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如何认识2022年的经济形势?

作者 :正文注明 2022-01-26 06:15:12 围观 : 评论

作者:猫哥
本文由公众号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授权转载。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引用爱因斯坦的一个重要观点——重大问题的解决方案不可能从问题本身的维度上产生。同样,要全面认识当下的经济形势,我们首先还是得跳出国内经济这个维度,从另一个维度去观察。

这个维度就是中美博弈的竞争大格局。

1 美国当前经济形势

站在中美博弈竞争大格局的维度,首先就要搞清楚我们的对手美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经济形势。

一提到美国的经济形势,中国社交媒体基本就是一边倒的唱衰声音。唱衰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通胀爆表,一个是美联储加息,这两个都是对经济利空的因素。

我也不能说唱衰美国经济完全没有道理,然而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但是在战术上必须要重视敌人——美国经济除了上述利空的因素,就没有利好的因素吗?

当然有!

第一个利好的因素就是美国老百姓手里捏着很多钱。

图片

美国存款数据

大额定期存款一般代表着企业的存款,而其他存款代表着居民存款。虽然目前企业存款看起来快要见底了,但是美国居民存款却创出新高,这当然是疫情以来美国政府拼命给居民发钱的后果。

全世界也只有美国有这个底气向居民大规模发钱,因为美元是全球主要结算货币,超发美元的代价是全世界一起承担的。

而其它国家却只能在经济下行时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借钱给企业(或者个人),让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出更多效益之后,再给老百姓发工资。

直接发钱的效果当然比借钱模式更好,因为老百姓手里捏着钱就代表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第二个利好因素就是美国企业贷款数据也在变好。

图片

美国工商业贷款曲线

很明显,美国工商业贷款数据正在从疫情冲击下慢慢缓过气来,对于美国工商业企业而言,美国居民消费潜力摆在那里(上一个图),所以企业也开始愿意借更多钱去扩大生产。

一个是消费有潜力,一个是企业增加贷款的意愿在变强,所以美国金融机构对于今年美国经济前景持乐观的态度。

比如著名的高盛就在去年年底预测2022年美国GDP增长将达到惊人的4.2%,只是在1月20日之后,“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如野火燎原,高盛才把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到3.8%,这也是美国近20年GDP增长最快的数据。

2 疫情与通胀制约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制约美国经济增长的利空因素。

一个是疫情的冲击,让美国大批服务业场所关闭,这就极大影响了美国居民的消费(也是美国居民存款飙升的主要因素,有钱没地方花嘛)。

一个是通胀指数节节攀升,12月美国CPI已经突破7%,物价涨得太快,对于消费的伤害也是很大的。

但是这两个问题不是不可以解决的。

我们首先来说说通胀。

造成美国通胀指数飙升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印钞太多,但这不是决定性因素,因为美国早已实现产业空心化,主要商品都是靠进口,现在美国国内物价已经很明显出现与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倒挂的现象,所以导致美国通胀指数爆表决定性因素还是供应链的问题。

供应链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疫情的冲击直接让美国物流环节从业人数急剧下滑,一方面大量货物淤积在港口、仓库等物流环节,另一方面超市货架上却空空无物。

图片

美国堵塞的港口

部分美国超市货架空空(来源:环球网)

所以,对于美国经济而言,最大的利空因素,不管是通胀也好,还是老百姓有钱没地方花也罢,归根结底都是受疫情的影响。

那么,美国能否消除疫情的影响呢?

能!

中国消除疫情影响的模式是严防死守、彻底清零的策略;而美国呢?则是另一个极端。

最近美国政府释放了两个信号值得注意。

一个是美国首席防疫专家福奇11日表示,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如野火燎原般蔓延全美各地,每个人都很有可能感染病毒,但打过疫苗的人若感染情况会较好。

图片(来源:海外网)

福奇这个表态有两个重点:

其一,未来每个(美国人)都很有可能感染病毒;

其二,打过疫苗即使感染,情况会好(也就是发展成重症可能性大幅度降低)。

福奇这个表态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信号:

1月12日,美国政府要求各大医院不再上报(公布)新冠病毒的确诊数字。

两个信号联系到一起,美国政府想做什么简直就是呼之欲出——既然疫情无法控制,那就干脆让美国全员感染!大家都感染新冠,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自然就降为0。

这是一个很不人道,也很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思路,但确实是让美国经济快速复苏的最为有效办法。

按:看看图一,美国企业存款已经见底了,美国居民存款虽然在高位,但是如果迟迟不能全面放开经济,居民存款无法转化为消费(也就是企业存款),美国将面临史无前例的企业破产潮,这就是拜登政府不管死多少人也要搞全员感染的逻辑。

目前美国每日确诊数据上百万,但这只是医院监测的数据,实际上美国各大超市都公开出售唾液试纸,很多人不需要进入医院,买一张试纸自己就可以检测,所以美国每日实际感染数字很可能比医院检测数据大得多。

假设美国每日感染300万,美国3.3亿人口,全员都感染新冠所需时间也就是不到3个月而已!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美国这种群体感染的模式就不担心医疗系统崩溃吗?

