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防控新十条公布,国家尽力了!我们必须小心这个危险点!

作者 :正文注明 2022-12-07 22:43:11 围观 : 评论

原创:占豪
来源公众号:占豪
微信ID:zhanhao668

疫情防护,政策根据形势变化很快。《20条》之后,国家很快《新十条》又公布了,对《20条》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优化。总的来说,放得幅度超过了大多数人的预期,也就是说比我们原来想象得放得快。


占豪认为,既然国家政策明朗了,无论现在个人是否理解,那么我们就应该好好学习其中的精神,然后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这就是当下我们最应该做的。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国家调整速度这么快呢?其实,本来国家是想通过尽量将疫情传播速度控制下来,同时解决层层加码和一刀切的问题,这样尽量实现“软着陆”,对大家影响最小。但现实情况变化快,各方压力已经到了极限,于是从地方开始,防疫政策加速调整。



比预期速度快地放了之后,是不是会有大的风险,对于放得速度以及实际效果的验证,我们还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但由于广州、重庆的重症率的确很低,这增加了国家放开的信心。总的来说,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认为,在病毒重症率低的情况下,现实中的三大原因促使政策调整加速:


一、经济、民生的巨大压力和疫情防控的高昂成本


我们国家的疫情防控,三年时间里差不多将近两年半都是很成功的,但最后半年时间奥密克戎击穿了我们的防控体系。如果说过去两年防疫虽然成本也高,但因为经济增速较快及对老百姓生活影响较小还能接受的话,那么近期的层层加码与一刀切,已经让持续防疫有些难以为继。


面对奥密克戎的无孔不入,地方要想真的遏制病毒传播,非得采取静默的方式,这意味着不但要长时间限制大家的自由,甚至要停止很多经济活动,这给经济增长和民生带来了巨大伤害。与此同时,相比过去,因为核酸、封控所带来的的疫情防控成本也比过去更高了,这意味着过去的疫情防控手段面对疫情的新阶段要想实现“清零”有些难以为继了。


原本国家的计划是,通过继续保持相对大家都能接受的防控力度,从而继续维持“动态清零”一段时间实现“软着陆”,但各方对此已经开始不太理解,并给了很大的反弹力。包括地方政府,对疫情防控明显感到疲惫和体力难支,结果群众还不理解,同时经济、民生问题又很大,财政压力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广州、重庆等地的数据又的确无症状占绝大多数,重症和危重症非常少,这就推动了政策加速调整,我们要理解这一点,理解政策变化的因。


当然,对于政策的有效性还需要走一走再进一步观察,如果真的放了也存在问题,我们国家还是会再收一收的;如果放了没问题,那这一步走出去也就走对了。政策会随时根据现实情况调整,这一点也不必过于担忧。占豪相信,国家对相关形势的把握还是清晰的,总体也是可控的。


图片


二、各方巨大的舆论压力,群众的心理的疲惫与不理解


其实,不得不说,推动政策放开速度远超预期的重要原因之一来自舆论的压力。的确,过去几个月时间里,地方政府为了控制疫情大多数地方都或多或少地采取了层层加码,因为不那么做根本防不住。然而,层层加码的副作用也很明显,经济、民生影响巨大,这客观上引发了老百姓的不满,毕竟家家都要生活,总在家里停止经济活动谁都受不了。


尤其一些有话语权的人群,层层加码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他们不满意的程度大,喊得声响也大。再加上一些有其它意图的群体借势,整个社会舆论压力非常之大。


而且,由于疫情已经三年,群众心理上也有明显疲态,对政府对疫情的防控不理解。这一系列的压力,一股脑都倒在了地方政府身上。地方出了巨大的力,结果现在反而不落好,再加上防控的经济、民生成本带来的更大压力,防控所需要的资金压力,多重压力叠加谁也顶不住。所以,有些地方放得明显超过了《20条》的要求,但就像占豪前一篇文章所说,对于这些我们要理解。


