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新的时代共识!

作者 :正文注明 2023-09-22 16:43:17 围观 : 评论

作者:姚尧
来源:姚尧(ID:yaoyaostrategy)

在我书桌的正前方,贴了一张走势图,那是中国历年出生人数的走势图:

图片

可以看到,在1980年代,每年出生人口大致在2200万附近;在1990年代,每年出生人口大致在2000万附近;在2000和2010年代,每年出生人口大致在1600万附近。出生人口的最后一个小高峰是在2016年,当年出生人口为1883万。2017年,出生人口小幅下降,为1765万。之后,出生人口就出现了快速下降。至2022年,出生人口仅有956万。据说,2023年甚至连900万人都没有。因此,自2016年至2023年,我们可以用“七年减半”来概括当下的中国出生人口情况。且不论未来的中国出生人口数量是否能够止跌企稳,甚至回升,就只是根据这“七年减半”,亦足以预见中国经济结构和社会思潮将要发生许多根本性改变。

举例来说,今年已经出台了各种房地产刺激政策,但房价就是一直刺激不起来。究其根本原因,实在是原先购房的的两个最大需求,即结婚率和生育率,正在快速下降。犹记得在房价蹭蹭上涨的年代,人们总是抱怨房价是由丈母娘决定的。因为只有买了房子,丈母娘才能答应女儿结婚。即便丈母娘通情达理,结婚时没买房子,但生孩子后肯定得买房子了,不然孩子无法得到好的教育。如果生的孩子多了,那还得换更大的房子。可现在呢,很多人是要么不想结婚,要么是结了婚也不想生孩子,要么是生了第一个就不想再生了。既然他没有结婚生育的需求,那又为何非要买房不可呢?

地产之后,紧接着受到影响的就是医院的儿科。道理很简单,中国的儿科在2016年是为1883万新生儿服务的,可到了2023年就只能为900万新生儿服务。七年之间,产能过剩一半。与此同时,产能必定过剩的还有婴幼儿的食品、服装、玩具等产业。

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预期的是,三年之后,幼儿园亦将出现“七年产能过剩一半”。又过三年之后,小学亦将出现“七年产能过剩一半”。又过三年之后,初中亦将出现“七年产能过剩一半”。又过三年之后,高中亦将出现“七年产能过剩一半”。又过三年之后,大学亦将出现“七年产能过剩一半”。

近几年来,中国高校毕业人数呈现快速飙升的趋势。2021年是909万,2022年就飙升至1076万,而今年更是增加到了1158万:

图片

对于这个数据,舆论的普遍报道都是,今年的就业压力更难了。可是,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是,假设将来能够维持现在的高校规模和教师人数不变,那么,即便2022年出生的这批人在十八年后全都进入高校(而显然这是不可能的),高校都会存在20%以上的产能过剩。

或者我们再换一种算法,假设一个人是在18岁读大学,22岁大学毕业,那么在2023年毕业的大学生差不多就是在2001年出生的。据此,我们可以大致推算出2001年之前出生的历年人口中就读大学生的比例:

图片

图片

可以看到,80后末段出生的人口,其就读大学的比例只有27%。90后出生的人口,其就读大学的比例则从三成逐渐上升至四成。1999年出生的人口,比例将近五成;2000年出生的人口,比例达到六成;2001年出生的人口,比例将近七成。

按照这种趋势下去,考虑到未来必将出现的大学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大学只会更加渴望招到更多的学生,而学生就读大学的比例还会进一步提高。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学学历将更加贬值,而大学生就业问题将更加复杂。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从小所受到的教育,普遍认为的正途,就是从小努力学习,先是考入好的中学,接着考入好的大学,然后在城市里找份体面的工作,购房成家。等有了孩子之后,再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考入更好的大学,找份更有前途的工作。而这一切,将随着出生人口的大幅减少,以及随之而来的与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相配套的各年龄段的产能过剩,而遭到根本性的改变。

这,就是本文以“新的时代共识”为标题的原因所在。有太多太多建立在旧时代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共识,已经被颠覆,正在被颠覆,即将被颠覆。而属于新时代的共识,正在逐步建立当中。

