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白岩松之问:老百姓到底为啥有钱不敢花?

作者 :正文注明 2024-01-23 11:14:19 围观 : 评论

来源微信公众号:九边
已获转载授权

白岩松老师已经被骂了很久了。因为他皱着眉说老百姓为啥不敢花钱。

然后遭到了群嘲,骂声的核心就一句话:啥叫“不敢花”,明明是没钱花,没钱哪来的消费。

其实白岩松明显说的是这两年不断增长的储蓄金额,不仅规模在上升,而且比例也高得离谱。

稍微查一下,就能发现,2023年中国居民存款余额为137万亿元人民币。按接近14.12亿人口推算,中国居民人均存款在9.7万元左右。

也就是说,你家三口之家,按理说存款三十万;四口的话,存款四十万,不然就是拖后腿。

而且大家注意下,这里说的是“存款”不是“资产”,不是“随便一套房就有这么多”,而是实实在在存在银行里的存款。

此外大家应该注意到一件事,去年一年我们的M2增长了9.7%,

关于M2,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放水”和“印钱”,这个也没问题,确实有一部分是银行给放出来的。

不过大家看看M2的定义,就能发现一个问题:

M1=现金+活期存款

M2=M1+各类定期存款+其他存款

可以看出来,M1就是大家手里的现钱,还有银行里随时可以取出来的那部分,可以理解为市场里正在流通的。

M2里包含M1和定期存款。定期存款往往是大家短时间内不准备再动用的,存了起来,暂时退出了流通,流动性几乎没了。

也就是说,M2大幅上升,主要是“存款”给推上去了。这里的存款,有个人的,也有企业和其他机构的。

存款不是坏事,坏在存款不断上升。企业把钱存起来,很明显没准备继续扩张,也不准备多招人,就业不会好到哪。就业环境影响了个人的消费决策,把钱存起来,自然消费就不给力。

这也是为啥M2维持高位的同时物价指数却在下降,并不矛盾。大家都把钱存起来了,用于流通和消费的钱自然就少了,物价指数能上涨有了鬼了。

真正影响物价的,应该是用于流通领域的钱,或者说实际参与消费的,也就是上边的那个M1,也就是每个人手里的现金。

那去年M1啥样呢?非常疲软,只增长了1.3%,跟M2的9.7%增幅差距极大。

1.3%是不是和大部分人对去年的经济体感差不多?要知道,历史上我们的M1经常是百分之十几的增幅。

图片

所以白岩松从上往下看,消费不振,老百姓却存着一堆钱,换谁都得纳闷为啥存了这么多钱不敢花。哪怕你说这些钱大部分都是有钱人的,那问题又变成了有钱人存这么多钱干啥?

这跟我们以前理解的是不一样的,以前说经济危机的时候富人会从银行低成本用钱去购买低价资产,实现资产的大爆发。

可如今的现实是,他们不但不贷款,反而在存钱,很异常啊。

再仔细一想,也正常。大A股就不说了,最近可谓财富粉碎机。连京沪的房子都在跌,还有啥资产值得买?如果投资了“鼎益丰”这种民间玄学理财,一夜之间颗粒无收,还不如去银行存个定期。

这也意味着,国家通过贷款形式放出来的钱没啥意义,大家手里有钱都存起来不花,怎么可能去贷款嘛。

所以如果站在宏观层面往下看,确实看到的不是“大家没钱了”,而是“大家有钱都存了起来,都存钱导致交易活力暴跌”。

如果想解决,从宏观层面讲确实是应该促进大家消费意愿。

但是白岩松说的就没问题?

问题大了去了。

最基本的问题,我们这个社会本质是个被“二八定律”统治的社会。如果你家没有四十万存款,那这些存款就是别人的。绝大部分家庭没有,那就说明巨额财富跑极少数人那里去了。

最头部的是啥样呢?

