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如何看待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4-13 08:52:25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来源公众号:凯申日记本
微信ID:changtalk

我们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塑造了上层建筑。那么这个过程具体是怎么发生的呢?以下是我的一点思考,不一定对,仅供抛砖引玉。

生产力是一个无形的东西,它没有手,不能去自己推一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其作用是通过人的生产活动来“间接”体现的。

每一个形态的生产力,都有其对应的最合适的生产关系,这个生产关系不一定是一个点,可能是一个范围。当你组织生产所用的方式落在了这个范围内的时候,生产力运转相对而言是最顺畅的。这种“顺畅”指的是对于这个形态的生产力而言的,是相对意义上的,顺畅不代表绝对意义上的速度发展快,也不代表绝对意义上的生活水平高。比如封建社会盛世的社会指标放到今天看是很可怜的。

如果你的生产方式没有落在这个范围内呢?那生产力运转就不够顺畅,就可能会出现卡顿。这可能是生产关系落后了,也可能是超前了。

不顺畅可能导致两种方向:
1、相对于外部的竞争对手而言,你发展慢了或者变的不好了,在国家、集团之间的对抗中落了下风,这就会导致内部产生变革的力量,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向适合的生产关系靠拢;
2、老子就是不改,卡顿怎么了,老子乐意。然后在竞争中被淘汰了。

无论哪种方向,都会使得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脱颖而出。

如果用一个不一定太恰当的例子来表示。生产力就相当于电台的频率,生产关系就是收音机的旋钮。电台没有一只有形的手去从收音机里伸出来去拨动旋钮,但你听着不清楚,就会去右转转,啊不行,那再左转转?嗯?这个清楚了些,往左再多转转?呀,转过了,再稍微往右微调一些,嗯,现在好了。这样就实现了“决定”作用,但你要说硬着脖子就不调节呢?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国家利益不一定总是与利益集团的利益一致,比如大清就是不改,就是不想体面,那就被别人给体面了。

当然这只是个简化版的例子,真实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相作用要复杂的多。

比如,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还有反作用,好的生产关系,能更快促进生产力发展。因此,更细致一点的模型是这样的:

1、生产力决定了一个范围,当生产关系落在这个范围内的时候,是运转顺畅的。
2、生产关系在这范围内的前提下,可能存在某些区域,是特别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会对生产力起到相比于其他区域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总结,就是生产力决定“大范围”,是粗画;生产关系在这个“大范围”内有进一步“细画”小范围的能动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也是类似的:前者画个“允许”的大圈,后者有在大圈里细细选择的主观能动性。

生产力一般都是平滑发展的,但在少数时间里是爆发式发展,如果爆发的太猛,就可能导致其对应的合适生产关系范围发生猛烈变动——电台换频率了——这个时候收音机的旋钮也就得跟着换。

当然,在人类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里,生产力变动没有那么猛烈,所以“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个“范围圈子”,也是在缓慢移动的。但如果一下变的太猛,超过了大的社会阶段分类阈值,圈子就会猛然大幅度移动,而人类社会的正常变迁响应速度不足以应对这种速度,从而导致旧的生产关系一下子就不适应新生产力发展了、旧的上层建筑一下子就不适应新的生产关系了。这个生产力的“交接点”上,就容易爆发革命,以革命这种急速演进的“超常规”,强行把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给“拖”过去,拖到“合适的圈子”里。这种超常规的社会演变时,必然会对原有社会结构产生显著破坏,有些“无辜”的个体也可能会波及到,但它是人类社会进步所必然带来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不愿意也白搭,你不干有大把的人干。

所以,只要是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技术出现了,那么封建帝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完结就是迟早的事情,这个大圈子已经划定了,区别只是如何去实现,以什么方式去实现,不同的社会团体和国家在这个实现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当然,这不代表足以颠覆旧生产关系的新技术出现,就所有的事情水到渠成了。

