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共存派”与“清零派”的共同痛点!

作者 :正文注明 2022-04-21 06:21:06 围观 : 评论

作者: 虚声
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
已获授权转载

01让人纠结的局面

日前乘坐出租车,和师傅侃大山,聊到疫情。

师傅50多岁,稳重健谈,典型的哥形象。他很担心疫情传播,希望政府下大力气清零。一方面跑出租会接触到各类人,他很担心碰上无症状感染者。另一面他年纪也不小了,而且血压有点高;担心自己被感染的话,会有风险。

但同时另一方面,师傅也在叹息,说自己这段时间生意确实不好。如果一旦遭遇长时间城市封控,那么他也就没了收入来源,压力会大增。当聊到病毒狡猾、时不时就会冒出来时,他也是摇头皱眉叹息。

这差不多就是很多人对疫情的纠结之处:一方面担心奥密克戎快速传播带来的健康压力,另一方面又面临因为城市封控而收入下行造成的生活压力。

“共存派”和“清零派”的争论也在“健康”和“生存”之间拉锯。

实际上在2022年春节之前,中国没有所谓“共存派”。因为中国疫情防控非常成功,不论哪个城市出现疫情,都是通过封控解决。

然而由于奥密克戎传染性超强,再加上国外躺平,尤其是上海之前引以为傲的“精准防疫”失败之后,“共存派”与“清零派”之争开始激烈。

02先看清零派

在共存派的描述中,清零派主张一刀切封控,不顾国计民生与吃饭问题,让人家足不出户。

对于共存派给贴的标签,清零派表示很冤枉。他们只是主张把健康放在首位。有了健康吃饭才香,么有健康吃饭也难。

回到现实中,我真没看到有人因为防疫长时间不出门的。这几年我知道一个保守的人,大概就是2020年上半年,半年不出家门。但这只是特例。

为什么现实中看不见共存派描述的极端清零派?原因很简单,人是社会性动物,大家谁也不想一直闷在屋子里。

清零派的核心思想,健康优先

我老家皖北现在处于封控状态。人们不能进出,村干部负责外出到集镇给大家购买生活物资(仅仅在这点上,我觉得比上海做得好),保障大家的基本需求,而且物价也没涨。

由于青壮年基本外出打工,留下的大多都是老人(我爷爷和奶奶都90来岁)和孩子,他们都是弱势群体,就能获得很好的保护。

我想中国大部分农村都差不多,留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儿童。不论在任何地方,这个群体都应该获得最好的保护。

从香港这波疫情中去世的人口结构来看,大部分都是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少部分是儿童。

所以从老人和孩子的角度看,封控清零是一个合理且必须执行的选项。

谁家没有老人和孩子?

从文明层面讲,最大限度地顾忌老幼安全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从民主层面讲,每个人都想要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

从人权层面讲,生存权是最大的人权。

03再看共存派

清零派的描述中:共存派就是要躺平,不顾老人与小孩的健康问题,投降主义。

对于清零派的指责,共存派也表示很冤枉。他们只是主张不要搞得那么死板,收益大幅下跌生活会面临困难。

回到现实中,反正我是没见到要彻底躺平、和病毒共存的。我自认为信息不算闭塞,接触到的人也不少;但真没见到哪个要去和病毒共存的。

为什么现实世界中极少看见清零派描述的极端共存派?原因也很简单,谁闲着没事也不想去招惹病毒,发烧感冒还难受呢。

共存派核心思想,经济优先

现在中青年群体大部分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而且是主要负债群体。很多人身上都背着房贷、车贷、经营贷等形形色色的贷款,甚至有人还在套路贷的泥潭里挣扎。

强力封控对于广大第三产业的打工者、个体户、灵活就业者是巨大考验,因为他们会因此而失去收入来源;与此同时他们背负的各种贷款却不等人。

以一位亲戚为例,他在四线城市做厨师,他媳妇做美容护理,房贷每月五千多。正常情况下还房贷没有问题。但一封控,他们俩就没了收入,就需要长辈接济。如果接济不上,就可能出现断供。

这也是为什么疫情这几年,法拍房数量持续上升的原因。现在房地产形势不好,很多地方财政又依赖房地产,便放开诸多限购措施,想让人们买房。

员工如此,老板也不好过。很多中小企业依靠现金流存活,一旦遇到强力封控,即便不给员工发工资,房租、税费与贷款也能让他们关门歇业。正是出于这种逻辑,上海在疫情尚未清零的情况下,开始推动复工复产。

