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执政18年的勃列日涅夫,如何毁掉苏联?

作者 :正文注明 2020-10-22 12:27:45 围观 : 评论

作者:温伯陵
来源:温乎(ID: wenhu491001)


温乎曰:

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8年,

耗尽斯大林留下的遗产,

却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只有数不清的危机。


01

晚年的斯大林,喜欢年轻俊美的将军。

其实这也是很多领袖的通病。

从个人来说,他们的器官功能已经严重老化,不能承担长久的繁重工作,可内心依然有澎湃的权力欲望,这种身体和内心的绝大落差,导致年轻人成为他们内心世界的投射。

从国家来说,领袖的年龄已经大了,急需培养接班团队,便会挑选一些中意的官员到各种岗位历练,扶上马送一程。

所以老年领袖的身边,往往有一些明眸皓齿的年轻人,而斯大林欣赏的将军之一,就是47岁的勃列日涅夫。

1952年10月,苏共19大召开,斯大林取出一张名单:“可以选入中央主席团的,有这样一些人......”

中央主席团就是以前的政治局。

有斯大林的亲自点名,勃列日涅夫成为主席团候补委员兼中央书记,进入苏联最高权力中心。

斯大林为什么要提拔勃列日涅夫呢?

因为他的履历非常漂亮啊。

勃列日涅夫是乌克兰人,15岁进入工厂做锅炉工,虽然后来读过中专和农机学校,但是他并不喜欢读书,甚至做了苏共总书记以后,每次发言都要照着秘书写的稿子读,有时候还会串行。

相比读书,勃列日涅夫更喜欢打猎和社交,他把这两个爱好保持了一辈子。

不过这并没有阻止勃列日涅夫升迁。

凭借学历和技术能力,分配到工厂不久的勃列日涅夫,应征入伍成为坦克连政治指导员,一年后退伍回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老毛子的地名实在太长了,但这个地方对勃列日涅夫很重要。

那是30年代后期,大清洗进行的如火如荼,苏联干部要么枪毙要么流放,空出很多位置,需要身家清白的干部顶上去。

勃列日涅夫做过工人、学生、军官,各方面的履历非常丰富,便成为重点提拔对象,经常在岗位上干几个月,就被提拔到更高的领导岗位。

到1940年的时候,34岁的勃列日涅夫,做到主管国防工业的州委书记。而当时的乌克兰第一书记,正是赫鲁晓夫。

换句话说,勃列日涅夫是赫鲁晓夫的嫡系属下,正儿八经的圈里人。

年纪轻轻遇到火箭提拔,够带劲。

但要说他有什么工作成绩吧,也谈不上,甚至终其一生,大家对他的评价其实就俩字——平庸

不过生活在斯大林时代,平庸就是福气,当然也可以说,恰恰是斯大林的高压政策和铁腕手段,逼迫苏共干部只能平庸度日。

1941年德国军队来了,勃列日涅夫再次转入军队,陆续出任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集群政治部副主任、集团军政治部主任......要是按照职务来说,勃列日涅夫是逐渐下降的,但是在18集团军工作的时候,正好赶上“小地战役”,混到一点战功。

此后说起二战生涯,勃列日涅夫的口头禅是:“斯大林有反击德国,我有小地。”

但是据同事们说,他压根没参加过小地战役。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只要能和小地战役沾边,以后需要宣传的时候,自然可以把其他人P掉。

1943年,第18集团军归乌克兰第一方面军领导,而勃列日涅夫直接听命的领导,依然是赫鲁晓夫。

随着战争结束,赫鲁晓夫把他调回乌克兰,一路做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摩尔达维亚共和国第一书记,培养起日后非常重要的政治山头,其中一个亲信就是契尔年科。

