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如何走出“哀莫大于心死”的状态?

作者 :正文注明 2023-07-31 07:14:43 围观 : 评论

作者:人神共奋
来源:思想钢印(ID:sxgy9999)


风险偏好是如何传导的


图片



1/6

风险偏好是一种信心和预期


风险偏好本来是一个投资领域的概念,指为了一定收益,你能承受的波动性。牛市你敢满仓操作,没来得及研究的标的先上车再说;到了熊市你不断降仓位,反复研究的标的,估值腰斩再腰后还是不敢买,其区别就是风险偏好的不同。


风险偏好这个词也可以从投资领域引申出来,指一个人愿意承担风险的态度,不仅是理性的计算,也是一种信心和预期。


消费者过去存够了钱才会买车,现在有一半的钱就想贷款买车,背后还有一个原因,收入是在不断增长的,你预期未来能负担甚至提前还清贷款,这就是风险偏好提高。


企业赚了钱,以前是扩大生产,现在是降低贷款,预期是市场越来越差,赚钱变难,这就是风险偏好降低。


股票上涨,投资者赚到钱,进一步提高仓位,亏了钱就想降仓位,这不符合价值投资的原则,但符合心理。


这偏文章的核心观点,我之前写过,当时是为了分析流动性与风险偏好的关系,近期重读此文,忽然觉得应该从“风险偏好”的角度,去理清消费者、企业、投资者(银行)和央行这一系列经济角色之间的关系。



2/6

投资是企业的风险偏好


企业赚了钱,利润可以用于:


A:分红或还贷款、B:先放在企业账户上、C:多买材料多招人多生产、D:投资固定资产,扩大产能


风险偏好排序为:D>C>B>A。


企业运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有很多沉没成本,有很多固定开支,很多时候,就算亏损也要继续运转下去,所以判断企业的风险偏好最重要的贪心算法就是——固定资金投资规模。


投资者对企业基本面的分析有一个“永恒的死角”,我们只能分析过去的产品和业务,但CEO永远要面向未来进行新的投资:产能不够用了,产品没有增长空间了,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了,行业竞争者找到了更具性价比的技术方案或商业模式,等等。


中国最具全球竞争优势的大多是中游制造业公司,差异化不明显,更多靠成本和性能优势,持续的投资是对这一优势的保护,包括规模优势、包括升级产品、包括率先进入新细分领域,所以中国经济呈现明显的投资驱动。


由于未来的高度不确定,投资不仅仅是一种风险收益比的理性计算,也需要相当程度的非理性的“风险偏好”:


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容易夸大过去成功中个人能力的部分,忽略时代机遇的部分,从而产生过度自信;而管理者的薪酬、行业声望与所在企业规模直接相关,更倾向于扩张规模而非增厚利润;


还有“囚徒困境”,最好的竞争是大家都理性投资,但如果同行加大投资而你没有,你就会被边缘化。所以,即使明知未来产能会过剩,宁愿恶性竞争,也不能让对手一家独大。


企业投资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会贡献GDP,对于政府而言都是好事,但只有能带来利润(确切的说是现金流)的投资,才会给企业和股东带来回报。


GDP高增速时代,且大部分行业的集中度比较低的时代,新业务投资的胜率较高,所以,行业增速10%,企业大举扩张做到连续几年100%,无视行业的基线速率——也唯有如此的企业,才能成为行业龙头。


但到了GDP的低增速时代,大部分行业的集中度都已经提高,投资的胜率较低,行业的“基础概率”就很难突破太多了。


前段时间有一篇文章很火,大意是说中国的企业家正在“躺平”。


所谓“躺平”,当然不是躺平不干的意思,落到经营层面,就是固定资产投资下降、新业务战略更谨慎、降低负债率、降低应收款,更注重利润而不是市场份额,分红增加……


对于国家而言,这将直接影响GDP增速,影响就业,当然不是什么好事;但对于企业家而言,只要消费不“躺平”,就不会真正“躺平”。


图片


虽然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但政府投资是短期刺激,这两年的需求是出口一枝独秀,但疫情之后,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又将重启,都很难给投资者预期。最终都还是要靠消费和与之相关的企业投资。



3/6

消费是居民的风险偏好


关于过去二十年房价上涨对消费的影响,历来认为有两种效应,一种是“挤压效应”,房价上涨,导致房奴的负担加大,压缩其他的消费开支;另一种是“财富效应”,因为房价上涨,导致你觉得自己的财富增加了,从而更有消费欲望。


很多人认为“财富效应”只是一种幻觉,房子作为生活必需品,你并没有实际增加财富,也没有增加消费,但这一观点忽视了一点,消费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如果感到幸福你就买买买,如果人人理性,那整个社会消费支出至少有一半是不必要的。


