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中国搞量化宽松的传言,并不靠谱!

作者 :正文注明 2024-04-26 07:36:04 围观 : 评论

来源:大白话时事
微信号:xhdb66

最近,网络舆论上突然有大量营销号不约而同在刷同一份通稿,内容大同小异,都在说“4月23日,堪称中国货币史上重要的一天”,甚至谣传“4月23日开始,央行将把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国债常态化”,动辄说央行也要开始搞量化宽松。
图片
他们这份通稿具体提到4月23日,还贴了人民日报在4月23日的一篇文章。
秉持求证精神,我就具体去看了下这篇《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文章。
图片
但这篇文章原文是说“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
结果,到了那些营销号嘴里就成了“买卖国债常态化”,变成我们也要搞量化宽松。
量化宽松是指一个国家央行在实行0利率后,常规货币政策已经用尽,为了刺激经济,只能每个月印钞购入固定金额的国债。
量化宽松的关键点是“量化”,具有长期、定额、定量的特点。
从“逐步增加国债卖卖”,到“量化宽松”,是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二者并不能简单等同。
这相当于我们只是提了个数字1,他们马上夸大成1万,就大肆渲染。
这已经属于公开造谣。
而且,同样在4月23日,央行都公开发声表示,买卖国债与量化宽松操作截然不同。
已经做了一个辟谣。
图片
而且央行这个回应全文是挺有意思的,我们可以具体来看一下。
央行是在对“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这件事情,做回应的时候,专门提到“未来央行开展国债操作也会是双向的”。
图片
这里就需要了解一个大背景。
过去两年,我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持续下行状态,从2.9%的收益率,一路下降到现在2.3%左右。
图片
债券收益率和价格是反向关系。
我们国债收益率下降,说明国债价格上升,这意味着有大量资金在买入我们国债,因为国债供不应求,才会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
同时,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也说明市场上的流动性比较宽裕,如果国债收益率持续上行,则说明市场流动性比较紧缩,连买国债的资金都变少了。
美国现在是国债收益率持续上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0年0.5%的历史低点,一路上升到现在4.6%
图片
这主要原因就是美联储激进加息,会带动国债收益率持续上行,从而造成市场流动性紧缩。
在当前美债收益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我们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虽然代表我们国债吃香,但也会有一些负面影响。
比如会导致我们和美国的利差扩大,从而增加汇率贬值压力。
此外,央行在4月23日的回应里也说得很明确,长债对对利率波动比较敏感,投资者需要高度重视利率风险。
其中提到“对于银行、保险等配置型投资者,如果将大量资金锁定在收益率过低的长久期债券资产上,若遇到负债端成本显著上升,会面临收不抵支的被动局面。”
还举了硅谷银行这个典型例子。
硅谷银行就是因为在2020年美联储无限印钞时期,买入大量低利率的美债,这意味着当时美债价格处于历史高位,相当于追高买入。
结果美联储激进加息后,美债收益率飙升,价格暴跌。硅谷银行购买的低利率美债就出现严重浮亏。
而硅谷银行最大问题是“短债长投、期限错配”,把大量存款和短期借款,拿去购买长期美债。
结果在出现严重浮亏后,投资者纷纷挤兑取款,硅谷银行被迫抛售美债,浮亏就变成实亏,最终破产。
图片
所以,央行这段话的意思是,不能让国债收益率长期下行,否则银行和保险如果配置太多的低利率国债,一旦未来利率走高,银行和保险就会面临较大风险。
虽然,央行这名负责人并没有明确说央行会怎么调控国债收益率,但这话已经暗示得很明显了。
图片
我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当前是处于历史低位,如果我们这时候要稳定国债收益率,反而应该是卖债,而不是买债。
所以,央行在4月23日的回应里才会说,“未来央行开展国债操作也会是双向的”。
意思是,央行不但会买债,而且会卖债。
结果却被很多人解读为“中国版量化宽松”,简直南辕北辙。
其实,4月23日的这两篇文章。
《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财政方面写的。