招行那个报告说,可投资资产超过一千万的个人(就是现金、股票、投资性房产,或者说去掉住的房子剩下的可以流动的资产,加起来一千万),这些人有多少呢?

从2010年的50万人,快速增长到了2022年的316万人,预计在2024年达到近400万左右的规模。

大部分都是一线城市上市公司管理层,还有各种东南沿海小老板。中西部少一些,不过每个城市都有一些从事专营业务的,比如土方车和挖沙子的,还有这两年崛起的网红什么的。

中国是个很大的国家,大到任何一个侧面都没法描述全局。

最头部的几百万人可能财富规模并不比美国头部富人集团差;

靠前的五千万人完全是发达国家生活标准;

同时月入三千以上只有四亿人,过了3000这条线,就是中产阶级。

所以这里有个诡异的事,白岩松说的不敢花钱,可能主要是社会里的有钱人不敢花钱

白岩松觉得“大家有钱不敢花”,和基层老百姓觉得“根本没钱”,可能描述的是一头大象的不同切面。

你说能不能鼓励富人消费?

主要是富人的钱只能通过投资才能花出去。越富有的人,日常消费对整体资产的影响越小。毕竟普通老百姓中午吃鲤鱼,富人吃石斑,但是他们再牛逼,也不可能一顿饭吃一吨重的石斑,消费对他们整体收入的影响是很小的,甚至整天胡吃海塞,疯狂买买买,最后连资产的利息都花不掉。

这也是为啥很多人说富人的钱单纯吃喝是花不掉的,只能是投资才能赔掉。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想说,博主你不就是想说现在的问题就是贫富差距太大吗?调整贫富差距就可以了?

说真的,我以前是那样理解的,这两年慢慢有点改变。

首先我支持对富人征税,咱们国家对富人的税率确实有点低。

不过问题在于,哪怕以税负沉重而闻名的欧洲,除了那些还没铁岭大的袖珍小国,重税并没有实质上改变贫富差距。

这又涉及一个常识:历朝历代,乃至国外,对资产收税唯一的目的只是增加财政收入,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并不会大幅增加下层人民的收入。

政府的财政收入最后绝大部分流向了基本的公共开支,搭桥补路,维持国防,给公务员发工资,搞基建等等,这些操作并不能有效调整贫富。

包括基建,对调整贫富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一般上升期的国家有持续一二十年的大基建。不过从全世界的情况来看,一般基建到一定程度,都会发生一个明显的转变,从建设转向了维护。

一方面收益率不断下滑,很多边远省份的高速和铁路都赚不到啥钱还在持续亏损,刚开始亏损点无所谓,慢慢积累的规模太大了,财政就扛不住了。现在贵州就有这个苗头,甘肃刚被点名批评,有轨电车运营成本4000万,收入160万,现在运行也不是,停运也不是。另一方面越修越边远,成本也会持续攀升,最后就修不动了。

这也是为啥发达国家的基建都是一开始热闹非凡,慢慢就消停了。我国也不可能一直建下去。

而且国家转移过程中,也严格遵守“28定律”,基建乃至市政服务,政府并不是自己做,而是把业务承包给一个个公司,那些公司的包工头收入自然是工人的好几倍。

那国家能做啥呢?

最可能就是基本兜底,比如为基层老百姓提供一些基本保障,以饿不死为目标。

不过医疗这事也是“治病不治命”,毕竟每个人生命的尽头都是绝症,都是巨额开支。如果国家给你家的老人出500万的预算,你可能是很高兴的,但是如果给每个老人500万预算,你的收入60%拿去充医保,估计你也不干。

也就是说,政府在调整贫富方面,可能效果没那么好。但是也不代表没啥可做的,比如把兜底做好了,让大家不再担心将来的生存问题,自然就可以大胆一些,多去尝试不同的可能性。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也看出来了,调节收入最好的办法,依旧是富人不断地投资创业。

