受检,否则严惩。

《大公报》第一个拒绝,《申报》《民国日报》《时事新报》跟进,在日本人发出“最后通牒”后,以上四报宣布停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而《新闻报》和《时报》为了继续出版,接受了受检要求,两家报社一些爱国编辑和记者纷纷辞职。

“笔部队”占领了六大报社中的两家,交给汉奸文人接管。

1939年5月,汪精卫下令复刊《中华日报》,作为汪伪机关报。该报创建于1932年1日,由汪系的林柏生负责,1937年停刊。

《中华日报》加上《新闻报》《时报》等报纸,就构成了“笔部队”在上海的媒体矩阵。

图片

它们天天宣传“皇军雄姿”,皇军“尊老爱幼”的感人画面。有时还要搞搞征文活动,稿费丰厚,只要你愿意夸夸“皇道乐土”。

但《文汇报》《译报》《导报》等爱国报社继续与“笔部队”作战,它们更换发行人为英国人,避开日军的检查要求。

由于汪精卫和日本人无法忍受上海还存在着巨大的抗日声浪,1939年6月16日,汪伪特工“极司菲尔路76”号以头目丁默邨、李士群名义分别向上海各大报社负责人发出恐吓信。收信后,如果再有“反日、反汪、亲共”言论,即派员执行死刑,以昭炯戒。

同时,《中华日报》登报通缉83名主编和记者,罪名是“反日”。

个别态度骑墙的主编、主笔,在日伪高压之下,开始动摇,有的甚至暗中接受每月两三百元的“津贴”。平日不亲日,但在关键时刻就出来散布“和平”论调。

但这一切手段,不仅没有吓倒爱国报人,反而激起了他们家国义愤,对侵略者和汉奸的谴责、揭露、批判更为激烈。

在一个月的交锋之后,汪伪《中华日报》遭到了各界的抵制,连报童都拒绝带上这份汉奸报纸,日本人恼羞成怒。

1939年7月22日晚间8点,“76号”特务部队长吴四宝率暴徒冲入复刊的《时事新报》排字房,当场打死一名排字工,打伤一人。

1939年9月18日,由于《中美日报》(发行人为美国人)前一天发表了纪念“九一八事变”文章,报馆被扔进了两枚手榴弹(未爆),以示警告。

但这并没有吓倒爱国报纸,只要能发声,哪怕是小小的一篇文章,都能引起中国人的积极传阅。

此时的编辑、记者、作者也是战士,也要面临生死考验。

日本人最恨的是《大美晚报》(挂美国发行人),尤其是它的副刊《夜光》

《夜光》骂日本人,向来淋漓尽致,对汉奸也是指名道姓。

《大美晚报》地址在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天主堂街(今四川南路),属于法租界。

1939年夏,《大美晚报》遭到“76号”暴徒闯入,日本宪兵队的指令是对编辑部人员格杀勿论。

由于报社提前将“编辑部”牌子拆除,暴徒们找不到编辑部房间,只好冲到排字房里枪杀工人。

特务头子潘公亚逃离时,与法国(安南)巡警爆发枪战,腿部中枪。

潘公亚爬行到离公共租界最后十几米时,被巡警追上,他将手枪扔进了公共租界。巡警将人带走,但无法越线去拿手枪。

日本宪兵队赶来捞人,以没有凶器为由,将潘公亚领走,法国人一声都不敢吭。

图片

《夜光》编辑朱惺公继续发文抨击日本人的暴行,并嘲笑汉奸的无能。

由于朱惺公是接到了“极司菲尔路76号”六月恐吓信的主编之一,并继续以真名发表“反日”文章,于是,日本人将他列为了头号暗杀目标。

朱惺公也知道日本人要杀他,他在《夜光》发文回应日本人和汉奸,“余不屈服,亦不乞怜……若天道不灭,正气犹存,余生为庸人,死为鬼雄,死于此时此地,诚甘之如饴。”

1939年8月30日下午4时20分,朱惺公在上下班必经之路(天后宫桥堍)被三名凶手枪杀,年仅39岁。

9月2日,《新华日报》在重庆发表悼念文章,高度赞扬朱惺之民族气节。

上海各界纷纷派代表到殡仪馆吊唁,《大美晚报》在中英文两版上发表文章,质问汪精卫为什么要杀死爱国报人?

