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又一个世界级真相,被揭开……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2-09 13:29:58 围观 : 评论

原创:关不羽
来源公众号:功夫财经
已获授权

1983年5月23日,教育部在人民大会堂为新中国自主培养的首批博士举行隆重的学位授予大会,共有18名博士在本次大会中拿到了学位证书。授予大会后,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说了一句令人十分意外的话:“这么多博士怎么办?”
这个问题在当时看来十分遥远,可是今天中国的博士毕业人数已经名列全球第一,“这么多博士怎么办?”已经不容回避。
同样的问题在发达国家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2011年全球博士数量“爆炸式增长”的趋势还不算显著,英国著名科学杂志《自然》发表题为《校正博士教育》的社论指出,当前全球博士人数越来越多,导致博士生毕业后出现就业问题,甚至出现了“像种蘑菇一样培养博士”的现象。2016年,该杂志再次发表了类似主题的文章。
一场跨年度全球疫情,已经给出了真实答案。

No.1

日本:为了“面子”量产博士

最早注意到“博士过剩”现象的是日本。早在2004年7月,《读卖新闻》发表了专题文章,猛批“博士过剩“。同年8月5日,日本先端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近藤隆发表题为《博士过剩可惜》的文章,引发各界围观。近藤隆的研究显示,2003年日本的硕士、博士数量是1983年的四倍——同时期的日本人口增长连1000万都不到,增幅不到1%。而且,期间经历了泡沫经济崩溃,经济增长也停滞乃至小幅倒退了。
博士主要从事高校教育和专业研究的。人口不增加,意味着有效的教育需求降低了。经济增长迟缓,意味着用于研究资源的减少了。增长了四倍的博士人数,是不是有用武之地,确实让人很怀疑。
实际情况确实不乐观。这二十年间,公立大学和科研机构受到财政规模的限制,人事扩编跟不上“大跃进”的步调。私立大学的经费则受制于少子化导致的生源锐减,也没有增加教职的意愿。供需失衡,必然过剩。2003年日本毕业的14512名课程博士就业率只有54.4%,人文专业仅有29.1%的博士毕业生找到了工作。

众所周知,培养一个博士是个人和社会都要付出高昂代价的。读博士花费的数年时间是人生中的黄金期,仅此一项的损失就很难估价,更不用说大量的高教和科研经费的投入。很多没就业机会的博士们只能转而出走海外,或从事与教育程度不匹配的工作。
日本博日本士过剩的现象,被认为是两种因素所致:
首先是政府“死要面子”强行催肥的结果。1960~1970年代经济崛起后,“不差钱”的日本发现本国单位人口的研究生数量比例严重低于其他发达国家,深以为耻。为了“挣面子”而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研究生大幅扩招发起“高等学历大跃进”。
其次,是文化因素。日本的东亚儒家文化传统崇尚学问,高学历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吸引力非常大。
然而,没有儒家文化影响的法国也有同样的问题。

No.2

法国:纳税人埋单的"博士大跃进"


法国的博士多到被“嫌弃”,就业竞争力甚至低于“小弟”硕士。

1994年法国的博士毕业生比1990年增长了56%,增速尤甚日本。人多了,势必僧多粥少,博士就业困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法国战略分析中心2010年7月29日发布的一份针对法国博士就业问题的分析报告发现:法国博士毕业3年后的失业率在2007年首次超过了硕士;并且法国博士失业率是其他OECD(经合组织)国家的3倍。
法国出现博士过剩的原因也是出在了政府的刻意引导,但并不是为了“面子”,而是财政政策所致。法国政府是以“能挣会花”著称于世的。大部分年份,法国政府的税收占GDP比例高达45%,而开支则要占到GDP的50%以上,缺口就靠政府发债补上。羊毛薅一半还要拉外债的大金主派头也有自己的烦恼——钱花儿哪儿才能让国民同意呢?投入高等教育就是个好方向——“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正确性在哪儿都差不多。而高等教育本来就比义务教育更能花钱,再加上很受民众欢迎的科研费用投入,高教系统就成了政府财政的“销金窟”了。
在法国,博士生的科研费用直接从政府申请,不占用导师科研经费的份额,导师当然很乐意用政府的经费给自己增加人手。一边有钱用不掉,一边白拿白不拿,你侬我侬情投意合地拿纳税人的钱“种博士”,剩下的就是生源问题了。
法国不是儒家文化圈的,并不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是读书不高失业率高。高税负、高用工成本导致法国企业在扩大就业上没有积极性,年轻人失业率超过20%。既然毕业等于失业,那也乐得在大学里多混一天是一天。混博士尤其好,在政府扶持之下,法国博士生的待遇相当于基层公务员,此外还有科研项目、助教等补充收入来源,经济水平可以维持在中等以上,何乐而不为?因此,生源也不是问题。而且,连外国留学生也被吸引来了——法国在读博士超过四成是外国留学生。
政府高补贴创造了读博的需求和供给,这不是妥妥的福利社会大家拿的理想状态吗?可是,绝大部分人不能在象牙塔里躲一辈子,晚了几年毕业还不是失业吗?法国就多了很多“被嫌弃”的博士。