第一,旧的势力是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他们总要拼命挣扎。他们挣扎的结果就是把不适应的生产关系继续留住,那么整个社会生产方式就会与新的生产力产生明显的摩擦、冲突,大家都要受罪。早点改变,受罪越少。
第二,大的圈子是生产力划定的,但具体的细节是需要主观能动性去改变的。如果上个世纪没有毛主席,没有党,今天的世界仍然会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主导,这是生产力水平所划定的,不会变。但中国的命运、如今的中国人的命运,在另外一个平行时空里面,可就大不一样了,或许是印度,或许是乌克兰,或许是叙利亚,或许是什么其他更糟糕的局面。
第三,这种生产力的决定关系,不是“刷”地一下就全世界都变了,虽然海洋干涸了,但如果有一些“水洼”里仍然有积水,那里面的鱼就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顽固地不改变,比如用石油强行续命的海湾王爷们。海干了,把海弄干的鱼不在,水洼里的鱼还在,直到水洼也消失掉为止。

这里还要纠正一些左派网友的误区,有些朋友认为,资本主义世界如果乱了,崩溃了,那就意味着革命来了,社会主义就要胜利了。这其实是不可能的。过去封建王朝反复崩溃了这么多次,但每一次新建立起来的,都仍然是一个新的封建王朝。这个新封建王朝当然有可能会采取一些开明的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但这仍然是同一个水平内部的治乱循环,过不了多久,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兼并,这个新封建王朝又会走向老路。

原因在于生产力水平没有明显变化,那么在这个生产力水平下,组织生产最合适的方式,就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就是农业国家。至于上层建筑,可能因为各国文化、历史不同在形态上有所差异,但也都是封建专制。如果有一群人(比如说500个吧)穿越过去,假如不携带足够的超越时代的生产技术,仅仅把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搬过去。很快就会因为与生产力的巨大摩擦而坍塌掉,跌落到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状态。

所以,就算是中国发展了,挤占了美国的资源,让美国不能轻松愉快的剥削了,国内美国梦破灭了,美国分崩离析了。那也仅仅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的破灭,在它的尸体上重新站立起来的,无论仍然是一个聚合的国家,还是分裂的国家,都仍然会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组织生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除非又出现了新的技术,生产力所设定的“圈子”再次大幅移动,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又与新生产力产生剧烈摩擦了,不适应了,这个时候才有革命的可能。

有朋友可能会问,你这意思,我们当初闹革命干什么呢,反正也改变不了资本主义这个“大圈子”。

中国革命带来的,有以下七个方面的不同:

1、如前文说的,虽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个大圈子被生产力所限定,但在细节层面,具体就是在国家和民族的层面,不同国家在当今这个资本主义世界里面的位置可是不同的。中国如果不革命,不清除掉几千年来形成的上层建筑惯性,不重建国家、重建组织力以迎接先进生产力落地,在这个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世界上,就没有立足之地,更不可能像今天这样接近民族复兴。民众也不可能有今天的生活水平。A9W曹操读书网


2、资本主义世界内部仍然是有巨大差别的。中国不革命,那么就只能是买办资本主义占主导的,被西方列强所吸血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永远无法翻身。不可能建立起“正常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A9W曹操读书网


3、中国资产阶级先天不良,说白了就是废物,自己不足以领导资产阶级革命。不得不由无产阶级越俎代庖。换句话说,单靠中国的资产阶级,连“正常的”资本主义都进不去。A9W曹操读书网


4、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是处于先天膨胀状态下的,不加约束必然会逐渐统治整个社会,私人资本形成垄断后,其贪婪性会导致其更愿意通过“舒服”的方式赚钱,比如金融这种手段;同时资产阶级政府不愿意制定长远目标,为了利益可以出卖绞死自己的绳子。这些都会阻碍生产力发展,影响国计民生。而一个基本独立于私人资本的、从无产阶级革命中走来的、愿意把人民利益摆在前面的政府,即使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笼罩下,也仍然相比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具有竞争优势。A9W曹操读书网


5、中国有14亿人口,这样一个巨大的体量,进入“正常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后,本身就可能对生产力发展、对技术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科技顶峰都是由雄厚的底盘来支撑的,相比于西方对普通平民的愚民教育,觉醒了的14亿人的中国进入工业文明,掌握先进科技,会更有利于产生足以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科学技术,比如可控核聚变等。A9W曹操读书网


6、革命后的中国,民众接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启蒙,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待世界,更能找到社会真正的问题所在。比用“选票、和平、爱”来糊弄民众、欺骗民众、靠身份政治撕裂无产阶级的西方更具有先进性。而这也为日后生产力条件满足之后,积极迎接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文化、新的整个上层建筑奠定了思想基础。A9W曹操读书网