过去几天,放了之后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再加上部分舆论也采取了“层层加码”的方式,裹着民意不断施压,最后政策进一步放其实也是“顺应民意”。其实,政策就是这样,大家既然想放,那就放一下看看,如果真的疫情影响已经很小,那放开了了社会成本成本、代价都是最小的;如果真的出了问题,防控上再收回来一点也来得及,到那时某些别有用心的舆论再说什么,群众也就不响应了,对国家的政策也就更理解了。


三、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循环需要


客观上,疫情防控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民生,以及我们国家的大政方针都有影响,这也是促使政策加速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的内容是非常值得我们捉摸的。我们国家要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其中一项就是需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否则稳增长稳就业就会成为问题,就可能形成重大系统性风险。


所以,提振市场信心非常重要,因为市场信心起来了大家才敢消费和投资,我们国家的经济内循环才能健康发展。经济内循环是以消费为战略支点的,而消费的前提就源于市场信心。


因此,本质上现在的政策调整,是在为明年的经济发展做准备,是想在年尾通过提振市场信心来确立明年的稳增长、稳就业。


当然,我们也需要防范一些问题,譬如可能有些利益方会把疫情当成“唐僧肉”,大家都围绕疫情来做文章,这可能就会给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问题。


大家应该还记得,近几个月核酸公司成了众矢之的,原因很多,譬如核酸公司发国难财的各种乱象引发了民愤,层层加码、全民核酸的背景下,就是核酸利益方赚得盆满钵满,其它方向基本都是“失血”,这样大家当然不满。占豪也曾经建议国资介入核酸后,将核酸公益化,尽量减少私有资本的控制。


不过,那些不满的人,很多又是来自另一个利益方,譬如来自医药、疫苗和私有医疗服务机构的利益方,他们希望疫情放开,这样他们的生意才能真的红火,而不是疫情市场都被核酸企业给吃掉了。所以,一些不满的利益是来自这些方向,他们希望放开就是希望这个市场自由化从而让自己也从其中获利。蛋糕足够大,大家得分着吃!譬如,有些人在支持放开后不久,立刻就转向“疑似”代言疫苗和医药了。


大家可以想想看,中国是一个14亿人的大市场,过去我们国家防控使得感染人数非常少,这客观上影响了这个市场的“壮大”,未来感染人数多了,相关利益方也就可以大挣特挣了。说白了,国家防控严的时候,疫情市场是国家垄断市场;放开后,就成了相对自由的市场,赚钱就方便了。


为啥美国、世卫组织都这么关心中国的政策,都希望中国放开?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一旦如此,他们代表着的医疗领域的利益就可以从中国市场获利。譬如,美国的疫苗和药物就可以分中国市场的一杯羹了。


这些经济分配的矛盾一直存在,最终一定会找个爆发点爆发。随着奥密克戎疫情越来越难防,地方政府为了防控疫情层层加码、一刀切,简单粗暴的防控,大大影响了民生和经济,于是疫情经济相关各方开始境内外联动、线上线下迫使放开,于是舆论从反“层层加码”快速过渡到了反对核酸,以及要求放开管控,并最终形成了巨大的舆论攻势。


虽然我们放开是基于科学研判后作出的调整,但我们不得不防未来他们针对中国的疫情“大市场”所做的谋划,未来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能还会挑动民意来针对国家政策,在这方面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理性,要听国家的、看国家政策,不要盲目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挑动。


总的来说,听国家的一定是没错的,是对我们自己最有利的。否则,我们可能一腔热情,最后却反而成了别人赚钱的工具。


放开,是迫于现实形势和对奥密克戎病毒变异后毒性下降的实际情况,但并不代表说在个体上就可以放飞自我。恰恰相反,越是这种时候越要防护好,做好准备,尽量让自己和家人晚一些被拖下水。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奥密克戎真的毒性已经降低到和感冒差不多了,那这就是大家最希望要的,每个人都可以好好生活,努力挣钱了!我们就大可以把奥密克戎抛到九霄云外,好好过我们的生活了!