这,也就是我要将中国历年出生人口走势图贴在每天最常看见的地方的原因所在。它提醒我,在评估每一笔投资、经营与合作项目时都要思考,这个项目所服务的对象,是将面对越来越多的人口,还是越来越少的人口。

举例来说,在2018年中,我出版了《通鉴一》;在2019年初,我出版了《通鉴二》。当时, 有许多人建议我出版童书版的《通鉴》系列。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我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方向,琢磨着在相关领域组建团队以大干一场,只是后来因为疫情而被搁置了。等到2021年,我在重新思考是否要做童书时,惊讶地发现近年来的出生人口数正在锐减。于是,我就觉得,这事真不能再干了,我和身边的人开玩笑说:“照这样下去,儿童都快没了,我们做出来的童书,给谁看啊?”

图书出版行业经营艰难,这点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即便你不了解这个行业,看看你自己一年还买几本书,读几本书,也就不难想象了。于是,出版机构纷纷向童书领域进军,因为大家的共识是成年人自己可以不读书,但是不能不逼着孩子读书。这个逻辑,在过去几年,或许是成立的。但在未来几年,注定是行不通的。道理很简单,在2010年至2016年的这七年间,每年出生人口数从1588万上升至1883万,增长了15.58%。对于童书而言,这是稳定增长的市场。可在2017至2023年的这七年间,每年出口人数从1883万下降至900万左右,减少了一半。2

016年出生的孩子,今年7岁,正是上小学的年龄,大致也正是阅读童书的黄金年龄。因为之前太小,很多童书读不懂;之后入学,得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就是说,如果童书的经营者不了解人口结构的变化,或许会因为当下的市场热闹而加大投入。可对于像我这样天天盯着历年出生人口数量的人来说,就会对未来的童书市场感到不寒而栗,这真是个巨坑啊!未来势必会有相当严重的产能过剩,势必会有相当长期的产能出清。

以上,我们根据历年出生人口数量的变化,说了许多即将遭遇困难的行业。那么,有没有什么是即将迎来机遇的行业。答案是当然有!在我看来,未来最大的机遇,就将来自于现在饱受诟病的股市。

这其中的逻辑也并不复杂。在过去,人们对于财富管理的共识,就是有了钱买房,反正房价总归是会涨的!可现在,鉴于我们刚才分析的人口结构,依靠买房来实现财富增值的全民共识肯定是要破灭的。至于创业致富,那更不可能成为全民共识。那么问题来了,民众在满足日常生活的开销之余,每一年,每个月,多少都还能存下点钱。这些钱,最终将留下何方呢?

现在,大多数人还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于是,我们的储蓄率正在不断创出新高。可是,当我们扳起手指,用排除法一个一个数过去后就会发现,股市迟早会成为民众财富管理的主要共识,甚至唯一共识。从这个角度而言,《经济日报》在8月3日说:“让居民通过股票、基金也能赚到钱,从而化消费意愿为消费能力”,这点在道理上并没有错。

图片

至于怎么将这个道理转化为全民共识,那就是时间和方法的问题了。在我看来,虽然中国股市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虽然中国股市近年来跌多涨少,虽然中国股市正被各种段子嘲讽,但只要你从更宏大的视角来关照,就可以发现它必将迎来长期大牛市。

因此,现在是中国股市最坏的时代,因为民众还没有对股市形成财富管理的共识。甚至更准确地说,现在民众对于股市的共识是败家的、不公平的、充满欺骗的、吃人不吐骨头的。

因此,现在也是中国股市最好的时代,因为一旦民众对股市形成财富管理的共识,那股市真的已经涨得很高了。试想一下,当购房成为财富管理的共识时,房价已经涨到什么价位了?

最后,给大家看两张老照片:

图片

上面这张来自1989年的一张报纸,报纸上说,上海的房价每平米最高竟然涨到了2300元!而北京的房价竟然高达1600元—1900元,若买两居室,少说也要6万元!作为房价泡沫严重的最有力证据就是,一个大学生从参加工作起就日日节衣缩食,每月存储50元,已是最高极限,需要100年才能买上两居室。

图片

上面这张来自1998年的一张报纸,报纸上说,随着福利分房政策的取消,上海静安区的房价竟然从每平米2048元上涨至2318元,而当时上海全市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仅有1005元,可见得上海房市泡沫严重,专家建议尽快抛售!

