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教育——中国的文化基因、“梦想”及局限性!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3-15 00:22:22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作者:Chairman Rabbit
来源:tuzhuxi(ID:chairmanrabbit)

我在之前文章写到了教育在中国社会历史里扮演的重要的作用:教育使中国传统社会与西方、日本及绝大多数其他世袭封建社会的建制有着极大的不同。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个人可以通过学习、教育及英才选拔体制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潜能;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教育可以帮助个人改变自己家族、宗族、家乡的命运,及至更广泛的社会、国家乃至“天下”的命运,并实现各种价值的终极统一;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有了儒家传统对知识及教育的重视,以及有了科举这种英才选拔体制,才使得中国社会有了更多的流动性,更多的活力和可能性,社会矛盾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这也是中国的传统社会能够运行得更长,同时没有经历西方启蒙以来激烈的个人主义及民主主义革命的原因。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对教育的重视是中国/华夏文明最核心的文化特质与价值观。我总结几个特征,有正面的,也有不完全正面的: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1、相信教育,认为教育虽然不一定是改变个人命运的充分条件,但应该是某种必要条件(necessary condition),“读书好才能出人头地”;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2、对教育改变个人命运的能力比较乐观,认为读好书,后面就能比较顺利。这主要体现在:1)对教育投入上不计成本,对教育未来的经济收益有并不理性的预期;2)片面注重考试和学历学习本身,忽略其他技能(例如社会技能、情商/心理技能)等的培养;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3、认为最大程度资助教育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某种义务(duty/obligation/responsibilities):只要在能力许可范围内,就应该供养子女读书。人一生的收入/现金流是有限的,许多中国式家长会把自己的储蓄拿出来供养子女上学,而如果教育开支很大的话,实际上是拿自己的养老钱去供养子女。但反过来,家长又会期待子女未来能够孝敬家长。所以,供养下一代教育(爱幼)和下一代的孝顺(尊老)是相关的、对应的,这种对应是责任感、道德感、价值意义上的对应,而非经济和财务上的对应,不能用钱来衡;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4、对教育的定义存在狭义化问题,过度注重考试及学历。这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将科举作为人才选拔机制的一个负面结果。在古代,在政府担任公职的士大夫是社会地位最高的。要出仕就要先读书深造,然后迈过科举考试这一关。科举是链接教育及出仕成就的唯一桥梁。由于出仕之后,人生的事业是有较高确定性的,同时科举考试竞争又如此激烈,使得人们将对教育的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到考试本身,认为只要考过了就大功告成。同时,科举的考试科目又是固化的,就导致了所谓的“内卷”(下篇文章我们再讨论“内卷”问题)。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我春节期间在广州沙湾镇参观当地大姓何氏宗祠拍的照片,宗祠前,是为历代各种获得优秀考试的家族成员立的碑。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立碑是一个家族的最高荣誉了。他们的荣誉就是考上了进士,这就足以光宗耀祖。好的方面看,这是重视教育,鼓励后代好好学习。不好的方面看,这也是不足的,考上进士是这位年轻家族成员进入社会的新的里程碑,而不是人生顶峰,也不足以判断这个人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以考试作为立碑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会帮助进一步把教育的目的局限为考试:只要考过了,就是人生高光。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这其实都是常年“内卷”的结果:将教育与出仕及功名绑定在一起,中间是竞争极其激烈的考试选拔制度,只要考试通过,功名就能确定,那人们把考试作为终极目标也就不奇怪了。这个现象延续到今天仍然存在,中国高等教育及之后研究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和这个都有关: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1)教育“终结”于高考,如果说“婚姻是爱情的葬礼”,那高考成了教育的“葬礼”;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2)大学的“严进宽出”问题;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3)学生一旦走过了高考独木桥、锁定名牌大学学历,再至获得不错的工作,之后步入社会,再进修学习时就存在动力不足(因为常年“内卷”而已经厌恶教育);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4)大学缺乏作为“象牙塔”的神圣性,也不一定就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因为教育和知识的“高光”时刻就是高考。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我以为,中国基础教育强,高等教育弱,和这套教育考试传统也是息息相关的。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另外,从家长的角度看,如果教育的目的狭义化,只是以上好的大学(包括通过高考上好的国内大学,也包括出国上好的外国大学)为目标,那么就会出现教育内容工具化:凡事都会以是否有利于考上大学作为评判标准。这个情况毫无疑问在西方社会也是存在的,但在高度重视教育,以及高考之下高度“内卷”的中国,这个情况只会更加严重。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5、教育投入上存在经济非理性:由于家长自认为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承担着某种道德义务,同时目标也非常清晰和明确,就是考上好的大学,那么家长为了达成此项目标(上好的大学),就会不计成本对子女投入了。而实际上,家长并不会考虑子女对自己的回报:其投入从经济角度上讲是“非理性”的——它是道德义务、价值观和“爱”的表现。家长不会去对孩子上课花多少钱斤斤计较,不会计算对子女教育开支多少以及未来子女能够产生多大的现金流去孝顺返还自己。实际上,仅从子女自己的口径计算,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投资,也不一定能够为子女自身带来足够的现金流回报。教育投资和收益是没有关系的。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举个例子:例如:从小就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课外班,学这个学那个,耗费巨大。孩子长大再供养其出国读书,前后花费巨大,但子女经历了如此之多的教育投入,最终毕业回国后,就是个普通工作、普通工资收入,按经济账是算不过来的。