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聊聊越南百万工人逃离工厂!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10-27 06:53:07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作者:卡夫卡很忙
来源: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

最近耐克和苹果的供应链都被重创了,因为越南百万工人逃离工业中心,工厂里再也找不到足够的工人干活,发包订单的资本家都傻眼了。
也别为那些资本家惋惜,究竟是什么让那些工人一看到解封,像逃命一样从工厂里逃回乡下?因为所谓的越南封城控制疫情背后,是毛骨悚然的拿人命去拼GDP。
流水线工厂是个什么情况,大家总不会陌生吧。
疫情起来以后,越南也搞封锁,但他们的封锁非常有创意,美其名曰“三就地”。
就地生产、就地用餐、就地住宿。
反正哐当把厂门一关,大家都跟包身工一样在工厂里给我关起来,封锁不影响生产,封锁不停工。
我在抖音看到有人拍越南工人逃厂的视频,工人们都在那里哭诉,被关在工厂里,一个人生病了,就被关小黑屋隔离,要是扛过来,就回流水线继续工作,抗不过来就死了。
流水线不停,工作不止,还要听到那么多的工友病死的消息,对很多人来说,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封锁的时候出不去没办法逃,但封锁起来新的问题就是除了生产以外的其他服务行业基本都停滞了,没有人出来消费,一样影响经济。
于是政府只好在10月份开放了封锁,被关在工厂里三个月的工人们一肚子怨气,想尽一切办法逃离了可怕的工厂。
图片
在封锁期间,也有些不良工厂利用工人被关起来,没有办法谈条件,别出心裁的来了个疫情减薪。
工人的命也是命,凭什么就这样不明不白的就廉价送给你资本家了?
悲愤交集之下,工人们利用政府放开封锁的机会,组团逃离了可怕的工厂。
其实从四月份德尔塔病毒刚刚开始流行,有些脑子灵活的企业就已经开始把越南的产能往中国回迁,然而心存侥幸的人还是比较多。
在疫情以前,刚好搞贸易战,越南很是嘚瑟了一阵子,总以为中美闹别扭,自己能成为最终的赢家,他们看起来有人口红利,也宣称自己是“小中华”,打工人都有吃苦耐劳的美德。
我有个朋友在越南投资发电站,这几年很是赚了不少钱。
国内落后淘汰的火电站机组,廉价卖到越南搞发电厂,工人廉价得好像不要钱,本地消费还高。
投资越南的热潮里,所有的投资者看中的就是那廉价的人力,谁也不肯多花一分钱,用在提升产业链结构上。
说白了,就是看中你这里流水线工人比自动生产线便宜老多,但凡没有这个优势,你就问资本肯不肯过来看一眼?
外来的都是打算榨甘蔗,把本地的人力红利吃干抹净,本地的资本,都汲汲于蝇头小利,或者当买办,或者跟买办联合起来,用消费主义洗脑那些可怜的人口,把流水线上没有榨干的再压榨一遍。
资本主义玩这一套轻车熟路,从南美到亚洲,都这么玩过,只有玩到大国这里,因为我们有自力更生打造出来的全产业链,有看似羸弱其实雄厚的家底子,才没有沦落到被霍霍完了扔残渣的境地。
今天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控诉万恶的资本家。
只是在说,越南的现状,正在向全世界宣告,从前那种所谓人口红利的工业化之路,可能会就此终结。
因为流水线意味着大量工人聚集,而人不是机器,不确定性太高了。
现在是新冠疫情全球流行,下一次会有别的疫情或是什么吗?
对于企业来说,不确定性风险比提高成本更可怕。
如今世界上所有能提供大量合适劳动人口的地方,社会管理都很拉胯,没有第二个中国能有如此强悍的全社会动员力,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资本要的是结果,往往就会陷入到对结果的无力掌控之中。
因为结果是通过一开始的规划,一点点的落实执行,一步步得来的。
2020年以前,谁也没想过会有持续如此之久,席卷全球的疫情。
结果是我们扛住了,于是很快就回归正常。
对于追求结果的资本来说,这既值得欣慰,也让他们心生恐惧。
这意味着在追求确定性的目标之下,世界除了中国,再也没有别的地方能做到了。
谈不谈碳中和,后来的国家都不可能有中国这样的机遇了,这不是先发展起来的锁死后发展的,而是大家一开始就认可了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分工,都玩投机取巧,搞比较优势。
只有中国在很久以前,就一心要做全产业链,时时刻刻提防被卡脖子。
当然,你可以赞美越南、东南亚,甚至是印度,有大量年轻人,有可以反复压榨的人口红利。
但在不确定性打压之下,红利其实也没那么多好压榨的。
不信问问耐克,转移走生产线以后,真的赚到了吗?多少年赚的,只怕都不够这两年亏进去的。
现在大家一致担心的就是我们的人口红利没了,老龄化来了。
但正如我之前说的,宣传人口红利是可耻且卑鄙的,意味着打工人出于更卑微的角色,被资本更残酷的压榨。
属于中国的红利应当是技术红利、供应链红利和创新红利。
产业升级并不是说你一个做馒头的跑去做面包或者是卖连锁奶茶才叫产业升级,而是你本来是手工做馒头,现在引入先进的设备,做起了全自动化的馒头工厂。
所以后疫情时代,我们怎么去解决打工人不足的问题?
真的要跑去学美帝的先进经验?忙不迭的去工业化,把自己搞成一个空心汤圆?
还是向科技要效益,用技术的力量弥补人力资源的不足?
放任制造业外流还是用产业升级来改造出更高端的基础制造业?
我为啥一直在思考新基建的问题。
中国有外号基建狂魔,通过投资传统基建,我们的物流效率突飞猛进,这才有了菜鸟护着马老板狂得飘起。
传统基建是有边界的,到了某个度,就很难再说什么提升了。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口,即便是放开四胎五胎,难道问题就能立刻解决了吗?
即便生育率上来了,但你忍心让下一代吃那种流水线的苦吗?
我还记得富士康当年十三跳里,有个被流水线埋没的诗人,写过这样的句子:
沿着流水线/笔直而下我看到了自己的青春汩汩流动/如血般地
有些工作,未来注定是属于机器的。
工业自动化要发展,新基建要持续投入,这是趋势。
在疫情之前,资本们总觉得,比起昂贵的研发,投入,还是找个人口众多的地方压榨劳动来得更经济。
但最后经济的小算盘会被不确定性的一盆冷水泼醒。
越南百万打工人跑路是前车之鉴。
这对中国制造来说,也是不得不面对的考验,当资本发现追求压榨人工的性价比已经失灵,都跑去疯狂怼自动化,那么,中国制造的优势还能保留吗?
所以我以为,未来国家对于新基建的投入只会不断加码。
之前我说5G,好多人在那里冷嘲热讽,说科技树点错方向了。
但你要知道,所谓的方向,未必是真的错,日本为啥次次都错?难道真是日本人蠢吗?
因为日本市场太小了,自己支持力度有限,小日本不是白叫的,一个小小的日本,妄想引领世界科技风向,这是太 贪心了。
所以每次它作出什么先进的方向,立刻就有大佬们组团心照不宣的选另一条方向,技术对错有时候真的是看你用不用的问题。
所以,14亿人口的中国,真的会错吗?
市场够大,错的也是对的,市场太小,对的也会错。

