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当前的严峻形势,已经没有退路了!

作者 :正文注明 2023-06-09 07:16:29 围观 : 评论

作者:智sir
来源:智先生(ID:zhixs10)

我在翻看世界各国的生育率统计时,发现前10名全是非洲国家:


图片


当然了,前30名也都挤满了非洲国家,它们的生育率一个比一个高。


至于倒数的国家/地区,来来去去还是这几个:


图片

2021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是1.16,一年过去了,降到1.07,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前面。


总和生育率的意思是,所有中国育龄妇女的平均生育子女数量,因此这里存在着生育率被平均的情况,在前几年放开二胎三胎政策的时候,当时的出生人口就有过短暂反弹。


换句话说,这几年的生育主力军,还是以二胎和三胎为主。


真实的情况是,2022年的一孩生育率只有0.5,这数值可以说低到让人难以想象。


2023年的出生人口,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数字,不过网上都在流传,说如果按照孕妇3月份提前建档的规律,到5月就已经全部建档完了(不去医院生育的孕妇毕竟是极少数),然后通过建档数就能估算出全年的出生人数。


网上估算的口径是不足800万,其中还有一家官媒为了映证这组数字的真实性,跑去基层医院了解,指出今年的建档数量确实减少三分之一。


再对比一下往年中国的出生人口,2020年是1202万,2021年1062万,去年956万,那么合理推测,今年大致在800万,理论推导是对的。


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总和生育率跌幅,只用了几年时间就超过日本三十多年的痛苦挣扎过程,而且未来很可能会进一步打破韩国保持的最低记录。


断崖下跌的生育率,我们如果还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来解释,就显有点很苍白无力了,卷到极致的社会环境,高负债高房价和低收入现状,都是超低生育率的根源。


再看一组数据:


2023年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是5.2%,数值有所下降;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是4.2%,也处于近几年低位。


当然大家最关心的,是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最新的数据是20.4%,已经突破历史新高。


这20.4%里面,一共有2800万青年农民工(不包括在校生),那为什么这个年龄段的失业率如此高?


一个原因是经济结构问题。


以前的低端密集型制造业,还可以容纳大量的青年就业,可这10年来的大趋势,是青年群体一点点从制造业流向服务业,恰逢又碰到三年疫情冲击,复苏相当缓慢,导致青年失业率上升;


第二个原因是主观意愿。


有60%的青年人属于主动辞职,甚至裸辞的比例还不小,大家都抱着一种宁缺毋滥的心态,在找到满意的工作前选择观望,毕竟处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还没有受到生活压力的摧残。


只是大家没有想到,在裸辞后,已经很难找到合适自己的新工作了。


所以当下有许多企业出现「用工荒」,另一边青年群体的失业率又创居高,两者非常矛盾,就是这个原因导致。


今年的高校毕业生达到1158万人,而他们的其中一部分,又会贡献新一批的「被动失业人群」,每一年都是最难就业年,更卷更煎熬。


还有一组数据是: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同比下降20.6%。


前两个月的企业利润确实下降了很多,虽然三四月份有所回升,但整体的恢复情况一直不太好。


4月的出口还有8.5%,到5月变成了-7.5%,比预期的差了不少,只有汽车、粮食和成品油还在增长:


图片


背后原因也不复杂,海外消费市场的持续收缩,还有咱们国内市场的需求不足,也就是消费提不上来,那企业的扩产意愿就不怎么高了。


这里面还涉及到货币供应量的问题。


2021年,中国的货币供应量M2是238万亿元,2022年是266万亿元,今年4月已经达到280万亿元,同比增长12.4%。


如此庞大的货币放水,为什么总是成功避开了普通百姓,导致内需没有振作起来?