04交集与困惑

不论清零派的健康优先,还是共存派的经济优先,本质上来说都是一个词,民生。

强力封控最大的伤害就是让社会减速:

微观层面看,很多企业和个人短期会失去现金流。

宏观层面看,社会消费端减弱。今年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33亿元,同比下降3.5%。

图片

共存派认为,防控更为精准一些、不搞那么严,民生会好点。

当然从“清零派”角度看,清零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只要把民生搞好了,共存派和清零派之间并无本质分歧。但很多时候,疫情防控过程中,偏偏就是民生搞不好,尤其是这次上海疫情,民生问题前所未有地严峻。

上海疫情仍然在高位运行,拐点尚未确认。

但上海抗疫出现的乱象,却非常不可思议,最典型的就数高物价。

尤其是蔬菜和水果,价格简直不忍直视。

上海不缺人、不缺物资,甚至也不缺乏渠道,但物资偏偏送不到老百姓手里;其实就是民生没搞好。

——考虑到上海超级城市的地位,出现这种局面非常魔幻。

很多人对上海出现这种局面非常困惑。

困惑一,经验失效。

过去两年多时间,中国很多城市出现过疫情,封控都非常成功。但这些过往的经验,这次在上海都失效了。

迄今为止,上海已经封控了好几周,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性扭转。所以大家都很纳闷,为什么以往行之有效的经验,在上海却见效如此之漫?

困惑二,上海有何不同?

有声音说奥密克戎很狡猾。

作为对比,差不多同时被奥密克戎攻破的深圳,很快控制住了局面。虽然深圳人口没有上海那么多,但是也接近两千万级别,也是精英汇集的一线城市。

另外深圳旁边的广州,也是一线城市,过去几年一直和上海一样面临防疫压力,但处理得一直很好。

所以大家很纳闷,为什么深圳和广州能搞好的事儿,上海却没能搞好。

困惑三,超级城市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因为上海封控,很多产业链面临阻断风险,尤其是汽车行业。

4月14日,小鹏汽车的何小鹏在朋友圈发文称: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

4月15日,华为的余承东也发朋友圈帮场子:上海如果继续不能复工复产的话,5月份之后,所有科技/工业产业涉及上海供应链的,都会全面停产,尤其汽车产业!

图片

由于汽车涉及到的产业链很长、就业规模很大,所以上海在汽车领域优先复工。

汽车行业还只是一个缩影。按照中国现在的城市规划,很多产业都需要超级城市做配套。一旦超级城市出现意外,影响非常之大。

从社会宏观层面看,国家虽然投入了很多资源,但超级城市的内卷非常严重。其中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超级城市的生育率基本上全国垫底。不仅中国如此,华夏文明圈的日本与韩国也是如此。可以预期的未来,越南和朝鲜也会面临类似的局面。

05痛点

回到清零派和共存派本身:既然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民生,那为什么还会有如此之大的争论?通过这次上海疫情,大家伙心中大致会有一个答案。

答案一,为了争论而争论。

有些人天生喜欢争论,现在清零的时候,他(她)讨论共存;万一哪天共存了,他(她)又会变得喜欢讨论清零。

答案二,表面看,是双方解决问题的方式不统一。

前面说过,清零派要健康优先,共存派要经济优先。

但疫情终究不是请客吃饭,有人会因此而丢了工作,有人甚至丢了性命。所以不论清零派还是共存派,都要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即牺牲。

答案三,牺牲,两派共同的痛点。

众所周知,奥密克戎对有基础病群体的高龄老人威胁较大。这里回顾一下上海疫情的脉络。

浦东从3月28号封控,浦西从4月1号封控,随后确诊数量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一直在快速上升,但重症患者比例并不高,且在17号之前并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与此同时(17号之前)由于医疗资源倾向于防控,出现一些让人遗憾的案例。

遗憾案例1,4月11日,经济学家郎咸平98岁的母亲意外去世。

按郎咸平表述,他母亲因肾衰竭需要前往医院打针,但医院规定需要做核酸后才可进行后续的救治。

急诊室门口足足四个小时的等待,老人家离开了这个世界。

图片

这个事情出现之后,在网络上引发诸多争议。

共存派声讨这是极端清零派造成的悲剧。

遗憾案例二,4月13日晚,71岁小提琴演奏家陈顺平遗憾离世。

根据陈顺平太太的描述:

