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必贝特完成战略投资,加码全原研创新药标杆企业

作者 :投资界 2021-10-08 15:57:34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投资界10月8日消息,必贝特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必贝特)披露完成股权融资近5亿元,盈科资本斥资2.5亿元战略领投本轮融资。必贝特董事长钱长庚博士表示,盈科资本对公司的信任和支持,使得公司能合理兼顾长期的战略布局并短期快速推进管线,共同将必贝特打造成创新药的标杆企业。Bul曹操读书网

盈科资本董事长钱明飞表示,必贝特是国内极为稀缺的具有自主原研能力的创新药团队,公司原创属性强,其BEBT-908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获CDE突破性治得疗认定公示,具备从化学合成到新药发现、从临床前研究到临床开发的专业能力,盈科资本此时赋能将助力在研管线的研发进度,加速促成“未来5年时间内拥有多个一类新药上市”目标的实现。Bul曹操读书网

必贝特是一家专注于研发治疗癌症和其他重大疾病的原研创新药物的高科技企业。自2012年创立以来,公司长期专注一类新药研发,坚持自主创新,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专家钱长庚教授及其团队多年不懈努力,目前已拥有11个自主创新一类新药研发项目,包括临床阶段小分子药5个、IND申报阶段小分子药5个和临床前研究阶段核酸药1个。2021年以来,公司新启动的核酸药项目取得重要进展,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目前,公司成功获得18个临床试验批文,另有5个临床批文CDE评审中。知识产权方面,已获得中国大陆授权发明专利15项,港澳台地区授权发明专利4项,已提交PCT发明专利10项,其中获得国家阶段授权9项。Bul曹操读书网

公司多个管线如BEBT-908、BEBT-260、BEBT-305有潜力成为全球首创一类新药(First-in-class)。其中,BEBT-908是全球首创一类新药PI3K/HDAC双靶点抑制剂,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首个验证二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入组,有望成为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国内首个上市的小分子创新药。BEBT-260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第二代细胞周期检查点Chk1抑制剂;BEBT-305是全球首个用于治疗银屑病Chaperone抑制剂。BEBT-109是全球首个泛-EGFR突变酶抑制剂,BEBT-109治疗外显子20插入非小细胞肺癌正在开展Ib/II期临床试验。利用自身项目优势药物和化合物差异性,公司正在启动的BEBT-109联合BEBT-908治疗接受过第三代EGFR抑制剂治疗后耐药的晚期NSCLC,以及BEBT-209联合BEBT-908治疗接受过内分泌治疗和CDK4/6治疗后耐药的ER+/HER2-晚期乳腺癌,有潜力突破两大恶性肿瘤对一线和二线治疗耐药后无有效治疗药物的难题。必贝特专注于创新以及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志在造福千百万患者。Bul曹操读书网

钱明飞表示,必贝特在创新药研发领域创新性突出,在产品管线研发上体现出了长远发展格局和绝对的竞争优势,与盈科资本在生命科学领域“着眼未来场景布局”的战略相契合。未来,盈科资本将充分发挥在生物医药生态圈价值投资的平台优势,对必贝特开放既有的产业圈层资源,提供全方位的赋能支持,助力必贝特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中的“明日之星”。Bul曹操读书网

相关文章

  • 2021诺贝尔化学奖公布,对新药研发、电池储能等有重大意义
    2021诺贝尔化学奖公布,对新药研发、电池储能等有重大意义

    图片来源:网络2021年诺贝尔奖的最后一个科学类奖项——化学奖揭晓。北京时间10月6日下午5点49分许,2021年诺贝尔奖的最后一个科学类奖项揭晓——德国科学家本杰明·李斯特(BenjaminList)教授与美国科学家大卫·麦克米伦(DavidMacMillan)教授因在“不对称有机催化”上的突破性贡献,被授予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德国科学家李斯特(BenjaminList,左)、美国科学家麦克...

    2021-10-07 13:54:59
  • 和玉资本曾玉:我为何押注下一个Big Thing “源头创新药”丨风云投资人
    和玉资本曾玉:我为何押注下一个Big Thing “源头创新药”丨风云投资人

    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众多研究方向中,细胞焦亡现在炙手可热。今年初,炎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yrotechTherapeutics)正式成立,邵峰院士为联合创始人,他的另一重身份是科学家,最重要的科研成果就是对细胞焦亡的研究,这为本就持续升温的细胞焦亡研究添了一把火。 细胞焦亡是一种由炎性小体引发的细胞程序性死亡,随着细胞膜地破裂,释放出的内容物可以激活人体内强烈的免疫反应。 细胞焦亡在疾病治疗领域究竟...

