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蒋校长:袁隆平的一生:食安天下,国士无双!

作者 :蒋校长 2021-05-22 20:47:29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5月22日,是无数中国人悲喜交加的一天。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上午,中国祝融号火星车驶下登陆平台,正式踏上火星表面。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息息关中华!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特别是袁老逝世的消息一出,举国悲痛!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想起鲁迅先生曾说过: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 " 正史 ",也往往掩盖不了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而袁老,这位“一辈子只为做好一件事,帮助 14 亿中国人解决吃饭问题!”的老人,就是中国的脊梁。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01.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帮助 14 亿中国人解决吃饭问题,听起来简单,操作起来谈何容易?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据统计:中国人口占世界1/5,耕地面积却不到世界的1/10。每天,中国人消耗177万吨粮食。如果用中型货车运输,首尾相连相当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人数多、食物消耗快、耕地面积有限……如果粮食不够吃,中国就要依靠从其他国家进口。可这么大的需求量,国际社会不免有些担忧。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中国人要是把世界粮食吃光了,该怎么办?”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面对这样的质疑,30年来,我们一直在用实际证明: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中国人不需要靠任何国家来养活,我们靠的是自己!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我们敢这么说的底气,都源自一个普通的中国人:袁隆平。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现在的中国人,早已经忘记了饥饿的滋味,认为吃饱饭是天经地义的事。甚至每天最操心的事情不是如何填饱肚子,而是怎么把身上的赘肉给减下去。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其实,中国人能吃饱其实也才三十年,能吃好也才十几年而已。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粮食就像跟空气一样,充足的时候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如果稍微有点问题,就会是个惨绝人寰的大问题。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在一次采访中,袁隆平说,这一代年轻人是幸福的,他们没吃过缺粮少粮的苦。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因为贫穷年代的饥饿和绝望,你根本不敢想象。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历史上的中国,长期是饥荒之国, 每一任的皇帝都在琢磨一个问题:怎么样让百姓们吃饱肚子,不造反?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不信翻翻古代史书,几乎写满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等字眼,一眼扫过的寥寥几字,背后往往是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的白骨。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再翻一番二十四史,就是一部灾荒史,天灾人祸和饥荒战乱充斥其间。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为了活命,连不能吃的东西也作为了食物,比如很多人都会挖野菜吃,野菜吃完了就吃草根树皮,等到树皮都被剥干净了,就开始“吃土”,当然这种土不是一般的土,人们把这种吃的土叫做“观音土”,它有点像是陶瓷泥,有着比较强的聚合性。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它的原理和现在止泻药“蒙脱石散”类似,饱腹感很强,吃一点就会感觉肚子非常的撑,但是作为代价,就是很难消化,很多人因为无法排便而死。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为什么明知最好别吃还吃呢?因为不吃死得更快。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更惨的,还有“人相食”。比如明崇祯年间由于气候异常、干旱、和蝗灾导致流民遍地,食人现象层出不穷。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菜人》篇记载了一个食人的故事:明崇祯末年,河南、山东发生大旱和蝗灾,人们吃光草根树皮后,就拿活人做食粮,官府也无能力禁止。妇女儿童被反捆起双手,拉到市上出卖,称为“菜人”。屠户买去,就像处理猪羊一样任意宰割。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近代以来,饥荒更是时有发生,1942年的河南,在国民政府和日本人的祸害下,150万人因此被活活饿死。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那是真正的人间惨剧,哀鸿遍野。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那时候,人命可能还不及粮食。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就算建国后,中国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才解决了吃饭问题,也付出了巨大代价。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如果说这些恐怖的历史太遥远的话,我们可以看看20多年前的非洲的大饥荒有多可怕吧: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南非摄影师凯文·卡特拍摄了一张照片:《饥饿的苏丹》。照片上一个骨瘦如柴的小孩蜷缩在地上,因为没有吃的东西饿的快要死亡,而不远处是一只虎视眈眈的秃鹫,正在伺机等待,虎视眈眈,翘首企盼女孩死后可饱餐一顿。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就算到了今天,全世界饥饿人口数量,也达到8.2亿人,也就是有8.2亿人,夜夜在饥饿中入眠。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粮食这东西是人类的绝对刚需,你什么都可以不要,但是不能不要粮食。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图片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而中国如今,已经有了充足的粮食储备,每当危急时刻,中国的粮食都可以挺身而出,为风暴核心的人民兜底。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汶川地震,新冠疫情,源源不断的米面菜肉从各大粮仓、菜篮子、养殖场运往灾区。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因为无论何时,我们都知道: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一粒粮食可以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粮食关乎民生大计,中国人要将吃饭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给我们这个底气的,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袁隆平!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02.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在中国,袁隆平的故事中少不了人们对饥饿的记忆。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袁隆平生于 1930 年,童年时期正值日本人大举侵华,他和家人到处逃难,忍饥挨饿。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1949 年,袁隆平报考了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湖南农校任教。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但是在这里,他遭遇了新中国最大的一次粮荒。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自1959年夏开始,全国开始大面积干旱,国内自然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出现全国性粮荒。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袁隆平在《上级“便函”保护了我和杂交水稻》中就记载:“我亲眼见过有人饿倒在路边、田坎上,有的是吃‘观音土’不消化撑死了。”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疾病、饥饿、伤痛、死亡……这残酷的现实,让教师袁隆平辗转反侧不能安睡。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儿时的田园梦,交织着已经远去的战火声,袁隆平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而作为中国的主粮,水稻成了他的研究对象。