正是有如此丰富的履历,以及数次机遇登上的平台,勃列日涅夫才能进入斯大林的视线,被最高领袖点名提拔。

可能斯大林想,文可理政武能带兵,此人应该成为接班团队之一。

勃列日涅夫进入主席团不到半年,斯大林去世了,紧接着上位的赫鲁晓夫,也十分看重追随自己多年的勃列日涅夫,1960年提拔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相当于全国人大委员长。

55岁的勃列日涅夫,成为苏联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再过3年,苏共第二书记病重,做了3年橡皮图章的勃列日涅夫再进一步,成为苏联事实上的第二号人物。

此人真是一生好运啊,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坐着顺风车爬到苏联权力最高处。

作为回报,勃列日涅夫对赫鲁晓夫特别忠心。

据索尔仁尼琴回忆,有次赫鲁晓夫见知识分子的时候,突然想起一幅油画,想给大家展示一下,就命令勃列日涅夫取过来。而勃列日涅夫作为国家元首,一点怨言都没有,丝毫不觉得给赫鲁晓夫做服务员有什么不妥。

“他拖着肥胖的身体迅速站起来,抱着油画出现在大家面前,那种体态仿佛一只狗熊。”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是什么样的画风。

赫鲁晓夫对他的态度很满意,觉得勃列日涅夫做奴才,根本不可能影响自己的地位。

可谁知道,这个扮演奴才多年的人,正在私下密谋废黜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

02

苏联高层废黜赫鲁晓夫的原因很简单。

他自从执政以来,一直闹着要改革,这个原本没什么问题。

斯大林体制是一种战时体制,短时间用来积蓄国力效果很好,但是长期使用的话,各种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比如什么计划指导的权力太集中、经济不活跃、人民和干部没有积极性之类的。

当时的苏联干部发现问题,便在斯大林去世后启动改革。

偏偏赫鲁晓夫是个铁憨憨,个人能力只是青铜,却以为自己是个王者,于是不做调查研究,经常一拍脑门就启动一项改革,把苏联折腾的乱七八糟。

具体过程在《赫鲁晓夫和苏联改革》里写过,大家有兴趣可以点进去瞅一眼。

总之,赫鲁晓夫闹腾了10年,得罪了苏联的所有阶层......农民和工人没有实惠不满意、干部对频繁调动和取消特权不满意、军队对裁军和削减军费不满意、甚至不尊重内务部和克格勃,也让特工系统不满意。

大家琢磨良久:“要不废掉他吧。”

其实说到底,废黜赫鲁晓夫,是苏联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扑,他们的目的是维护以前的特权和利益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在皮聪达修养,苏联高层却在莫斯科召开秘密会议,部署废黜赫鲁晓夫的计划。商量妥当之后,大家让勃列日涅夫给皮聪达打电话,以中央的名义召赫鲁晓夫回来,说是有些事情需要请示。

赫鲁晓夫骂了一句:“离开我,那些人什么都做不成。”

他回到莫斯科的会议室,大大咧咧的说:“有什么事情说吧,我来做决定。”

勃列日涅夫站起来:“你不尊重集体领导,学斯大林搞个人崇拜,而且脑子不够用,经常做一些错误的决定,所以我们要罢免你。”

其他人纷纷附议。

赫鲁晓夫慌了:“以后我会努力工作的,给个机会吧?”

“不行。”

于是,赫鲁晓夫被迫辞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成了苏联的退休金领取者,每个月可以领导5000卢布,但是给他保留了克里姆林宫食堂,以及医疗、别墅、轿车的待遇。

做为仅次于赫鲁晓夫的二号人物,勃列日涅夫被选为苏共第一书记,柯西金出任部长会议主席,相当于国务院总理。

勃列日涅夫能上位,原因还是履历。

他是从地方基层一路升起来的,不仅做过州委书记和共和国书记,还以政工干部的身份参加二战,最后又在苏共中央工作多年,各方面历练都很丰富。尤其是多次地方一把手的履历,属于登上高位的必备条件。

而柯西金不一样,他在1938年就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几乎没有主政地方的履历,这块短板让他很难得到大家的支持。

既然大局已定,很多事情就要改变。

苏共高层不喜欢赫鲁晓夫的改革,那就统统废掉,于是干部任期制取消了、干部和军官的特权恢复了......