上一篇:富人危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 世界很复杂:关于越南的一件小事!
    世界很复杂:关于越南的一件小事!

    原创: 深圳宁南山 来源:宁南山说一件小事情,有一天我在油管上搜索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记录片,当然我搜索的是国外的,因为我想知道在第三国视角里面是怎么看这场战争的。这个时候油管的演算法神奇的给我推送了一个泰国语言的视频,讲的就是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而且让我感到神奇的是,这个视频播放量非常高,而且评论我记得有好几千条,全部是泰文的,这让我感到了好奇。泰国人怎么会对中越之间发生的一场边境战争这么感兴趣呢,按理说1979年中国和越南两个和泰国不相关国家的军事冲突,怎么泰国网友会有这么多的评论?...

    2021-10-26 10:56:15
  • “逃”出工厂的年轻人,栖息在互联网工厂
    “逃”出工厂的年轻人,栖息在互联网工厂

    文丨新熵“希望是个可怕的东西,尤其对于他们来说。”卢森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一句台词来形容他当下的状态。2019年毕业于江西一所职业学院自动化专业,卢森进了工厂的第一个岗位,是在流水线上打螺丝。早上八点,工人们排着队到车间“训话”,无非是一些打打士气、提提要求的内容。工作开始后,每隔两小时可以休息15分钟。女人们大都坐在工位上休息,男人们则有个好去处——位于车间顶层楼梯拐角的吸烟区。站或坐在那...

    2021-10-25 11:53:55
  • 理想汽车的考验:常州工厂或遇产能瓶颈,2023年推纯电车型晚否?
    理想汽车的考验:常州工厂或遇产能瓶颈,2023年推纯电车型晚否?

    文|公司研究室,作者|吴语9月交付量意外下滑后,紧接着10月,理想汽车就官宣了一则好消息。10月16日,理想宣布北京绿色智能工厂在顺义区正式开工建设。根据规划,理想北京工厂将于2023年末投产,年产10万辆纯电动车。在“纯电是电动车的未来”的主流观点下,主打增程式电动的理想ONE,被认为是车辆动力电气化过渡阶段的折中方案。这让理想与蔚来、小鹏等纯电动车厂商相比,总显得不够“纯正”。理想北京工厂的开...

