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使人成长---豪仕阅读网

《后浪》背后的残酷真相!

作者 :正文注明 2020-05-06 06:22:15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作者:缓缓君
来源:缓缓说(ID:huanhuanshuo520)

01

4月底,我还在文章中不无忧虑地写过,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让我们的社会存在撕裂的风险。

这才没过几天,《后浪》刷屏所引发的争议和嘲讽,似乎已成为撕裂的前兆。

《后浪》是B站(bilibili)于5月3日发布的一支宣传片,号称是bilibili献给新一代的演讲。


宣传片的画面非常精美,台词激昂,表达了老一辈对年轻一代的肯定和赞美:

“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你们;就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激。”

“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


“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当这些台词被何冰老师以浑厚的嗓音娓娓道来,弹幕上弹出的是满屏的“奔涌吧,后浪”。


截至我写稿的时候,这只视频在B站已获得了1100万+次的播放,131万点赞和80万+次的转发。

显然,活跃在B站的那群年轻人,非常喜欢这只宣传片。

但当这只视频在微信和微博上刷屏后,舆论的风向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

比如在@人民日报的微博下方,一条高赞评论是:

“能给后浪降点房价,涨点工资不,后浪快干了。”


知乎上,也几乎是清一色的质疑:

比如@火焰旁的炼金术士发表评论称,感觉这部片子更像是讲述“社会中上层的父母与他们的子女达成了和解,而无关于其它阶层的人什么事。”


至于朋友圈里,则拿韭菜玩起了“有机后浪”的段子。


在一些公众号文章下面,更有人留言说“B站的小朋友真的是早晨八九点的韭菜”。


嘲讽意味十足。

B站发的这部宣传片有问题吗?

这要看从什么角度来看。

首先,《后浪》本来就是一部商业宣传片,而从商业的角度,这部片子可以说是极为成功的。

过去,中老年人,以及一些80后、部分90后,其实对B站及其用户并不是太了解,有些人甚至会因为一些鬼畜视频觉得他们是在搞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而《后浪》的刷屏,不仅成功地让更多年龄层次的人开始关注B站,其正能量宣传还获得了官媒的认可和转发。

这无疑能极大地提高B站的形象(尤其是监管部门对它的印象)和关注度,也让它迅速获得了商业上的回报。

5月4日,B站的股价大涨超5%,市值在一天时间里上涨了4.8亿美元。


但从社会的角度,这支宣传片也揭开了社会的伤疤。

环游世界、高空跳伞、电竞夺冠、穿着汉服在闹市中舞蹈,凭着兴趣爱好自由探索,尽情享用文明的成果……

这样的画面,这样的生活,很美好。

“但这不是我的生活,我get不到。”

如果这种美好只属于少部分人,那它越美好,反而越显得扎眼。

而偏偏,这部片子又在五四青年节这个特殊的日子进行大规模地传播。

《后浪》中的那些人,能代表广大的中国青年吗?

显然不能。

视频中缺失了广大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年轻医护人员,缺少了戍守边疆的青年军人,缺少了在自己岗位上奋斗青春的教师、程序员、快递员、工人等等。

这些才是构成中国青年的主流群体,这些才是维持我们这个社会健康运转的中坚力量。


而《后浪》中缺少了他们的身影,只呈现少数精英阶层的自由选择。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吐槽、嫌弃、反感甚至厌恶这支视频。

《后浪》引发争议这件事本身,应该引起官方的重视。

当我们的官媒在习惯于宏大叙事的时候,当我们的宣传口在孜孜不倦地宣传正能量的时候,应该去正视贫富差距问题,应该给社会情绪留一个宣泄的出口。

否则,过度积压的社会情绪,早晚会爆发出各种各样的社会运动。

比如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法国的黄背心,以及某地的蒙面人,本质上都是贫富差距问题(包括社会分配不公,以及年轻人找不到出路等)和社会情绪积压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相比之下,中国内地的年轻一代,用自嘲或者在网上发几句牢骚的方式来释放积压的情绪,其实已经很温和了。

这样的声音你可以赞同或者不赞同,但我希望你至少能抱有一份理解。

当然,问题的根源还是在现实中的贫富差距,在高房价。

(在@人民日报 转发《后浪》的那条微博下面,点赞数最高的评论直指房价问题)

02

理解普通人的不容易,以及努力改善贫富差距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但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接下来就贫富差距和阶层分化的问题,给大家泼一点冷水。

无论政府和民众如何努力,正常的社会一定会存在贫富差距和阶层分化。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这从模拟社会财富分配的数学模型中已经得到了验证:

假设有一个100人的小社会,每个人在18岁时获得了100元的初始资金,他们每天要消费1元钱随机给另一个人,就这样一直到65岁退休。

每个人在退休前都有17000次财富分配的机会,而且是随机把钱给另一个人。

这是一个完全公平的财富分配机制。

那么按照这个规则,社会的财富分配会变成什么样子?