把钱投出去,买设备,雇人,租办公间,还有各种差旅费,国家有了税收,打工人有了工资,有了工资就有了消费。万一投资创业赔了,相当于财富全部归还社会了。

甚至可以说,富人投资是整个社会的动力之源。

咱们把视野放大点,也能看出来,古代千年进步不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家不投资,因为没啥可投资的,最后只能投资土地和权力。。

你们想想,富人有钱就买地,买了地做地主,同时让子嗣去考科举,形成了一个权力和土地的闭环。所以很多人讨论明朝末年士绅和朝廷的矛盾,其实士绅和朝廷官员是一码事,类似徐阶既是朝廷阁老,又是地方上的超级地主,这也是为啥后来海瑞搞他,不过海瑞属于千年里的一个异类,改变不了啥。

因为技术不进步,所以没啥可投资的。因为不投资,所以技术不进步。死锁了。

大航海时代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给了大家一个“不断增长的”预期和投资机会,大量的资本砸下去,先有了商品贸易,然后有了分工,然后有了技术进步,最后有了工业革命

这是个链条,少一环都动不了,少一环人类都进入不了工业文明。

咱们改开40年,取得史无前例的进步,本质也是这几十年里出现了“不断增长”这么个预期。大家都意识到今天的投资会变成明天的收益,也就有了不断投资的动机,把所有收益都投入了再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最过分的就是码农行业,烧了无数投资人的钱给码农花,客观上造就了过去十年码农的黄金时代。要知道,历史上企业也烧投资人的钱,但是大部分都投在了“买设备”这事上,很少会给工人发那么高的工资。只有这些年的互联网大爆发,码农的脑子就是设备,才会给他们开那么高的工资。

这两年一收缩,码农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或者说阶段性到头了,我刚才看到网易又在大裁员。

那如何让富人投资呢?

老生常谈的问题,应该让大环境更加稳定,更加具有可预测性,这是投资的基石。

比如这两天国家发改委发声「审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突出做好 7 方面工作」,很明显之前不审慎地出台过收缩性、抑制性举措,现在是想纠偏了,我还是相信政府能够做好。

此外中国的中小企业太少了。

我国的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约有1100多万家,平均100多人拥有一家中小企业,相较之下,日本1.25亿人口,400多万家中小企业,平均30人拥有一家中小企业,美国3.2亿人口,接近3000万中小企业,平均10余人就拥有一家中小企业。

企业太少,对人力的需求不足,要知道,这个社会最终吸纳劳动力的只能是无数小微企业。

此外也是时候重新思考“福利社会”了。

东亚一直以来都是个缺乏安全感的社会,上限是很高的,下限非常非常低,所以老百姓有极致的节约和忧患意识。

节约和忧患意识都是好品德,但是在现在的环境下,很明显成了社会发展的阻碍。所有人都天天备冬,所有人都能省就省,这种通缩螺旋会让整个社会进入一种可怕的下行通道,到最后所有人都得倒霉,大家都不消费,很可能的结果是大家慢慢都没了工作,到时候想消费也没钱了。

但是不负责任地鼓励大家消费也不太合理,万一失业了,没钱了,日子过不下去了,怎么办?

所以还是要把失业和养老的保障体系搞起来,让大家有一定的安全感,那钱从哪来?把直接税收起来,像美帝学习,遗产税,移民税,都收起来,感觉房产税比较难,征收成本会高得离谱。

你说万一懒鬼不上班,天天躺着怎么办?