《绝望主妇》有一句台词:“说钱买不到欢乐,那是富人怕穷人暴动而撒的谎。”在消费的世界里,有阶级但无斗争,消费者失去的是钱包,得到由品牌、广告商、社会氛围共同构建的天堂。


从房价上涨的这二十年看,“财富效应”超过“挤压效应”,原因在于,中国人买房大多还是量力而行的,“挤压效应”往往只是买房的最初一两年,之后就会边际递减,而财富效应是持续性的,房价越涨,这效应越明显。


所以说,消费的非理性特征,代表了居民的风险偏好,包括重要的两个宏观指标,一个是CPI、一个是社零数据,一个是价、一个是量。


图片


房价的“财富效应”是之前支撑消费的重要力量,如果失去上涨预期,消费者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适应这种“财富效应”消失,消费领域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挤掉过去CPI和社零数据中非理性的一部分。



4/6

估值和仓位是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投资者需要处理的经济信息可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具体企业的信息,来源于投资者在企业调研得到的信息(更多是大的研究机构传递给投资者的间接信息)比如:


供应链: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供给与需求意愿

企业:企业自身的投资意愿、技术变革、产品创新

竞争:市场份额与竞争对手(很多信息都是从竞争对手处得到的)


第二类是市场整体信息,来源于数据和政策,包括:


宏观:金融市场利率、总量与结构、增速等

行业:行业的供给与需求

市场:当前市场的流动性、风格偏好、估值水平


第一类是微观信息,是感性认知的、碎片化的,第二类是宏观信息,是理性推理的、数据化的。这两类信息都直接决定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后者影响总仓位和估值接受度,前者影响的是仓位的结构。


理论上说,这两个信息是一致的,但实际上,投资者对宏观数据的变化常常反应滞后,对企业生存的经济环境的预期却反应前置。原因正是在于对大盘的判断是抽象的、逻辑的,对企业的判断是具体的、可感知的。


这个认知的时间差,常常造成宏观与微观的冲突,根据自己的某些经验和逻辑,判断对大盘的看法,决定自己的股票仓位;再根据个股调研的基本面,决定仓位分布。


当然,最终宏观和微观还是会趋于一致,投资者总体风险偏好与企业的风险偏好一致,而企业的风险偏好又取决于消费,最终,投资者、企业、消费者的风险偏好形成共向的螺旋,一旦形成就很容易自我强化。


唯一能打破这个螺旋的,就是央行(包括财政)。



5/6

大家敢不敢冒险,就是央行的风险偏好


央行要控制金融风险,又要稳定经济,所以,它的风险偏好与“投资者、消费与企业”相反,要在众人恐惧时贪婪,在众人贪婪时恐惧。


体现央行风险偏好的是货币供应量,偏好提升就是宽货币,但问题在于,央行与“投资者、消费与企业”这三大主体没有直接接触,只能通过商业银行的力量。


商业银行也有风险偏好,就是信用,指标是各种社融数据。


问题在于,央行的风险偏好与商业银行也是相反的,银行和企业是一致的,企业不敢贷款的时候,银行也不敢。


这就导致央行的货币政策有一半时间是失灵的。


央行的货币调控有一个“拉绳子”和“推绳子”的说法,收紧流动性就像拉绳子,政策立竿见影,银行只能减少贷款,加上这个阶段一般都是经济过热期,收贷款也比较容易;


但放水就不同了,就像推绳子,政策到了商业银行这一头往往就执行不下去了,这个阶段一般都是经济下行期,好企业不愿投资,反而减少贷款额度,想贷款的企业都是用负债饮鸩止渴,银行又不敢放,一直要等到绳子那一边的实体经济风险偏好回升才会有用。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量化宽松,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美联储的风险偏好高,但银行的风险偏好低。量化宽松是以极低利率,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绕过银行直接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


信用与货币常常不同步,给宏观判断带来困扰,从2018年以后,这个成熟市场常见的现象在中国也越来越明显的。


那为什么2018年以前并不明显呢?