如果要按经济账算,与其花上百万、数百万送子女出去读书,不如给孩子买个房。但如前所述,这不合中国人的文化。中国人的文化和社会预期是:必须尽自己努力,供养子女上好的学校: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1)上一个好的大学就是人生的“高光”时刻;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2)子女进入社会后,大多父母也很难给孩子以更多帮助,只能在读书环节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就是出钱资助教育,把孩子“推上马”,上好的学校,成就“高光时刻”。以后就靠孩子自己了,父母已经尽了义务和爱;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3)如果父母有余力可以资助孩子,但却没有去资助,没有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那就是家长没有承担自己的义务,是对不起自己的孩子。教育在文化基因里,中国家长要为此承担许多价值观上的、文化上的义务、职责、预期、压力;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4)认为孩子只有上了好的学校,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教育/学历是成功的“必要条件”);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5)孩子能够上什么样的学校,对家长来说还是个面子问题、荣誉问题。家长要考虑社会/身边人士/舆论的看法,在一个极度重视高考/大学的社会里,子女只有上了好的学校,才能为自己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和尊重,或者说至少符合社会预期;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6)最后,家长对孩子是存在一个义务的“边界”的,或“接力棒”的交界节点:家长完成自己使命,帮助子女上到好的学校,毕业后,如果子女还不成器,那(主要)就是子女的问题了,家长的义务边界就是帮助子女上学,“扶上马”。如果说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中国父母的义务边界会涵盖高等教育阶段(将“大学”呼应“科举”)。在西方,有钱人(上层中产及以上阶层)是有能力资助自己孩子上好的学校的,但对普通人而言,义务边界划在中学教育,并不涵盖高等教育:他们并不认为供养子女上大学是自己的某种义务;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6、知识崇拜和学历崇拜。中国社会是非常崇尚知识的。虽然我们看到网上有时会讽刺专家为“砖家”,但这往往是出于对专业人士人品的质疑。中国自古就是“精英治国”,精英通过英才制(meritocratic)的选拔机制进行。人们相信崇敬知识,相信知识,尊重权威,也相信人的能力与知识/学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与我们在西方(特别是美国)普通民众里看到反知识精英、反智(anti-intellectual,怀疑知识权威,怀疑科学等)倾向完全不同。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7、崇尚教育的全民性。我不是说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个体、每一个家庭、每个地域或子族群的人都同等重视教育(over-generalization),而是指相对于其他国家和社会(譬如欧美、日本、各种亚非拉国家,等等)而言,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围绕教育的价值观是更加跨越阶层的:即不同阶层的人对教育有类似的看法、态度和对投入的执着(commitment)。(请注意,我并没有通过实证社科研究去严格地比较分析不同社会的人,纯粹只是根据自己的经历提供自己的主观意见和印象)。这就使得,如果我们比较西方的话,会发现只有最精英、最有实力的群体会特别积极地投入教育,而在中国,一般中产甚至更广泛的人群都会积极投入教育。在西方,只有中上层精英才知道教育改变人生、提供经济和社会安全、防止向下流动的重要性,而普通人对此缺乏意识。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简言之,在其他社会,对教育的注重,对教育价值的认知,是带有阶层性的,这种认知是通过教育本身获得的:一个人受过教育,享受了教育的好处,才知道教育很重要,并希望给子女提供好的教育。阶层固化表现为一群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不断内循环(例如美国最富裕的Top 20%人群)。剩下的人口,除了获得教育的能力受限外,意识和观念也受限:他们不知道教育很重要,可以改变人生。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中国则是,文化基因里自带对教育的重视。这种对教育的重视是跨越阶层的,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culturally embedded)。不过,要指出,在实践中,中国文化下教育目的也存在片面化、狭义化的问题,过多的以考试/高考/考大学/学历为目标。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我需要强调的是,以上都不是基于实证的定性定量分析,纯粹就是我基于自己经历和观察的一点感受。放到个体身上,以上观察很可能不准确。但读者应可理解我的意思。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在此也补一题;在西方社会里,除了东亚人群外,有没有特别注重教育的族群呢?可能是有的——最明显的就是犹太人(尤其是长期浸淫、深耕欧洲的阿什肯纳吉犹太人Ashkenazi Jews)。这个例子,中国人应该是相当熟悉的,而也恰恰因为犹太人颇有传统,非常注重教育,族裔人数不多,却在西方世界内取得如此巨大的、不成比例的文明成就,才吸引了中国人的注意力。他们的成功符合中国人重视教育的价值观,印证了教育的能力与重要性,并且还提出了优化教育的可能性与方向(打破中国教育目的及方法论的局限性),因此倍受中国人的关注。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在21世纪20年代的中国,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个人、家长、家庭所渴求的,是消解和突破考试制度下带来的内卷及内耗;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社会和国家所需要的,是消解和突破考试制度下带来的内卷对素质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适合未来的人才的负面影响。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那么为什么会有内卷呢?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因为中国特色的考试制度。中国究极的考试制度就是高考。其他的一些考试和教育都可以被视为指向这个选拔制度和节点的工具。高考沿袭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它有独特的公平性(我们将在下文探讨)。但公平性也是有代价的——可能牺牲其他的一些质素或品性——譬如高度的“内卷”(下文将对此做出定义)、不一定利于发展素质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快乐教育、不一定能够满足创新、多样化及培养适合未来的人才、不一定利于内化个体对知识的渴求,等等。任何一个社会为了公平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们也在为公平付出代价。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下文,将探讨教育的公平性及内卷问题。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全文结束)peA曹操读书网


