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吃饭,是个问题!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2-06 19:27:46 围观 : 评论

来源微信公众号:非凡油条


数理统计预言不了历史



2018年,心理学家斯蒂芬·平克的新书《当下的启蒙》点燃了不少人文学科的热情。平克用与《人类中的善良天使》一样换汤不换药的方法,选择了一些历史数据,阐明了一个观点:人类社会在不断取得进步,今天的生活要比过去更好。启蒙运动中的老精神,比如理性和同理心并不陈腐,如果人类坚持下去,人类在未来的福祉还会持续增长。


至于平克选取的评判标准呢,有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恐同人数、交通事故、石油泄漏、贫困、女权等……反正一顿猛如虎的数理统计下来,平克对于未来充满了信心。


现在来看,只能说幸亏书写完得快,出版得早,要是拖到2020年,平克很可能遭遇出版滑铁卢。


根据盖茨基金会在2020年9月份的统计,全球疫苗接种率从84%下降到70%,25周内倒退了25年;3700万人重返极端贫困,20年连续下降后,贫困率在几个月之内上升了7%。


至于种族歧视,美国去年发生的“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再次揭示了种族割裂,亚裔在去年由于新冠接受到的种族歧视更不用多说。此外,女性地位也在倒退,去年至现在的经济震荡,影响最严重的是女性集中的服务业,这导致很多发展中国家女性丧失了经济独立……


如果说历史是螺旋向前的,现在很可能是往回跑圈的那一段时间。今年呢,不要说人类解决贫困问题了,或者增加人类福祉什么的,世界人民吃饱饭,就是很大胜利了。


根据联合国在2020年7月13日发布的报道:世界上挨饿的人越来越多,哪怕没有疫情的情况下也是这样。在过去的五年里,数千万人加入了长期营养的不良的行列。2019年约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比2018年还增加了1000万人,过去五年共增加6000万人。而疫情以来,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


上世纪末,人们没有预料到世界的走向是这样的。


1996年,各国领导人齐聚罗马,共同对粮食安全作出庄严承诺,要在2015年前实现全球饥饿人口减半的目标,当时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是极度乐观的。


虽说这个饥饿减半的宏远没有实现,但许多国家确实在进步。2015年,72个国家成功将本国饥饿人口降低了50%。全世界饥饿人口数量下降至7.95亿,要比1990-1992年减少2.16亿,总得来说是一个令人欣慰的进步,而且跨世纪以后,十几年来全世界的饥饿人口是一直是下降的,多少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所以当时面对未来,人们许下了更大的愿望:2030年,实现全世界零饥饿的目标。


事实发展到现在却是令人悲伤的:根据目前的数据来看,2030年世界不但不可能实现零饥饿的目标,而且饥饿人口还会增加到8.4亿。


到2050年,全世界将新增20亿人口,说白了就是人类的下一代和下下代,怎么喂活和喂好他们,现在看来也是个难题了。



越穷越吃不着



去年世界深陷疫情时,联合国就发出过警告,由于各国收紧供应链,世界不少地区可能会遇到史诗级别的饥荒。马达加斯加今年就很不幸,在本就是大疫的年景里又遭遇了干旱,目前当地已经出现150万的粮食难民。


达姆居住在马达加斯加南部,当地已经种不出什么作物,而且就算不干旱,达姆家也吃不到什么好东西,时常以仙人掌充饥。


过去好歹凑合凑合,不至于挨饿,但今年以来达姆周围不少邻居,已经因为饥饿去世了。达姆怎么喂活家里人呢?有记者去采访的时候看到了心酸的一幕。


他用水搅拌着一种白色黏土,之后放进俗称酸豆的罗望子,一家人就依靠这锅东西填饱肚子。达姆说:“之前不知道这种土可以吃,我们试着混着酸豆吃,结果有用。”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目前估算,马达加斯加需要3700万美元的紧急救助,不然不少人撑不过这几个月。去年以来,很多人像达姆一样,开始吃土充饥,当地不少儿童已经因为营养不良而死亡。