6/6

哀莫大于心死


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拥有全球最高的风险偏好,敢投资,敢创业,敢消费,这让央行的每一次宽松政策都会很快见效,并且常常出现“一放就乱”的情况。


所以央行的货币政策基本上是以谨慎的原则为主,“稳健”是最常见的词,“从紧”的词频远远高于“宽松”,连“合理”出现得都很少。


再加上欧美社会天然不惧社会动荡,他们的社会结构更倾向于“自组织”,有很强的自我修复特点,但我们的社会组织更加刚性,天然对容易引发社会动荡的因素有高度警惕,调控上更加稳健,但弱点也在于容易扼杀社会活力。


然而,中国人并非天生就风险偏好高,更多的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解放生产力,不断出现的创富神话,让我们拥有了更多追求梦想的勇气,再加上巨大的人口红利、阶层流动和财富阶梯,打开大部分居民的财富上升空间。


图片


这种千载难逢的环境当然不可能持续,风险偏好不可能持续地增加,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进入不敢消费,不敢投资,不敢负债的资产负债表停止扩张的状态。


我记得2022年1月,央行有一次表态“及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不能拖,拖久了,市场关切落空了,落空了就不关切了,不关切就‘哀莫大于心死’,后面的事就难办了”。


现在的情况 就是不幸言中的“哀莫大于心死”的状态。


过去的消费者、企业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很高,所以央行和政府的风险偏好一直不高。今天的消费者、企业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形成了一个下降的螺旋,那么政府的风险偏好就一定要提高,要用更激进,更大胆的宏观政策,走出过去宏观政策的窠臼。


央行不需要很高的风险偏好也能自如地进行宏观调节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相关文章

  • 碧桂园豪掷60亿,捐钱or卷钱?
    碧桂园豪掷60亿,捐钱or卷钱?

    原创: 顾子明本文授权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政事堂Plus2019今天夜间,中国房地产一哥的碧桂园搞了个大新闻。下属的上市公司碧桂园服务发布公告,公司老板杨惠妍将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0%捐赠给国强公益基金会(香港)作慈善公益用途。对比这笔60多亿的巨额捐赠,网上的媒体通稿,都是杨惠妍及其父亲杨国强多年来均有投身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其家族、控股公司及基金会已累计参与社会慈善公益捐款超105亿元人民币。我看来,杨老板这次恐怕不是捐钱,搞不好可能是卷钱。碧桂园今年9月有几笔大额债券濒临到期,市场纷纷怀疑杨老板换不起这些...

    2023-07-31 07:14:55
  • 如何走出“哀莫大于心死”的状态?
    如何走出“哀莫大于心死”的状态?

    作者:人神共奋来源:思想钢印(ID:sxgy9999)风险偏好是如何传导的1/6风险偏好是一种信心和预期风险偏好本来是一个投资领域的概念,指为了一定收益,你能承受的波动性。牛市你敢满仓操作,没来得及研究的标的先上车再说;到了熊市你不断降仓位,反复研究的标的,估值腰斩再腰后还是不敢买,其区别就是风险偏好的不同。风险偏好这个词也可以从投资领域引申出来,指一个人愿意承担风险的态度,不仅是理性的计算,也是一种信心和预期。消费者过去存够了钱才会买车,现在有一半的钱就想贷款买车,背后还有一个原因,收入是在不断增长的,...

    2023-07-31 07:14:43
  • 现在还要作死去缅北的,都是啥人?
    现在还要作死去缅北的,都是啥人?

    来源:一个坏土豆 ( ID:iamhtd )大妈到银行,要给一个来历不明的账户汇款50万,银行工作人员说这个汇不得啊,这对方一看就是个骗子。大妈不听,银行工作人员苦口婆心好说歹说一小时,大妈坚持要汇款。最后工作人员把民警叫过来了,民警也苦口婆心好说歹说一小时,大妈怒斥民警道:黄金明天就涨价了,你这是耽误我挣钱,有你这样为人民服务的吗?民警说:大妈,那个微信群一看就都是骗子,钱一转就没了!大妈愤怒的说:你凭什么管我?!我要投诉你们!最后死活不听,钱给转走了,然后就没了.......两天后,大妈终于知道上当了...

    2023-07-31 07:14:42
  • 从尼日尔政变我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从尼日尔政变我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作者:有里儿有面来源微信号:有理儿有面近日,一个非洲小国进入了大家的视线,7月26日凌晨,尼日尔总统卫队部分军人扣押总统巴祖姆,发动军事政变。当天深夜,政变军人代表在尼国家电视台宣布成立保卫祖国国家委员会,推翻巴祖姆政权,由军政权接管国家事务。尼日尔军方发布电视讲话一时间,有关尼日尔的消息层出不穷,美国白宫、法国总统府接连发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非洲小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目光为何聚焦于此?尼日尔政变又因何而生?成为讨论的热点。匹夫无罪 怀璧其罪尼日尔,全称尼日尔共和国,位于非洲中西部,是撒哈拉沙漠南缘...

    2023-07-31 07:14:30
  • 俄罗斯快要和谈了!
    俄罗斯快要和谈了!