4月13日晚饭后,他在家中突发剧烈腹痛,难以忍受。家人紧急把他送至同济医院治疗,但是同济医院以院中有大量阳性患者为由拒绝接诊。

之后又被立即转送至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但是发现医院根本没有开门。

4月14日凌晨,辗转了一圈的陈顺平只能回到自己家里,最终因实在忍受不了痛苦而跳楼自杀。

图片

这个案例引发大量争论。

共存派再次声讨是极端清零派造成了悲剧。

共存派认为,如果不是极端清零派,郎咸平母亲和陈顺平的悲剧原本可以避免。这是典型的次生灾难

时间到了4月17日即上海在全面封控的第三周,出现了死亡病例。

4月17日,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3例。死亡病例1,89岁,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三级、脑梗;死亡病例2,91岁,合并脑梗后遗症、高血压;死亡病例3,91岁,合并冠心病、高血压。上诉3人入院后转为重症,经抢救无效死亡,直接的死亡原因由基础疾病导致。

4月18日,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7例。年龄从60岁到101岁,其中75岁以上6例,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3级、脑梗死后遗症、心功能Ⅲ级、脑梗塞、低蛋白血症等严重的基础疾病。75岁以下1例(60岁),合并创伤性脑疝、创伤性硬膜下出血、多发性大脑挫裂伤、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枢性尿崩症。上述7人入院后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直接的死亡原因由基础疾病导致。

4月19,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7例,其中60岁以下2人,合并有晚期肺癌、胸腔积液、急性冠脉综合征。70岁以上5人,合并有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极高危)、糖尿病、尿毒症、脑梗塞、晚期胰腺肿瘤等基础疾病。上述7人入院后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直接死亡原因均由基础疾病导致。

可以预期,未来死亡病例的数字还会继续上升。

清零派认为,如果不是共存派的干扰,那么这些有基础病的人们,至少还能继续生存一段时间。

简单来说,共存派和清零派对疫情造成的牺牲认知有所不同。

共存派把疫情造成的次生灾难算到清零派头上。

清零派把疫情造成的基础病人去世算到共存派头上。

所以在舆论层面,谁也没法说服对方。

06一些思索

奥密克戎病毒发展到今天,考虑到中国之外很多国家都躺平的情况下,很难简单地判定清零派和共存派谁对谁错,因为双方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而且都有一部分支持者。

当双方意见不统一时,现实层面有一个底线要遵守并执行,即国家制定的防疫政策。

国家政策,是现阶段的一个最大公约数。

遵守与执行国家防疫政策,是大部分人的愿望。

既然现阶段国家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动态清零,那么就应该执行相应的政策。但舆论的争论会成为政策改变的变量。所以清零派和共存派的博弈,将是一个漫长的拉锯过程。然而两派会在共同的痛点上达成共识吗?很悬。


相关文章

  •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有五类原因,其含义和机制分别是什么?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有五类原因,其含义和机制分别是什么?

    民企融资约束的原因。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几乎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对其原因、缓解措施等都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文献中对民企融资难或融资约束问题的研究更多地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紧密关联,因为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是民企。总结现有文献,对民企融资约束形成原因的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五类。一是基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缺乏正规财务报表等数字化信息,信息收集和甄别成本高,从而使得...

    2022-07-30 18:46:00
  • 原因揭开:中奖千万后为何到手还不到二十万?彩民:又交“智商税”
    原因揭开:中奖千万后为何到手还不到二十万?彩民:又交“智商税”

    引言当下社会各个城市,各条街道上的彩票站人流涌动的局面就凸显出了大家对这种“不劳而获”生活方式的向往,这并不是因为大家不够勤劳,而是在当代社会有钱的人吃山珍海味、住别墅豪宅,没钱的人辛辛苦苦勉强为生,这种不平衡的局面让很多人都有了一夜暴富的想法,而落实这种想法的渠道之一就是买彩票。在新闻上很多人都听过某些人凭借着中大奖改变人生命运,走上人生巅峰的案例,这更吸引无数彩民疯狂购买彩票。可彩票中奖真的那...

    2022-07-30 18:46:00
  • 2022年国家要严查退休人员?是何原因?“4类人”可能包括在内?
    2022年国家要严查退休人员?是何原因?“4类人”可能包括在内?