坦率说,国家保护了我们三年,已经尽力了。正是这三年的保护,让我们把最初的新冠毒株避过去了,把毒性更大的德尔塔也避过去了,我们现在面对奥密克戎风险小太多了。这一点,我们只需要看看美国和印度就能明白。美国新冠疫情死亡109万例,印度因为疫情死了500万人(世卫组织相关报告测算),我们国家保护我们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以我们和印度差不多的情况看,我们的防控少让我们国家少死500万人,这已经是莫大的功德了。


我们要感谢国家过去三年的保护!现在的形势促使我们放开了,病毒的毒性也的确降低了很多,这个时候我们要更多地发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尽最大努力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度过这放开后不确定性最高的一段。




相关文章

  • 面对现实,调整心态,好好生活!
    面对现实,调整心态,好好生活!

    来源:一个坏土豆 ( ID:iamhtd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已经的既成事实,很少去焦虑,因为焦虑也没用....人其实是一种调整力极强的动物,正常情况下3个月一定会适应新的状态。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这是必须要有的心态。你的城市还在坚守,就多一份感激;如果已经放开,就多一份理解和包容,然后该干嘛干嘛.....我习惯写完稿子后去健身房锻炼,深圳的防疫一直做得很好,各种场馆这3年来,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正常开放,每天里面都热闹非凡,用个器械恨不得要排队。以后政策调整了,我难道还不去了吗?还是要去的,而且锻...

    2022-12-07 22:43:13
  • 防控新十条公布,国家尽力了!我们必须小心这个危险点!
    防控新十条公布,国家尽力了!我们必须小心这个危险点!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疫情防护,政策根据形势变化很快。《20条》之后,国家很快《新十条》又公布了,对《20条》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优化。总的来说,放得幅度超过了大多数人的预期,也就是说比我们原来想象得放得快。占豪认为,既然国家政策明朗了,无论现在个人是否理解,那么我们就应该好好学习其中的精神,然后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这就是当下我们最应该做的。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国家调整速度这么快呢?其实,本来国家是想通过尽量将疫情传播速度控制下来,同时解决层层加码和一刀切的问题,这样尽量...

    2022-12-07 22:43:11
  • 人民希望今年听到爆竹声么?
    人民希望今年听到爆竹声么?

    来源:圆方你怎么看啊微信ID:yflooklook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上面这首《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在中国传统的诗篇中,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几千年来,燃放爆竹驱邪避祸的习俗流传到千家万户,融入于传统血脉,也构成了无数文学佳作的生动意象。还记得小时候,就听过“年兽”的故事。民间口口相传“年”是凶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隐藏身形,每到除夕,就跑出来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2022-12-07 22:43:09
  • 带30名专家赴华!日本顶尖科学界纷纷加入中国,外媒:这只是开始
    带30名专家赴华!日本顶尖科学界纷纷加入中国,外媒:这只是开始

    西方国家没有想到,有一天,本土科学家们会纷纷逃离他们。据《每日新闻》报道,数次获诺贝尔奖提名的日本国宝级科学家藤岛昭,携30多名专家团队全职加盟上海理工大学,开展“光催化”领域研究。消息一经发布,就引起了西方媒体以及中日两国舆论关注,日媒面对顶尖学者“出走”中国,称其是日本“智慧流失”的灾难性事件。同时,也有部分海外专家毫不留情地指出:这才只是刚刚开始。01 海外科学家纷纷“涌入”中国关于海外科学...