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1961年7月的一天,行走在稻田中的袁隆平发现了一株饱满的特殊水稻,敏锐的他意识到这正是一株天然杂交水稻。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灵感开始在他的头脑中闪现,如果可以人工培育杂交稻,那么水稻必将大大增产。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但他的想法被无数人嘲笑为“不懂遗传学”。但袁隆平没有放弃,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实践之路。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他视水稻为自己的孩子,头顶烈日天天下田,就算眼睛刚做了手术、肺部感染,一天要打三次针,他也从不缺席。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历经了5年时间,袁隆平终于在14万多个稻穗中,找到了6株不育株。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然而1968年5月18日,眼看就要看到曙光时,有人偷偷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试验田拔掉了。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这次破坏,把中国人的吃饱梦想,推迟了整整3年。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失败没有将袁隆平击败,反而让他变得愈发坚强。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事件发生四天后,他跳进试验田旁的废井里,找回了5棵残存的秧苗,杂交水稻试验才得以继续。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为了加速培育试验,袁隆平来到了云南育苗,又碰上了地震。但是就在简陋的防震棚里,袁隆平培育出了一株被取名为“野败”的野生稻,这是所有杂交稻的母本。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1974年秋天,袁隆平终于育成了中国第一批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表现出很大的增产优势。普通水稻亩产只有200多公斤,而杂交稻亩产直接翻了两倍!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随后,袁隆平又想方设法,一公斤一公斤提高产量,推出了二代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00到700公斤!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1976年开始,全国推行杂交水稻,到1998年,全国一半的稻田都在种杂交水稻,中国人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尘世车马喧,独守一方地。愿得一斛黍,消弭天下饥!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03.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袁隆平火了,有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拿了中国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还拿了世界粮食奖和以色列的沃尔夫奖,声誉渐隆,人们也越来越喜欢他。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他荣获“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荣誉称号,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可是袁隆平却没有止步,仍自称 " 我就是个种了一辈子稻的农民。"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半世纪,袁隆平即便耄耋之年,仍挽着裤腿、俯身田间搞研究。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他说," 原来只想搞到八十岁就告老还乡,现在我要奋斗终身。"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里,钱够用就行,最值钱的是脑袋里的东西。"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 名利对我没什么用处,能下田就是最好的。"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他还给自己设立了个任务,高产高产超高产,研发出海水稻和第三代杂交水稻,一秒都耽误不得。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2000 年,他的超级杂交稻示范田亩产超过 700 公斤。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2004 年超过 800 公斤、2012 年超过 900 公斤。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2014 年超过 1026 公斤。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2017 年超过 1149 公斤。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2018 年,袁隆平团队超级杂交稻(超优千号)在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通过测产验收,平均亩产 1203.36 公斤,再次创造了水稻亩产世界纪录!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袁隆平并不满足,他又将目光投向了“海水稻”。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海水稻,并不是指能种在海水里的稻子,而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因为传统的水稻比较娇气,在含有一定盐、碱成分的耕地上无法正常生长。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但是中国的耕地中有太多的盐碱地,再加上城市化的扩张,适合种植农作物的耕地不断减少。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如果能把沿海滩涂和内陆盐碱地都利用上种植水稻,那可真是立了大功!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可为了培育出海水稻,袁隆平带领着他的团队,开启这个“不太可能”的梦想。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袁隆平利用水稻的杂交优势,通过育种技术,选育出具备耐盐、耐碱、抗病、高产等多种优势的新型水稻。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听起来简单,但和当初研发杂交水稻一样,这是一场对毅力、运气、耐心的考验。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种子一种下去,需要等数月、1年、2年才能看到解决,一但失败,所有的努力全部白费。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但幸运的是,在和土地相关的事情上,中国人始终有着好运气。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在历时4年时间,经过1162次田间试验,875组配组试验后,2019年9月,海水稻终于开发成功。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亩产超过1000斤!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中国上亿亩的盐碱地,就此改变了命运!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现在回到前面国际社会曾有的担忧:“中国人要是把世界粮食吃光了,该怎么办?”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这时我们可以引用袁隆平的回答: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不可能了,不可能了!”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说完,89岁的袁隆平长呼一口气,如释重负。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04.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袁隆平曾经有一个跟庄稼有关的梦想:“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大粗壮,稻穗像扫帚一样长,谷粒像花生米一样大,人坐在水稻下乘凉……”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如今这盛世,虽然还没达到这科幻般的描述,但“不让中国人挨饿”这一成就,足以如您所愿。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这个世上总是有些人毕生都在为人类事业做贡献,我们很庆幸世上有他们。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今日袁老走了,但他的精神永远和中华民族融在一起,成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之一。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正如2004年《感动中国》给袁隆平的颁奖词曾写道: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谢谢袁老,一路走好!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您的梦想,看我们这一代吧!JDm曹操读书网
JDm曹操读书网

