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 俄国防部提议更新波罗的海领海基线,引发北约多国不满后已删除草案
    俄国防部提议更新波罗的海领海基线,引发北约多国不满后已删除草案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5月21日,俄罗斯国防部提交了关于修改俄罗斯在波罗的海东部海上边界的文件草案,这在芬兰、瑞典、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等北约成员国中间引发了一波混乱和担忧。仅隔一天后,在未作出任何解释说明的情况下,该文件草案已从俄官方门户网站上删除。2019年4月4日,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地区波罗的海沿岸,俄海军波罗的海舰队举行军事演习。图自路透社 综合路透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等报道,5月2...
  • 为什么俄罗斯执着于扩张领土?
    为什么俄罗斯执着于扩张领土?
    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高达1700多万平方公里,之前苏联和沙俄还在时更大,竟然有2200多万平方公里。那么,俄罗斯的国土都那么大了,为什么还想着对外扩张?几百年间,俄罗斯从区区一东欧小国成长为横跨欧亚的大国,先后三次瓜分波兰,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从土耳其手中夺走了克里米亚和乌克兰,之后又从中国手中夺去了17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前几年,俄总统在回答小学生问题时更是直接表态俄...
  • 瑞典终于扫清“障碍”,北约对俄罗斯形成“环波罗的海”包围圈
    瑞典终于扫清“障碍”,北约对俄罗斯形成“环波罗的海”包围圈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2月26日,匈牙利国会批准瑞典加入北约的申请,等走完相关程序后,瑞典将成为北约第32个成员国。至此,这一向东步步紧逼的军事同盟实现“环波罗的海”包围圈,除了俄罗斯,波罗的海周边9个国家都被北约纳入麾下。《纽约时报》发文称,这标志着俄乌战争引发的西方和俄罗斯之间的力量平衡发生重大转变,新成员让北约在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威慑力量大幅增强,便于北约在波罗的海限制俄罗斯海军并监视北极地 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升级后,瑞典和芬兰放弃长期奉行的军事不结盟政策,同年5月同时申请加入北约。在申请加入之...
  • 普京:一些欧洲国家将“恐俄症”提升为国家政策,波罗的海国家的人权问题堪忧
    普京:一些欧洲国家将“恐俄症”提升为国家政策,波罗的海国家的人权问题堪忧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据路透社当地时间1月2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天出席列宁格勒保卫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活动,他在种族灭绝受害者纪念碑揭幕仪式上谴责了欧洲的“俄罗斯恐惧症”,并对波罗的海国家的人权问题提出了批评。当地时间1月27日,俄罗斯列宁格勒州,列宁格勒保卫战胜利80周年之际,俄总统普京参加悼念活动。图自澎湃影像 “基辅政权颂扬希特勒的帮凶,即党卫军……在一些欧洲国家,‘恐俄症’被提升为国...
  • 宫崎骏新电影遭立陶宛影院集体抵制,称“发行商与俄罗斯有联系”
    宫崎骏新电影遭立陶宛影院集体抵制,称“发行商与俄罗斯有联系”
    (观察者网讯)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新作《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英语片名《男孩与苍鹭》)是今年最受关注的动画电影之一,但这部影片近日却意外遭到立陶宛电影院的集体抵制,理由竟是称该影片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发行商“与俄罗斯存在联系”。据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LRT)12月14日报道,立陶宛国内电影院和电影发行商集体当天发表声明称,由于影片发行商与俄罗斯“有联系”,立陶宛所有电影院都不会放映《你想活出怎样的...
  • 芬兰外长:在天然气管道受损事件调查中信任中方
    芬兰外长:在天然气管道受损事件调查中信任中方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12月9日,芬兰外交部长埃琳娜·瓦尔托宁(Elina Valtonen)在接受美国“政客”新闻网采访时称,在针对“波罗的海连接器”(Balticconnector)天然气管道受损事件的调查中,芬兰信任中方。瓦尔托宁表示,中国集装箱船“新新北极熊”号已经抵达中国。“中国当局将与芬兰,也许还有爱沙尼亚,采取联合调查行动。”“在外交层面,中国已承诺协助调查,我们信任中方会就此事协...
  • 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受损,一艘中国集装箱船有嫌疑?外交部:事件在调查中
    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受损,一艘中国集装箱船有嫌疑?外交部:事件在调查中
    10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针对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受损的调查进行提问,称芬兰国家调查局的调查显示,中国集装箱船“新新北极熊”号有主要嫌疑。中方对于当前调查结果有何回应?中国官方是否与该船取得联系?中国政府是否与该船有关系?毛宁表示,中方一贯主张国际社会应当加强合作,共同维护跨境基础设施的安全,这是个重要的问题。目前,关于你提到的这个事件,中方同芬兰等方面保持着顺畅的沟通,...
  • 芬兰总统称希望得到中方协助,调查天然气管道受损事故
    芬兰总统称希望得到中方协助,调查天然气管道受损事故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12月2日,芬兰总统尼尼斯托在接受该国国有媒体芬兰广播公司采访时称,芬兰希望得到中国的帮助,以调查“波罗的海连接器”(Balticconnector)天然气管道两个月前受损一事。尼尼斯托还称,中国集装箱船“新新北极熊”号很快将抵达中国。路透社此前称,这艘船目前被芬兰视为天然气管道受损事件的主要调查对象。图源:X平台 在芬兰广播公司1台当地时间2日早上播出的节目里,尼尼斯托发...
