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为中美短期进展鼓掌,为中美长期斗争做准备!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11-16 20:53:17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9 次 9 评论
作者: 明叔
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
微信ID:laomingdashu

2021年11月16日北京时间上午,中美两国领导人举行了长达三个多小时的视频会晤。

这是拜登政府1月20日上台以来,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之间进行的层级最高、时间最长、涵盖话题最广泛的一次会晤。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美国的通稿会不会跟中方不一样?

这个是肯定的。

根据国际惯例,双方的通稿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去写,但也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任何一方通稿中涉及对方的内容,一定需要对方确认。

所以,新华社通稿中有关拜登表态的部分,也是高度准确,且得到美方确认的。

从各方发出的信息来看,这次会晤是9月10日中美领导人通电话时拜登主动提出来的,最后会晤的时间也尊重了中方的选择。根据新华社通稿,本次会晤是“坦率、建设性、实质性和富有成效”的。

对于本次会晤,中美之间的期待并不完全相同。

对于中方来说,希望通过会晤:

——阐明对发展中美关系的原则,也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阐明中国在双边关系中各个问题上的立场,对美国一些误导性的说法进行驳斥;
——在双方有共识的部分,基于平等、互惠的原则,取得积极进展;
——最终让中美关系早日回到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上来。

对于美方来说,过去9个多月,中美在外交上激烈交锋,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由于美国一些人希望“以台制华”,不断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的信号,不仅导致台海地区局势紧张,也让中美之间有出现某种形式冲突的可能,美国希望跟中国坦率、直接沟通,强调不要让中美竞争滑向冲突,建立“常识性的护栏”。

美国同时继续明确,在双方有分歧的地方会明确说出美方的担心和意图,在双方可以合作的地方进行合作。

应该说,中国对于发展中美关系有更理性、更深入、更全面的思考,也有更积极的期待。中国不仅希望中美可以建立“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关系,更希望通过中美合作去引领全球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

美国对中美关系的思考明显更狭隘,主要着眼点是不要让竞争滑向冲突。对于中美如何管控分歧、如何实现互利共赢、如何引领全球合作,缺乏深入的思考、设计,也提不出积极的建议。

简单说,中国对于发展中美关系是建设性的,是有大胸怀、大格局的,美国对于发展中美关系是防守型的,是偏消极的。

出现这种分别的根本原因在于,中美两国目前面临迥然不同的发展态势,美国的自信心明显不足。

单独看这一次会晤,应该说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任何时候,中美两国谈总比不谈好。特别是两国元首,可以在最高层面为两国关系发展指明方向,对接下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根据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峰在会晤之后的表态,这次会晤达成了两项原则共识,一是两国元首都强调中美关系的极端重要性;二是两国元首都表示反对打“新冷战”。

从中方传出的消息看,拜登在会晤中做出了一些积极的表态,比如:

拜登表示,愿明确重申,美方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国政府致力于奉行长期一贯的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希望台海地区保持和平稳定。Moo曹操读书网


应该说,这是拜登对中方7月份在中美天津会谈中提出的“三个底线”的直接回应,这对于中美减少战略误判、增强战略互信,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在白宫发布的通稿中,对这些内容几乎只字未提,反而继续大谈“自由开放的印太”、21世纪的“道路规则”等,这充分表明了美国当前对华政策的“两面性”。

中国人常说,“听其言,观其行”。

对于拜登在此次会晤中的各种表态,同样如此,我们不仅要看拜登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看接下来拜登执政团队在中美关系中会做什么。

判断美国对华战略意图,关键还是要看:

——美国是否继续寻求遏制中国发展,包括延续对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制裁,破坏中国建立独立自主芯片产业的努力等;
——美国是否继续在国际上组建反华军事、外交和政治同盟;
——美国是否继续激烈地打“台湾牌”,以台制华;
——美国是否会在香港、新疆等各种问题,继续干涉中国内政。

目前看起来,美国要在中美关系上彻底改弦更张的可能性不大,这是因为:

——美国从维护自身霸权出发,在现阶段不太可能彻底放弃遏制中国的战略,也不会心甘情愿地承认美国将会沦为“老二”,更不会认同中国选择的政治制度、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美国国内的政治生态决定了,拜登要想改善对华关系,在国内面临特朗普、共和党的掣肘和强大阻力。

对于中国来说,在发展对美关系上,还是可以继续坚持:“丢掉幻想、坚持斗争、守住底线、静观其变”。

1)相信经过过去几年的对美斗争与博弈,中国现在上下都已经看清楚了,不管美国用多少漂亮话来包装自己的言行,美国遏制中国的决心短期内不太可能改变,中国上下对美国并不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2)中美作为核大国,最终一定要学会“和平共处”,但这种“和平共处”只能通过不断的斗争,来明确各自的原则、底线和边界,最终还是两国综合国力较量的结果,只能通过“以斗争求团结”的方式来实现。