原因在于货币空转。


放水的初衷原本是,给企业放贷,指望企业能加大投资,拉动就业,提高员工工资,等老百姓的兜里有钱了,消费也就自然起来。


但现实是,企业老板拿到钱后,根本不敢在当前的环境下盲目扩张,钱也被禁止流进股市和房市,那最后只能将钱存回银行里了。


能拿到贷款的企业已经算是银行的优质客户了,更多的小微企业其实连贷款的资格都摸不到门槛,毕竟银行也担心这些企业随时破产,导致自己的坏账率变高,因此宁愿将钱存到系统里赚取利息差,烂在里面,最后造成了金融空转。


今年2月,银保监会连发19张罚单,其中就包括中行、建行、民生银行、渤海银行和渣打银行,这五家一共被罚3.88亿元,存在贷款资金被挪用、统计数据不真实、重大关联交易审议程序不规范等违规行为。


当然了,让银行更头疼的,是日积月累的地方债务,它们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庞大,已经没办法继续假装不存在了。


在房价势如破竹上涨的好日子里,地方的城投平台涉足各种大小业务,开发高新农业、经营商铺写字楼,运营景区停车场,甚至出资修学校建公园等等,再用这些业务获得高估值,找地方银行抵押贷款,发行城投债券,日子过得很风光。


所谓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大手大脚花钱惯了后,再勒紧腰带过苦日子就很难了。地方债务越滚越多,一些城市的财政局甚至已经不讲情面,全网公开欠款名单,其中还包括自己的下属单位。


从贵州到南宁,从河南到河北,从黑龙江、吉林到辽宁,某种趋势正一点点蔓延,也许有的读者会觉得,坐看地方财政拮据暴雷,然后期待楼市暴跌,全程抱着一种看戏态度,反正和自己月入3k没有关系。


不过这一次,还真的和普罗大众息息相关。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土地财政没办法维持下去了,那肯定要开源节流,而削减开支终究有一个限度,开源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请问从哪里开源?


还真有不少方法。


其中最容易的是提高「罚没收入」,也就是司法机关对违法违章者的罚款,还有没收的赃款等等。


查看过去几年来的各大城市数据,一二线城市的罚没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不算高,可以维持自己的吃相,但三四线城市的罚没收入就越来越高了。


广东某市的一位小车司机,因为被摄像头抓拍到挖鼻孔,被罚了200元;


图片


河南某县的一辆货车,在两年内收到58张罚单,被罚27.5万元;


山东某县推出包月罚单,只要提前预交当月罚款,在接下来一个月里你不管怎么违规,都可以畅通无阻;


河北某市在67天内,一共对当地2443家企业罚款6700万;


可以合理推测,今后还有类似于骑小电驴没戴头盔,过马路闯红灯,没按规定走在人行道上等等,这些行为都有可能触发违规和罚款,早晚高峰的乱停罚单肯定也会增多,一些治安处罚指标的松紧程度,是因时而定的。


有读者可能会说,这不是变相罚款创收嘛,我要去投诉。


确实可以投诉,毕竟国务院办公厅已经颁布了相关意见,严格禁止以罚款进行创收。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正如某位执法人员所说的:「地方财政没钱了,所以在执法上必须到位。」


如果执法到位了,何来违规之说,又怎么抓把柄呢?反正一切都按照程序严格执行,违规了就得认栽罚款。


《道路交通安全法》有规定,收缴的罚款和违法所得要全部上缴国库。


只是现在的罚款都默认进了地方财政的兜里,这个口子如果不堵上,今后地方的罚没收入只会越来越多。


找钱的另一个渠道,是放开了胆子变卖和抵押公共资产,比如全市的停车场业务,各景区的摆摊权和运营权,又或者买断学校、事业单位和国资公司食堂的30年特许经营权,甚至还敢挪用社保医疗基金……这些都是之前被曝光出来的案例,没被曝光的不清楚怎么操作。


所以很可能,你的孩子会埋怨学校的饭堂伙食难吃,用的食材廉价没有营养;你们去景区游玩,想在里面吃一顿,结果碰到了天价宰客餐;街边的临停费用也越来越高了……这一切都和大众有关系。


而且,相比整整几十万亿的城投债,依靠这点短期创收,其实根本没法堵上窟窿。


现在许多县市的心态就是拖着,也不急于解决债务,只需要把利息还上,继续熬下去,将雷留给下一届就算赢了;又或者熬到其它地区先暴雷,反正自己不要先成为第一个,大家一起雷的时候就可以法不责众了。