而且由于疫情,当地处在封锁状态,人们无法通过迁往其他地方来逃避饥荒。目前当地局势非常紧张,如果饥民失去控制,前往城市寻找食物,可能导致疫情扩散,但假如他们不去别的地点,只待在村里,可能更多的人会饿死。


如果国际救援不到,这150万人最终的结局都是死,无非是死法如何的问题。


这只是非洲一个国家的问题罢了。


根据2000-2014年粮食安全指数的聚类有效性统计,全球粮食安全呈现“高—高聚集、低—低聚集”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换句话说粮食最安全的国家聚在一起,粮食安全最低的国家也主要分布在同一地区。



全球历年粮食安全指数最高的20个国家中,70%分布在欧洲,而粮食安全指数最低的20个国家中,一半以上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如果一个孩子出生背负的是机会待遇的不平等,那依靠勤奋或是运气也许在后来的人生里还能找补回来,但实际上世界不同地区的民众,面对的是生存权力的不平等。有人生下来,就大概率能兴高采烈地活到80岁,而有的人呢,老天少下几次雨,可能就活不过一个秋天。


当然,可不完全是穷人运气不好,富人们其实是对于他们挨饿要负责的。影响食物安全的几个因素有年均气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获得洁净用水人口占比、政治稳定以及无暴力程度。


殖民导致的世界人均生产总值的不公平分配,算是代际问题了,不少发达国家的人都知道这回事,所以经常给国际组织捐款。一些发展不错的大国呢,也会承担起部分责任。政治稳不稳算是当地问题,清洁水源也属于政治问题的次生问题,这俩算是跟当地人有关,多少得自己扛着。


但气候变暖,可是发达工业国造成的。


根据统计,全球气候变暖对粮食安全影响很大,气温每升高1℃就会使粮食安全指数减少0.022,越是脆弱的国家,越是经不住极端天气。


可哪里排放高呢?按国别算,那都是经济不错,或者正迅猛向前发展的国家。


以为别人死了和自己无关么?那不是,越富,背负的人命债就越多。



中国吃好,得靠进口



2021年美国《时代周刊》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如果中国人把肉撤下菜单,会怎么改变地球》。


这一篇文章可是把不少国人惹怒了,大家伙的主要论点是:中国人干什么都被批评,现在连中国人多吃几块肉都管了?


对于正处在营养转型期的中国来说,这篇文章的意见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


首先全国对动物蛋白质的摄入量历年来在不断上升,谷物摄入量则在下降。红肉摄入过多,随之而来的还有多种健康问题。2019年中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量的88.5%,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比例为80.7%。


膳食脂肪供能比例持续上升,居民超重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目前全国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都在上升,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这可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了。6-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到达了19%和10.4%,也要比过去高很多。


可以说,杀死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不再是意外灾难,而是餐桌上的肉、酒、盐和烟。


但是你说让中国人带头少吃肉改变地球吧,也矫情。根据一份对经合组织国家的统计,中国年平均肉类消耗仅50.2千克,美国为98.6千克。人均数据离美国差得太远了,要想用餐桌改变环境,可能应该由美国人先做起来。



当然,最想说的是,尽管中国不必再面对饥荒,但是保证自己的粮食安全,仍旧是一项很沉重的任务。


根据一份粮食安全评价结果,在2000-2014这个时间段以内,世界粮食安全等级划分成了5类:极不安全、不安全、一般、较安全和安全五个等级,中国甚至还没有达到较安全的级别,在15年间一直徘徊在一般的水平。


当然,不是说没有成绩,从2004年以来,中国实现了粮食“十六年丰”,可担心的事情,还有很多。


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非洲猪瘟造成的猪肉价格飞涨,其他肉类也因疫情出现价格上涨。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这就可能意味着支出的突然上升,可支配收入的下降。极端一点的家庭呢,可能会出现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情况。


而且中国的粮食进口依赖,也很严重。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粮食与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宏广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粮食问题的忧虑:“吃饱没问题,但是吃好须进口”。


根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 2019年中国主要农产品对外依存度,大豆为86.69%、牛奶及制品为33.54%,植物油为28.7%,食糖为21.32%,牛肉为19.93%,羊肉为7.40%,猪肉为4.74%。


如果气候、经济或者外交导致供应链断裂,中国会面对一定的粮食风险。大豆,贸易战里可是被卡了脖子,如果还会再次遇到政治摩擦,粮食可能会成为别国对付中国的砝码。



未来,吃饭问题怎么办



开篇已经说过了联合国2030年的零饥饿目标,现在看来是没办法实现了。如果未来情况不好,那究竟有多糟呢?