赫鲁晓夫折腾10年,除了在任职名单上留下名字以外,其他什么都没有留下,和几十年后的奥巴马同样命运。

本来要改革战时体制的苏联,再次回到斯大林时代。

所以说,改革这种事情一旦启动就要做到底,要是失败的话,国家会被利益集团反扑,暴露的问题比改革前更加顽固

这就是熵增的力量。

通过彻底否定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挽回苏共各阶层的人心,尤其是苏共各级干部特别拥护他,毕竟他是苏共利益集团的代表

勃列日涅夫也很配合。

他做了一辈子听命令的平庸干部,本来就没什么大理想,唯一的愿望是自己能好好活,别人也能好好活,顺便让苏联平稳的运行下去。

凭借“不作为”的技能,勃列日涅夫团结了大多数干部,这也是他能平安执政18年,并且寿终正寝的真正原因。

因为只有勃列日涅夫在位,其他人才能放手食利,不必担心冒出一个愣头青,扰乱苏共高层的美梦。

但是在享受生活之前,他们还需要搞掉两个人。


03


他们的第一个猎物,便是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

有一说一,当时的苏联需要改革已经成为共识,唯一的区别是怎么改,有的说可以引入市场经济,有的说必须在计划经济体制内修补。

1962年9月,哈尔科夫工程学院教授叶·利别尔曼在《真理报》发表文章,标题叫做《计划、利润、奖金》,主张用经济手段替代行政手段刺激企业生产,企业盈利越多,发的奖金就越多。

而且文章还要求改革企业的计划工作,国家只要告诉企业产量、品种和交货日期,其他的不要管,交给企业自主负责。

利别尔曼的文章引起苏联学界的大地震,很快,苏联各界爆发关于改革的大讨论,到1964年1月才由苏联科学院做出总结:

“利润是工作质量的指标、生产发展和刺激基金的源泉。”

换句话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勃列日涅夫刚上台不久,个人能力也不是太优秀,很多人都把他当作过渡人物,他也做不到命令苏联的一切。何况改革的话题已经讨论两年,不顺从舆论做点什么,也说不过去。

虽然勃列日涅夫说:“改革做什么,我们不需要。”但身体还是很诚实,在1965年通过三项关于改革的决议,准备1966年正式推行“新经济体制”:

1、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国家计划只制订大方向,具体怎么办,企业可以灵活调整。

2、实行经济核算制,用利润刺激企业和职工,让国家、企业和职工成为紧密团结的伙伴。

3、实行产品批发价格的改革,让价格最大限度接近产品需要的劳动量,也就是不可以压缩产品价格啦,让企业和职工劳有所得。

原先赫鲁晓夫的农业党委和工业党委,也被合并起来,成立统一的党委会,管理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

在改革的过程中,苏联还大幅度增加农业投资,从1965年到1982年的农业投资达到4708亿卢布,比前40年的总投资多2.5倍。

而且政府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1965年到1979年共提价7次,农产品价格涨幅达到60%。

由于改革是政府推动的,所以也叫“柯西金改革。”

最初几年,苏联的经济增长很明显,不仅遏制住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趋势,1966年到1970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7.4%,这个数据已经很不错了。

眼瞅着苏联要复兴,东欧那边出事了。

1968年1月,捷克斯洛伐克爆发政治民主化运动,有点反对苏联控制、并且抛弃社会主义制度的意思。

当时是冷战对抗的时候,一城一地的得失都有可能导致失败,甚至引起东欧的格局变化,所以苏联不能容忍捷克斯洛伐克离家出走。

8月20日,苏联和华约国家组成的20万军队,武装进入布拉格,逮捕反对派领袖杜布切克,几十万捷军全部投降。

捷克斯洛伐克就像离家出走的孩子,还没走出10里,就被家长抓回去打屁股。

但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运动,也给苏联上了一课:

千万不能放松管理啊,要不然离家出走的孩子越来越多,社会主义阵营不就散架了嘛?”