    引言对于当下社会上的打工人来说,大家自然都希望能够尽早过上“退休养老”的生活,虽然对于很多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他们却羡慕这些年轻人仍有精力工作打拼,但很多年纪轻轻的公司职工却已经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做好规划。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内卷的时代,可以不用工作就能享受到每个月发放养老金,逛街下棋跳舞的乐趣对年轻人来说的确是一种奢望。不过在大家筹备养老生活时也需要知道国家为我们提供的养老保障虽然非常完善且人性化,...

    2022-07-30 18:46:00
  • 比房产税还高?或上调20%,三省已试点,新规下两类人需要留意
    比房产税还高?或上调20%,三省已试点,新规下两类人需要留意

    引言自从第一次房改政策开始实施以来,我国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改革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但是无一例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近二十年以来我国房价也是出现了高速上涨的趋势。而这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百姓买房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刚需买房者想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许多人几乎万付出大半生的心血。但是房子对于国人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国家宏观政策...

    2022-07-30 18:46:00
  • 一年被赚走2000亿,中国成外资巨头印钞机!国内药企为何不争气?
    一年被赚走2000亿,中国成外资巨头印钞机!国内药企为何不争气?

    文丨华商韬略 马来  对跨国生物医药企业来说,过往的一年充满了“震荡”。行业内的几家巨头,先后经历了并购、重组与任职调整。短时间内,这些变化无疑影响了企业的股价。  但纵观全年的营收表现,人们却发现,跨国药企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从其公布的数据中便可见一斑。  上半年,多家跨国药企纷纷发布财报。强生率先交出了“成绩单”,2021年,他们的营收规模达到了937.7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13.6%。  ...

    2022-07-30 15:46:00
  • “财政奖励中介卖房”第一城,出现了
    “财政奖励中介卖房”第一城,出现了

    文丨华商韬略 新媛  “凡在今年下半年期间,中介机构每销售一套商品房,将给予1000元奖励。”  回顾今年上半年, 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各地政府为了刺激消费,更是想出了颇多“奇招”。  7月24日,江西省宜春市住建局发文称,其于七月初发布《关于促进樟树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实施后,目前销售面积环比以及销售额环比同时上升了6成还要多。  据悉,在补贴政策中,凡在2022年7月1日...

    2022-07-30 12:46:00
  • 美联储博斯蒂克:美国经济没有衰退 应继续加息抑制通胀
    美联储博斯蒂克:美国经济没有衰退 应继续加息抑制通胀

    当地时间周五(7月29日),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驳斥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观点,他表示,美国经济尚未陷入衰退,美联储仍需进一步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胀。...

    2022-07-30 09:35:06
  • 流动性研究中,在波动性高的熊市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共性更大
    流动性研究中,在波动性高的熊市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共性更大

    流动性共性的风险溢价。在2005年以前,关于流动性共性的风险溢价的研究较为鲜见。直到Achaya和Pedersen基于代际交叠模型和CAPM模型构建了流动性调整的CAPM模型,该模型首次将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进行分析,创新性地将流动性溢价分解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代表预期平均非流动性水平,第二部分是净流动性风险因子,可以被分解为三种流动性风险,分别对应:股票与市场的流动性共性、股票收...

    2022-07-30 06:46:00
  • 优待证发了后,退役军人该怎么用?有老兵说不好意思用?大家咋看
    优待证发了后,退役军人该怎么用?有老兵说不好意思用?大家咋看

    引言军人是非常光荣的一份职业,它承担着保家卫国的责任,是崇高的,也是伟大的,我国对于军人以及退役军人是有很多优待政策的,而退役军人的优待证就是其中一种。退役军人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光荣的责任和使命,但是军人退役之后,国家也会为其发放优待证。在我们生活中却很少见到有人使用优待证,这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些老兵还表示自己不好意思使用优待证,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优待证发了后,...

    2022-07-29 21:46:00
  • 房产证拿到手后别大意,3件事需要办好,不然房子有可能不属于你
    房产证拿到手后别大意,3件事需要办好,不然房子有可能不属于你

    引言房子对于我国老百姓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房子的属性一再被刷新。如今房子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如果没有房子,那么自己在这座城市中就如同一个过客,没有任何归属感可言。而近几年以来,房价不断上涨,给很多人的买房增加了难度,即便是能够凑出首付,几十年的房贷也让人感到压力很大,老百姓买房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国家对于民生问题一直非常重视,老百姓买房难自然也是国家担心的,...

    2022-07-29 21: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