总的趋势没有变,2014年是一个分水岭,之前饥饿人口在持续下降,但是2014年以后开始缓慢上升,而且是持续上升。


现在的状态呢,是国际组织也很无奈。


先说说数据吧。解决饥饿和解决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回事,但是解决饥饿问题的组织表示,现在设置的国际贫困线(1.9美元)是有问题的,因为一份合格的健康食品成本,要远远超过这个价钱。当国际向解决贫困问题迈进的时候,其实很多人还是没吃饱,或者说,只是饿不死而已。


根据2020年的数据,如果把全球人口按照粮食不安全、饮食不健康和营养不良划分,其实30亿人,甚至更多都还负担不起健康的饮食,长期饥饿人口总数则为6.9亿。撒哈拉以南的南非洲和南亚,57%的人都是如此。



在2020年12月,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洛科克表示,2021年全球将有创记录的2.35亿人需要人道主义救援和保护,比2020年多了40%,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发生饥荒的风险。粮食署则表示,今年该组织需要帮助的饥饿人口为1.38亿人,这是它成立六十年以来的历史记录。


而疫情却让更多国家开启了粮食出口限制,目前一些主要食物生产国出口已经减少,海上航空受阻,粮食价格开始上升,严重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现在都在水深火热里。饥荒出现的越多,恐慌也就越多,各国对于本国粮食保护水平也提得越来越高。


中国能食物自给,但是需要担心的事也很多。


前边说的多种农作物依赖进口就不再提了,作为农业芯片的种子,中国可是很依赖国外的。


根据中国种子贸易协会发布的报告,番茄、洋葱、茄子、胡萝卜、辣椒、西兰花的种子中国严重依赖进口,就拿西蓝花种子来说吧,2018年95%的都是国外进口的。玉米、马铃薯种子也依赖程度不低。


一个和大家生活天天都相关的是“炒菜油”安全问题。


2020年开始,中国官方和企业都扩大了对俄罗斯粮食的进口,葵花油进口量增长了3倍,大豆油进口增长了5倍,菜籽油进口增加了4倍。结果俄罗斯政府于2020年12月10日通过决议,从今年1月起,俄罗斯油菜和油菜籽出口关税从6.5%上升到30%。中国不能做菜不吃油啊,怎么办呢?只能他们提多少关税,就买多少单。


中央也不是没认识到在种子安全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目前,保证种子安全就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保住中国人的饭碗,现在还是有很大压力。


总而言之,新冠疫情不过是全球震荡的一个震中,第二轮冲击波才刚刚开始,新一年暴富就不希望了,就希望个人人都能保住饭碗。


参考资料:

盖茨基金会呼吁全球协作遏止新冠疫情-新华网 . (2021). Xinhuanet.com. Retrieved 1 February 2021, from http://www.xinhuanet.com/2020-09/15/c_1126495635.htm

联合国报告警告: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挨饿和营养不良持续存在,到2030年零饥饿疑无法实现. (2020). Who.int. Retrieved 1 February 2021, from https://www.who.int/zh/news/item/13-07-2020-as-more-go-hungry-and-malnutrition-persists-achieving-zero-hunger-by-2030-in-doubt-un-report-warns

加强合作 携手努力 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在世界粮食安全峰会上的讲话. (2009).Fmcoprc.gov.mo. Retrieved 1 February 2021, from http://www.fmcoprc.gov.mo/chn/szyw/t