不会!美国即使每日确诊1000万医疗系统也不会崩溃。

因为美国是实施预约就诊制度,假如你感染新冠了,只要不是重症,医院根本就不会收治,即使是重症,目前很多医院也不收治,这种模式下的医疗系统就永远没有崩溃的危险。

不仅是美国,现在英国也准备学习美国这个“先进思路”了。

图片(来源:光明网)

英国6000万人口,目前每日确诊10万以上(当然也是医院检测数据),现在居然要全面放开社交限制,目的就是加速让全员感染。

英国之后,欧盟会不会跟进这个策略?假如欧盟也跟进,未来西方发达国家全员感染之后,个个都是新冠病毒携带者,他们之间倒是可以打开国门一起跳舞一起嗨,中国十四亿健康的国民反而成为西方世界的另类。

届时中国是否打开国门就成为一个非常痛苦的选择。

3 避免差距拉大

回到美国经济的话题。

假如美国很快实现全员感染,届时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也就不复存在了,供应链危机逐步得到缓解,服务业也全面开放,美国居民的存款释放出来变成消费,居民的钱变成企业的存款,企业再扩大生产,经济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正循环。

按照高盛的预测,2022年美国经济增长将达到3.8%,而中国则是4.3%,看上去我们还比美国多0.5%,但是美国经济基数比我们高啊

2021年按照美元计算,中国GDP规模大致是美国的77%,如果我们经济增长只比美国高0.5%,那么美国经济增长的绝对量将超过中国!

这种情况是我们一定要极力避免的。

为什么?

这个问题要放在中美博弈的国际大环境来看。

现在美国是老大,综合实力世界第一,中国是老二,综合实力世界第二。但是美国这个老大不但单干要整死中国碰了一鼻子灰,就算是招呼小弟准备群殴中国也遇到了麻烦——

欧盟态度暧昧表示中立;

日本反华口号喊得响亮,但是身体却很诚实地签订了RECP协议;

东盟对于美国的挑拨拉拢根本就不予理会;

新加坡甚至直接向美国喊话,希望美国接受中国的崛起;

最后也就是澳大利亚、立陶宛这些不入流的小国跳出来当反华的出头鸟,结果毫无意外被整得灰头土脸。

为什么美国招呼不动小弟来群殴中国?

因为中国上升势头非常明显,中美经济差距每一年都在缩小!

图片

一边是日薄西山的老大,一边是综合实力以肉眼可以观察到的速度不断缩小差距的老二,全球大部分国家选择骑墙观望是再正常不过了。

但是,如果在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绝对量超过中国,也就是中美经济差距不是缩小而是再次扩大,那么情况就有可能发生变化——

不排除某些国家(特别是欧盟、日本这类美国盟友)会认为中国最终还是无法撼动美国的霸主地位,然后选择跟随美国站队;不排除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对中国赶超美国的趋势产生动摇,从而调整对华政策。

届时我国外部环境可能会恶化。

所以,我们要极力避免美国经济总量与中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按:站在中美博弈的层面,我们既要看到美国的优势,也要看到美国的劣势。

支撑宏观经济有三架马车:消费+投资+净出口。

美国经济其实是一只跛脚鸭,原因很简单,三架马车美国有两架都有问题,一个是受产业空心化影响,美国进出口贸易常年逆差,净出口这条腿就瘸了。

其次,投资这块美国瘸了半条腿——也就是政府投资这块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拜登今年倒是搞了一个基建法案,但是摊到每年的政府基建投资只有区区2000亿美元,这点数字与美国22万亿的经济总量相比实在是少得可怜。美国投资主要靠企业,但是今年在美联储加息的大背景下,企业投资也会大受影响。

支撑美国经济的主要就是靠消费。

美国居民消费潜力是很大,但是目前还有一个通胀拦路虎挡着,如果美国今年无法解决供应链的问题,通胀指数降不下来,美国居民消费也很难有较大的起色。

也就是说,即使我们经济增长只有高盛预测的4.3%,但是因为美国经济更烂,所以我们也有可能继续缩小与美国的经济总量差距的。

我们本着料敌从宽的原则,假设美国今年GDP增长能够达到3.8%—4.2%,那么如果我们要缩小(而不是扩大)与美国经济总量的差距,今年我国GDP增长就至少要达到5%—5.5%,保险一点就是要达到5.5%以上。

那么今年我国GDP增长能达到5%—5.5%吗?