  • 《金融时报》文章污蔑中方北极国际合作,我驻英国使馆驳斥
    《金融时报》文章污蔑中方北极国际合作,我驻英国使馆驳斥
    据微信公众号“中国驻英国大使馆”11月26日消息,近日,驻英国使馆发言人致函英国《金融时报》,对其刊发学者评论文章污蔑中方北极国际合作予以严正驳斥。11月22日,《金融时报》全文刊登信函。内容如下:《金融时报》11月10日刊发学者评论文章《俄罗斯和中国正在北极开辟一条新的反西方战线》,将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受损这一孤立案件,以“猜测”为依据牵强附会地同北约安全稳定相联系,污蔑中国在北极开展的国际合...
  • 俄轰炸机在波罗的海飞行 上述飞行共持续约五个小时
    俄轰炸机在波罗的海飞行 上述飞行共持续约五个小时
    当地时间9月11日,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俄罗斯远程航空兵部队两架图-22M3轰炸机在波罗的海中立水域上空进行了预定飞行,俄罗斯空天军苏-35S战机为其护航。上述飞行共持续约五个小时。俄国防部强调,俄远程航空兵部队机组定期在北极、北大西洋、黑海、波罗的海和太平洋中立水域上空飞行,所有飞行都严格遵守国际空域使用规则。(总台记者宋瑶)...
  • 西方盟国在波罗的海举行大规模军演剑指俄罗斯
    西方盟国在波罗的海举行大规模军演剑指俄罗斯
    俄乌战争日益加剧之际,西方盟国今天在波罗的海举行大规模海军演习。共有来自14个国家的军队参加了德国主导的「北部海岸23号」军演。法新社报导,德国海军透过声明表示,共有来自14个国家、约3200名士兵参加了德国主导的「北部海岸23号」(Northern Coasts 23)演习。据报导,本次演习共有30艘舰艇与潜舰、19架飞机,以及各种登陆部队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发言人怀特(Dyla...
  • 卢卡申科拒绝撤走瓦格纳,称波罗的海国家“愚蠢”
    卢卡申科拒绝撤走瓦格纳,称波罗的海国家“愚蠢”
    据白俄罗斯国家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8月31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对波兰以及波罗的海国家领导人要求俄私营军事集团“瓦格纳”从白俄罗斯撤军的要求作出回应。卢卡申科强调:“一切都很简单,波兰、立陶宛或其他波罗的海国家都不应该在其领土上有(哪怕)一名外国军官或士兵。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有权抗议其他国家在这里的军事存在。否则,这些都是无理和愚蠢的要求。”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召开国家安全会议图源:白通...
  • 卢卡申科:波兰以及波罗的海国家要求瓦格纳撤出白俄罗斯,这一要求“无理且愚蠢”
    卢卡申科:波兰以及波罗的海国家要求瓦格纳撤出白俄罗斯,这一要求“无理且愚蠢”
    当地时间8月31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当天召开的国家安全会议上表示,波兰以及波罗的海国家的领导人要求俄私营军事集团“瓦格纳”从白俄罗斯撤军的要求,是“无理和愚蠢的”。据白俄罗斯国家通讯社报道,卢卡申科指出,对于有关在白俄罗斯领土部署瓦格纳部队的问题,波兰以及波罗的海国家的领导人显得“歇斯底里”,甚至要求瓦格纳人员立即从白俄罗斯撤出。与此同时,这些国家自己也在增加军事预算,在与白俄罗斯靠近的边...
  • 为什么波罗的海三国破防:苏联解体的烂账与隐患!
    为什么波罗的海三国破防:苏联解体的烂账与隐患!
    作者:猫哥本文由公众号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授权转载。前几天,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突然被推上了西方媒体的风口浪尖。起因是他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被主持人问到“克里米亚是否属于乌克兰”时,卢沙野回应称“这取决于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背后的历史很复杂”。主持人反驳说,称依照国际法,克里米亚就是属于乌克兰。卢沙野则明确指出,如果依照国际法,前苏联国家并没有有效地位,因为没有一项真正的国际协议,将这些前苏联国家的主权国家地位具体化。结果这句表态,在欧洲引起了轩然大波,特别是波罗的海三小国彻底破防...
  • 马克龙称要为俄提供安全保障 引发波罗的海国家不满
    马克龙称要为俄提供安全保障 引发波罗的海国家不满
    原标题:外媒:波罗的海国家不满马克龙“为俄提供安全保证”言论 参考消息网12月13日报道 据路透社12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提出要为俄罗斯提供安全保证,这一言论引发波罗的海诸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不满,已正式提出反对并向法国解释了它们的立场。据报道,马克龙12月3日在接受法国电视一台采访时说,欧洲需要为其未来的安全架构做好准备,并考虑“如何在俄罗斯回到谈判桌前的那一天向其提供保证”。这些言论立即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