对长期国债收益率走势的回应,则是央行方面回应的。
这其实代表财政和央行的两个态度,二者是有微妙的区别。
这让我想起,2020年也一度爆发的我们舆论上关于是否债务货币化的讨论,其实比现在要激烈得多。
当时是财政系学者纷纷支持债务货币化,而央行系学者反对债务货币化。
那一次大讨论是央行系胜出,我们后来没有搞债务货币化。
而这次,估计围绕着是否债务货币化的讨论是卷土重来。
我个人立场和观点,一直是旗帜鲜明的反对搞债务货币化,反对搞量化宽松。
这里我也要强调几点。
1、量化宽松,不等于债务货币化,二者有程度区别。像日本这样的超级量化宽松,才等于债务货币化。
2、一旦实施量化宽松,很容易踏上债务货币化的不归路。
量化宽松就是甜蜜的毒药,一旦施行量化宽松,短期是很爽,但长期会很惨。
过去十几年,全世界大量国家搞量化宽松。
到现在,发展中国家搞量化宽松的,通胀没两位数都不好意思见人。
就算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搞量化宽松的,现在也并不好过,后遗症已经十分明显。
特别是日本这个践行MMT货币理论长期搞无限印钞,实质性搞债务货币化的国家,现在已经面临汇率长期贬值的局面。
日元汇率,最近已经贬值到1美元兑换155日元,相比2021年已经贬值了34%;
图片
而美国也经历了2022年的高通胀,直到现在仍然是通胀高企,面临严重的债务负担。
有这些国家的前车之鉴,我们怎么能完全不顾后果去搞量化宽松呢?
财政方面,毕竟是管债,基于自身需要,自然会支持搞量化宽松,这样就没有化债压力。
但购买国债,是央行负责的事情。
目前来看,我们央行对于量化宽松的副作用,还是十分清醒的。
但也可以看出,我们央行也是顶着压力,才能不搞量化宽松。
毕竟现在,我们内部房地产带来的债务压力,还有地方债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所以,我们过去这一年,重点其实在“化债”。
但是,“化债”,并不意味着就得马上搞量化宽松。
量化宽松是货币政策用尽后,不得已而为之的最终办法。
通常得把利率先降至为0,才会开始搞量化宽松。
我们现在利率都还没有降至为0,很多人就开始鼓吹量化宽松,这是有问题的。
央行在23日的回应里,说得比较明确,“一些发达经济体央行在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用尽情况下,被迫大规模单向买入国债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我国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买卖国债与这些央行的量化宽松(QE)操作是截然不同的。”
还提到“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
把国债买卖作为流动性管理和货币政策工具,跟量化宽松是有很大区别。
量化宽松的收益率曲线控制,通常会设在0利率附近,也就是把短债收益率控制在0利率。
但我们当前并没有这样的收益率曲线控制目标。
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如果央行觉得当前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会出问题,可能会抛售国债,来让债券市场降温
未来,如果国债收益率持续上行也会出问题,央行可能也会买入国债。来把国债收益率调控在一个比较宽幅的震荡区间里。
这跟欧美量化宽松有很大区别,首先一个是单次买卖量不会太大,其次并不是一个长期、定期、定量单向买入的行为,而是双向的。
另外,《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同时第二十三条里也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这个意思是,央行不能在一级市场直接认购国债,但可以在二级市场公开买卖国债。
所以,我们央行在二级市场公开买卖国债,在法律上并没有障碍。
绝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也都支持央行在二级市场公开买卖国债,但这与施行量化宽松,是两码事。
我们虽然很少在二级市场直接买卖国债,但也有过历史先例。
我们在2007年、2017年及2022年都有过在二级市场通过现券交易买断式购入国债。
这3次均与2007年首发的特别国债息息相关。
2007年央行购入的是为了提高外汇资产运营收益而首发的特别国债,2017、2022年购入的均是2007年特别国债部分到期后的续发国债。
除此之外,过去这些年,央行其实也有过“间接购债”。
也就是央行通过逆回购和MLF等货币工具放水给市场,然后再由金融机构去购债,熨平发债时带来的资金面波动。
这是我们2015年开始,主要的货币发行方式,就是把钱借给银行等金融机构。
图片
从上图央行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2015年开始,外汇占款等国外资产占比是越来越低。