7、受过无产阶级革命洗礼过的中国人,知道阶级斗争的存在,知道是阶级压迫带来了痛苦,这固然暂时无法彻底改变(但可以局部改良),但也知道不需要去赞美资本、赞美所谓的“人民富豪”、赞美资本家控制下的多党政客内部争权夺利的体制,知道这不是什么“历史的终结”,而是“暂时不得已”,这就已经相比其他国家的国民更具有先进性了。正是知道了阶级的不公正,才有动力去做真正的改变而不是寄希望于虚假的政党轮换诈骗。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有阶级斗争的意识,使得社会虽然不可能摆脱资本主义,但却有利于促进尽可能的驯服资本,促进国家社会的改良。A9W曹操读书网


A9W曹操读书网

相关文章

  • 清风:如何看待美国的战争叫嚣
    清风:如何看待美国的战争叫嚣

    第一,今天,美国抛出了“全面对抗中国”的纲领,这个纲领是由美国反华大本营国会提出的,而且据说得到驴象两党的一致推崇,估计得到多数议员支持活动通过几乎是板上钉钉。第二,是美国今年的红旗军演目标与内容是准备 第三次世界大战 ,根据美国军方公开说演习科目中有与 有第五代战斗机的敌对国家 作战的项目。这个并不奇怪,这是撒克逊族国家的目标:保持撒克逊族国家对世界的控制。首次提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是另外一个老牌撒克逊族国家英国,而且英国还明确提出了 加强太空作战 能力并扩充核武库的主张,现在美国加入进来,这说明撒克逊族...

    2021-04-12 20:26:58
  • 局势君:如何看待中欧相互制裁?
    局势君:如何看待中欧相互制裁?

    欧盟以人权问题对我国发起制裁的消息最早于3月11号被公布,欧盟内部提出这件事儿大概是3月8号左右。这是过去30年来欧盟第1次对我国发起制裁,这次制裁虽然不严重,但是影响却很坏,友邦敌邦或许都有点惊诧。为什么说这次制裁不严重呢?因为制裁对象是4个人和一个实体。对于个人的制裁主要是冻结银行资产、禁止入境欧盟,后果是存在欧洲银行里的钱在制裁期间没法用,急用钱的话就得从别处借,这就产生了利息和人情债;不能进入欧盟意味着有些事儿得委托别人去办,甚至由于本人无法到场导致工作中止。对实体的制裁除了冻结资金,还会限制一系...

    2021-03-23 19:35:34
  • 如何看待中欧相互制裁?
    如何看待中欧相互制裁?

    原创: 局势君来源公众号:局势很简单欧盟以人权问题对我国发起制裁的消息最早于3月11号被公布,欧盟内部提出这件事儿大概是3月8号左右。这是过去30年来欧盟第1次对我国发起制裁,这次制裁虽然不严重,但是影响却很坏,友邦敌邦或许都有点惊诧。为什么说这次制裁不严重呢?因为制裁对象是4个人和一个实体。对于个人的制裁主要是冻结银行资产、禁止入境欧盟,后果是存在欧洲银行里的钱在制裁期间没法用,急用钱的话就得从别处借,这就产生了利息和人情债;不能进入欧盟意味着有些事儿得委托别人去办,甚至由于本人无法到场导致工作中止。对...

    2021-03-23 17:22:35
  • 爱德蒙:如何看待英国同时得罪中俄欧的现状?
    爱德蒙:如何看待英国同时得罪中俄欧的现状?

    英国的外交在全世界是出了名的老练,这个国家骨子里就是现实、投机、骑墙、见风使舵、两头下注、没有底线。说白了,就是利益,现在跟中俄欧都搞不好关系是对英国最有利的。1 英俄说英国跟俄罗斯搞不好关系的,不如思考一个问题:英国干嘛要跟俄罗斯搞好关系?经济不靠俄罗斯,政治不靠俄罗斯,军事上也有欧盟在前面挡着俄罗斯。于英国来说,跟俄罗斯的关系几乎没有价值和意义。跟俄罗斯搞好关系有什么用?关键时候多驱逐几个外交官嘛?反而跟俄罗斯搞好关系,作为大哥的美国可能还不爽,所以英国完全没有需要跟俄罗斯搞好关系。2 英中一边和人家...

    2021-03-14 08:50:58
  • 如何看待中美首次高层战略对话?
    如何看待中美首次高层战略对话?