    2021-09-10 19:54:40
  • 绿叶制药前列腺癌新药III期达预设终点
    绿叶制药前列腺癌新药III期达预设终点

    拟开发用于治疗前列腺癌、乳腺癌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多种病症...

    2021-09-06 19:04:07
  • 打一把游戏看一场病:当VR成为“数字新药”
    打一把游戏看一场病:当VR成为“数字新药”

    人类真是个奇奇怪怪的生物,在吃的方面上天入地,似乎什么都能一口包揽。在云南每年菌类上市的季节,一些人对毒蘑菇比如见手青等青睐有加,无数人躺在医院血泪的教训,仍然不能阻挡吃货的步伐,他们不会怀疑蘑菇的毒性,只怀疑自己的加工处理不合适,第一天吃毒蘑菇躺医院,第二天从医院回来把蘑菇再煮一边吃完继续回医院躺。对于吃的方面可谓是胆大包天,但是在其他方面,比如各种各样的恐惧症面前,什么深海恐惧症、巨物恐惧症、...

    2021-09-04 08:58:17
  • 创新药物企业「绿竹生物」获3.5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加速IPO启动计划
    创新药物企业「绿竹生物」获3.5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加速IPO启动计划

    投资界8月31日消息,日前,北京绿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竹生物)宣布完成3.5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建银国际领投,两家A+H股上市公司泰格医药、丽珠医药战略投资,多家投资机构跟投。本次融资由凯乘资本担任首席财务顾问。据悉,此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自主创新药物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的临床试验研究,以及用于治疗复发性/难治性B细胞白血病(ALL)和治疗复发性/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2021-08-31 09:01:26
  • 创新药研发公司凌科药业完成 5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创新药研发公司凌科药业完成 5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创新药研发公司凌科药业(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凌科药业”)宣布完成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礼来亚洲基金领投,联新资本,杭州和达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跟投。此外,现有投资者君联资本,幂方资本持续加码。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推进凌科药业研发管线中多个项目临床I、II期试验,拓展国际业务合作和支持新项目的临床前开发。易凯资本在本次交易中担任了凌科药业的独家财务顾问。凌科药业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

    2021-08-27 11:16:12
  • 计算驱动新药平台公司康迈迪森获数千万元人民币 Pre-A 轮融资
    计算驱动新药平台公司康迈迪森获数千万元人民币 Pre-A 轮融资

    8月16日,康迈迪森(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ComMedX”)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次融资由BAI资本领投,天使轮领投方峰瑞资本进一步加持,华兴Alpha任此次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本轮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基于蛋白三维结构的创新小分子药物平台的开发和计算驱动的新药研发等领域。ComMedX由创始人万小波博士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黄牛博士、百放英库医药科技(北京)有限公...

    2021-08-16 10:21:10
  • 赛伦生物营收净利润双降 主要产品销量下滑 新药销量未及预期
    赛伦生物营收净利润双降 主要产品销量下滑 新药销量未及预期

    作者:橘颂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8月4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上海赛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赛伦生物”)更新了招股书并回复了监管问询,涉及风险提示、市场占有率、股权变动等方面。GPLP犀牛财经注意到,此次是赛伦生物第二次申请科创板上市,并将于8月11日上会。招股书显示,赛伦生物成立于1999年,主营业务为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针对生物毒素及生物安全领域的预防和治疗药物,注册...

    2021-08-06 13:52:59
  • 英矽智能与西湖制药达成合作,加速冠状病毒创新药物研发
    英矽智能与西湖制药达成合作,加速冠状病毒创新药物研发

    英矽智能(InsilicoMedicine)与西湖制药(WestlakePharma)今日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针对冠状病毒疾病的小分子创新药物。本次合作将基于西湖制药抗冠状病毒药物研发项目展开,该项目旨在针对冠状病毒的关键酶开发广谱小分子抑制剂药物,目前已取得积极的前期研究成果。根据协议,双方将结合英矽智能端到端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平台的优势,进一步利用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和药效关系学等跨学科分...

    2021-08-03 08:49:26
  • 谁会是创新药的炮灰?
    谁会是创新药的炮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丨BT财经,作者|Han创新药,从研发到上市,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沈竞康在2017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及,以过去十年间的研发为样本,创新药通过临床一期、二期、三期的成功率分别为60%、40%和60%。算下来,能通过临床试验的总成功率不到15%。经过研发阶段,这场淘汰赛才刚刚开始,最后经济成本、监管审批仍会刷掉一部分产品。真正从研发走到上市的创新药,差不多...

    2021-07-31 10:54:54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