汪精卫推托自己不知此事,但由于朱惺公之死激起了中国人强烈的民族义愤,“笔部队”极力想将舆论压下去。

日本人的手段不是笔墨,而是要将《大美晚报》中文骨干赶尽杀绝,拔掉这面新闻界的“反日旗帜”。

1940年7月19日,《大美晚报》总编张似旭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的起士林咖啡馆二楼喝咖啡时,被特务乱枪打死。

十天之后,晚报国际版主编程振章,在法租界西爱斯咸路被暗杀。

总编殉国之后,《大美晚报》由总经理李骏英主持(李政道的三叔)

1941年6月23日中午,李骏英去外滩办事,三名杀手从汽车上跳下来,对他同时开枪,李骏英当场牺牲。

还有特务时不时地向报馆扔炸弹。

1941年底《大美晚报》由于业务瘫痪,被迫停刊。

这就是日本“笔部队”的舆论战,说不过你,就杀了你。

为了掐灭“反日”言论,“笔部队”不停地发文指责那些爱国声音。

一些附逆的“法学家”、律师则写文章从“法律角度”证明:中国仁人志士刺杀汉奸,袭击日军是违法行为,必须惩办这些“杀人凶手”,维护“法律尊严”。

“反日”言论更是不可容忍,处处煽动“反日”情绪,太伤太君的心了。

太君都给你送糖吃了,你居然还不领情。

为了加强火力,“笔部队”在南京又搞出《民国日报》,周佛海为董事长,罗君强为社长。

汉奸文人也开始侧重创办副刊,编造小故事,传播中国人天生不如日本人的观点。比如日本小孩聪明勇敢;中国小孩愚笨娇气……

日本人还在上海闹市开设图书室,中国小孩去那里看画报,可以吃到免费糖果,小玩具。

图片

由“笔部队”控制的报纸,凡是涉及日本人的用词都是:皇军不可战胜、东亚救星、日本人友爱、善良、文明。涉及中国人的用词则是:暴力、无知、野蛮、必败。

这些汉奸报纸,哪里有还一丝中国人的味道?

“笔部队”铺天盖地的信息覆盖,总会有中国人中了迷魂药。

但更多的中国媒体人挺身而出,写文章,画漫画,与日寇、汉奸进行殊死搏斗。

舆论战阵地与战场阵地争夺同样重要。

日本人投降已经八十年了,但它们甘心失败吗?并没有。

军事上,它们是不敢再组建师团侵略邻居了,但“笔部队”仍然存在,危害仍然巨大。

图片

某些人不是说记得日军给小孩的那块糖吗?对日军暴行却是一字不提,这就是在给我们舆论场“下毒”。

《南京照相馆》上映,有人急得到处劝阻大家不要去看,“太残酷”。

……

没有硝烟的战场,仍然在继续着。

图片

奉劝那些热衷于搞历史虚无主义的人,好自为之吧!否则,不会有好下场的。太君自己都救不了,怎能救你?



相关文章

  • 柬泰之间为哪般?
    柬泰之间为哪般?

    作者:盛唐如松来源微信公众号:大掌柜的刀已获转载授权最近有几个读者问我何不抽时间谈谈柬泰和谈这件事。几天前,国家安全局发布了一条信息,留学生郝某利用其在国家某单位工作的便利,长期为国外间谍机构提供重大涉密信息,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被判无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生。在国安局的通报中,我们可以获知,这位郝某是在日本留学期间,因为参加美国的一个学术会议而需要获得美国签证,由此被美国驻日情报机构盯上,并以帮助签证,介绍兼职,帮发论文等手段,获取郝某信任并最终将其发展为自己的情报人员。且还在其学成归国后的职业...

    2025-08-02 07:20:06
  • 侵华日军“笔部队”:杀人诛心的舆论战!
    侵华日军“笔部队”:杀人诛心的舆论战!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外务省就提出了“对华文化事业特别制度改正案”,该案在中国叫“中日文化提携”计划,其实就是对中国人进行奴化教育。既要杀人,也要诛心!目的是让中国人心甘情愿地接受被奴役、被剥削、被欺辱的命运。昭和十一年(1936),日本外务省和军部派出大批中国通前往中国,推进“文化提携”计划,负责这项计划的就是“笔部队”。东三省和华北的报刊杂志陆续落入了“笔部队”手中。像天津的《庸报》,在1935年就被土肥原贤二花五万大洋收购,再交由日本同盟社接管,为全面...

    2025-08-01 14:08:20
  • 美印战略合谋破产!
    美印战略合谋破产!

    作者:纵横十来源:种花城(ID:hqsycn)今天是8月1日,美国自今天起对世界各国加税10%至41%不等,其中有一个国家即印度很有意思。印度被加税25%,并且还面临着因购买俄油的二级关税,以及作为金砖国家的三级关税。这里显示出一个问题,美印的战略合谋破产。昔日,美印有一个合谋,它们妄图通过合作将中、高端产业从中国抽走回流到美国,将中国的中低端产业转移到印度,以此来打垮中国。所以自2016年特朗普上台后,印度就特别积极的对华搞事,什么洞郎对峙、加勒万冲突都是在那段时间里搞出的;2020年后印度直接封杀中国...