而且苏联高层担心,如果西方的政治民主运动经过东欧,一路传到苏联怎么办

于是,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既得利益集团,越来越排斥任何学习西方的改革,只有坚守斯大林留下的遗产不动摇,才能保护苏联的胜利果实。

或者说,保护苏共高层的胜利果实。

事件平息不久,苏共开始批判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其中就包括“市场社会主义”政策,柯西金主持的改革成为国内的活靶子,被逐渐停止。

1971年,苏共不允许说“改革”这个词,开始用“完善”替代。

改革的意思是以前有问题,需要做出改变,而完善的意思是以前没有问题,只需要在旧框架上修修补补就可以了。

两字之差,意义大了去。

由于推行的政策失败,柯西金也失去党内话语权,成为勃列日涅夫领导下的一枚员工。

而已经得到自主权的企业,变得更没有效率,它们不断降低产品的质量,换取国家高昂的收购价格,这中间的价差,便是旧制度利益集团的利润

所以苏联才会出现卫星可以上天,家里的电视机却经常爆炸的奇观。

因为苏联企业根本不需要保证质量,只需要按时交出产品就行,人民能不能用,关企业什么事,反正企业领导不买国货。

苏联最后一次复兴的机会,没了。


他们的第二个猎物是谢列平。

谢列平是斯文的知识分子,在1952年出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此后又在赫鲁晓夫时代做到克格勃主席、中央书记,1962年赫鲁晓夫成立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然后交给谢列平领导。

这个监察委员会可不得了,不仅可以监督党和政府的部门,甚至可以监督军队和克格勃,而且只要发现有人犯错,可以立刻展开调查,进行处罚。

可以说,这是一把悬在所有人头上的利剑。

谢列平也成为苏联有数的权势人物。

废黜赫鲁晓夫的时候,谢列平才47岁,麾下收拢了很多共青团出身的干部,崛起势头之猛烈,未来前程之光明,可谓是天之骄子。

但谢列平是主张用“铁腕”整顿秩序的人,对于斯大林去世后的很多事情,他都看不惯,而且还要提出激烈的批评意见。

那么请问,他想用铁腕整顿谁?

还不是那些想保持现状,在斯大林体制内坐享其成的人嘛,这种激烈的作风,导致谢列平得罪了掌握实权的老干部们。

而且谢列平麾下的共青团干部们,也是些愣头青,他们自诩是有能力有知识的明日之星,根本看不起勃列日涅夫,经常私下讨论:

“谢列平很快取代勃列日涅夫,做苏联的最高领导人。”

所以,勃列日涅夫也对谢列平有意见。

毛教员说,政治就是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谢列平和共青团干部们的搞法,不仅没有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反而把大部分苏共实力派都推向对立面,倒台是迟早的事。

1965年12月,勃列日涅夫在开会时说:“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应该改名为人民监察委员会,并且不能让中央书记和部长会议副主席兼任,同意的举手。”

他都说话了,谁还能不同意呢。

于是,人民监察委员会降低级别,退出权力机关的行列,谢列平也被解除最重要的权力,以及部长会议副主席职务。

谢列平出局。

再过两年,谢列平的亲信——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下台,新任克格勃主席是安德罗波夫。

那些共青团出身的干部,纷纷离开重要领导岗位,到其他部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自此,勃列日涅夫剪除政敌,坐稳苏共总书记的宝座,而以他为中心的苏联既得利益集团,叫停改革扼杀国家进步的希望。

他们将趴在苏联的躯体上,上演一场末日狂欢。


04


我们之前说过,勃列日涅夫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党代会改选三分之一成员的规定,间接恢复了领导干部终身制