而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比例是越来越高,这是我们过去这些年的扩表主要方式。
而金融机构从央行那边借到钱,通常就是拿去买国债或者变成房贷,因为个人房贷在商业银行的占比很高。
所以实际上,2015年开始,我们的货币发行,就从锚定美元,逐步切换到锚定我们自身国债和房地产。
这跟美国当前是一样的,当前美国货币也是锚定在自身国债和房地产MBS债券。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65%是买了国债,30%买了房地产MBS债券。
而我们资产负债表里,外汇占比48.5%,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占比40%,也就是我们当前货币发行,已经有40%是锚定在自身国债和房地产。
图片
综上所述,我们换锚是2015年就开始了,不是那些营销号所说的现在才开始。
而且换锚这件事情,跟量化宽松完全是两码事。
量化宽松并不是换锚的前提条件。
我是支持人民币换锚,2015年之前,我们货币发行主要就是锚定在美元身上,是靠外汇储备增加,来对内发行货币。
这显然会让我们缺乏对自身货币调控的主动性。
所以2015年之后,我们逐步换锚到自身国债和房地产,这是好事。
但我注意到,这次集体刷“买卖国债常态化”的通稿里,还有典型的把夹带的私货,写成爽文的形式。
比如都不约合同写着“央行将把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国债常态化。人民币全球化是必然,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
图片
这种爽文虽然普通人看着很爽,但实际是包裹着债务货币化的毒药。
而且,人民币全球化跟“量化宽松”没啥关系。
量化宽松,并不是人民币全球化的先决条件。
但在这些通稿里,包裹着一个祸心,就是刻意营造这种氛围,就是我们得先搞量化宽松,才能人民币全球化,这是一种谬论。
人民币全球化确实是历史的必然,但不代表我们就一定得去搞量化宽松,才能人民币全球化,这是两码事。
我们当前人民币全球化,主要是锚定在我们庞大的制造业产能,基于庞大的贸易规模,再通过双边货币互换工具,把人民币输送到海外。
这些通稿刻意把量化宽松跟人民币全球化进行绑定,一方面是为了写爽文,来降低夹带私货的风险。另外一方面也是在裹挟舆论去给量化宽松造势。
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知。
当然,我也还是要强调一下。
这只是我基于个人观点,去反对量化宽松,跟我们最终搞不搞量化宽松,是两码事。
毕竟搞量化宽松的短期诱惑太大,特别是如果说走到了债务压力特别严重的情况下,虽然明知量化宽松是甜蜜的毒药,但也可能会去吃。
比如,2008年次贷危机里的美国,如果当时美国不施行量化宽松,去大规模印钞购债,美国金融霸权可能就会瓦解,美国相当于直接被判了死刑。
而施行量化宽松,则至少帮助美国暂时把危机延后了十几年,相当于是死缓。
这种情况下,从国家层面来说,大多数国家都会选择在面临危机时,去施行量化宽松。
所以,我虽然反对搞量化宽松,但我并不敢保证我们不会去搞量化宽松。
但同时,即使未来某一天,我们也搞了量化宽松。这跟当前短期内,我们马上就要搞量化宽松,也完全是两码事。
所以,这些概念,我们需要理清楚。
我个人观点是,我们短期内搞量化宽松的可能性极低,因为我们利率都还没有降至为0。
未来等到我们利率降至为0,货币工具出尽的时候,才有可能被迫搞量化宽松。
但至少现在还没有到那个时候。
我之所以反对搞量化宽松,是因为量化宽松就是甜蜜的毒药,虽然可以把危机延后十几年,但只会把泡沫吹得更大,会让未来爆发危机时的破坏性更强。
量化宽松也很容易滋生“懒政”,一旦开启量化宽松,很容易遇事不决就发债,会变成无节制发债,当前的欧美日,都是很典型的例子,更别说土耳其、阿根廷这些动辄80%,200%通胀率的国家。
而且,量化宽松会导致贫富差距更加严重,美国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量化宽松所带来的无限印钞,首先会让离钱近的人发财,会推升资产价格泡沫。
而不管房地产、股市、债市,都是富人配置最多的财产。
所以,最受益的还是股市的大股东、产业资本。
下图可以清晰看到,2008年次贷危机后,最穷的50%人群,和40%中产阶级,过去十几年基本原地踏步,只有最富有的10%人群,财富剧增。
图片
所以,我们国内一直以来,也都是金融资本最喜欢鼓吹搞量化宽松,稍有点苗头,就操纵舆论去大肆渲染我们要搞量化宽松的氛围,因为这些金融资本是量化宽松的最大受益者。
但我们普通人,在跟风鼓吹量化宽松的时候,得好好想想,量化宽松真的对我们有利吗?
至少,在这场围绕着是否债务货币化的大讨论里,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的站在反对债务货币化的立场。
图片
正如央行过去几年经常说的一句话“珍惜正常货币政策空间”。