    作者: 明叔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微信ID:laomingdashu在《南华早报》几天前爆出中美将举行首次高层战略对话后,北京时间3月11日,美方和中方相继确认了这一消息。时间是3月18日,地点是阿拉斯加。美方参加人员是国务卿布林肯、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中方参加人员是杨洁篪、王毅。时间和地点选择,都有一定的原因。这次中美对话,放在了布林肯上任后首次出访的最后一个环节。拜登政府1月20日上台,布林肯作为“外交部长”,第一次出访选择了日本和韩国,跟他一起出访的还有美国新任国防部长奥斯汀。3月16日-17日,两人...

    2021-03-12 01:56:59
  • 观点 | 面对星辰大海,应如何看待英语科目!
    观点 | 面对星辰大海,应如何看待英语科目!

    作者:坏土豆来源:一个坏土豆 ( ID:iamhtd )很多人让我写英语学习,这个题材就是得罪人的.....高一的时候,英语老师对我们说:英语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先天因素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只要肯努力,就能取的好成绩。我对教育类的问题很谨慎,这一篇完全是个人独立观点,欢迎大家拍砖。第一部分:首先谈清楚一个观点,英语并非高考必考项,外语才是;第二部分:从文明谈起,为什么各个国家都要求学习外语作为高考必选项;第三部分:从外语学习看教育的苦心;我们的教育并非尽善尽美,但是是对穷人最大的温柔;第四部分:花费了太多时间...

    2021-03-12 01:01:20
  • 兰斌强:如何看待拜登的《国家安全战略临时指南》?
    兰斌强:如何看待拜登的《国家安全战略临时指南》?

    3月3日,美国白宫发布了拜登政府的《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这是拜登新政府发布的第一份美国全面应对国际国内局势的政策性指导文件,作为当今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份文件无疑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更会就文件中涉及到本国的部分加以深入解读。拜登政府的这份《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c Guidance)中明确将中国定位在“唯一有综合实力、挑战美国所建立的国际体制”竞争者,而且文件中多出现涉及中国内政问题,我们自然应该予以警惕。一、美国观点决定性...

    2021-03-09 08:43:08
  • 如何看待拜登的《国家安全战略临时指南》?
    如何看待拜登的《国家安全战略临时指南》?

    原创: 兰斌强来源微信公众号:兰斌强已获授权转载3月3日,美国白宫发布了拜登政府的《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这是拜登新政府发布的第一份美国全面应对国际国内局势的政策性指导文件,作为当今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份文件无疑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更会就文件中涉及到本国的部分加以深入解读。【白宫发布的《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公告截图】拜登政府的这份《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c Guidance)中明确将中国定位在“唯一有综合实力、挑战美国所建立...

    2021-03-09 07:13:58
  • 如何看待拜登政府首次就台海问题的表态?
    如何看待拜登政府首次就台海问题的表态?

    原创: 兰斌强来源微信公众号:兰斌强已获授权转载当地时间23日,美国白宫网站发布一条发言人内德·普莱斯(Ned Price)的新闻稿,内容是就中国大陆“对台湾的军事施压”的表态,“希敦促两岸进行对话”。【白宫网站发布的新闻稿标题截图】白宫发言人的这条新闻稿是拜登政府上台后首次就台海问题表态,应该是美国新政府放出“台湾政策”的第一个风向标,它透露出哪些信息?与特朗普的“台湾政策”有哪些不同?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一 、白宫新闻稿的主要内容白宫这条新闻稿很短,翻译成中文不超过250个字,其主要内容涉及三个方...

    2021-01-26 06:49:41
  • 兰斌强:如何看待拜登政府首次就台海问题的表态?
    兰斌强:如何看待拜登政府首次就台海问题的表态?

    当地时间23日,美国白宫网站发布一条发言人内德·普莱斯(Ned Price)的新闻稿,内容是就中国大陆“对台湾的军事施压”的表态,“希敦促两岸进行对话”。白宫发言人的这条新闻稿是拜登政府上台后首次就台海问题表态,应该是美国新政府放出“台湾政策”的第一个风向标,它透露出哪些信息?与特朗普的“台湾政策”有哪些不同?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一 、白宫新闻稿的主要内容白宫这条新闻稿很短,翻译成中文不超过250个字,其主要内容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敦促北京停止对台湾的军事、外交和经济施压”;二是表态美国政府将“恪守《...

    2021-01-25 19:50:08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