压力有点大。

4 三重问题

2021年,中国的GDP增长是8.1%,这个数据看起来还不错,但是分季度看就不那么乐观了。

一季度GDP增长是18.3%,二季度是7.9%,三季度是4.9%,四季度是4%,整体经济处于下行趋势,也就是说,今年我们经济开局的起点不是8.1%,而是4%。

按照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包括——“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也就是说,目前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不仅是供需两端都有问题,还增加了一个比较痛苦的“预期转弱”的问题。

预期转弱是啥意思?

意思就是社会对未来的预期比较悲观,个人不敢花钱,企业不敢贷款。

给大家一组数据。

2020年12月,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是5500亿元,而2021年12月呢?只有3400亿元,差不多打了一个6折。而美国同期工商业贷款2021年年底与2020年相比大致是持平多一点点。所以,管理层也很着急。

1月18日,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做出以下表态:

当前经济面临三重压力,“稳”本身就是最大的“进”。在经济下行压力根本缓解之前,进要服务于稳,不利于稳的政策不出台,有利于稳的政策多出台,做到以进促稳。

怎么发力?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说:

一是充足发力,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

二是精准发力,要致广大而尽精微,金融部门不但要迎客上门,还要主动出击,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主动找好项目,做有效的加法,优化经济结构;

三是靠前发力。现在虽然是年初,但一年的时间很短,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我们要抓紧做事,前瞻操作,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及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不能拖,拖久了,市场关切落空了,落空了就不关切了,不关切就“哀莫大于心死”,后面的事就难办了,所以我们不能拖,要走在前面,及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

老实说,央行的上述表态是非常罕见的,很多措辞都前所未有。包括——

“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避免信贷塌方”;

“金融部门不但要迎客上门,还要主动出击”;

“要靠前发力”。

这差不多就是直接给银行下命令,信贷人员要跑出去,要主动找项目,不要等项目,要做大信贷!

简而言之一句话——麻溜赶快将钱借出去!

央行如此心急火燎也可以理解,在预期转弱的背景下,如果只是靠着央行释放充裕的货币,但是企业与个人不贷款,信用通道不打开,大量货币就会淤积在金融系统,根本就释放不出去!

除了央行与金融系统发力,管理层也准备在宏观层面放出大招——

图片

(来源:财联社)

下面我来给大家捋一捋,管理层准备放出哪些大招。

5 数字经济

支撑宏观经济有三架马车:消费+投资+净出口。与美国跛脚鸭的经济结构相比,中国经济结构更为均衡健康——我们可以三条腿走路的。

根据统计局数据,去年中国经济增量中三架马车贡献如下:消费贡献比例为65.4%,投资贡献比例为13.7%,净出口贡献比例为20.9%。

出口贡献超过投资,这是中国疫情控制得最好带来的红利。去年我国出口增幅达到30%。但是2022年随着美联储加息,外部需求变弱,叠加全球各国陆续复工复产,今年出口增速很难保持2021年的状态,净出口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占比会下降。

所以,国家保增长的工作重心只能放在消费与投资者两块上。

首先是消费。

消费主要分为三大块: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服务型消费+数字经济消费。

服务型消费有两大块——教育、医疗在2022年受宏观政策的影响(教育去资本化、医疗去市场化)将下降很大,所以消费要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就只能在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普通服务业消费、数字经济消费想办法。

1月16日,发改委发布通知,在10个方面部署促进消费工作。包括:线上与线下消费并举,扩大智能零售、推动冰雪消费、提升文旅休闲服务、开拓县乡消费、促进住房健康消费等等。

简单总结一下,为了开拓消费,发改委也算是煞费苦心,能想到的都想到了,能做的基本都做了,甚至多年未见的“促进住房消费”都拿出来了(当然,这一次即使是“促进住房消费”指望房价大涨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受疫情冲击的影响,2022年服务业消费不容乐观,即使拼命挖掘社会零售品潜力,开拓冰雪经济等新的消费点,最多也是对冲一下服务业消费下滑的缺口,未来消费的较大增长点只能在数字经济想办法。

所以——

图片

(来源:央广网)

如此顶级规格浓墨重彩地提出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代表着管理层对这个领域的巨大期望。