相关文章

  • 雁默:布林肯来华确认“揍你许可证”有效期
    雁默:布林肯来华确认“揍你许可证”有效期

    “西方讲究冲突中成长,东方讲究约束自己。”偶然在小红书上看到马云谈教育的这段话,有两点令我不解:1.以冲突解决问题,这不是常识吗,啥时变成“金句”了?2. 以冲突解决问题,不就是“斗争思维”吗,为何在大陆需要特别强调?中国在崛起的征途上,是不是遗忘了点什么? 借冲突成长、套利、解决问题,是特朗普与拜登政府最明显的战略特征。在文化基因里的东西,美国精英基本不必强调,而是勤于辩证冲突方法论,讲究在什 考虑到芬太尼问题的严重性,彭博社建议拜登政府不要只是透过外交请求中方协助,还要在北京认为的核心利益上做出适当让...

    2024-04-26 08:34:36
  • 乔纳·拉斯金:56年前我在哥大参加反战抗议,被要求向学校道歉
    乔纳·拉斯金:56年前我在哥大参加反战抗议,被要求向学校道歉

    本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园里上演的学生抗议活动,令我回想起56年前同样发生在这里的抗议。当年,我和约700名年轻男女一道被警察逮捕,然后被关进了曼哈顿拘留所(Tombs,又称“坟墓”,位于纽约唐人街的一座监狱大楼,观察者网译注)。这些逮捕并没有吓退学生抗议。事实上,那一年(1968年)晚些时候,包括1969年、1970年、1971和1972年都有示威游行。迫不得已之下,哥大校方一次又一次地向警方...

    2024-04-26 08:34:28
  • 国安披露细节:当“大拿”来敲门,大谈西方“自由民主”
    国安披露细节:当“大拿”来敲门,大谈西方“自由民主”

    据“国家安全部”公众号消息,某高校毕业生小董,是一家跨境电商公司业务骨干,精通英语、熟悉产品供应链,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带货圈”内小有名气的带货达人、流量主播。一天,小董接到了学校郭老师的电话……天降机遇 “大拿”有约 原来,有一位外国某知名咨询调查公司高管联系郭老师,提出想约见跨境电商、直播行业中的优质企业员工及带货达人。郭老师感到机会难得,不及多想便告知学生小董有一位咨询界“大拿”预约交流,...

    2024-04-26 08:34:23
  • 中国搞量化宽松的传言,并不靠谱!
    中国搞量化宽松的传言,并不靠谱!

    来源:大白话时事微信号:xhdb66最近,网络舆论上突然有大量营销号不约而同在刷同一份通稿,内容大同小异,都在说“4月23日,堪称中国货币史上重要的一天”,甚至谣传“4月23日开始,央行将把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国债常态化”,动辄说央行也要开始搞量化宽松。他们这份通稿具体提到4月23日,还贴了人民日报在4月23日的一篇文章。秉持求证精神,我就具体去看了下这篇《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文章。但这篇文章原文是说“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结果,到了那些营销号嘴里就成了“买卖国债常态化”,变...

    2024-04-26 07:36:04
  • 阿根廷和伊朗杠上了!
    阿根廷和伊朗杠上了!

