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 儿媳看不惯婆婆做家务,搬出去后才追悔不及,才深知婆婆的不容易
    儿媳看不惯婆婆做家务,搬出去后才追悔不及,才深知婆婆的不容易
    爱情很美好,婚姻却很现实,婚前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是婚后的生活却需要承担起各自的家庭角色,还要面临更多的琐事和工作压力,若是心态上不能从爱情里过渡到婚姻,那家庭生活就只会是一地鸡毛。对于女人来说,结婚后都渴望有自己的房子,特别是能够不和公婆同住,毕竟两代人的三观和生活习惯都不同,若是相处不来难免会闹矛盾,只不过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迫于经济压力,不少人结婚后并不能潇洒地搬出去。虽然和公...
    2023-05-19
  • “女孩子是要哄的,主动点不就好了”:失望攒够了是要学会放弃的
    “女孩子是要哄的,主动点不就好了”:失望攒够了是要学会放弃的
    美好的爱情可遇不可求,遇到喜欢的人要主动,否则一个转身或许就是一辈子,很多人都不懂得珍惜,也只有在失去后才会懊悔不已,所以对待爱情,要学会主动,反之,遇上对你毫无感觉的人,也要学会放手,毕竟感情是你情我愿的事,而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肖阳是农村里出生的,家境并不是很好,但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还是来到了大城市读书,毕业后也留在当地打拼自己的未来,好在肖阳够努力,也有足够的上进心,不久后就在公司里站稳...
  • “就地养老好,不用给儿子家当带薪保姆”婆婆感慨,儿子儿媳羞愧
    “就地养老好,不用给儿子家当带薪保姆”婆婆感慨,儿子儿媳羞愧
    人到晚年,你是愿意就地独自养老,还是愿意跟儿子儿媳养老?对于养老这个问题,上了年纪的父母,都会特别敏感。因为在哪里养老,靠谁养老,也成为了父母心中的一大痛点。子女孝顺,父母自然不愁在哪里养老;子女不孝顺不懂事,父母就会为养老愁白了头发。去子女家,子女的伴侣不欢迎;在自己家养老,人到晚年,各种病痛不断,自己也没有把握能安度晚年。因此,父母的晚年养老,就成为了父母的一大心病。在哪里养老,跟谁养老,都...
  • 婆婆带孙8年,一朝被儿媳过河拆桥赶回老家,婆婆收回房子赶人走
    婆婆带孙8年,一朝被儿媳过河拆桥赶回老家,婆婆收回房子赶人走
    所谓的婆媳关系,本来就是婚姻的副产品,让两个只有利害关系,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的婆媳,在一个家里长时间的和平共处,还要达到一种水乳交融的地步,这怎么可能?其实,婆媳之间最好的相处之道,莫过于视如己出的关爱,相敬如宾的对待。儿媳妇不是亲闺女,却胜似亲闺女。婆婆不是亲妈,却胜似亲妈。只有做到这两点,婆媳之间,就不难相处。毕竟,自己的亲妈是妈,别人的妈也是妈。自己的女儿是女儿,别人的女儿也是女儿。01、婆...
  • 65岁婆婆直言:卖掉养老房给儿子换大房子同住,是我最愚蠢的决定
    65岁婆婆直言:卖掉养老房给儿子换大房子同住,是我最愚蠢的决定
    如果让你自己选择,你会选择自己攒钱养老,还是选择跟儿女同住养老?虽然现在很多人提倡老年人自己多攒钱,晚年就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再有求于儿女。然而,在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心里,他们还是比较传统的,希望晚年能和儿女住在一起。因为只有和儿女住在一起,自己才能体会到天伦之乐。于是在这样的亲情渴望下,很多老年人会大方地把自己的养老金积蓄全都拿出来给儿女去改善家庭条件。然而,老年人的大方,到最后却会伤害到自己。...
    2023-05-17
  • 儿子刚新婚半年,妻子迫不及待逼着离婚,丈夫崩溃:你都忍了25年
    儿子刚新婚半年,妻子迫不及待逼着离婚,丈夫崩溃:你都忍了25年
    高尔基曾说:婚姻是两个人精神的结合,目的就是要共同克服人世的一切艰难、困苦。可很多人都搞不懂,婚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又在哪里?在很多人眼里,婚姻只不过是人生的避难所,能遮风挡雨就足以。其实,婚姻是什么,亦舒在《我的前半生》里写得很清楚:人为什么要结婚,还不是因为人生不易,需要找一个人同舟共济。因为人生不易,所以我们才需要找一个人同舟共济。如果这个人连这点都做不到,又谈何白头偕老?01、结婚25年...
    2023-05-17
  • 女婿赶走带娃6年的岳父母,把自己父母接来:岳父母有退休金养老
    女婿赶走带娃6年的岳父母,把自己父母接来:岳父母有退休金养老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确实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才会各有各的不幸。至于造成这些不幸的原因,则取决于各人。如果你女儿需要帮忙带孩子,你刚好退休,你愿意去吗?有人说,岳父母给女婿带孩子,吃力不讨好,给再多钱都不去,更何况还要自己倒贴退休金。但道理是这个道理,在很多人眼里,女婿再无情凉薄,也不及女儿。女儿有需要,为人父母又怎可...