相关文章

  • 北风:袁隆平,我们如何做是对老人最好的告慰?
    北风:袁隆平,我们如何做是对老人最好的告慰?

    时光来到2021年5月22日,新冠疫情还在全世界其他国家肆虐,巴以之间的战火也没有平息,战争和瘟疫,依旧每一天在夺走数十万的生命。只有饥荒,这个词至少有五六十年,没有出现在大家的日常谈资里。我们中国已经有两代人,对“饿死人”没有清晰的概念。这对于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大国,一个只有世界7%耕地,却有20%人口的国家,没有爆发大规模粮食危机,没有“人吃人”“观音土”的惨剧,就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福报与功德。而这一切,都要感谢“七十年梦想只为中国人吃饱饭”的袁隆平。壹、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袁隆平出生在1930年,小时候跟...

    2021-05-22 22:22:31
  • 叶立华:悼念袁隆平
    叶立华:悼念袁隆平

    今天中午,夫人和我说袁老走了。立华我笑着讲,袁老身体一向比较健康,怎么可能呢?然而,他真的走了。震惊和错愕一霎那覆盖了我的全部心绪,立华我难以相信这是真的。老人到了73,84,91,总是难以迈过去的坎。过了一关,往往就能平静活到下一关。人身体的代谢,器官各有各的节律,这几个岁数,往往是器官都在低谷,弱点一多,人就脆弱。3月的时候,袁老在实验室摔了一跤。这一跤,竟然成了巨星陨落的开始。立华我难以从错愕中抽身出来,难以相信今后只能在历史书中见到这位伟大的人。总有人的贡献不因为他的民族,党派,信仰而能被否定。高...

    2021-05-22 22:14:20
  • 清和:缅怀袁隆平!我们面临粮食危机吗?
    清和:缅怀袁隆平!我们面临粮食危机吗?

    编者按: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人类伟大的科学家,他研发的杂交水稻帮助中国解决了亿万人的吃饭问题。谨以此文缅怀袁隆平,致敬国之栋梁!几乎一夜之间,“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成为了社会焦点。这令还存有饥饿记忆的一代人立即紧张起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856亿斤,比2019年增加24.2亿斤。然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官方发布消息,截至2020年8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28...

    2021-05-22 22:12:19
  • 燕梳楼:袁隆平逝世: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燕梳楼:袁隆平逝世: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今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湘雅医院逝世,享年91岁。令人悲愤的是,今日中午11时,CGTN就抢先发布了袁隆平去世的消息。随后被袁隆平秘书和家属辟谣,称袁老正在医院接受治疗,没有逝世。58分钟后,CGTN再次发文,对此前报道深表歉意。抢着转发第一手消息的一众媒体和自媒体也瞬间懵圈。这样的消息也能乱发?你CGTN是什么单位?你是中国国际电视台,是中国面向世界传播的重要窗口啊。什么时候一位科学家的病逝,不是医生宣布,而要媒体来宣布了?何况袁老不是普通的科学家,更不是普通的娱...

    2021-05-22 22:11:10
  • 金桥智库:袁爷爷,一路走好,长沙人民泪别袁隆平院士!
    金桥智库:袁爷爷,一路走好,长沙人民泪别袁隆平院士!

