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日入10万円的童帝|稀缺的某业男演员市场困境
昨天网友发了个链接给我,说结成的收入这么点,视频内容大致就是问了结成最高月收入,答案是200万円(约10万rmb),最高日收入则是10万円。
这十万円还是一天出演了3个单元的收入,以这个收入来说,其实结成的收入已经算是某业男演员中挺高的一个收入层级了,也难怪他讲这话的时候感觉他整个人的表情都很虚。
之前我们也做过男演员收入的推文,大致就是一个演出3~6万円,如果单日要出的单元剧多的话,会在演出基础上再加一些(也要考虑到工作时长,结成3个单元收10万円,对导演来说算是高性价比非常高的男演员了),10万円的日收确实算是某业中很高的一个日入。
只是,我看到童帝说自己收入的时候,想起了另一件事情。
去年的4月份,某业出现了一个比较危急的情况:男演员急缺。
据说去年三四月份,某业在卷共演和宏大场景的企画,结果才发现能找的,能拿出手的男演员,不足百人,于是就出现了男演员的用工荒。
所以当时有很多人在SNS发布了急招男演员的消息,包括Alvirosso事务所的老板以及多名导演都下场招聘。
当时月岛樱还发文说,某业现在男演员感觉严重不足,人数低于百人。
左慈半造
早在2019、2020、2021、2022、2023年,某业每年都招募过一批男演员,像【左慈班长】就是2019年SOD当时招募的“男演员训练班”成员,SOD当初搞了两届(还是三届来着?),留存率算是最高的,但是这个高也只是相对的。
2019年那一届,据说找了20名左右的学员,留下来的也就一手指数,混出头的,应该也就【林太一】和【東雲怜弥】,左慈半造后来也是去了giga当动作指导兼男演员,这还是他本身就有动作演员的基础。
東雲怜弥
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某业招收的男演员加起来也有数百来号人,但是这几年留下来的有多少呢??
几乎都没留下来,所以在2024年出现了“空前不足”,当时Alvirosso事务所的老板发文甚至用了【成为某业男演员空前不足的救世主】这种词汇。
也就是在去年,某业又扩招了一大波男演员,去年也出现了一批招募男演员以及“培养男演员”的中介公司。
但是,这个情况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大多数能留下来的,还是从SOD里出来的。
为什么呢??
因为某业的男演员群体,是阶级非常固化的一个群体,工资分阶级,资源分阶级,就连工作内容也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所以今年一月份的时候我还在说,看到一个招募男演员的中介,朋友圈里发的内容全是在抱怨,说新人不懂规矩,不听指挥,不能吃苦什么的。
为什么SOD的学员训练班的留存率是最高的,因为SOD招收的,大多数都是针对于女性向市场的男演员,在形象上有一定的基础,并且给的薪资相对会高一些,成为SOD制作男主角的几率也是最高的(但是SOD能给的女性向工作其实不多,所以很多人在有条件的时候,会逐渐过渡到常规市场)
太刀茜祢
为什么常规市场招募的男演员,几乎都留存不下来?
原因也是,常规市场没有SOD那么定向招收,需要的时候你是“救世主”,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就是中介发动态抱怨的不懂规矩的“对象”。
等级限制太严重了,几乎所有的人脉资源都掌握在那帮前辈手中,他们掌握着大量的工作资源,一边说要培养新人,一边又占据着大量的工作邀约不给新人机会,觉得新人想要迈上台阶,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几年前我接触到一个某业经纪人就说过这事,男演员群体太讲究人脉资源了,拿千円时薪,日收不到5000円的新人,要给日入五万的老家伙们拜码头,端茶送水当小弟,请吃饭拉关系才有机会,就这样前辈还要对你指手画脚的,但是就这点收入,体检费交通费服装费都要男演员自费,还要去照顾收入更高的前辈们,换谁都不会愿意的。
伊崎悠人
也就是因为太吃人脉关系了,等级过于固化,所以最近两年下来,也不是说没有新人男演员,有一部分新人还是留下来了,但是他们几乎都没有什么太多的工作机会,往往都去很小型的制作商混饭吃。
而且最近两年出道的新人,像【大志】、像【伊崎悠人】,也不是形象不行,也不是能力不行,但都去卷过同性市场,常规市场的资源都是前辈们拿着,然后给后辈画饼,熬吧,熬过去了,我们退了之后就是你们的天下了。
然后呢,然后就是一帮六七十岁的老家伙们,还能当常规市场的主力,而新人们,三年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蓝井优太】都混了十年了,他的工作机会都没阿卓多,再怎么被NG,大不了阿卓还能去学一门外语,闲暇之余把歌唱。
而像那些能留下名字的新人男演员,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大多数男新人一进场,都是从底层开始做起,拿的钱少,在现场也是受气包,看你是新人,态度可不是理解你没经验,脾气差点的导演直接就变身电报机了,也没想象中的“把兴趣当工作”,跟自己内心期望的完全不是一件事,体检、交通费用交一下,一天白干,一个体检能用两星期,但是两星期里面不一定能接多少活。
而这种薪资,这种机制下,能找到的基本也是牛鬼蛇神居多,这帮人可能一来就充满幻想,在现场也很难控制住自己,也出过乱七八糟的事情,不满足于来了只是充当工具人,所以中介抱怨新人才是常态,主要问题也是薪资上不去,机制还挺苛刻,能招来的基本都不会是理想的人群。
而某业男演员这个薪资层级,四十多年了,就没涨过,就连去年遇到的“男演员荒”,这个薪资也没涨过,一边说没人,一边不加薪资,就那么一亩三分地的市场,封顶也就是五万円一个单元的市场,还搞出了那么固化的阶级差,给新人男演员设立了重重关卡和规则,也就难怪没人愿意进来,即使入了行,在这种氛围中,留存率自然也低得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