发展数字经济不但能在消费端提供新的增长点,更为重要的是,发展数字经济还能在供给端带动千兆宽带、5G基站、工业互联网、服务器等等新基建的建设——属于一鸡两吃、左右逢源的事情。

6 促进投资

拉动经济第二条腿就是投资。

在经济下行结算,加大基建投资是中国独有的逆周期调节的法宝,按照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今年基建投资要“适度超前”。

2021年底,财政部提前下达了1.46万亿元的2022年新增专项债限额,使得各省份在今年一季度就可以开始发行工作。

“这次提前下达在额度分配上没有搞‘一刀切’,而是充分考虑了各地项目资金的需求和施工条件,项目资金需求多、施工条件好的地方多分,反之则适当少分。”

在去年12月的国新办政策吹风会上,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强调,2022年的专项债券发行要把握好三个字:早、准、快。

基建投资发力意味着融资规模也大,现在我国综合负债率已经达到272%,继续放大负债率光是支付利息就是不小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就是当务之急。

那么怎样才能降低融资成本呢?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1月18日有这样一段描述:

“三是推动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继续发挥LPR改革的效能,切实维护存款市场的竞争秩序,稳定银行负债成本。

稳定存款市场竞争秩序也很重要,因为如果存款竞争无序的话,存款的利率就会特别高。比较差的银行、经营不好的银行,拉不到存款,就利用高利率诱惑老百姓存款,这样就会把存款利率带高,别的银行不得不跟上,整个银行存款秩序或者存款的利率水平会被比较差的银行引领,所以存款的秩序很重要。

另外,存款利率如果太高,贷款的利率就很难降下来,企业融资成本也就很难降下来,所以我们现在下了大力气,维护存款市场的秩序,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推动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简单的说就是央行要大力整顿存款市场秩序,也就是要大力打击银行利用高利率诱惑老百姓存款的现象。

所以——

图片(来源:新浪网)

也就是说,未来老百姓希望获得安全的无风险收益,就只能老老实实在银行做定期存款,其它打擦边球的项目和保本理财产品基本上就没有了。

杜绝了银行的高息揽储现象就能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存款的成本,那么降息的空间就打开了。银行贷款利率下降也有利于促进企业扩大贷款,稳定经济。

7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

站在中美博弈的层面观察两国的政策与举措,其实也很有意思。

美国因为经济结构畸形,社会治理能力跟不上,所以只能剑走偏锋趟“无人区”——具体而言,美国正在做两项空前绝后的社会实验:

一个是向以亿为计的人群大规模发钱,这个对未来经济究竟会造成怎样深远的影响,还有待观察,不管如何,这种社会实验产生的经验也将是非常宝贵的;

一个是向3亿人群推动全员感染,群体免疫,这个对未来社会将造成怎样的影响,也是值得期待的。

与美国相比,中国宏观管理的工具箱更为丰富一些,这就让我们可以不用冒险去选择激进的政策,从容进行逆周期调节。

2021年中国经济大致是一个龙抬头的走势——开局一二两个季度经济走势不错,三四季度形势就不大好了。

但是,在今年年初管理层出台了一系列稳经济大招的情况下,2022年大致会是一个龙摆尾的走势,一二季度稳住经济下行趋势,三四季度趋势走好。

全文完


本文由公众号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授权转载。

相关文章

  •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有五类原因,其含义和机制分别是什么?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有五类原因,其含义和机制分别是什么?

    民企融资约束的原因。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几乎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对其原因、缓解措施等都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文献中对民企融资难或融资约束问题的研究更多地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紧密关联,因为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是民企。总结现有文献,对民企融资约束形成原因的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五类。一是基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缺乏正规财务报表等数字化信息,信息收集和甄别成本高,从而使得...

    2022-07-30 18:46:00
  • 原因揭开:中奖千万后为何到手还不到二十万?彩民:又交“智商税”
    原因揭开:中奖千万后为何到手还不到二十万?彩民:又交“智商税”

    引言当下社会各个城市,各条街道上的彩票站人流涌动的局面就凸显出了大家对这种“不劳而获”生活方式的向往,这并不是因为大家不够勤劳,而是在当代社会有钱的人吃山珍海味、住别墅豪宅,没钱的人辛辛苦苦勉强为生,这种不平衡的局面让很多人都有了一夜暴富的想法,而落实这种想法的渠道之一就是买彩票。在新闻上很多人都听过某些人凭借着中大奖改变人生命运,走上人生巅峰的案例,这更吸引无数彩民疯狂购买彩票。可彩票中奖真的那...