    2023-05-17
  • 56岁岳母拿退休金帮女婿带孩6年,亲家来看孙一周,岳母罢工回家
    56岁岳母拿退休金帮女婿带孩6年,亲家来看孙一周,岳母罢工回家
    十个岳母有九个疼爱女婿,可十个婆婆有九个和儿媳妇关系紧张。因为岳母心疼自己的女儿,所以千方百计讨好女婿,希望女婿能善待自己的女儿。可大多数的婆婆,却只会心疼自己的儿子,对儿媳妇千方百计刁难和算计。正因为岳母和婆婆立场不同,心疼的对象不同,所以最终得到的结果也截然不同。曾经有人说,如果婆媳双方,能在爱和尊重的基础上,学会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那这世界上就没有那么多的婆媳矛盾。可人与人是截然不同的,要...
  • 在女儿家住7天,女婿吵了5次架,丈母娘:我住自己的房子有什么错
    在女儿家住7天,女婿吵了5次架,丈母娘:我住自己的房子有什么错
    奥斯汀在《理智与情感》中写道:婚姻,只考虑家境是荒谬的;不考虑家境是愚蠢的。由此可见,两个人要结婚,必须考虑家境。因为不考虑家境的两个人,迟早也会因为经济问题,而分道扬镳。俗话说得好,贫贱夫妻百事哀,没有钱的婚姻,寸步难行。虽然说得过于夸张,但这也是真实的现状。毕竟恋爱,可以靠情感来维持,但婚姻却不行。01、女儿要倒贴下嫁,父母无奈成全当初女儿兴高采烈要和农村来的女婿谈婚论嫁的时候,苏阿姨和老伴...
    2023-05-16
  • “我罢工,谁孩谁养”婆婆打工还儿子债务,儿媳却带自己爸妈旅游
    “我罢工,谁孩谁养”婆婆打工还儿子债务,儿媳却带自己爸妈旅游
    两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婆媳,因为同一个男人,共处一个屋檐下,那么她们的关系,应该亲如母女,还是相敬如宾呢?婆媳之间,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无非就是各自的委屈,没有人懂得和体谅。久而久之,付出也就不再那么殷勤和无私,而抱怨和不满,却又慢慢开始产生。婆媳之间的相处之道,无非就是视如己出的关爱,相敬如宾的对待。视如己出的关爱,是指将心比心,自己的妈是妈,别人的妈也是妈。自己的女儿是女儿,别人的女儿也是女...
  • “儿媳,你咋让我儿伺候你”婆婆不满,儿媳:我工资是你儿子三倍
    “儿媳,你咋让我儿伺候你”婆婆不满,儿媳:我工资是你儿子三倍
    情投意合的两个人,终于结婚成为了一家人。那么谁该主内,谁该主外呢?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一个家庭里,经济条件好的那个人,往往具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以往,总是说男人主外女人主内。可如今,社会在改变,时代在进步。不管是谁主内谁主外,只要这个人的经济地位强,那么他就有了在家里当家做主的资本和底气。01、儿子洗衣做饭伺候儿媳妇,婆婆心疼张阿姨自从来到儿子家之后,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因为她觉得...
  • 花百万给儿买房,又让儿媳住3万月子中心,投靠儿子却换来租房住
    花百万给儿买房,又让儿媳住3万月子中心,投靠儿子却换来租房住
    曾经有人调侃:父母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孩子的家,却不是父母的家。莎士比亚在他的《李尔王》中写道:不知感恩的儿女,比毒蛇的利齿更能噬痛人心。不知感恩的儿女,确实比毒蛇的利齿更让人痛心。一边是有着二十多年养育之恩的亲生父母,一边是会陪伴自己一辈子的伴侣,孰轻孰重,或许没有几个男人能掂量得清楚?01、父母百万给儿子买房,换来一句“应该的”60岁的孙阿姨,她和老伴花了大半生的积蓄为儿子买了婚房,还让儿...
  • 退休婆婆放话:儿子结婚,买房给50万首付,不伺候月子,不带孙儿
    退休婆婆放话:儿子结婚,买房给50万首付,不伺候月子,不带孙儿
    现在的人,很多双标的。儿媳妇一边嚷着不养老,却又一边嚷着要彩礼,要啃老。而老人一边嚷着不出钱,不带孙子,一边却又拿义务亲情绑架。其实,婆婆和儿媳妇之间,应该是同盟,而不是天敌。婆婆和儿媳妇没有血缘关系,拿血缘来说事,两人都谈不上。而拿亲情来说义务,又还没到那个份。所以,有些人活得很通透,但有些人却活得很累。至于你活得累还是舒心,那就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想法。01、未来亲家狮子大开口宋阿姨今年50岁...
    2023-05-16
  • 彩礼30万还得全款买房,逼走了穷小子,却让女儿熬成35岁大龄剩女
    彩礼30万还得全款买房,逼走了穷小子,却让女儿熬成35岁大龄剩女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有时宁可委屈自己,也要让子女过得更好,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都会积极地去参与其中,特别是结婚这种人生大事,更会去层层把关,希望子女能够遇到对的人,往后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只不过人心难测,有的父母会为了子女着想,有的却会为了其中的利益,把婚姻当成了交易,只想着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或者计算着得失,不惜去各种算计,到头来反而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把孩子的婚事都给作没了,作为父母...
    2023-05-15
  • “哪有在女婿家养老,我可没那个义务”岳母:那从我的房子搬出去
    “哪有在女婿家养老,我可没那个义务”岳母:那从我的房子搬出去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哪怕是倾其所有,也要让子女过上更好的生活,而懂得知恩图报的人,自然也会为父母养老,但人心难测,父母过度的溺爱,有时也会给孩子树立错误的价值观,越是对他好,他就越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到头来只会一味的索取却不懂得感恩,也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真诚,需要有边界感,若是以为是家人,就能肆无忌惮地损害对方的利益,一旦把亲情给耗尽,哪怕是你最亲近的人,也会和你保持距...
    202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