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内斗开始?岸田质疑安倍经济注水!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12-18 06:50:56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9 次 9 评论
作者: 虚声
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
已获授权转载

01 开火
事情发生在12月15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开炮称,日本政府多年来一直在虚报部分建筑订单数据,但自2020年1月以来,情况有所“改善”
岸田表示,“发生这样的事情是非常令人遗憾的,政府将尽快研究可以采取的措施,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岸田这话传递出来的信息很明显:
信息一、日本GDP注水了。
要知道GDP并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也不仅仅是经济指标,还体现出政府的公信力。
作为刚上任的岸田,怀疑GDP注水,实际上就是在质疑前任政府的公信力。
信息二、2020年1月以来有所改善。
换句话说,岸田质疑2020年之前的GDP数据,很明显是把矛头指向安倍时代。
安倍作为日本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岸田这番质疑,很容易让人理解为,日本政坛内部开始内斗。毕竟安倍引以为傲的安倍经济学,如果被证明有水分,那确实是非常不妙。
当然在众议院那种地方,质疑需要讲证据。那么岸田质疑的依据是什么呢?
据《朝日新闻》报道,自2013年以来(注意这个时间点),日本国土交通省一直在重复计算每月从建筑公司收到的数据,导致日本建筑行业的统计数据被夸大,国内生产总值也被夸大了。
须知安倍第二次上台是从2012年12月开始。现在岸田质疑2013年以来的GDP被注水,相当于直接点名安倍时代的政府公信力有问题。
那么日本建筑行业是如何被夸大的?
1、按照游戏规则,日本建设公司有义务每月向县政府报告施工订单金额;县政府汇总数据上报至国土交通省。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会按时上报。
2、当该月企业没有上报数据时,国土交通省也会指示县政府的统计人员,先根据行业平均水平推测一个数据算入统计总额,而不是留下空白。
3、如果此后建筑公司补交了上个月的数据,国土交通省统计人员会将该企业两个月的总值再次算入统计总额,因此造成数据的重复计算,如此便造成建筑业数据被注水夸大。
2020年,日本GDP为539.3万亿日元;建筑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约为5.3%。
如果建筑行业GDP被注水夸大,那么整个日本GDP也就被注水夸大。如此一来,安倍经济学也就有了水分,安倍的执政成果也就大幅下降。
——岸田向安倍开炮了,拉开了他和安倍之间的战争,也揭开了日本政坛内斗的盖子。
那么岸田为什么要开启和安倍的争斗?答案非常简单,就是安倍威胁到了岸田。
安倍对岸田的威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02 内部威胁
安倍对岸田的第一个威胁,在日本内部。
安倍家在日本树大根深,在政坛影响极大。老铁们回顾下安倍在首相位置上创造的纪录。
2006年,安倍初次当选时,年龄只有52岁,是二战后最年轻的日本首相。
2012年,安倍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执政到2020年底。
截止到2020年8月24日,安倍打破前首相佐藤荣作连续执政时长2798天的纪录,为2799天。之后的每一天,安倍都在创造新的历史。
图片

安倍两次担任首相,执政时间加起来已经超过3100天。
从1885年到如今只有136年时间,日本已经更换了64位、历经100任首相。岸田文雄正好赶上了这个整数。如果从日本投降之后算,76年时间,日本更换了36位首相,其中22人在任不超过两年,11人不超过一年。
老铁们再看上面那张图,连续执政时间第2长的那位佐藤荣作和连续执政时间第9长的岸信介是亲兄弟,岸信介是安倍晋三的外公。
安倍晋三、岸信介、佐藤荣作三个是一家人,就是日本鼎鼎大名的一门三首相。
另外连续执政时间第4长的小泉纯一郎,算安倍晋三的老师。岸田之前的菅义伟,可以说是安倍的接班人。
岸田文雄的20名阁员中,13名都是首次入阁的新面孔,看似在实践自己“老中青”结合的承诺。
但日本媒体第一时间指出,岸田新内阁依旧换汤不换药,重要职位几乎都被安倍以及麻生的人把控。