全球粮食大减产,6.9亿人在挨饿,会爆发粮食危机吗?. (2021). Finance.sina.com.cn. Retrieved 2 February 2021, from 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fmnews/2021-01-05/doc-iiznezxt0611641.shtml

Southern Madagascar: Famine looms as climate change destroys crops. (2021). Mirage News. Retrieved 2 February 2021, from https://www.miragenews.com/southern-madagascar-famine-looms-as-climate-change-destroys-crops/

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公吨数) | Data. (2021).Data.worldbank.org.cn. Retrieved 2 February 2021, from 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EN.ATM.CO2E.PC?end=2016&start=2016&view=map

马恩朴;蔡建明;林静;郭华;韩燕;廖柳文(2020)2000—2014年全球粮食安全格局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发布会图文实录. (2021). Scio.gov.cn. Retrieved 2 February 2021, from 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42311/44583/wz44585/Document/1695276/1695276.htm

国家统计局关于2020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_部门政务_中国政府网. (2021).Gov.cn. Retrieved 2 February 2021, from http://www.gov.cn/xinwen/2020-12/10/content_5568623.htm

联合国报告警告: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挨饿和营养不良持续存在,到2030年零饥饿疑无法实现. (2020). Who.int. Retrieved 3 February 2021, from https://www.who.int/zh/news/item/13-07-2020-as-more-go-hungry-and-malnutrition-persists-achieving-zero-hunger-by-2030-in-doubt-un-report-warns

联合国:2021年全球将有2.35亿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和保护-新华网 . (2021). Xinhuanet.com. Retrieved 3 February 2021, from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0-12/02/c_1126810187.htm

油讯 - 俄罗斯、乌克兰油料为什么出口价格上涨?- 中国食用油网 - 导油网 - 油讯 --油脂食用油品牌. (2021). Oilcn.com. Retrieved 3 February 2021, from https://www.oilcn.com/article/2020/12/12_75712.html

油讯 - 俄罗斯2020年油葵、油菜籽产量及主要出口国数据统计 - 中国食用油网 - 导油网 - 油讯 --油脂食用油品牌. (2021).Oilcn.com. Retrieved 4 February 2021, from https://www.oilcn.com/article/2021/0


相关文章

  •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有五类原因,其含义和机制分别是什么?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有五类原因,其含义和机制分别是什么?

    民企融资约束的原因。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几乎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对其原因、缓解措施等都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文献中对民企融资难或融资约束问题的研究更多地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紧密关联,因为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是民企。总结现有文献,对民企融资约束形成原因的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五类。一是基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缺乏正规财务报表等数字化信息,信息收集和甄别成本高,从而使得...

    2022-07-30 18:46:00
  • 原因揭开:中奖千万后为何到手还不到二十万?彩民:又交“智商税”
    原因揭开:中奖千万后为何到手还不到二十万?彩民:又交“智商税”

    引言当下社会各个城市,各条街道上的彩票站人流涌动的局面就凸显出了大家对这种“不劳而获”生活方式的向往,这并不是因为大家不够勤劳,而是在当代社会有钱的人吃山珍海味、住别墅豪宅,没钱的人辛辛苦苦勉强为生,这种不平衡的局面让很多人都有了一夜暴富的想法,而落实这种想法的渠道之一就是买彩票。在新闻上很多人都听过某些人凭借着中大奖改变人生命运,走上人生巅峰的案例,这更吸引无数彩民疯狂购买彩票。可彩票中奖真的那...

    2022-07-30 18:46:00
  • 2022年国家要严查退休人员?是何原因?“4类人”可能包括在内?
    2022年国家要严查退休人员?是何原因?“4类人”可能包括在内?

    引言对于当下社会上的打工人来说,大家自然都希望能够尽早过上“退休养老”的生活,虽然对于很多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他们却羡慕这些年轻人仍有精力工作打拼,但很多年纪轻轻的公司职工却已经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做好规划。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内卷的时代,可以不用工作就能享受到每个月发放养老金,逛街下棋跳舞的乐趣对年轻人来说的确是一种奢望。不过在大家筹备养老生活时也需要知道国家为我们提供的养老保障虽然非常完善且人性化,...