如今摆在明面上的最大难关还是房地产行业。


从全国房市的最直接反馈来看,只要价格到位了就肯定会有消费力,再多的库存都能逐渐消化完,以价换量,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交易逻辑。


只是一些新楼盘在大幅降价后被明令禁止,然后封盘和退款,交易受到了严格管控,而且给的理由很勉强,说什么老业主抗议,其实还是担心冲击到地方的金融安全。


如果所有楼盘都要打折抛售,损失最严重的肯定是银行,相当于手里抵押的资产价值严重折损,造成大规模的资产贬值,甚至会面临新一轮断供潮;


新楼盘大面积降价,房企更不愿意高价拿地,又会影响到之后的土拍价,影响土地财政的收入来源。


所以很多地方采取的一贯措施是,保价弃量,严格限制新房的交易备案价,甚至试着控制二手房市场的价格,既不许涨也不许降,就这么僵持下去。


但问题是,限价政策根本保不住,在大家买房积极性不高的前提下,这么做只是在严重劝退买家的热情而已。


新房和二手房的价格是可以限跌,那法拍市场就怎么也阻止不了了,它只会一次次冲破市场的价格底线,真实还原房价的真面目。


另外,房地产商也扛不住限价令。


原本已经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都想着清仓打折,赶紧回款填补资金链,房企会想尽一切办法绕过政策,比如买房送车位,团购买房,一成首付,负首付等等;又或者找银行协商展期,并购重组和股权融资,让风险进一步传导下去。


所以,如果接下来有房企利好的新闻反复炒作,一定要谨慎股市的拉高出货,以及各种包装成高端理财产品的债券,大家要谨慎点,真的别乱碰这些。


图片


今年5月,全国30个大中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下跌26%,二三线城市下跌超过30%。


以上间接验证了我的结论,限价令限到最后,不仅房价保不住,连消费群体都会被劝退,磨掉所有信心。


现在出口转弱、地产疲乏、消费无力,今年的基建也悄无声息,可以肯定的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后,如果预期没有成效,还会继续实施几道猛药,比如彻底降低购房门槛,放松甚至取消限购、限贷、限售和限签等政策;


另一个是上资金杠杆,降低首付比例,延长贷款年限等等。


图片


但猛药虽好,如果难以触动核心,其实也挺难的。


就好比LPR再怎么降,银行都不会降低自己的存量房贷利率。有人说在2008年,银行有给房贷利率打85折的先例,那是因为当时的房贷占银行10%的业务左右。


而现在,几大行都超过30%的监管红线。


存款利率可以降,贷款利率免谈……这世上最难办的事,就是在没有外部压力的催促下挥刀自砍,我们的银行是全世界赚钱最多的企业之一,每年利润创新高,达到一个天文数字,这其实不是什么光辉荣誉,而是____。


我还看到一位专家学者说,以农民工为主的3亿人住宅,未来仍然有很大空间。


这群人摆出一副高姿态,觉得既然家电三下乡都可以出清过剩产能,凭什么房子不能下乡呢?总认为当前社会积累的庞大风险,是可以继续靠风险转移来渡过的,是可以在广大百姓身上继续榨取剩余价值,然后接着奏乐接着舞。


农民工为城市化进程奉献了一辈子,现在连户籍制度都没有搞明白,自己子女的财产也掏空所有积蓄绑死在房子里,你们真的还能指望这群低收入的老龄化群体,期待他们拿每个月几百元的退休金去接盘钢筋水泥?


要点脸吧。


为什么我们人口是美国的3倍,但创造出来的市场需求会远远低于美国?