这个可能没法避免,只能说坚决避免“不劳动比劳动的人赚得多”。此外给低收入和老人发钱,本身也是推高M1的手段。

我有种预感,可能将来还是得用给老百姓发钱这招,通过贷款放水基本没啥效果了。

文末,咱们还是要唱响经济光明论。

咱们的经济短期可能有点麻烦,长期应该问题不大。毕竟银行里还存着140万亿的居民存款。富人都有让财富升值的投资冲动,普通人也有消费的欲望,等条件稍微好转,这么大规模的存款,还是很有希望成为下一个周期的巨大动能。

而且保障体系这些年也一直在做,经商环境也在改善,总之就是提高整个社会的安全感,安全感上来了,消费和投资自然也就上来了。

很多问题没有危机是不会有人关注的,这也是为啥“危机”往往也是社会进步的阶梯。我写了这么多,说得不一定对,但是关注就是力量,只有关注到了,全社会的讨论慢慢会形成共识,有了共识才可能解决,你不可能解决一个都没发现的问题。

全文完



相关文章

  • 都是忠臣,没有奸臣!
    都是忠臣,没有奸臣!

    来源公众号:言他君严世蕃大骂张居正等人是奸臣,嘉靖却吟诗一首,“云在青天水在萍”,有些人是云,有些人是水,做的事情不同罢了,都是忠臣,没有奸臣。历史以来,忠臣还是奸臣,标准各有不同,但有一个标准是被政客们广泛认可的:支持自己。支持自己,那就是忠臣,不支持自己,那就是奸臣。在懂王眼里,德桑蒂斯是忠臣还是奸臣,是不断变化的。德桑蒂斯刚崛起时,需要依赖懂王的庇护和背书,是懂王阵营的人,至少在懂王眼里是,于是他是个忠臣。德桑蒂斯崛起后,觉得自己翅膀硬了,可以比懂王更懂王,老子才是真正的MAGA,懂王是左派,他算什...

    2024-01-23 14:43:06
  • 北京高院工作报告点名吴亦凡案 披露多个案件细节
    北京高院工作报告点名吴亦凡案 披露多个案件细节

    据知道News报道,北京高院院长在2023工作报告中列举三起依法严惩严重犯罪典型案例,包括吴亦凡强奸、聚众淫乱案,并披露了案件细节。...

    2024-01-23 14:40:10
  • 特朗普讽刺拜登作出“武力护台”承诺:只有愚蠢的人才会那么做
    特朗普讽刺拜登作出“武力护台”承诺:只有愚蠢的人才会那么做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9月17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播出的节目中表示,他不会像拜登那样作出“出兵保护台湾”的承诺,并称“只有愚蠢的人才会那么做”。特朗普接受NBC采访视频 在NBC“会见媒体”节目中,主持人向特朗普提到:如果中国大陆“入侵”台湾,他是否会向台湾派出军队,拜登曾表示他会这么做。“我不会那么说,我不会说的。”特朗普回应道,“因为一旦我表态了,我就泄露了(选项...

    2024-01-23 14:32:17
  • 欧盟敦促成员国:让以色列“知道后果”
    欧盟敦促成员国:让以色列“知道后果”

    (观察者网讯)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不断恶化,以色列在国际上受到的舆论压力越来越大。当地时间1月22日,欧盟外长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英国《金融时报》在会议前透露,欧盟正敦促成员国制定政策,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继续反对巴勒斯坦建国,就要对以色列施加“后果”。报道称,欧盟拟议的和平计划包括建立巴勒斯坦国和巴以相互承认主权,即所谓的两国方案。《金融时报》在22日会议前看到的一份文件显示,欧盟建议其成员...

    2024-01-23 14:32:13
  • 美国商业团体要求取消对华新关税:否则会危及美国制造业,失业问题更严重
    美国商业团体要求取消对华新关税:否则会危及美国制造业,失业问题更严重

    (观察者网讯)经过一年的反倾销调查后,美国商务部本月初宣布对从中国、德国、加拿大等多国进口的镀锡钢(俗称“马口铁”)征收反倾销税,对中国马口铁征收最高122.5%反倾销税。据《南华早报》当地时间23日报道,美国一代表2000个标志性品牌的主要商业团体,美国消费者品牌协会(Consumer Brands Association)的副会长汤姆·马德雷基(Tom Madrecki)对此警告称,此举将会 美国消费者平均每天要使用带包装的商品42次,美国内厂商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克利夫兰-克利夫斯公司一直无法生...