No.3

美国:疫情中的真相


在“种博士”这个教育产业中,政府-高校的相关利益集团已经盘根错节,明知“博士过剩”也很难纠正。直到这场跨年疫情的大洪水,把沙滩上的皇宫冲得支离破碎。

私立比重高、市场化导向更强的美国高教体系,对疫情冲击的反应很快。从去年开始,各大高校陆陆续续公布“博士减产计划”: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计划在2021年秋季暂停招收博士生一年。
纽约大学在官网上表示,英语系博士的课程不会接受2021年秋季的入学申请。
芝加哥大学的比较文学系暂停招收2021年入学的博士生。
布朗大学暂停招收2021年入学的美国研究、历史学、政治学的博士生。
还有芝加哥大学的语言学、康奈尔大学的历史系,以及耶鲁大学的艺术史。
历史学专业大面积受灾,社会学专业也不遑多让。近十年来在全美社会学专业中排名第一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暂停了2021年社会学专业的博士招生,哥伦比亚大学则是社会学和历史学双双停摆,还有普林斯顿大学的社会学专业也停了。
阿拉斯加大学做得最绝,早在去年6月份就宣布人文学科的“团灭”——一次性暂停了39个人文社科的本科、硕士、博士学位项目。
这张博士“减产”乃至“绝收”的名单并不完整也足够惊人,其中常春藤名校的占比很高,说明“地主家也没余粮了”。更引人注目的是,减产博士集中在文科,而这并非偶然——文科博士最赔钱。
美国高校不同学位的财政收支是不同,大致上是本科和博士亏,硕士赚。而政府对本科和博士都有补贴,但本科高、博士低。因为大学和政府都认为,培养博士是培养大学科研和师资力量,等于是学校自己的人力资源投资,应该由大学该多承担。而博士中还有文理区别,理工类项目的政府资助、社会资助较多,等于为参与项目的博士生埋单了。文科本来就政府项目少,资金规模也不能和理工项目比。各高校预计疫情过后政府补贴减少是大概率的,因此最亏钱的文科博士生就成了被裁的首选。
而且,文科博士在就业市场的需求也很尴尬。美国企业普遍认为博士学位是学术向的,就业市场对博士学历并不垂青。世界最大薪酬统计网站2016年以来的数据显示,美国的“PayScale”的数据显示,企业中的博士薪酬水平并不比本科生高多少。
理工男(女)还能到大营企业的研发部门找到高薪职业,文科博士们可没有这么好运。能到私立名门高中当老师,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出路了。很多只能到公立中学等收入较低的机构去找差事。疫情已经重创了经济,估计有志于人文的生源也会减少,出于生源考虑,各大高校选择了顺势减员。更让人文学界忧虑的是,很多“暂时停招”其实是长期烂尾了。
疫情冲击揭示的真相是,美国真的不需要那么多博士。迟迟没有做出合理调整的原因,还是政府补贴的缘故。

No.4

结语


“像种蘑菇一样培养博士”一度造成了“学术发展迅速”、“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增长”、“缓解就业市场压力”等等幻觉,但是到头来终归要原形毕露——博士学位虽然很亮眼,但是并没有相应的市场需求。

出于各种理由,很多政府有扩大博士招生的动力,但是对就业市场的供需关系考虑甚少。大众又被满足教育、科技需求的盲目偏好遮蔽,没有意识到政府正在无意义地挥霍资源。这就是博士过剩的真相,失败的人力资本投资,这一失败要由浪费青春的个人和纳税人来埋单。
那么,中国需要那么多博士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关文章

  •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有五类原因,其含义和机制分别是什么?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有五类原因,其含义和机制分别是什么?

    民企融资约束的原因。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几乎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对其原因、缓解措施等都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文献中对民企融资难或融资约束问题的研究更多地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紧密关联,因为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是民企。总结现有文献,对民企融资约束形成原因的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五类。一是基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缺乏正规财务报表等数字化信息,信息收集和甄别成本高,从而使得...

    2022-07-30 18:46:00
  • 原因揭开:中奖千万后为何到手还不到二十万?彩民:又交“智商税”
    原因揭开:中奖千万后为何到手还不到二十万?彩民:又交“智商税”

    引言当下社会各个城市,各条街道上的彩票站人流涌动的局面就凸显出了大家对这种“不劳而获”生活方式的向往,这并不是因为大家不够勤劳,而是在当代社会有钱的人吃山珍海味、住别墅豪宅,没钱的人辛辛苦苦勉强为生,这种不平衡的局面让很多人都有了一夜暴富的想法,而落实这种想法的渠道之一就是买彩票。在新闻上很多人都听过某些人凭借着中大奖改变人生命运,走上人生巅峰的案例,这更吸引无数彩民疯狂购买彩票。可彩票中奖真的那...