    2021-10-21 08:54:37
  • 越南国运撑不起越南制造!
    越南国运撑不起越南制造!

    上个月,越南的美国商会、欧盟商会代表向越南总理范明政发出提醒。“美国的制造业成员中,至少有20%已经将部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在越南的欧盟企业中,18%的企业已将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另有16%正在考虑中。”起因是越南从7月开始,因为疫情严重实施了连续三个月的严格封锁,工厂大面积停工,在疫情压力之下,在越南的外资企业纷纷把订单转移回中国。原计划在越南生产的AirPods,被转移到了中国,Macbook和iPad在越南的生产计划也石沉大海,甚至连Nike都表示会把一系列订单转移回中国。越南见状马上宣布“放...

    2021-10-19 06:52:12
  • 何家劲工厂招工月薪3500元引争议 何家劲晒食堂照反击
    何家劲工厂招工月薪3500元引争议 何家劲晒食堂照反击

    何家劲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一个演员,不过何家劲这几年已经很少演戏了,精力基本上都放在自己的事业上面,因为何家劲现在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工厂。何家劲工厂招工月薪3500元引争议,对此何家劲则晒出了自己工厂食堂的照片来反击网友。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小编今天就来揭秘一下。 何家劲工厂招工引争议 何家劲在2011年的时...

    2021-10-17 11:04:40
  • 吉利打造首个智能黑灯工厂,第3万辆吉利星越L成功下线
    吉利打造首个智能黑灯工厂,第3万辆吉利星越L成功下线

    10月13日,第3万辆中国星·旗舰SUV星越L在吉利汽车西安制造基地成功下线。下线之际,吉利西安制造基地迎来首次限时开放。作为全球首个全架构、全能源、全车系超级智能黑灯工厂,吉利西安制造基地集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为一体,也是吉利汽车目前占地面积最大、投资最多、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整车生产基地,生产线及制造体系的建设满足欧盟标准。据介绍,星越L是吉利汽车基于CMA超级母体打造的车型之一。在刚刚...

    2021-10-16 22:56:41
  • 抛弃越南,重回中国?
    抛弃越南,重回中国?

    “我们的(美国)制造业成员中至少有20%已经将部分生产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在越南的欧盟企业中,18%的企业已将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另有16%正在考虑中。”9月10日,越南的美国商会、欧盟商会代表通过电话会向越南总理范明政发出提醒。商会发声的起因是,7月以来,越南单日上千破万的新冠感染病例、政府持续3个月的严格封锁、工厂大面积停工、工人被隔离,扰乱了企业的生产秩序,而胡志明市、平阳省是越南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最集中,也是疫情最为严峻的两座城市。当地时间2021年8月5日,越南胡志明市,新冠疫情下的胡志明市街头...

    2021-10-15 16:51:34
  • 越南制造业会取代中国吗?
    越南制造业会取代中国吗?

    作者:卢克文来源公众号:卢克文工作室已获转载授权故事,要从“911”二十周年的那一天说起。 那一天,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按照很早的约定,在越南访问。蹊跷的是,安倍晋三的亲弟弟,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在得知王毅将访越的消息以后也要求同期到访河内。 中日两国高官同时访问越南,使得越南人产生了全世界都在拉拢自己的感觉,很傲娇地大肆宣传“北京和东京同时派高层访问河内”来往自己脸上贴金,两头捞好处的姿态尽显。 从此,越南在互联网上多了一个新的标签:两面国。 先亮明观点:从中国的国家利益出发,越南能保持两面国的姿态已经是相当...

    2021-10-13 06:55:57
  • 陕西: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建成2-3个千吨级燃料电池级氢气工厂
    陕西: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建成2-3个千吨级燃料电池级氢气工厂

    创头条消息,9月2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加快编制《陕西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支持榆林、渭南、铜川、韩城等建设规模化副产氢纯化项目,形成2-3个千吨级燃料电池级氢气工厂。加快工业绿色转型方面,通知提出,深入推进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十四五”时期全省能耗强度下降13.5%、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18%。鼓励园区...

    2021-10-08 19:04:01
  • 拉闸限电下的苏州工厂
    拉闸限电下的苏州工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五环外OUTSIDE,作者|顾奕辛,编辑|张假假拉闸限电,工业城市如何自救?如果十年后有人回顾2021年,可能会把拉闸限电作为一个分割点。拉闸限电前和拉闸限电后的中国工业以不同的节奏频次前进。2021年9月下旬,中秋已过,天气却异于往年的炎热。开始拉闸限电的前一晚,家里开工厂的朋友成雪给我发消息:苏州的工厂已经接到通知,要拉闸限电持续到月底。我立马当天赶到苏州。作为是中国重要...

    2021-10-01 12:58:10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