时至今日,回望当年那些振振有词的论断,当然是荒谬可笑的。但我并无意嘲讽当年做出误判的人,只是想提醒大家,人们的认识都是有局限性的。普通民众是如此,专家学者同样如此。过去是如此,现在是如此,未来也还将是如此。一个共识的形成,需要时间的积淀,需要不断地正反馈,以增强民众的信心。可是,只有在新的共识形成之前,才能有好的买入价格。等到共识已然形成,则价格就都已经涨得很高了。正如我非常喜欢的杜荀鹤的那首《小松》所言:“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相关文章

  • 危卵的处置!
    危卵的处置!

    作者:盛唐如松来源微信公众号:大掌柜的刀已获转载授权俄罗斯国家杜马的副议长相当于我们的人大副主席吧。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副主席位置都是比较多的,这是为了对接不同方面的具体事务协调和各社会层面的调研,每一个副议长都有其具体的政务方向。比如俄罗斯一位叫做卡拉·奥尔的国家杜马副议长,其负责的主要方向就是对蒙古国的交往和调研。所以,他经常去蒙古国做双边交流的活动。俄罗斯作为蒙古国曾经的上邦大国,卡拉这样的高官去蒙古享受的待遇自然是不错的,而因为俄罗斯以及苏联对于蒙古的长期浸染,蒙古国内的俄罗斯元素很多,亲俄罗斯属性...

    2023-09-22 20:43:04
  • 英国称将再提供“数万枚”炮弹,俄方:证明西方将乌视为“耗材”
    英国称将再提供“数万枚”炮弹,俄方:证明西方将乌视为“耗材”

    综合路透社和俄塔社20日报道,在英国宣布承诺将再向乌克兰提供“数万枚”炮弹后,俄罗斯方面谴责了这一火上浇油的决定,称这进一步证明西方将乌克兰视为“耗材”。当地时间9月19日,英国国防部宣布,英国今年将向乌克兰提供额外的“数万枚”炮弹。根据英国政府官方网站发布的声明,英国国防大臣格兰特·沙普斯19日当天出席了美国发起的“乌克兰问题联络小组”在驻德美军拉姆斯泰因空军基地举办的会议。多国部长和高级官员...

    2023-09-22 18:33:04
  • 此人反华“用力过猛”,白宫喊停
    此人反华“用力过猛”,白宫喊停

    因热衷于高唱反华论调,美国驻日本大使拉姆·伊曼纽尔被称为“驻日反华大使”。继近日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频频作秀、挑拨中日关系,伊曼纽尔又多次发表涉华不当言论。9月22日,伊曼纽尔在其大使身份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帖造谣,声称“中国在9月15日对日本相关海域的海产品实施禁令后,中国的船只在同一海域附近捕鱼”。9月12日,伊曼纽尔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中满嘴跑火车,称中国“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散布虚假信息称美国的‘气...

    2023-09-22 18:32:59
  • 回顾:小伙26万娶“大学老师”,婚后第二天分居,结婚是一时冲动
    回顾:小伙26万娶“大学老师”,婚后第二天分居,结婚是一时冲动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择偶标准,一般分为两类:情感和物质。当然最好理想的是有钱有爱还特别的爱你。结婚最好选择门当户对,可能听起来觉得俗气,但最后终成眷属的多数都是门当户对。因为一个的审美观,生活习惯,消费观等都和他小时候生活地环境有关。门不当户不对,生活在一起很容易引起矛盾。当然,如果两个人是真爱,这些差距也是可以解决。图片来源于节目,侵删!图片中的小伙叫肖明,中专毕业的他娶了一名大学老师,本还沉...

    2023-09-22 18:09:12
  • 回顾:大妈相亲一开口就要宝石钻戒,吓得大爷直呼我俩不合适
    回顾:大妈相亲一开口就要宝石钻戒,吓得大爷直呼我俩不合适

    姜大妈摆弄着手上的金戒指,耳朵上的金耳环和脖子上的金项链,然后对着尚大爷说我啥也不缺,但是我想买个宝石钻戒。图片来源于节目,侵删相亲一见面姜大妈就对尚大爷说两个人要是结婚,尚大爷必须给她买个结婚礼物,算是两人婚姻见证物。尚大爷看着手上耳朵,脖子都带着手饰的姜大妈,笑着问到你这不都有了吗?姜大妈直言我确实是啥都不缺但是想买个宝石钻戒。姜大妈话一落,尚大爷对姜大妈的好感度瞬间降到最低。不是尚大爷不想...