peA曹操读书网

上一篇:四方会谈谈嫁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 中国革命的伟大,西方永远读不懂!
    中国革命的伟大,西方永远读不懂!

    作者:坏土豆来源:一个坏土豆 ( ID:iamhtd )第一部分:很多人读不懂中国革命的伟大,是因为用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史诗;第二部分:为什么说1921年是中国历史的分界点,解读历史的逻辑发生根本变化;第三部分:人民万岁,是因为毛主席开启了新的时代;第四部分;无欲则刚,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救中国;第五部分:恢弘伟业,初心不改,民族复兴,矢志不渝;第六部分:借用淮海战役中的片段读懂中国革命的根源;01可能我是较少的又写历史又写国际的作者,于是,很多人认为毛主席、汉武帝或者唐太宗是并列的伟人...

    2021-03-15 00:12:09
  • 中国“元宇宙”赛道企业获1亿美元融资;快手卡牌新游预约量逼近千万 | 游戏产业周报
    中国“元宇宙”赛道企业获1亿美元融资;快手卡牌新游预约量逼近千万 | 游戏产业周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竞核01核心观点:元宇宙概念大热,中国“元宇宙”赛道企业获1亿美元融资3月11日消息,视频游戏平台Roblox于3月10日晚间在纽交所上市,收报69.5美元,相较45美元的发行价暴涨54%,最新市值约383亿美元。需要明确的是,此前Roblox的估值仅为40亿美元。具体来看,Roblox的市值之所以能上升如此之快,有两点原因。第一,全球疫情形势的影响下,居家文化遭到热捧,Ro...

    2021-03-14 20:25:19
  • 世界心脏中亚五国,中国的生死之地!
    世界心脏中亚五国,中国的生死之地!

    原创: 金桥智库来源微信公众号:王诚说人生已获授权 一、美国和西方为什么老在新疆捣乱? 新疆在普通中国人这里,经常缺乏存在感,大家关注最多的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发达的沿海城市和港澳台,不信的话我们看看新闻,只有七百万人和一千平方公里土地的香港,受到中国媒体的关注度远超拥有2000多万人口和1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新疆。 但是与我们中国人对于新疆的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新疆特别的“关心”和“关注”,不但长年累月地支持“疆独组织”,而且从学术界、新闻界和政界都在肆无忌惮地编...

    2021-03-14 16:15:37
  • 七个敏感事件发生,拜登剑指中国!
    七个敏感事件发生,拜登剑指中国!

    作者:李光满来源:李光满冰点时评微信公众号ID:ligm-479210127已获转载授权最近,全球敏感事件频发,让人感觉有大事即将发生。第一件事,乌克兰宣布将马达西奇国有化。乌克兰《基辅邮报》3月11日报道,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宣布,乌克兰发动机制造商马达西奇股份公司会在“不久的将来”国有化,“在不久的将来,马达西奇将以合法的、符合宪法的方式回归到乌克兰政府。”乌克兰的决定使中国投资者在收购马达西奇方面遭遇挫折。2016年,北京天骄航空试图收购马达西奇的多数股权,美国强烈反对中企收购马达西奇控股权,...