    2022-07-30 18:46:00
  • 2022年国家要严查退休人员?是何原因?“4类人”可能包括在内?
    2022年国家要严查退休人员?是何原因?“4类人”可能包括在内?

    引言对于当下社会上的打工人来说,大家自然都希望能够尽早过上“退休养老”的生活,虽然对于很多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他们却羡慕这些年轻人仍有精力工作打拼,但很多年纪轻轻的公司职工却已经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做好规划。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内卷的时代,可以不用工作就能享受到每个月发放养老金,逛街下棋跳舞的乐趣对年轻人来说的确是一种奢望。不过在大家筹备养老生活时也需要知道国家为我们提供的养老保障虽然非常完善且人性化,...

    2022-07-30 18:46:00
  • 比房产税还高?或上调20%,三省已试点,新规下两类人需要留意
    比房产税还高?或上调20%,三省已试点,新规下两类人需要留意

    引言自从第一次房改政策开始实施以来,我国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改革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但是无一例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近二十年以来我国房价也是出现了高速上涨的趋势。而这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百姓买房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刚需买房者想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许多人几乎万付出大半生的心血。但是房子对于国人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国家宏观政策...

    2022-07-30 18:46:00
  • 一年被赚走2000亿,中国成外资巨头印钞机!国内药企为何不争气?
    一年被赚走2000亿,中国成外资巨头印钞机!国内药企为何不争气?

    文丨华商韬略 马来  对跨国生物医药企业来说,过往的一年充满了“震荡”。行业内的几家巨头,先后经历了并购、重组与任职调整。短时间内,这些变化无疑影响了企业的股价。  但纵观全年的营收表现,人们却发现,跨国药企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从其公布的数据中便可见一斑。  上半年,多家跨国药企纷纷发布财报。强生率先交出了“成绩单”,2021年,他们的营收规模达到了937.7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13.6%。  ...

    2022-07-30 15:46:00
  • “财政奖励中介卖房”第一城,出现了
    “财政奖励中介卖房”第一城,出现了

    文丨华商韬略 新媛  “凡在今年下半年期间,中介机构每销售一套商品房,将给予1000元奖励。”  回顾今年上半年, 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各地政府为了刺激消费,更是想出了颇多“奇招”。  7月24日,江西省宜春市住建局发文称,其于七月初发布《关于促进樟树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实施后,目前销售面积环比以及销售额环比同时上升了6成还要多。  据悉,在补贴政策中,凡在2022年7月1日...

    2022-07-30 12:46:00
  • 美联储博斯蒂克:美国经济没有衰退 应继续加息抑制通胀
    美联储博斯蒂克:美国经济没有衰退 应继续加息抑制通胀

    当地时间周五(7月29日),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驳斥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观点,他表示,美国经济尚未陷入衰退,美联储仍需进一步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胀。...

    2022-07-30 09:35:06
  • 流动性研究中,在波动性高的熊市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共性更大
    流动性研究中,在波动性高的熊市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共性更大

    流动性共性的风险溢价。在2005年以前,关于流动性共性的风险溢价的研究较为鲜见。直到Achaya和Pedersen基于代际交叠模型和CAPM模型构建了流动性调整的CAPM模型,该模型首次将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进行分析,创新性地将流动性溢价分解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代表预期平均非流动性水平,第二部分是净流动性风险因子,可以被分解为三种流动性风险,分别对应:股票与市场的流动性共性、股票收...

    2022-07-30 06:46:00
  • 优待证发了后,退役军人该怎么用?有老兵说不好意思用?大家咋看
    优待证发了后,退役军人该怎么用?有老兵说不好意思用?大家咋看

    引言军人是非常光荣的一份职业,它承担着保家卫国的责任,是崇高的,也是伟大的,我国对于军人以及退役军人是有很多优待政策的,而退役军人的优待证就是其中一种。退役军人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光荣的责任和使命,但是军人退役之后,国家也会为其发放优待证。在我们生活中却很少见到有人使用优待证,这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些老兵还表示自己不好意思使用优待证,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优待证发了后,...

    2022-07-29 21:46:00
  • 房产证拿到手后别大意,3件事需要办好,不然房子有可能不属于你
    房产证拿到手后别大意,3件事需要办好,不然房子有可能不属于你

    引言房子对于我国老百姓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房子的属性一再被刷新。如今房子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如果没有房子,那么自己在这座城市中就如同一个过客,没有任何归属感可言。而近几年以来,房价不断上涨,给很多人的买房增加了难度,即便是能够凑出首付,几十年的房贷也让人感到压力很大,老百姓买房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国家对于民生问题一直非常重视,老百姓买房难自然也是国家担心的,...

    2022-07-29 21: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