    来源:圆方你怎么看啊微信ID:yflooklook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0日报道,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发出警告:俄军不仅在击退反攻,也在预防全球性冲突,因为一旦俄罗斯失去领土,将不得不动用核武器。而在前一天,普京在被问及以美国为首的联军飞机23次在叙利亚领空近距离靠近俄战机的问题时表示:俄罗斯不希望与北约发生直接军事冲突,但如果有人想要这样,俄罗斯也做好了“应对任何情况”的准备。一方面“梅姐夫”在威胁使用核武器,一方面普京在说做好了“应对任何情况”的准备但不想直接军事...

    2023-07-31 07:14:17
  • 麦长青称是被迫与TVB结束32年之宾主关系!直言最大原因是...
    麦长青称是被迫与TVB结束32年之宾主关系!直言最大原因是...

    麦长青(麦包)近年长驻内地,北上发展得顺风顺水,曾经演出过多部电视剧的他,非常入屋,当中他更凭《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中反派角色梁非凡获得最佳男配角。近日麦长青上访谈节目,大谈近况及外界对他的争论。 麦包在2019年与无线电视结束32年之宾主关系,讲起续约问题,他说:“我没想过会离开TVB,他们不肯同我续约,又没讲原因!” 被问到对此是否有所遗憾,他表示:彩虹因七色而美丽,人生因高低起跌而精彩...

    2023-07-31 06:16:19
  • 新剧演父亲!萧正楠被问何时与黄翠如,考虑生育问题
    新剧演父亲!萧正楠被问何时与黄翠如,考虑生育问题

    艺人萧正楠在TVB新剧《神耆小子》首演父亲角色,并与“声梦学员”冼靖峰(Archie)演父子,阿萧大赞对方乖巧,形象相当入屋,非常适合演青春剧! 萧正楠表示:“虽然冼靖峰拍剧经验尚浅,但是工作态度非常好,每次开工前都记好对白(演对手有没火花?)我都未试过演爸爸,还要有这么大儿子,不过就算现实生活中,我都绝对生得出他,所以一点违和感都没。” 与太太黄翠如都喜欢小朋友,问到何时才认真考虑生育问题...

    2023-07-31 06:16:17
  • TVB小花《灵戏逼人》获赞表现出色!即将完约网民感不舍
    TVB小花《灵戏逼人》获赞表现出色!即将完约网民感不舍

    TVB剧集《灵戏逼人》完美落幕,除了剧本写得好,幕前演员也功不可没。蔚雨芯(Rainky)在《灵戏逼人》中饰演张振朗的前女友Karen,在剧集初期一出场就成为焦点,很多网民都留言大赞她的表现! 在早前的专访中,蔚雨芯(Rainky)坦言与无线的艺员约还有几个月到期,且去向未知。在入行10多年的时间内,其实她也演出过《潮拜武当》、《再创世纪》中的角色,也有多年电影演出经验。 蔚雨芯即将完约...

    2023-07-31 06:16:14
  • 大结局凄美!TVB花旦与男主水中拥吻离别!网友直呼催泪疑有续集?
    大结局凄美!TVB花旦与男主水中拥吻离别!网友直呼催泪疑有续集?

    《灵戏逼人》前晚大结局,“Big Boss”吴瑞庭最终意外中剑身亡,可谓大快人心。张振朗受伤昏迷送院,因沉醉美梦不愿苏醒,龚嘉欣进入其梦境后,知道对方对自己用情太深,虽感动仍忍痛离开,张振朗最终恢复意识,两人从此永别! 龚嘉欣与张振朗的告别戏搏得“全场掌声”,尤其龚嘉欣既要装作潇洒、强颜欢笑让张振朗放手,同时又因内心极度不舍数度泪崩,至于分饰“丁一骏”及“曲行云”的张振朗含泪道别挚爱,柔情蜜...

    2023-07-31 06:16:11
  • 黎姿、陈法拉两代女神同框!大晒合照被赞十分靓女!
    黎姿、陈法拉两代女神同框!大晒合照被赞十分靓女!

    现年51岁的黎姿 (Gigi) 与41岁的陈法拉曾在无线剧集《通天干探》中合作而结缘,两人之后成为好友,2021年黎姿宣布旗下美容王国正式推出生活轻医美品牌,连开三间疗程中心,更邀请陈法拉担任代言人及拍摄品牌首支广告。 最近黎姿去了欧游,当中包括到了法国旅游,还相约法拉叙旧,两代女神再次聚首一堂。 黎姿 晒出与法拉到餐厅用餐的合照,她写道: “ Had a great time with @...

    2023-07-31 06: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