    2024-01-23 14:32:00
  • 中企去年扫货400亿美元芯片制造设备,“突显对自给自足的重视”
    中企去年扫货400亿美元芯片制造设备,“突显对自给自足的重视”

    (观察者网讯)1月22日,彭博社援引官方数据报道称,2023年,美国政府加大对华芯片出口管制;而与此同时,中国芯片企业大幅增加了芯片制造设备的进口量。彭博社认为,中企加大投资力度,显示出中国芯片行业对于实现自给自足的重视。官方海关数据显示,在2023年,中企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的机器的进口量增长了14%,达到近400亿美元,这是自2015年有记录以来的第二大进口额。彭博社还观察到,中企在荷兰新对华...

    2024-01-23 14:31:56
  • 该怎么和沉默寡言的男朋友相处?教你如何让男人敞开心扉跟你表达
    该怎么和沉默寡言的男朋友相处?教你如何让男人敞开心扉跟你表达

    如果你是一个很善于表达的人,而你的约会对象却恰恰相反,你可能会想知道如何让一个男人敞开心扉。不要对你的男朋友做出任何假设。只是为了打破刻板印象,并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是感情上发育延缓或不愿敞开心扉。不要因为你想知道如何让一个男人敞开心扉而假设你的男朋友是这样的人。有些男人需要时间才能感到足够舒适,向你敞开心扉。这可能是由于他的过去,或者仅仅是社会过时的性别标准,让他觉得男人不应该脆弱或敏感,而是什么...

    2024-01-23 13:25:38
  • 故事:公公瘫痪后婆婆出轨,一年后她患癌,到死都没得到公公原谅
    故事:公公瘫痪后婆婆出轨,一年后她患癌,到死都没得到公公原谅

    “这个瘫痪老爹就交给了你们了。我才58岁,不想天天过这种伺候瘫痪老头的日子。前阵子我和初恋情人联系上了,他去年没了老婆。这是天意,以后你们就只当没我这个妈了。”婆婆一脸冷漠地说出这番话,丝毫不顾及一旁的公公。他的脸色白得吓人,双手颤抖着,指着婆婆让她快点滚出去。婆婆的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带上门走了。婆婆这一走,整整一年都没有再回来。邻居们都知道了我们家公公瘫痪,婆婆出轨的事情,我和老公也...

    2024-01-23 13:25:36
  • 故事:毕业后,我开始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懂得了勤俭节约
    故事:毕业后,我开始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懂得了勤俭节约

    在炎炎夏日的阳光下,我站在熙熙攘攘的街角,手里攥着一沓沓的传单,汗水已经将我褪色的T恤浸湿。这是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一名房产中介,而我,曾经的校园风云人物,如今却沦落为街头的传单小哥。“房产优惠,买房送车位!”我喊着,声音在喧嚣的街道上显得那么微弱。路人们匆匆而过,对我视而不见,仿佛我只是空气中的一粒尘埃。我曾经是那种打车不看价,吃饭不看菜单的人。我的朋友们都说,“你手里的钱就像漏水的篮子,怎...

    2024-01-23 13:25:34
  • 故事:一只流浪狗,让我知道了动物也有灵性,也会知恩图报
    故事:一只流浪狗,让我知道了动物也有灵性,也会知恩图报

    我很喜欢小动物,但是小时候家里不让养,因为爸爸妈妈觉得动物掉毛,打扫起来很麻烦,而我一个小孩子小时候自然是没有话语权的,因此也一直没有养,只是想着长大了就养一只属于自己的小狗。但是毕业以后,工作的压力让我根本没有时间去养一只小狗,我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候加班到凌晨,就算养了一只小狗,也只是让它孤单在家,我想等我的生活好一点后再去养一只小狗。我租住的小区是一个开放式的老小区,楼下有很多的流浪狗和流浪...

    2024-01-23 13: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