图片vFU曹操读书网

出任内阁中枢职务的官方长官松野博一,来自安倍主导的自民党第一大派阀细田派;
安倍的胞弟岸信夫继续占据防卫大臣之职;
此前由麻生担当的财务大臣,直接交给了麻生的妻弟铃木俊一;
日本媒体甚至戏称新内阁是“长着岸田面孔的安倍内阁”。
就日本政坛来说,安倍不管在任何层面都影响巨大,对岸田是一种钳制。
岸田现在虽然登上首相之位,但一不小心就会下台。
03 外部威胁
为什么说安倍对岸田会有外部威胁?
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安倍在台湾问题上大放厥词。
众所周知,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绝大部分中国人眼中,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
卸任之后的安倍,偏偏在台湾问题上纠缠不休。12月7日接受一家日媒采访时再次谈及台湾问题,安倍妄言日本应该行动起来,提高大陆“武统台湾”的门槛。
12月14日,安倍以视频方式参与了日本、美国和台湾地区的智库等机构在台北举行的一个论坛,安倍通过视频演讲,呼吁日本、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联合起来阻挡中国的统一。
图片
安倍在担任首相期间,表现还算正常,中日之间的关系能维持基本的“政冷经热”局面。但是在卸任之后,安倍就放飞了自我,经常参拜靖国神社,在台湾问题上大放厥词;表现得如同一个保守派愤青。
鉴于安倍在日本政坛的巨大影响,这番言行就让岸田很难办。
毕竟日本官方必须坚守一个中国的底线。在任的岸田,必须遵守游戏规则(越线的后果会很严重)。但卸任的安倍就可以大放厥词。最关键的是,安倍的言辞无疑是在迎合日本右翼势力,相当于变向给岸田制造压力。
在岸田看来,安倍此举很可能是在为再次复出做准备。了解日本政坛的老铁们都晓得,一个政客担任好几次首相是很常见的事儿。比如说伊藤博文,先后4次担任日本首相。
安倍本人,两次卸任都是以同样的借口,难保不想再次复出。而且安倍年纪也不大,完全可能再次复出。
一旦安倍再次复出,岸田大概率就成为短命首相。这种情况下,岸田为了巩固自己来之不易的首相位置,唯一的选择就是削弱安倍的声望。
怀疑GDP注水,其实就是打击“安倍经济学”,算是削弱安倍声望的重要一步。
那么接下来岸田和安倍会因此开撕么?这完全取决于安倍的选择。
04 安倍的选择
岸田能有今天,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有安倍提拔栽培之功劳。
2015年安倍让身为外交大臣的岸田兼任防务大臣,相当于外交部长兼国防部长。这种程度的任命,相当器重了。
但岸田终究不是菅义伟,他有自己的野心,不想像菅义伟那样活在安倍的阴影中。
图片
岸田现在的出招,更像是投石问路。
接下来安倍可能会有三种选择。
其一,通过某些场合表态,自己的身体没有恢复好,没有复出的计划;那么岸田关于所谓GDP注水的调查会不了了之。
其二,沉默应对。这种沉默,其实就是试探岸田的态度。那么岸田也会进一步投石问路,再次攻击安倍时代的某些政绩,逼迫安倍表态。
其三,督促岸田尊重历史,把日本政府可贵的资源用于民生建设与对盟友的责任上,相当于间接表态要复出。那么两人的开撕大幕大概率就会拉开,爱吃瓜的老铁们会迎来一段愉快的日子。
安倍不想退出历史舞台,岸田不想成为安倍的傀儡。两个人的摩擦已经不可避免。
即便安倍复出,其安倍经济学也难以为继,日本政坛还是要向无序性过度,爱吃瓜的老铁们依然会迎来愉快的日子。

相关文章

  • 虚声:内斗开始?岸田质疑安倍经济注水
    虚声:内斗开始?岸田质疑安倍经济注水

    事情发生在12月15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开炮称,日本政府多年来一直在虚报部分建筑订单数据,但自2020年1月以来,情况有所“改善”。岸田表示,“发生这样的事情是非常令人遗憾的,政府将尽快研究可以采取的措施,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岸田这话传递出来的信息很明显:信息一、日本GDP注水了。要知道GDP并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也不仅仅是经济指标,还体现出政府的公信力。作为刚上任的岸田,怀疑GDP注水,实际上就是在质疑前任政府的公信力。信息二、2020年1月以来有所改善。换句话说,岸田质疑2020...

    2021-12-17 21:24:49
  • 《经济参考报》:超千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迎年度“大考”
    《经济参考报》:超千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迎年度“大考”

    作为国家“双创”工作重要抓手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再次迎来年度“大考”。记者14日从科技部获悉,为加快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化、专业化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科技部火炬中心日前正式对1287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了2020年度评价工作。通过数据和总结上报、统计计算、专家打分和地方评价等严格程序,上述1287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有258家被评为优秀(A类),占整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

    2021-12-17 10:54:43
  • 北京制定平台经济“一业一策”,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
    北京制定平台经济“一业一策”,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

    创头条消息 12月15日,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北京市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据悉,这是北京市连续第5次集中出台的一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被称为“创新+活力”北京营商环境5.0版改革。《方案》要求全面完善与高标准市场体系相适应的公平竞争制度,清除隐性壁垒,增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约束,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根据《方案》,北京市接下来将加...