    2025-08-01 14:08:18
  • 莫迪还在沉默,有印度人开始羡慕中国!
    莫迪还在沉默,有印度人开始羡慕中国!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现在的莫迪,还在继续沉默,但肯定很沮丧。因为不管印度是软柿子还是硬柿子,感觉特朗普都是越捏印度越上瘾。在痛骂印度不地道、对印度征税25%、还威胁继续罚金后,7月最后一天,特朗普又对印度狠插上一刀。他发推声称:我不在乎印度怎么对待俄罗斯。他们两个可以联手,搞垮各自的死亡经济,我才不在乎呢。我们和印度几乎没有什么生意来往,他们的关税太高了,是世界上最高的。哦,他还痛骂总是怼他的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说:告诉梅德韦杰夫,那个失败的俄罗斯前总统,那...

    2025-08-01 14:08:16
  • 攻占恰索夫亚尔:俄乌战争进入加速期!
    攻占恰索夫亚尔:俄乌战争进入加速期!

    原创: 徐吉军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微信ID:hantangzhiku2025年7月31日,俄国防部宣布,“南部”集群部队完全控制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恰索夫亚尔。一座17平方公里的城市,俄乌两军鏖战16个月,最终整个城市沦为废墟,俄军才宣布占领此地。毫不夸张的说,这是2024年以来俄乌战场上最血腥的战场之一,或许仅次于2024年8月后长达半年的库尔斯克大决战。毕竟,在库尔斯克俄乌爆发的是超过十万人大战役级别的较量,而恰索夫亚尔,双方在绝大部分时间内投入的兵力都不可能超过万人。如今,恰索夫亚尔这座要塞级城镇,...

    2025-08-01 14:08:15
  • 日本求“核”!
    日本求“核”!

    作者: 虚声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已获授权转载7月26,日本《共同社》爆料了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消息:去年美日针对台海可能存在的冲突,搞了一次高级别兵棋推演。日本自卫队三次请求美军动用核武器打击中国,美方在中方并未首先使用核武的前提下,最终同意使用核打击。这个消息的核心,便是“核”与日本联系在了一起。历史上,日本是唯一在战争中遭遇过核武器攻击的国家。但是在主流社会中,大家并不觉得美国对日本扔原子弹多么伤天害理。因为原子弹是结束二战的重要因素,也是促使日本军国主义投降的重要因素。日本自己对...

    2025-08-01 14:08:06
  • 国家网信办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
    国家网信办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

    “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7月31日发布消息:近日,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此前,美议员呼吁要求美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透露,英伟达算力芯片“追踪定位”“远程关闭”技术已成熟。为维护中国用户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5年7月31日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

    2025-08-01 09:10:47
  • 沈逸:英伟达被约谈再次说明,霸权逼我们必须成为“六边形战士”
    沈逸:英伟达被约谈再次说明,霸权逼我们必须成为“六边形战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5年7月31日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英伟达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此事引发了各方关注。其中直接原因就是美国国会议员公开宣称,在卖给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工智能芯片中都通过装GPS定位和其他一些技术手段,以确保芯片只卖给了正式说明的终端用户。随即又有专家出来证实,现在美国可以在技术上做到监控芯片位置和远程关闭,不仅如此,这...

    2025-08-01 09:10:43
  • 特朗普身段放软,有人瞎操心:中国胃口会更大
    特朗普身段放软,有人瞎操心:中国胃口会更大

    据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双方经贸团队在斯德哥尔摩举行新一轮经贸会谈。据悉,这是继今年5月在瑞士日内瓦、6月在英国伦敦之后,中美双方在三个月内举行的第三场经贸会谈。在这一“关键节点”前夕,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华态势被认为出现多个“异常动向”,包括拒绝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过境”美国、批准对华销售英伟达H20芯片等等。29日,还有知情人士说,美国自6月会谈后已经事实上暂停了对中国实...

    2025-08-01 09:10:39
  • 格雷厄姆·艾利森:很多人分析特朗普对华政策时,常忽视四个基本考量点
    格雷厄姆·艾利森:很多人分析特朗普对华政策时,常忽视四个基本考量点

    本周一(7月28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为期两天会晤,将成为中美两国努力稳定这场混乱的、针锋相对的贸易战停火状态的关键一步。更重要的是,这场会议将作为一个风向标,预示着中美两国元首可能在11月初之前举行一场富有成果的峰会。尽管今年以来的中美关系持续紧张、频繁登上各大新闻头条,但仍有理由相信,本周的会谈将为两个世界上最强大国家建立更具建设性的关系打...

    2025-08-01 09: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