3)这个时候,中国要做的就是继续坚持给美国划定的“三条底线”:

——美国不得挑战、诋毁甚至试图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
——美国不得试图阻挠甚至打断中国的发展进程;
——美国不得侵犯中国国家主权,更不能破坏中国领土完整。

如果美国继续用行动冲撞这三条底线,不管美国嘴巴上说了多少漂亮话,中国都会做出反应。

4)中美博弈,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两国的综合国力(存量国力)和发展态势(增量国力),其背后是两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高下。

接下来很多年,我们处理任何重大国内和国际的问题,都要考虑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一项政策、一个决策、一个行动,都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帮助中国在中美博弈中取得更有利的地位。

这是一种广义上的“讲政治”,它不仅涉及到政府层面,也应该涉及到企业、社会、教育、科技、学术等方方面面,大家都要有这种“为中国在中美博弈中创造有利条件”的大局观。

还是那句话,中美博弈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要为此做好准备。

中国要始终坚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静观其变,5年-10年后,中美博弈很可能将迎来一番全新的局面。我们要保持耐心,更要坚定信心。

相关文章

  • 占豪:中美视频会晤,释放三大重磅信号!
    占豪:中美视频会晤,释放三大重磅信号!

    由于中美两国是全球前两强的国家,两国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外交关系,好坏直接决定世界和平和经济发展,再加上这是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的首次会晤,所以其意义非常重大,全世界都密切关注着中美元首这次互动的一举一动。其实,对世界各国而言,一方面担心中美对抗,因为中美对抗意味着全球动荡,有些国家将被迫选边站,那将会让他们非常痛苦,中美两国谁都得罪不起;另一方面,他们也担心中美展开一些深度合作,也怕损害他们的利益,譬如欧盟、俄罗斯、日本都希望中美斗而不破,那样对他们最有利,政治操作空间最大。中美这次元首视频会晤,可谓是瓜熟蒂...

    2021-11-16 18:53:10
  • 孙玉良:扭转航向!中美两国元首会晤,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为何成舆论热点
    孙玉良:扭转航向!中美两国元首会晤,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为何成舆论热点

    2021年11月16日将是被重重写入历史的一天!因为这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将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会晤,而是中美关系处于关键十字路口之际,两国最高领导人展现“高屋建瓴”的一次会晤,能否取得重要成果,关系着中美关系未来的走向,同时也深度影响着国际格局。本着善良的愿望,中美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都希望这次会晤能够取得对两国和世界都有利的结果,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提出的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又一次成为世界舆论的讨论热点。令国际社会感兴趣的是,这次两国元首会晤前,美国又释放了一次善意,把外逃...

    2021-11-16 18:42:23
  • 中美视频峰会,这十个细节非同寻常!
    中美视频峰会,这十个细节非同寻常!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11月16日,必定是载入中国外交史的一天。中美元首视频会晤,很多央媒都报道了。一些小视频,看了很多遍,真是非常感慨。感慨今天的中国,确实已不是100年前的中国;感慨今天的中国外交,风度、格局和情怀,确实让世界刮目相看。外交无小事,细节很重要。至少十个值得铭记的细节吧。细节一,视频峰会。这是一次视频峰会。中国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看视频,双方“见面”,相互挥手致意。拜登举起的右手中,还特意夹着一支笔;桌子上,则摆着一个大文件夹...

    2021-11-16 15:53:59
  • 中美元首三个半小时会晤,传递出哪些重大信息?
    中美元首三个半小时会晤,传递出哪些重大信息?

    来源微信公众号:补壹刀已获转载授权执笔/斩魄刀、刀剑笑 叨叨姐 12:24分,备受关注的中美元首首次视频会晤结束。 3个半小时前,这场对话在友好氛围中开启。但从双方开场白中,舆论立即注意到了其中显而易见的“差距”:中方关注的是“新冠疫情”“气候变化”,而美方又提出了“人权”“自由开放的印太”等老套话题。 刚刚,有关这次会谈闭门阶段的一些内容,已被陆续释出。 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被中方确认是新时期中美相处的三点原则。 拜登表示,愿明确重申,美方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

    2021-11-16 15:53:56
  • 中美视频会晤,释放三大重磅信号!
    中美视频会晤,释放三大重磅信号!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11月16日上午8时45分许,全世界都期待的中美元首视频会晤如期举行。由于中美两国是全球前两强的国家,两国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外交关系,好坏直接决定世界和平和经济发展,再加上这是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的首次会晤,所以其意义非常重大,全世界都密切关注着中美元首这次互动的一举一动。其实,对世界各国而言,一方面担心中美对抗,因为中美对抗意味着全球动荡,有些国家将被迫选边站,那将会让他们非常痛苦,中美两国谁都得罪不起;另一方面,他们也担心中美展开一些深度合作,也怕损...