    2021-12-16 11:54:11
  • 一棵青木:美国式经济制裁,特别适合中国拿来对付立陶宛
    一棵青木:美国式经济制裁,特别适合中国拿来对付立陶宛

    背信弃义的立陶宛,成了最近的反华急先锋,批准台湾当局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立陶宛这个国家,在欧美文化中具备重大文化意义。1990年3月,作为苏联领土的一部分,立陶宛第一个宣布独立,随后立陶宛立刻成为了美苏势力争锋的第一线。苏联没有出硬手进行压制,而是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谈了快一年,但无果。美国察觉到,苏联好像有点虚弱。1991年2月11日,在美国的授意下,冰岛第一个率先承认立陶宛独立,而苏联的戈尔巴乔夫因担心破坏和欧美的关系,未能对此做出强硬反应。随后多米诺骨牌开启。丹麦、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

    2021-12-15 19:56:45
  • 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拟推进160个重大项目
    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拟推进160个重大项目

    创头条消息,12月14日,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在四川宜宾召开。会议提出2022年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拟推进重点任务共10个方面46项,拟推进重大项目160个、总投资约2万亿元。据悉,2021年四川和重庆两省市就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一步加强战略协作、政策协同和工作协调,截至11月底,确定推进的10个方面85项重点任务已完成69项、持续推进15项,因疫...

    2021-12-15 19:03:13
  • 美国式经济制裁,特别适合中国拿来对付立陶宛!
    美国式经济制裁,特别适合中国拿来对付立陶宛!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背信弃义的立陶宛,成了最近的反华急先锋,批准台湾当局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立陶宛这个国家,在欧美文化中具备重大文化意义。1990年3月,作为苏联领土的一部分,立陶宛第一个宣布独立,随后立陶宛立刻成为了美苏势力争锋的第一线。苏联没有出硬手进行压制,而是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谈了快一年,但无果。美国察觉到,苏联好像有点虚弱。1991年2月11日,在美国的授意下,冰岛第一个率先承认立陶宛独立,而苏联的戈尔巴乔夫因担心破坏和欧美的关系,未能对此做出强硬反应...

    2021-12-15 06:47:13
  • 经济面临“三重压力”,互联网行业关键在于“趋利避害”!
    经济面临“三重压力”,互联网行业关键在于“趋利避害”!

    作者: 明叔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微信ID:laomingdashu过去一段时间以来,针对互联网行业的监管措施比较多。这就涉及到一个如何正确看待互联网行业的监管措施,以及如何实事求是地看待互联网行业的问题。从中国互联网行业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在当下这个阶段,加强监管有其充分的必要性。互联网行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其负向的溢出性也日渐显现,包括层出不穷的内容导向和价值观问题、损害用户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问题、垄断问题、资本无序扩张问题等。可以说,中国互联网行业在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已经到了一个需要进...

    2021-12-14 16:55:38
  • 新财迷:美国报复性经济援助,中国朋友越来越多,这是大势所趋!
    新财迷:美国报复性经济援助,中国朋友越来越多,这是大势所趋!

    观察者网消息,中国同尼加拉瓜正式复交,邻国洪都拉斯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即将上任的洪都拉斯总统希奥玛拉·卡斯特罗竞选时曾明确表示,上任后将与中国大陆建交,并与台当局“断交”,但也面临着来自美国的明确施压。据路透社消息,美国官员称,美国不确定洪都拉斯是否会效仿尼加拉瓜,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但他补充说,拜登政府决定继续“撒钱”,准备向卡斯特罗政府提供 “大量”经济援助。国际1.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日前主持召开联合国维和人员安全之友小组会议,与会者赞赏中方为推动维和人员安全议题所作重要贡献,并呼吁进一步增进维和人...

    2021-12-13 11:42:41
  • 中国企业家应如何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中国企业家应如何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作者: 明叔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微信ID:laomingdashu2021年12月8日-10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对过去一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对明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安排,还特别结合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普通民众、企业家群体、舆论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回应。这是解读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与往年存在明显不同的地方。过去一段时间以来,针对国家出台加强对互联网行业监管、提出共同富裕等做法,企业家群体在对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初衷表示认同的基础上,对于当前社...

    2021-12-13 06:48:58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展望202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展望2022!

    原创: 顾子明本文授权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政事堂Plus201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相比于刚刚结束的政治局会议,在“稳定”之外,释放了更多的详细内容。按照惯例,对这场最重要的会议进行解读,并分析对明年资本市场的影响。首先,看一下明年的七条主要工作。历来审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重要的,就是看工作排序。一是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二是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三是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四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五是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六是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

    2021-12-11 11:48:48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