而且勃列日涅夫是个好人,没错,温和的好人。

他从来不严厉要求属下,即便干部犯错误,他也只是稍微批评两句,很快就能在异地官复原职。

制度保证+领导温和,造成的结果就是干部有恃无恐,把地方和部门打造成自己的独立王国,而他们就是独立王国里的国王。

叶利钦曾经回忆:“苏联州委书记的一句话,就是不折不扣的法律。”

于是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干部的特权泛滥成灾,没有任何部门可以监督他们,当然也可以说,监督部门也加入既得利益集团了。

既然一辈子能做官,还没有丢掉权力的风险,甚至没有人监督,那他们还怕什么

这种环境,一头猪都能飞上天。

狂欢是从勃列日涅夫开始的。

他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摩尔达维亚共和国、哈萨克共和国等地工作多年,有很多同事和属下,出任苏共总书记以后,感觉要保护权力地位,必须提拔自己人。

来自第聂伯罗的谢洛科夫做了17年内务部长、吉洪诺夫出任部长会议主席、格鲁舍沃伊一跃而成上将......那些早年间认识勃列日涅夫的人,基本都鸡犬升天,即便因为能力不足以掌权,起码也能保证级别够高。

来自摩尔达维亚的茨维贡,做到大将和克格勃副主席,契尔年科则升迁为办公厅主任,管理一切机密文件和档案,后来谁想见勃列日涅夫,必须经过契尔年科。

契尔年科就是苏共的大内总管,这份权力重不重,大家都心里有数。

在莫斯科没有派系的安德罗波夫,也被勃列日涅夫网罗起来,任命为克格勃主席,替他掌握另一条战线的大权。

他的儿子尤里啥本事没有,年纪轻轻就是外贸部第一副部长,女婿丘尔巴诺夫只用10年时间,就从小职员做到内务部第一副部长。

整个苏联成了勃列日涅夫的家天下

紧接着便是苏联高层和中层。

他们不能和勃列日涅夫一样搞家天下,那就努力捞钱呗。

从1965年起,复辟成功的苏共干部彻底放飞自我,大规模在郊外建别墅,并且利用职权把单位的轿车化为己有,于是他们成为常年住在郊外的特权阶层。

那他们的工资够吗?

不够,但是苏共干部的花销完全免费。

只要按时上班,就可以享受丰盛的一日三餐,而且有数百页厚的食品手册,供他们选择,吃不掉还可以带回家里囤起来,而城里的人民想吃一根香肠,都要排几百米的队伍。

其实吃喝不算什么,苏共干部的腐败才是重头戏。

比如谢洛科夫在17年内务部长任内,贪污了不计其数的别墅,其中一个别墅里,名贵地毯就铺了7层,床下堆满了名贵油画,因为实在没地方放。

他每年给家里女性买花,就要花掉不到2万卢布,而他的工资每月只有几百卢布,当然,谢洛科夫的花销都是记在内务部账上的。

一人如此,其他人可知。

当苏共干部尝到贪腐的甜头之后,完全停不下来了,但是勃列日涅夫已经拥有绝对权力,他们想继续趴在苏联身上吸血,唯一的办法是和勃列日涅夫保持关系

那么贿赂就不可避免。

有次勃列日涅夫到阿塞拜疆访问,那个共和国的第一书记送出一份大礼:纯金打造的半身人像。另外一次去格鲁吉亚考察,收到一套纯金的茶炉。

1982年,勃列日涅夫再次访问阿塞拜疆,收到一条有16颗宝石的项链,中间最大的一颗被雕刻成勃列日涅夫的肖像,其他15颗围绕其间,象征15个苏联加盟共和国。

这次送礼最魔幻的地方是,光明正大的上电视了......贪腐到这种程度,也是活久见。

如果说勃列日涅夫是苏联的大帮主,那么其他高层就是小帮主,他们向勃列日涅夫贿赂,更低一级的干部必然要向他们贿赂。

比如想做区委书记需要20万卢布、共和国内务部长10万卢布、警察局长5万卢布,问题是他们的工资也不高啊,钱哪来的?