    2022-07-30 18:46:00
  • 2022年国家要严查退休人员?是何原因?“4类人”可能包括在内?
    2022年国家要严查退休人员?是何原因?“4类人”可能包括在内?

    引言对于当下社会上的打工人来说,大家自然都希望能够尽早过上“退休养老”的生活,虽然对于很多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他们却羡慕这些年轻人仍有精力工作打拼,但很多年纪轻轻的公司职工却已经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做好规划。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内卷的时代,可以不用工作就能享受到每个月发放养老金,逛街下棋跳舞的乐趣对年轻人来说的确是一种奢望。不过在大家筹备养老生活时也需要知道国家为我们提供的养老保障虽然非常完善且人性化,...

    2022-07-30 18:46:00
  • 比房产税还高?或上调20%,三省已试点,新规下两类人需要留意
    比房产税还高?或上调20%,三省已试点,新规下两类人需要留意

    引言自从第一次房改政策开始实施以来,我国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改革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但是无一例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近二十年以来我国房价也是出现了高速上涨的趋势。而这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百姓买房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刚需买房者想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许多人几乎万付出大半生的心血。但是房子对于国人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国家宏观政策...

    2022-07-30 18:46:00
  • 一年被赚走2000亿,中国成外资巨头印钞机!国内药企为何不争气?
    一年被赚走2000亿,中国成外资巨头印钞机!国内药企为何不争气?

    文丨华商韬略 马来  对跨国生物医药企业来说,过往的一年充满了“震荡”。行业内的几家巨头,先后经历了并购、重组与任职调整。短时间内,这些变化无疑影响了企业的股价。  但纵观全年的营收表现,人们却发现,跨国药企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从其公布的数据中便可见一斑。  上半年,多家跨国药企纷纷发布财报。强生率先交出了“成绩单”,2021年,他们的营收规模达到了937.7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13.6%。  ...

    2022-07-30 15:46:00
  • “财政奖励中介卖房”第一城,出现了
    “财政奖励中介卖房”第一城,出现了

    文丨华商韬略 新媛  “凡在今年下半年期间,中介机构每销售一套商品房,将给予1000元奖励。”  回顾今年上半年, 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各地政府为了刺激消费,更是想出了颇多“奇招”。  7月24日,江西省宜春市住建局发文称,其于七月初发布《关于促进樟树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实施后,目前销售面积环比以及销售额环比同时上升了6成还要多。  据悉,在补贴政策中,凡在2022年7月1日...

    2022-07-30 12:46:00
  • 美联储博斯蒂克:美国经济没有衰退 应继续加息抑制通胀
    美联储博斯蒂克:美国经济没有衰退 应继续加息抑制通胀

    当地时间周五(7月29日),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驳斥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观点,他表示,美国经济尚未陷入衰退,美联储仍需进一步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胀。...

    2022-07-30 09:35:06
  • 流动性研究中,在波动性高的熊市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共性更大
    流动性研究中,在波动性高的熊市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共性更大

    流动性共性的风险溢价。在2005年以前,关于流动性共性的风险溢价的研究较为鲜见。直到Achaya和Pedersen基于代际交叠模型和CAPM模型构建了流动性调整的CAPM模型,该模型首次将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进行分析,创新性地将流动性溢价分解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代表预期平均非流动性水平,第二部分是净流动性风险因子,可以被分解为三种流动性风险,分别对应:股票与市场的流动性共性、股票收...

    2022-07-30 06:46:00
  • 优待证发了后,退役军人该怎么用?有老兵说不好意思用?大家咋看
    优待证发了后,退役军人该怎么用?有老兵说不好意思用?大家咋看

    引言军人是非常光荣的一份职业,它承担着保家卫国的责任,是崇高的,也是伟大的,我国对于军人以及退役军人是有很多优待政策的,而退役军人的优待证就是其中一种。退役军人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光荣的责任和使命,但是军人退役之后,国家也会为其发放优待证。在我们生活中却很少见到有人使用优待证,这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些老兵还表示自己不好意思使用优待证,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优待证发了后,...

    2022-07-29 21:46:00
  • 房产证拿到手后别大意,3件事需要办好,不然房子有可能不属于你
    房产证拿到手后别大意,3件事需要办好,不然房子有可能不属于你

    引言房子对于我国老百姓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房子的属性一再被刷新。如今房子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如果没有房子,那么自己在这座城市中就如同一个过客,没有任何归属感可言。而近几年以来,房价不断上涨,给很多人的买房增加了难度,即便是能够凑出首付,几十年的房贷也让人感到压力很大,老百姓买房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国家对于民生问题一直非常重视,老百姓买房难自然也是国家担心的,...

    2022-07-29 21: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