    2021-03-14 14:40:44
  • 一棵青木:中国是战胜国啊,为啥民族自信还不如战败国?
    一棵青木:中国是战胜国啊,为啥民族自信还不如战败国?

    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有人发现了中国的民族自信心极度不正常,堪称“逆向种族主义”。什么叫种族主义?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的种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其他的种族都是垃圾。那什么叫逆向种族主义呢?就是以其他种族为中心,认为自己的种族是世界上最垃圾的,其他的种族都很优秀。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世界上有这样的人么?谁会觉得自己所属的种族垃圾啊。正常情况下,一个战败的国家,一个被奴役的种族,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思想,他们确实觉得自己的种族很垃圾,那个击败自己的种族很优秀。但中国是一个战胜国,且拥有完整的国家主权,按理说应该种族...

    2021-03-14 12:55:21
  • 血饮:从巫蛊之祸到嵇康被杀中破解中国历史兴衰的核心密码!
    血饮:从巫蛊之祸到嵇康被杀中破解中国历史兴衰的核心密码!

    汉武帝征和二年,即公元前九十一年,这一年的七月十七日,汉帝国储君、太子刘据经长安覆盎门仓皇出逃,拖家带口隐藏到湖县(今河南灵宝市阌乡县)的泉鸠里,收留刘据的主人家境贫寒,以贩卖草鞋来奉养刘据。之后,刘据派人联络湖县富裕故旧导致消息泄露,八月初八,湖县地方官围捕刘据,太子自知无法逃脱,为免被捕受辱,随紧闭房门,自缢而死,刘据身边的两名皇孙一同遇害。曹魏景元三年,即公元二百六十二年,同样是盛夏时分,在都城洛阳的东市刑场上,嵇康悠然地席地而坐,刽子手持刀肃穆侧立,监斩官则在不远处的凉棚下于桌后端坐。刑场周围,黑...

    2021-03-14 11:28:29
  • 中国人寿黑龙江分公司被罚51万元 因整改报告内容不真实等违规
    中国人寿黑龙江分公司被罚51万元 因整改报告内容不真实等违规

    作者:禾凉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2021年3月10日,中国银保监会披露信息显示,中国人寿黑龙江省分公司因理赔管理内控机制不健全等2项违规,被黑龙江银保监局合计罚款51万元。来源:中国银保监会据公告,中国人寿黑龙江省分公司因理赔管理内控机制不健全和扶贫小额保险业务整改报告内容不真实,被黑龙江银保监局给予警告并合计罚款51万元。贾风雷、李峰、白鸿滨因对扶贫小额保险业务整改报告内容...

    2021-03-14 11:17:40
  • 香港选举制度完善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
    香港选举制度完善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网站3月14日消息,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近日就英国外交发展大臣涉港声明及七国集团外长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涉港联合声明答记者问。记者问:日前,英国外交发展大臣拉布发表声明,称中方“激进修改香港选举制度旨在干扰和压制批评声音”,“进一步违反《中英联合声明》”。同时,七国集团外长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发表联合声明,就中方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表达关切”,称中国全国人大决定 第二,所谓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压制批评声音”、“侵蚀民主”、“破坏‘一国两制’”等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香港回...

    2021-03-14 11:12:40
  • 戎评:打好这五大外交战役,中国崛起势不可挡!
    戎评:打好这五大外交战役,中国崛起势不可挡!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是人口大国、面积大国、工业大国、军事大国,中国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关系的好坏,不仅关乎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更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所有中国对外关系中,尤以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中俄关系,中印关系,中国与东盟关系最为重要。未来十年是中国崛起的关键时期,而影响中国崛起的主要因素,除了自身的发展之外,外部因素很大程度就来自于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连横合纵。只要理清了这五大关系,未来的世界格局就基本上一目了然了。中美关系:在竞争中对抗中美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中美关系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

    2021-03-14 11:07:18
  • 金桥智库:世界心脏中亚五国,中国的生死之地!
    金桥智库:世界心脏中亚五国,中国的生死之地!

    新疆在普通中国人这里,经常缺乏存在感,大家关注最多的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发达的沿海城市和港澳台,不信的话我们看看新闻,只有七百万人和一千平方公里土地的香港,受到中国媒体的关注度远超拥有2000多万人口和1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新疆。但是与我们中国人对于新疆的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新疆特别的“关心”和“关注”,不但长年累月地支持“疆独组织”,而且从学术界、新闻界和政界都在肆无忌惮地编造关于新疆的谣言和谎言。都到了2021年的今天了,美国的政客,加拿大的议会,英国的BBC,还在持续不断...

    2021-03-14 09:58:38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