还不是搜刮穷鬼的钱嘛。

就在苏联人民艰苦度日的时候,苏共干部却在挥霍民脂民膏,早年间的军民鱼水一家亲,已经变成冰火两重天

至于最基层,则有2400多个黑帮组织,做一些走私和黑恶势力活动,基层党组织被渗透的千疮百孔。

这些事,勃列日涅夫知道吗?

当然知道。

那他为什么不管?

他管不了,也不想管。

从本质上来说,勃列日涅夫的上台,就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复辟,他知道改革的后果是个人不得好死,国家有颜色革命的危险。他能做的就是和既得利益集团一起,守住苏联的一亩三分地。

而这个立场,导致他没有意愿更没有动力整顿,更何况,他才是苏联旧体制的最大受益者。

说到底,勃列日涅夫只是一个代表。

他代表既得利益集团执掌苏联,也代表曾经吸引世界目光、和太阳一样辉煌的苏联帝国,落山前的最后一抹余晖。

所以......苏联亡国冤不冤?

从国家方面来说,苏联曾经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亡国确实冤。但是从苏共来说,亡党亡国一点都不冤。

很多人说,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瞎折腾,苏联和苏共还可以再生存几十年。

但苏联的问题不在于领袖是谁,而是结构性矛盾导致的体系崩溃。

如果不能修正斯大林的战时体制,让其更符合和平年代的发展方向,那么再苟延残喘几年,又有什么意义呢?

无非是棺材上的钉子,什么时候敲下去而已。

还是喜欢这时候的苏联

05

柯西金的改革停止以后,苏联经济依然挺好,可这绝对不是说苏联没问题,而是因为1973年爆发了石油危机。

油价在短时间内飙升20倍,苏联在原有油田之外,又在秋明州开采了油气田,海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向欧洲出口,给苏联带来难以想象的财富。

于是,改革失败带来的经济问题被淡化,反而让勃列日涅夫等高层认为,苏联根本没毛病,现在的经济这么好,更加体现了计划经济的优越性。

但苏联真的有病啊。

从石油危机爆发的1973年起,苏联成为粮食进口国,每年需要进口3000万吨左右的粮食,而多年前的沙俄帝国可是粮食出口国。

那问题出在哪里?

再过几年,苏联为了提高收入,不得不增加酿酒税。以老毛子爱喝酒的习惯,确实给国家贡献了不少收入。

到80年代初期,苏联的年经济增长率只有3.3%,如果去掉酒水和油气价格上涨的部分,苏联经济根本没有增长,也就是停滞了。

世界变化多快啊,苏联经济停滞,欧美国家却在一日千里的增长,国力差距可不是急速扩大嘛。

所以别看7、80年代的苏联在国际上咄咄逼人,其实家底是非常脆弱的,稍有风吹草动,就能打破这种平静的日子。

很快,动摇国本的事情来了,而且是苏联自己找的。

1979年,为了维护大国的霸权,苏联入侵阿富汗扶持亲苏势力,从此陷入10年战争泥潭,保守估计耗费1000亿美元。第二年的莫斯科奥运会,花费90亿美元。

以苏联脆弱的经济结构,这些钱几乎把老底掏空了。

而此时离勃列日涅夫去世,只有不到两年时间。

其实他在1974年就中风了,完全没有任何工作能力,只是因为他代表着苏共干部的利益,才被大家坚持留在总书记的职位上。

只要他能继续做吉祥物,其他人就无所谓,他们害怕的是改变现状。

每次召开工作会议,所有参会者的桌上,都有一份秘书写好的讲话稿,他们照着念完就不再提出意见,勃列日涅夫也念完讲话稿,然后大家心有灵犀的走出会场,继续千篇一律的生活。