    2022-12-07 21:46:00
  • 2023年,有负债的人将会越过越难,早知道早应对
    2023年,有负债的人将会越过越难,早知道早应对

    引言:2022年即将接近尾声,回顾今年一路走来的成长历程,想必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今年碌碌无为,就连收入和生活都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压力。在疫情形势严峻的阶段,很多老百姓在2022年的生活都不尽人意,全球经济形势的低迷和国内就业率的持续下降都对社会产生了诸多的影响,国民的生活开支成本甚至逐月增加。有不少人都期待着即将到来的2023年能好过一点,也希望国内的疫情形势可以得到解封,经济的发展可以重新迎来朝阳...

    2022-12-07 21:46:00
  • 高速遇到“鱼骨线”,车主5天被扣12分?交警提醒:再说最后一次
    高速遇到“鱼骨线”,车主5天被扣12分?交警提醒:再说最后一次

    引言道路交通的安全问题一直都是特别重要的,我国的道路交通网络也已经四通八达。人们在出行的过程中,可以拥有多样性的选择。就拿高速公路来看,普及率也是特别高的,有很多的城市,都已经实现了高速公路的连接。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候,有关于道路上的标识,就需要牢牢记在心上,因为这些标识就是前行过程中的导航。有一位车主表示在高速上奔跑的过程中遇到了“鱼骨线”,在短短的5天时间内被扣了12分。这就让他一头雾水,所...

    2022-12-07 21:46:00
  • “个人存取款5万元登记”新调整,释放了什么信号?内行说出实情
    “个人存取款5万元登记”新调整,释放了什么信号?内行说出实情

    引言金融领域的从业者,对于最近几年人们的储蓄意识发生转变,感触还是比较深的。其实我们国人的储蓄意识一直都是比较强烈的,但是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之后,有不少人都秉持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状态。可能满足了自己的消费欲望之后,手头上的存款就不是特别多了,但是对于很多的中老年人而言,他们还是很放心的,会把钱存到银行里面,有关于投资和理财相关的事情完全不会去触碰。当然了,大大小小的银行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着...

    2022-12-07 21:46:00
  • 一个家庭有多少资产,才算得上有钱?这4个条件只要符合1个就算?
    一个家庭有多少资产,才算得上有钱?这4个条件只要符合1个就算?

    引言手机算有钱的家庭是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呢?其实最早期的时候,家中有1万块钱的存款,就算是比较富足的家庭了,这样的家庭也被戏称为是万元户。当然近些年来的济平发展非常快,人们的机遇越来越多,文化知识水平的上升,找到的工作也更加的高薪,赚的钱也越来越多了,所以说对于有钱人的定义早已有了不一样的衡量标准。那么现在对于有钱人家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绝对不是现在自媒体上所谓的年薪上千万,月薪几百万这样的水平...

    2022-12-07 21:46:00
  • 4大银行“新型存款”来了!从下月起,新方式或能享受更高的利率
    4大银行“新型存款”来了!从下月起,新方式或能享受更高的利率

    引言有很多人在拥有了闲钱之后,都会首先想到存入银行,因为银行可以保本保息,有着稳定的收益,而定期存款业务的收益较高,所以格外受到人们的青睐。事实上,银行除了推出了定期存款业务以外,还可以在很多方面发挥作用,特别是在当今时代,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这段时间,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之下,我国的四大银行推出了一种新型存款,从下个月开始,将会与大家见面,而在新的存款方式之下,人们可以享受更高...

    2022-12-07 21:46:00
  • 农村又要“禁养”?谁养拆谁?是真是假?这4类养殖户需早做准备
    农村又要“禁养”?谁养拆谁?是真是假?这4类养殖户需早做准备

    引言在农村地区,农民们赚钱的方式一直以来都比较单一。一般来说,是靠着种植业、养殖业以及畜牧业,仅仅靠着种地就想发家致富的话,是困难重重。种地的同时,不少农户还会在家里养殖一些家禽。毕竟现在随着通货膨胀,物价日益上涨,养殖家禽不仅能够换钱,还可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以往农民们养殖还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后来随着国家推进环保政策,希望能够维持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于是,针对农村的养殖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要求。...

    2022-12-07 21: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