    古人云,天降异象,必有灾祥。5月20日那天,许多朋友都在网上刷到了河南新乡中午还是30多度的高温,等到了下午,突然就天降暴雪,下起了冰雹。实在是太过于诡异了。没想到今天就应验了,双星陨落,大国之殇!两位致力于让我们医食无忧的院士相隔仅五分钟,先后仙逝,真令人痛心。5月22日13时02分,“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逝世,享年99岁。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位无双国士,死得其所,而我们却仍不免悲痛不已。今天我随团在京西门头沟参观学习,中午...

    2021-05-22 21:49:09
  • 良文师:暗战!巴以停火背后六方博弈,中国解锁全新技能!
    良文师:暗战!巴以停火背后六方博弈,中国解锁全新技能!

    这个局面,我在5天前的《》里有过初步判断,截图如下:当地时间5月20日,以色列跟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一场巴以冲突,背后六大势力各取所需,可谓皆大欢喜。本文讲六点:以色列,内塔尼亚胡的不死王座哈马斯,偏于一隅的绝地复仇者美利坚,金融和军工集团的缠斗伊朗,吸筹充分见好就收的柚子欧盟,坐地起价“要加钱”的赌棍中国,历经千锤百炼的未来之王以色列方面,内塔尼亚胡借本轮巴以冲突成功转移了国内矛盾,如同很多年以来他所作的那样:只要遇到执政危机就想法去激怒哈马斯,因为哈马斯是个一点就着的爆脾气,你瞪他一眼他就发射火箭弹那...

    2021-05-22 21:36:27
  • 温伯陵:“袁隆平院士,谢谢你曾经来过。”
    温伯陵:“袁隆平院士,谢谢你曾经来过。”

    今天早上刷到“袁隆平去世”的新闻,突然感觉鼻子一酸,这个教科书里的传奇人物,还是没能熬过时间的规律。后来澎湃出来辟谣,说“袁隆平去世”是假新闻,我长舒一口气,心想这样的反转真好,袁隆平老爷子操劳一辈子,应该再活20年,享享清福。万万没想到,下午,老爷子真的走了。看着电脑上的黑白页面,我这个30岁的男人,眼泪唰的一下就流出来。真的,很多年了,从来没有哪个名人的去世,让我感觉到如此难过,直到今天。我们熟悉历史的都知道,世上最悲惨的不是贫穷、没有工作或者房子不大,而是记录在史书里的惨烈字眼:大饥、人相食、易子而...

    2021-05-22 20:54:03
  • 戎评:纪念袁隆平!今天,我们所有人欠他一句“谢谢”
    戎评:纪念袁隆平!今天,我们所有人欠他一句“谢谢”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在今天,专注于科研,同时又对解决民生问题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我记忆中最出名的有两人,一位是在非典和新冠疫情中居功至伟的钟南山院士,另一位,就是袁老。在城市化已经取得卓越进展的今天,“农民”总是让人忍不住与落后、低端与贫穷挂钩。但是,袁老却将自己的一生都倾注在农业上,并且为中国的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有趣的是,袁老并不是一个农家子弟,袁老的父亲在当时的国民政府担任文职,还是冯玉祥部第二...

    2021-05-22 20:51:02
  • 罗富强:为了堵住中国的正门和后门,美国正在策划缅甸内战
    罗富强:为了堵住中国的正门和后门,美国正在策划缅甸内战

    这几天,缅甸问题被巴以冲突的热点盖住了,但我们不要忘了缅甸这个方向。缅甸的内战仍在继续,恐怖爆炸可谓接连不断。为啥我要关注缅甸呢?因为缅甸就是中国的后门。就像一个家一样,中国有两道门:一道是正大门,那就是台湾。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没有被打开过,台湾还成了美国围堵中国第一岛链的关键岛屿,也像第一岛链上的一把大锁。另一道是后大门,这就是缅甸。可以绕开马六甲海峡,走捷径直通印度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的东北、东面及南面全都被日军占领了,偌大的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孤岛,仅剩下从缅甸这个方向可以接受盟友支援的各类...

    2021-05-22 20:44:01
  • 一棵青木:袁隆平先生去世,中国失去了那一粒宝贵的粮食
    一棵青木:袁隆平先生去世,中国失去了那一粒宝贵的粮食

    袁隆平先生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的男人。袁隆平刚参加工作那会,中国的水稻产量是每亩250公斤左右,而如今,水稻的最高亩产已经达到了1500公斤。几千年来,中国政府都没有办法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灾荒席卷全国,饿殍满地,这一切都被记载在了史书上。而如今,中国不仅解决了平时国人的吃饭问题,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3%的人口,而且拥有在极端条件下,也让国人吃饱饭的能力。即便爆发世界大战,即便全球封锁,中国也...

    2021-05-22 20:29:48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