    2021-11-16 13:53:39
  • 大树乡长:中美博弈告一段落
    大树乡长:中美博弈告一段落

    经过半年多的激烈博弈,就在上周,中美双方比较愉快的签订了一个联合宣言,中美博弈告一段落,可以准备下一场了。签订联合宣言的地点是英国格拉斯哥,场合是联合国气候大会,主题是碳排放。这其实是一个很尴尬的事情,当然只要中美两国不尴尬就没有任何国家敢尴尬。尴尬之一:碳排放税推动者欧洲反而被中美抛下我们都知道欧洲人为了掌控碳排放权,已经投入了多少,这可是长达几十年的持续投入。欧洲早早的废掉了火电、大规模的转为天然气,现在面临国内电力紧缺和俄罗斯胁迫的双重压力,今年又是十几年来可能最冷的冬季;行政效率极低的欧盟议会都通...

    2021-11-16 09:13:04
  • 中美博弈告一段落!
    中美博弈告一段落!

    来源:大树乡长(ID:dashuxiangzhang)经过半年多的激烈博弈,就在上周,中美双方比较愉快的签订了一个联合宣言,中美博弈告一段落,可以准备下一场了。签订联合宣言的地点是英国格拉斯哥,场合是联合国气候大会,主题是碳排放。这其实是一个很尴尬的事情,当然只要中美两国不尴尬就没有任何国家敢尴尬。尴尬之一:碳排放税推动者欧洲反而被中美抛下我们都知道欧洲人为了掌控碳排放权,已经投入了多少,这可是长达几十年的持续投入。欧洲早早的废掉了火电、大规模的转为天然气,现在面临国内电力紧缺和俄罗斯胁迫的双重压力,今年...

    2021-11-16 06:47:38
  • 孙玉良:中美首脑会晤前又交锋?美对两岸关系存“悖论”,这是一切的源头
    孙玉良:中美首脑会晤前又交锋?美对两岸关系存“悖论”,这是一切的源头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将于北京时间11月16日上午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由于时差关系,这一时间将是美国的晚上。虽然是线上会晤,但中美两国元首的这次会晤也相当重要,因为这是美国政府换届后其总统首次与中国领导人直接“面对面”。在这次会晤之前,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了电话。一些外媒将王毅与布林肯的这次电话解读为“相互警告”式的交锋,中方主要关注台湾问题,看重美国对台湾的态度,警告美国不要做支持台湾独立的事,而美方则表示美中领导人将讨论“如何负责任地管理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竞争...

    2021-11-15 20:36:02
  • 金桥智库:中美元首视频会晤定了,有哪些值得我们期望的?
    金桥智库:中美元首视频会晤定了,有哪些值得我们期望的?

    今年10月6日,中美高层会晤在欧洲中立国瑞士举行,代表中国的杨委员与代表美国的沙利文跨越千山万水,坐在一起谈了六个多小时,达成了一些共识和成果,其中之一就是年底前安排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如今日子终于落定了,11月16日,中美两国元首将举行视频峰会。其实,在罗马G20峰会和英国哥斯拉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之前,许多美国媒体就一厢情愿地期待过,中美元首的会晤。可惜中国和俄罗斯双双缺席了会议,让美国媒体大失所望。原因大家都懂的,我们这边要开一场重要的武林大会。这一次中美元首视频峰会备受全球瞩目,不仅是因为中国和美国是...

    2021-11-15 20:23:10
  • 中美元首视频会晤定了,有哪些值得我们期望的?
    中美元首视频会晤定了,有哪些值得我们期望的?

    原创: 金桥智库来源微信公众号:王诚说人生已获授权 今年10月6日,中美高层会晤在欧洲中立国瑞士举行,代表中国的杨委员与代表美国的沙利文跨越千山万水,坐在一起谈了六个多小时,达成了一些共识和成果,其中之一就是年底前安排中美两国元首会晤。 如今日子终于落定了,11月16日,中美两国元首将举行视频峰会。其实,在罗马G20峰会和英国哥斯拉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之前,许多美国媒体就一厢情愿地期待过,中美元首的会晤。可惜中国和俄罗斯双双缺席了会议,让美国媒体大失所望。原因大家都懂的,我们这边要开一场重要的武林大会。 这...

    2021-11-15 10:48:53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