因为房地产已经成功绑架所有行业的资源和人才,目前大家却都还在拖延等待,总想着能一点点消化债务,让平稳有序地着陆,既要救内需,又想让百姓加杠杆买房,最终只会造成更严重的产能过剩和消费不足,等来低生育率和老龄化……到那时已经晚了。


我以前讲过,如果真的想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真的想拉内需,不要在中间环节绕来绕去,请干脆利落地发钱、发生活补助,直接发到老百姓手里,让他们自个儿决定怎么用。


如果怕发钱的效果不佳,那就发消费券,少套路多点实惠,不要弄什么在线抢购,全是100-20,150-30的蝇头小利,要直接补贴50%-80%,满100-80,满200-160的,量大管够。


这些消费券由国家层面按地区和人均统一发放,尽可能覆盖所有行业,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


目前我们的产能堆积如山,商品滞销,完全不用考虑通货膨胀的问题,摆在当前的首要问题是内需不振,是消费萎缩。


再说点实话,哪怕不给百姓发钱、发消费券,这些省

下来的钱也不见得全用在刀刃上。


我们每一年依然是较为严重的财政赤字,我们地方各部门依然不会想着怎么省经费,一到年底还是会抓破脑袋用完剩余拨款,避免明年的预算降低。


而这些钱都拿去了无效基建,贫穷县建水司楼、博物馆和文化广场,地方城投债还是继续滚成一个个巨雷,通过中央转移支付,缺钱了尽管向上要钱,又怎么会产生省钱的奇妙想法呢?


所以直接补贴消费券,让老百姓先渡过当前难关更有实际意义。


接下来我要讲重点了。


一切都有周期,特别是带有金融属性的产品,它必然会产生一些波动,差别在于急缓而已。


回顾这几年的房地产历史,在2018年达到顶峰后,全国开始了第一轮下跌。


接着出现反弹,一些热门城市的房市创新高,进一步掩盖了三四线城市的羸弱无力。


可以肯定的是,有雄厚财政实力的城市可以体面刺破泡沫,而绝大部分城市会引来房价暴跌的终局。


暴跌确实会引发更大面积的信心崩塌,但我们从来都懂得安慰自己,就好比2015年的股灾,大伙骂归骂,失望归失望,抚平伤口后,几年后依然进场播种,人都是健忘的动物。


只要背负房贷的芸芸众生没有断供,不想变成老赖,每个月仍然有稳定收入,可以正常还贷,那银行的金融风险就能控制在一个合理范畴内,然后和二手房市场抢跑,将手里抵押的房产加速在法拍市场出清,自己先落袋为安。


等房价跌到一定程度,新一批的购房人进场,另一批依然买不起的,就会考虑公租房了。


深圳最大的二房东,拿着五千亿横扫城中村租赁市场,一方面是为了改造城中村的租房市场,吸引高素质的年轻人进来,另一方面也能打造稳定优质的现金流产品,最后再抵押给银行拿到贷款授信。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也映证了KK当年在天涯的神预言,大规模的公租房时代已经拉开帷幕。


你会逐渐发现,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仅是房价跌落到它原本的居住价值,社会各行各业都在挤掉泡沫,迎来一场均值回归。


网约车司机和外卖骑手的订单量减少,竞争加剧;刚毕业的大学生群体,开始习惯脱掉长衫的日子;互联网降薪裁人,跳槽能维持原来工资的三分之二就已经很体面了,所有高溢价的工资都会回归到原有价值。


AI大模型的持续发展,短时间内不会造成大规模的失业潮,但挤掉原来各行各业的溢价泡沫,那还是很轻松的。


全世界国家也都在定位自己的价值链,不管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比如韩国的半导体,日本的汽车产业,欧洲的高福利政策,越南的外贸经济等等。


有人说怎么就突然变成这样子了?


因为我们已经处于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里,过往高速增长做大蛋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迎来的将是一个常态化的混沌周期,是世界以痛吻我,然后一直痛下去的局面。


2023-2025年,都处于康波周期的萧条阶段,之后是漫长的复苏阶段,一直到2030年,全球经济才会迈进繁荣期。


我们应该庆幸的是,以前全世界为了解决这种糟糕局面,往往选择打一场轰轰轰烈的战争才能出清过剩产能,才能重建废墟,让经济飞速发展起来。


现在既然大国之间打不起来,那就只能大眼瞪小眼,我加息你降息,我贸易壁垒你走全球化,熬到对方先倒下了就算赢。


再回到普通人层面。


我们要做的,是管住自己的消费欲望,平常吃吃喝喝没啥关系,花不了多少钱,但就别弄一些无意义的大额奢侈消费了(尤其股市),月光族是这个时代的最脆弱群体。


说到底,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找准定位,才不至于被这绝望的落差感所击溃,然后养精蓄锐,等待下一个周期到来。



相关文章

  • 聊聊存款利率降低这件事!
    聊聊存款利率降低这件事!