有时候,勃列日涅夫会念的串行,大家也习惯了,他便尴尬的向大家看一圈:“不好意思,念错了,重新来。”

堂堂苏共中央开会,搞的像小鲜肉不背台词只会说123似的,想想也挺无趣。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去世。

他执政的18年,耗尽斯大林体制的最后潜力,却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遗产,只有数不清的危机:

平均年龄70岁的苏共政治局委员、平均年龄68岁的中央书记们、为了安排职位而扩张3倍的臃肿党政机构、近千万不用换届的党政干部。

死气沉沉的经济和财政,全靠卖石油和天然气吊着一口气。

近500万享受特权的利益集团。

莫斯科的一群老年病夫、100多家低价出售进口奢侈品的特供商店,以及专门为高层购买特供商品修建的地铁2号线。

11月15日,安德罗波夫主持追悼大会,把勃列日涅夫葬在克里姆林宫的墙边。

去克里姆林宫的路上,总共有44人托着天鹅绒垫,摆满勃列日涅夫心爱的200多枚勋章。

凛冽冬日,寒风萧瑟。

那些步履蹒跚的背影,像极了一个帝国的黄昏


参考资料:
勃列日涅夫时代 列·姆列钦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政治体制倒退 陆南泉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干部制度 陈联璧 吕强
勃列日涅夫时期前苏联领导干部的腐败现象 李华
勃列日涅夫是扼杀改革的卫道者 黄苇町
关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盛极而衰的年代 凤凰网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为何经济全面停滞? 经济观察报
客观评价勃列日涅夫:稳定和停滞时期的总书记 奥列格 · 叶戈罗夫
苏联因何丧失改革良机——勃列日涅夫时期利益集团和苏联兴衰 黄立茀
分利集团如何搞垮苏联社会主义——勃列日涅夫时期利益集团和苏联兴衰 黄立茀

相关文章

  •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有五类原因,其含义和机制分别是什么?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有五类原因,其含义和机制分别是什么?

    民企融资约束的原因。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几乎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对其原因、缓解措施等都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文献中对民企融资难或融资约束问题的研究更多地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紧密关联,因为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是民企。总结现有文献,对民企融资约束形成原因的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五类。一是基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缺乏正规财务报表等数字化信息,信息收集和甄别成本高,从而使得...

    2022-07-30 18:46:00
  • 原因揭开:中奖千万后为何到手还不到二十万?彩民:又交“智商税”
    原因揭开:中奖千万后为何到手还不到二十万?彩民:又交“智商税”

    引言当下社会各个城市,各条街道上的彩票站人流涌动的局面就凸显出了大家对这种“不劳而获”生活方式的向往,这并不是因为大家不够勤劳,而是在当代社会有钱的人吃山珍海味、住别墅豪宅,没钱的人辛辛苦苦勉强为生,这种不平衡的局面让很多人都有了一夜暴富的想法,而落实这种想法的渠道之一就是买彩票。在新闻上很多人都听过某些人凭借着中大奖改变人生命运,走上人生巅峰的案例,这更吸引无数彩民疯狂购买彩票。可彩票中奖真的那...

    2022-07-30 18:46:00
  • 2022年国家要严查退休人员?是何原因?“4类人”可能包括在内?
    2022年国家要严查退休人员?是何原因?“4类人”可能包括在内?

    引言对于当下社会上的打工人来说,大家自然都希望能够尽早过上“退休养老”的生活,虽然对于很多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他们却羡慕这些年轻人仍有精力工作打拼,但很多年纪轻轻的公司职工却已经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做好规划。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内卷的时代,可以不用工作就能享受到每个月发放养老金,逛街下棋跳舞的乐趣对年轻人来说的确是一种奢望。不过在大家筹备养老生活时也需要知道国家为我们提供的养老保障虽然非常完善且人性化,...