    2023-09-22 18:09:10
  • 回顾:大叔对大妈一见钟情,闪婚赠房产,婚后三个月大妈提离婚
    回顾:大叔对大妈一见钟情,闪婚赠房产,婚后三个月大妈提离婚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男人或女人第一眼喜欢一个人叫一见钟情。其实世间哪有那么多的一见钟情,所谓的一见钟情不过是蓄谋已久的巧合,恰巧遇见的她(他)刚好符合你择偶标准自然而然的对号入座而已。听过一句这样的话:遇见对的人早晚结婚都是对的,遇见错的人再晚结婚都是错的。婚姻的幸福与否和结婚早晚没有关系,关键是你遇见了谁?图片来源于节目,侵删1、陷于一见钟情58岁的老凌国企退休,一个月退休工资好几千,名下有一套...

    2023-09-22 18:09:07
  • 回顾澳门“猫姐割喉案”:生前曾转移财产,幕后主使竟是死者自己
    回顾澳门“猫姐割喉案”:生前曾转移财产,幕后主使竟是死者自己

    2006年,澳门日报及香港文汇报报道,持续20多天的“猫姐割喉案”,所有嫌犯均已落网。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嫌犯主谋为死者的亲弟弟,而他拿出的一纸信件,更是声称自己姐姐才是操控全局之人。这场受到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案件,究竟有何不为人知的内幕?高尔夫山庄案件2006年8月的一天清晨,广东珠海高尔夫山庄的保安,正像往常一样,巡逻在山庄内外。就在山庄的不远处有一片树林,平时白天都没什么人踏足,更不用说是太...

    2023-09-22 18:09:04
  • 回顾:因怀疑妻子出轨,丈夫竟趁她午睡,拍下私密照发给别的男人
    回顾:因怀疑妻子出轨,丈夫竟趁她午睡,拍下私密照发给别的男人

    山西一男子,竟然趁着妻子午睡,偷偷拍下她的不雅照,甚至发给了别的男人。如此奇葩行为真是令人匪夷所思,男子做这件事的动机,妻子说出的真相更是令记者震惊,究竟是为什么呢?“我被丈夫偷拍后”2018年的一天,山西一男子现刚下班回到了家中,却发现少了很多东西,仔细一看,少了的都是妻子俊芬和女儿日常生活所用的东西。现刚立刻就反应了过来,这是俊芬带女儿离家出走了。现刚给俊芬打电话询问去处,却怎么也打不通,他...

    2023-09-22 18:09:01
  • 回顾:一老人被家人火化下葬,三年后却活着回家,坟里埋的是谁
    回顾:一老人被家人火化下葬,三年后却活着回家,坟里埋的是谁

    2015年,湖南衡阳的记者报道了一桩奇事,早已被家人火化下葬的老人马吉祥,却在三年后回到了家中,村里人人惶恐,那坟墓里埋着的,究竟是何人?“死而复生”2015年的一天,家住湖南湘潭县的马建军,被村主任一个电话叫到了村委会,他在路上心神不宁,还几次差点没看清楚路被绊倒,而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刚才村主任在电话里说的事情,电话里村主任告诉他,自己的弟弟马吉祥回来了。马吉祥是马建军的亲弟弟已经失踪三年...

    2023-09-22 18:08:58
  • 浙江女子遭侵犯,看其长得帅想忍忍算了,可丈夫回家引发血案
    浙江女子遭侵犯,看其长得帅想忍忍算了,可丈夫回家引发血案

    故事起因人与兽最大的区别,就是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2006年,浙江温州一家工地,发生一场惨绝人寰的凶杀案,死者身中数刀,当场死亡,凶手却不翼而飞。八年后,案件终于侦破,可嫌疑人的一句话却让这起案件的起因,更加匪夷所思……生活所迫,离家打工案件的两位嫌疑人,田仁信,罗娟。两人都出生在温州的一个小村子里,田仁信从小家境贫寒,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田仁信便成了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呵护与管教,使得田仁信成了村...

    2023-09-22 18: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