    作者: 虚声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已获授权转载阿根廷和伊朗相隔万里,但彼此之间的恩怨却震动了舆论界。4月24日,阿根廷外交部宣布:阿根廷政府已要求国际刑警组织对伊朗内政部长艾哈迈德·瓦希迪发布通缉令,并请求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政府将其逮捕。据塔斯社报道称:“阿根廷要求国际社会协助逮捕应对1994年袭击阿根廷犹太人文化中心事件负责的人,其中一人为艾哈迈德·瓦希迪,他是受到阿根廷司法部门通缉的袭击犹太人文化中心事件的凶手之一,是目前访问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政府代表团成员。阿根廷已要求巴基斯坦...

    2024-04-26 07:36:00
  • 这一天,是美国霸权进入倒计时的开始!
    这一天,是美国霸权进入倒计时的开始!

    来源:观雨大神经如果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摧毁美国霸权?你肯定会觉得这个问题很抽象,也很宽泛。因为“美国霸权”本身就是一个抽象且宽泛的概念,它涉及到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方方面面。所以想要摧毁这么个庞然大物,你得在所有领域全面出击,这看起来一点也不现实。不过如果我们能看透这个霸权的基本盘,那么这个问题其实也没有那么复杂。因为再宏大的建筑,也是始于一段简单的地基。“美国霸权”的概念虽然抽象,但它最基本的那段“地基”却非常具体:他们的11艘重型航母。靠着这些航母,美国人可以轻松的把力量投送到全球的任何...

    2024-04-26 07:35:52
  • 才一天时间,政治伦理的底线就被打破了!
    才一天时间,政治伦理的底线就被打破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每日怡见已获授权在美国参议院审议通过了TikTok的法案之后。才短短一天时间,拜登就直接签字了。一个字评价:快,实在是太快了。因为按照一般的流程来说,众议院和参议院都通过了之后,参众两院需要协商,就两个版本之间的分歧达成妥协。这里面少不了扯皮和各种利益交换,让渡。可这一次,不用妥协了,因为根本就没有分歧。直接交给拜登签字就行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美国的统治阶级,精英阶层,利益家族之间对于搞死TikTok的意愿空前强大,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共识。当然对于这一点,美国老百姓是不买账的。就在...

    2024-04-26 07:35:50
  • 美国对中俄伊伸出了獠牙!
    美国对中俄伊伸出了獠牙!

    作者:猫哥本文由公众号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授权转载。美国地缘战略学家布热津斯基曾经预言,未来唯一一个有可能颠覆美国全球霸权的地缘政治局面的情况:中国,伊朗,俄罗斯形成中俄伊大三角对抗美国的战略霸权。最近几年因为一系列阴差阳错的地缘政治冲突演变,中俄伊抱团大三角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人就此认为这是老美最大的战略失误。但是,我们能看到的,老美怎么可能看不到。所以,老美现在也开始运筹帷幄,准备用尽一切办法离间拆散中俄伊的战略联盟。以前我就说过,老美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特别是整人那是很厉害...

    2024-04-26 07:35:46
  • 我驻美使馆提醒:在美中国留学生,如遇危险及时联系
    我驻美使馆提醒:在美中国留学生,如遇危险及时联系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众号26日消息,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提醒在美中国留学人员注意校园抗议示威活动,加强安全防范:近日,美国多地高校因巴以局势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甚至引发暴力事件。中国驻美国使领馆提醒在美中国留学人员注意校园抗议示威活动和当地安全形势,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避免前往有关抗议示威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确保人身、财产和出行安全。如遇危险或突发情况,请及时报警并与中国驻美国使领...

    2024-04-26 07:23:51
  • 58岁李丽珍大晒与女儿合照!愈大愈靓!母亲却不让她入行
    58岁李丽珍大晒与女儿合照!愈大愈靓!母亲却不让她入行

    李丽珍是香港一代女神,现年58岁的她仍然保养得宜,她在96年与音乐人许愿结婚,曾被指是美女与野兽组合,虽然婚姻只维持4年,但两人育有一女许倚榕,不少人都好奇女儿像爸爸还是妈妈。 许倚榕近年与母亲生活,关系融洽,李丽珍更带她多次出席公开活动。如今已27岁的许倚榕,愈大愈靓,还有翻版陈法拉之称。有传她要跟随母亲脚步入行做艺人,不过李丽珍就透露女儿小时候不喜欢自己的艺人工作,觉得母亲常常不在家,同...

    2024-04-26 06:3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