    2022-07-30 18:46:00
  • 比房产税还高?或上调20%,三省已试点,新规下两类人需要留意
    比房产税还高?或上调20%,三省已试点,新规下两类人需要留意

    引言自从第一次房改政策开始实施以来,我国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改革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但是无一例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近二十年以来我国房价也是出现了高速上涨的趋势。而这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百姓买房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刚需买房者想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许多人几乎万付出大半生的心血。但是房子对于国人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国家宏观政策...

    2022-07-30 18:46:00
  • 一年被赚走2000亿,中国成外资巨头印钞机!国内药企为何不争气?
    一年被赚走2000亿,中国成外资巨头印钞机!国内药企为何不争气?

    文丨华商韬略 马来  对跨国生物医药企业来说,过往的一年充满了“震荡”。行业内的几家巨头,先后经历了并购、重组与任职调整。短时间内,这些变化无疑影响了企业的股价。  但纵观全年的营收表现,人们却发现,跨国药企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从其公布的数据中便可见一斑。  上半年,多家跨国药企纷纷发布财报。强生率先交出了“成绩单”,2021年,他们的营收规模达到了937.7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13.6%。  ...

    2022-07-30 15:46:00
  • “财政奖励中介卖房”第一城,出现了
    “财政奖励中介卖房”第一城,出现了

    文丨华商韬略 新媛  “凡在今年下半年期间,中介机构每销售一套商品房,将给予1000元奖励。”  回顾今年上半年, 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各地政府为了刺激消费,更是想出了颇多“奇招”。  7月24日,江西省宜春市住建局发文称,其于七月初发布《关于促进樟树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实施后,目前销售面积环比以及销售额环比同时上升了6成还要多。  据悉,在补贴政策中,凡在2022年7月1日...

    2022-07-30 12:46:00
  • 美联储博斯蒂克:美国经济没有衰退 应继续加息抑制通胀
    美联储博斯蒂克:美国经济没有衰退 应继续加息抑制通胀

    当地时间周五(7月29日),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驳斥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观点,他表示,美国经济尚未陷入衰退,美联储仍需进一步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胀。...

    2022-07-30 09:35:06
  • 流动性研究中,在波动性高的熊市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共性更大
    流动性研究中,在波动性高的熊市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共性更大

    流动性共性的风险溢价。在2005年以前,关于流动性共性的风险溢价的研究较为鲜见。直到Achaya和Pedersen基于代际交叠模型和CAPM模型构建了流动性调整的CAPM模型,该模型首次将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进行分析,创新性地将流动性溢价分解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代表预期平均非流动性水平,第二部分是净流动性风险因子,可以被分解为三种流动性风险,分别对应:股票与市场的流动性共性、股票收...

    2022-07-30 06:46:00
  • 优待证发了后,退役军人该怎么用?有老兵说不好意思用?大家咋看
    优待证发了后,退役军人该怎么用?有老兵说不好意思用?大家咋看

    引言军人是非常光荣的一份职业,它承担着保家卫国的责任,是崇高的,也是伟大的,我国对于军人以及退役军人是有很多优待政策的,而退役军人的优待证就是其中一种。退役军人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光荣的责任和使命,但是军人退役之后,国家也会为其发放优待证。在我们生活中却很少见到有人使用优待证,这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些老兵还表示自己不好意思使用优待证,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优待证发了后,...

    2022-07-29 21:46:00
  • 房产证拿到手后别大意,3件事需要办好,不然房子有可能不属于你
    房产证拿到手后别大意,3件事需要办好,不然房子有可能不属于你

    引言房子对于我国老百姓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房子的属性一再被刷新。如今房子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如果没有房子,那么自己在这座城市中就如同一个过客,没有任何归属感可言。而近几年以来,房价不断上涨,给很多人的买房增加了难度,即便是能够凑出首付,几十年的房贷也让人感到压力很大,老百姓买房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国家对于民生问题一直非常重视,老百姓买房难自然也是国家担心的,...

    2022-07-29 21: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