    作者:卡夫卡很忙来源: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记得我在五六年前跟某大V聊过利率的事,当时他在吹财富自由,我说财富是不可能自由的,精神上你看重财富那么你就不可能自由,欲望捆住了你的手脚,从物质上,你所谓的存款利率到以后绝对会无限往0靠近。那时候存款利率还能做到4%以上,现在还有这样的产品吗?其实在讨论存款利率之前,你得明白为啥存款要给你利息。本质上,存款利率就是对存款行为的一种奖励。美联储为什么加息,那是鼓励全球的美元都回到美国,好让全世界因为缺美元而引发一波金融危机,各国抛售...

    2023-06-09 07:16:41
  • 当前的严峻形势,已经没有退路了!
    当前的严峻形势,已经没有退路了!

    作者:智sir来源:智先生(ID:zhixs10)我在翻看世界各国的生育率统计时,发现前10名全是非洲国家:当然了,前30名也都挤满了非洲国家,它们的生育率一个比一个高。至于倒数的国家/地区,来来去去还是这几个:2021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是1.16,一年过去了,降到1.07,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前面。总和生育率的意思是,所有中国育龄妇女的平均生育子女数量,因此这里存在着生育率被平均的情况,在前几年放开二胎三胎政策的时候,当时的出生人口就有过短暂反弹。换句话说,这几年的生育主力军,还是以二胎和三胎为主。真实的...

    2023-06-09 07:16:29
  • 美帝的核心竞争力!
    美帝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 虚声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已获授权转载“梅西去哪里”的大幕终于落下。他选择了美国的迈阿密国际队。离开大巴黎之后,梅西的去向大致有三个:选择一、为情怀,回巴萨。梅西和巴萨的故事人尽皆知。尽管两年之前,拉波尔特以不地道的手段逼走了梅西;但巴萨对梅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某种意义上来说,巴萨再造了梅西,堪称梅西的第二故乡。梅西即便对拉波尔特不爽,也绝对不会把负面情绪发泄到巴萨身上。而且由于去年赢得世界杯冠军,梅西也释然了。毕竟如果留在巴萨,既当爹又当妈累个半死,世界杯上未必有那么好的体力...

    2023-06-09 07:16:15
  • 军购往事:印度怎么样成为国际军火市场的大冤种的?
    军购往事:印度怎么样成为国际军火市场的大冤种的?

    作者:猫哥本文由公众号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授权转载。2023年5月25日,万众瞩目的马来西亚亚兰卡威国际防务展正式开幕。这是继去年珠海航展和今年的阿布扎比国际海事防务展之后,国际上的又一次防务盛筵。因为前两年搞这种大型展览不方便,大家都憋坏了,所以这次航展开始以来,可以说是门庭若市,摩肩接踵。其中,阵容最大的,莫过于印度代表团了。足足有小100人,涵盖陆海空三军和航空、航海企业的代表,显然,印度这是又要撒币买买买了。要知道,在军火贸易界,印度的名气可是响当当。只不过这种名气对印度来说...

    2023-06-09 07:16:01
  • 对谁最有利,谁就是凶手!
    对谁最有利,谁就是凶手!

    来源公众号:言他君卡霍夫卡大坝被炸毁,洪水蔓延,这样的局面,俄乌双方都声称,对方是凶手,那究竟谁才是凶手呢?如果找不到明确的证据,那就从“谁获利最大,就嫌疑最大”来分析。先说乌克兰,大坝没被炸前,河面虽然宽,但不足以阻挡乌军小规模渡河,小规模渡河虽然没有大作用,但还是让俄罗斯心神不宁,指不定哪天乌军就真的大规模渡河,不敢掉以轻心,在赫尔松留驻了相当的兵力。大坝被炸后,连小规模渡河都难了,河水完全成了一道防线,俄军得以专心应对扎波罗热。同时,河水也淹没赫尔松右岸,对本就粮食不足的乌克兰来说简直雪上加霜,不过...