    2022-07-30 18:46:00
  • 比房产税还高?或上调20%,三省已试点,新规下两类人需要留意
    比房产税还高?或上调20%,三省已试点,新规下两类人需要留意

    引言自从第一次房改政策开始实施以来,我国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改革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但是无一例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近二十年以来我国房价也是出现了高速上涨的趋势。而这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百姓买房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刚需买房者想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许多人几乎万付出大半生的心血。但是房子对于国人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国家宏观政策...

    2022-07-30 18:46:00
  • 一年被赚走2000亿,中国成外资巨头印钞机!国内药企为何不争气?
    一年被赚走2000亿,中国成外资巨头印钞机!国内药企为何不争气?

    文丨华商韬略 马来  对跨国生物医药企业来说,过往的一年充满了“震荡”。行业内的几家巨头,先后经历了并购、重组与任职调整。短时间内,这些变化无疑影响了企业的股价。  但纵观全年的营收表现,人们却发现,跨国药企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从其公布的数据中便可见一斑。  上半年,多家跨国药企纷纷发布财报。强生率先交出了“成绩单”,2021年,他们的营收规模达到了937.7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13.6%。  ...

    2022-07-30 15:46:00
  • “财政奖励中介卖房”第一城,出现了
    “财政奖励中介卖房”第一城,出现了

    文丨华商韬略 新媛  “凡在今年下半年期间,中介机构每销售一套商品房,将给予1000元奖励。”  回顾今年上半年, 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各地政府为了刺激消费,更是想出了颇多“奇招”。  7月24日,江西省宜春市住建局发文称,其于七月初发布《关于促进樟树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实施后,目前销售面积环比以及销售额环比同时上升了6成还要多。  据悉,在补贴政策中,凡在2022年7月1日...

    2022-07-30 12:46:00
  • 美联储博斯蒂克:美国经济没有衰退 应继续加息抑制通胀
    美联储博斯蒂克:美国经济没有衰退 应继续加息抑制通胀

    当地时间周五(7月29日),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驳斥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观点,他表示,美国经济尚未陷入衰退,美联储仍需进一步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胀。...

    2022-07-30 09:35:06
  • 流动性研究中,在波动性高的熊市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共性更大
    流动性研究中,在波动性高的熊市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共性更大

    流动性共性的风险溢价。在2005年以前,关于流动性共性的风险溢价的研究较为鲜见。直到Achaya和Pedersen基于代际交叠模型和CAPM模型构建了流动性调整的CAPM模型,该模型首次将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进行分析,创新性地将流动性溢价分解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代表预期平均非流动性水平,第二部分是净流动性风险因子,可以被分解为三种流动性风险,分别对应:股票与市场的流动性共性、股票收...

    2022-07-30 06:46:00
  • 优待证发了后,退役军人该怎么用?有老兵说不好意思用?大家咋看
    优待证发了后,退役军人该怎么用?有老兵说不好意思用?大家咋看

    引言军人是非常光荣的一份职业,它承担着保家卫国的责任,是崇高的,也是伟大的,我国对于军人以及退役军人是有很多优待政策的,而退役军人的优待证就是其中一种。退役军人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光荣的责任和使命,但是军人退役之后,国家也会为其发放优待证。在我们生活中却很少见到有人使用优待证,这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些老兵还表示自己不好意思使用优待证,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优待证发了后,...

    2022-07-29 21:46:00
  • 房产证拿到手后别大意,3件事需要办好,不然房子有可能不属于你
    房产证拿到手后别大意,3件事需要办好,不然房子有可能不属于你

    引言房子对于我国老百姓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房子的属性一再被刷新。如今房子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如果没有房子,那么自己在这座城市中就如同一个过客,没有任何归属感可言。而近几年以来,房价不断上涨,给很多人的买房增加了难度,即便是能够凑出首付,几十年的房贷也让人感到压力很大,老百姓买房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国家对于民生问题一直非常重视,老百姓买房难自然也是国家担心的,...

    2022-07-29 21: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