    2023-06-09 07:15:59
  • 短发也仙气飘飘!19岁少女《水野瞳》唯美秀出白皙欧派也是最高
    短发也仙气飘飘!19岁少女《水野瞳》唯美秀出白皙欧派也是最高

    提到气质清秀的美少女大概会想到什么样子呢?首想的大概是气质轻飘飘、仙气满满像是精灵的感觉吧?偶像团体Devil ANTHEM.的成员《水野瞳》气质仙气空灵感满满,短发带来的是清爽和唯美的感受。现年才19岁的美少女,在性感方面也是不惶多让,白皙的身材和美照,就知道这位妹妹潜力无限。在周プレPHOTO BOOK中,她也拍出了属于自己唯美又性感的风格!才19岁的气质和身材都非常到位,可以说未来可期继续...

    2023-06-09 06:15:56
  • 女团偶像《宫本なる》散发御姐性感!匀称身材有一战实力吗
    女团偶像《宫本なる》散发御姐性感!匀称身材有一战实力吗

    踏入写真、摄影会的行列,似乎是现在不想地下偶像成员的选择。不管是对团体还是对个人的曝光效果,都是相当不错。偶像女团きっとずっと青春的其中一员《宫本なる》,在团体内是水色担当!外表清秀又有御姊气质,目前也在各路摄影会中大活跃!细长眉眼又有着御姊气质,《宫本なる》身高虽然不到160cm但是修长的身材也为她的写真拍摄带来优势,身材匀称,是饱满的成熟感又不失原本的偶像气质!如果有机会发售写真集,相信也会...

    2023-06-09 06:15:50
  • 2023日媒票选《日本女性最想要的脸蛋TOP》桥本环奈不在前3名
    2023日媒票选《日本女性最想要的脸蛋TOP》桥本环奈不在前3名

    日本最大的女性新闻网站modelpress最近做了网路读者问卷调查,以「最想成为的脸孔」为题近期公布票选结果,前十名里包含女演员、偶像等艺能人,其中乃木坂出现的比例很高哪~10位:西野七濑西野七濑是日本女艺人,为女子偶像团体乃木坂46前成员,大阪府大阪市出身,所属经纪公司为乃木坂46合同会社。曾为时尚杂志《non-no》专属模特儿。2011年以乃木坂46一期生身份出道。2018年底自乃木坂46毕...

    2023-06-09 06:15:47
  • J罩杯的美女前辈《花井美理》推出性感写真纪念出道20周年!
    J罩杯的美女前辈《花井美理》推出性感写真纪念出道20周年!

    比巨乳还要大的豪乳来了!日本写真偶像《花井美理》性感的身材将要夺取你的目光,身高虽然只有147但竟然有超大的J罩杯!拥有J罩杯的公司前辈~ 就算是包紧紧的上衣还是能感受到乳房的伟大!写真偶像花井美理(花井美里)从外表完全看不出来是姐姐级的,其实他2003年就已出道工作资历相当丰富,有一阵子没有更新的写真活动近期传来好消息,为纪念出道20周年决定发行写真DVD,照片看来胸前的威力丝毫未减!花井美理...

    2023-06-09 06:15:43
  • 最大安全气囊制造商全球裁员8000人、关闭多家工厂
    最大安全气囊制造商全球裁员8000人、关闭多家工厂

    瑞典美国合资公司、汽车安全设备制造商美安(Autoliv)今天表示,将在全球裁员多达11%,相当于8000人,加快削减成本的步伐。法新社报导,美安表示,将在全球裁员,「特别是在欧洲业务范围区」,6000人将是「直接职位」,2000人将是「间接职位」。美安执行长布雷特(Mikael Bratt)在声明中表示:「我们打算简化和巩固我们在所有领域的运作方式。裁员将影响我们办公室、技术中心和工厂的人员,...

    2023-06-09 06: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