(说明:1.上图中横轴标签代表一个玩家的编号,柱子的高低变动反映该玩家财富值的变化。2. 当某人的财富值降到0元时,他在该轮无需拿出1元钱给别人,但仍然有机会得到别人给出的钱。图片来自公众号“城市数据团”)

答案是:程序运行17000次之后,这100个人的财富差异会非常大!

按照财富值进行排序,整个社会的财富分配状况接近于幂律分布。


也就是说,如果政府放任不管,即便是在完全公平的规则下,社会发展到后来的结果依然是——大部分的钱进了少数人的口袋。

这就是社会运行规则的残酷之处。

如果政府采取一些措施呢?

比如给穷人低保、对富人征税,残酷的社会规律依然会起作用,但贫富差距有所缩小(富的没那么富了,穷的没那么穷了)。


也就是说,虽然政府的调控无法改变阶层分化的规律,但是可以缓解分化的程度。

这就是为什么贫富差距和阶层分化的问题,是个全世界的普遍现象。


当然,有些人会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如果阶层分化不可避免,那我们的目标还有可能达成吗?

答案是有。

我们来看下共同富裕的内涵是什么:

“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但这种普遍富裕不是、也不可能靠现有财富的平均分配来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

“总设计师”还有过一段明确的论述:“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所谓的共同富裕,是要让中国人整体上富起来,而不是搞平均主义(事实上,平均主义也是不可持续的,在“大锅饭”之前,李自成和洪秀全也都尝试过平均主义,但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

如果哪一天,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财富和收入,放到世界尺度的范围上看,依然属于高收入人群,那共同富裕的目标就实现了。

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可行的路径就是搞产业升级,抢占尽可能多的高端产业(这一点在过去的文章中已经多次提到,这里不再展开)。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让那些享受政策红利和时代红利的先富者,去带动后富的人,而不是去收割和压榨他们。

政府应该通过福利、税收等二次分配手段,去尽可能减小社会的分化和差距。

理想和现实之间虽然有鸿沟,但“进一步存有一寸的欢喜”,这值得政府为之努力。

以上是站在政府层面的看法,接下来说说个人层面的思考。

03

上面这个财富分配模型的是建立在绝对理想,绝对公平,完全平等的条件下的,而在现实社会,每个人的起跑线并不一样,天赋和努力程度也不一样。

1.如果在模型中加入一些富二代会怎样?

答案是,少数富二代会成为“败家子”,但大多数富二代依然会站在社会的顶层。

也就是说,财富是具有传承效应的。

富人家的孩子,大概率还是富人。

但值得欣慰的是,在模拟财富分配的游戏中,有3名普通人晋升到了财富TOP10的行列。

(红色柱子代表富二代玩家,他们的起始资金是普通人的5倍,另外,因为该模式下允许负债,所以有些人的财富最后变成了负值)

这体现的是社会的流动性。

尽管人和人的起跑线各不相同,阶层的分化也不可避免,但普通人依然有机会实现晋升。

2.如果把天赋和努力这些因素加进去呢?

假设有10位玩家因为天赋和努力而取得了额外1%的竞争优势,模拟的结果是,其中有9位进入了财富的TOP20。

(红色柱子代表由于天赋和努力而获得了额外竞争优势的玩家)

现实生活中,天赋和努力显然无法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进行量化和模拟,但有一个趋势是肯定的,那就是聪明又努力的人,会在社会竞争中获得优势,他们实现晋升的可能性会更大。

网上有不少人抱怨中国的阶层固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寒门逆袭越来越难。

但放在世界范围的尺度来看,越是成熟的社会,阶层分化现象就越明显,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这一点,在《人生七年》这部纪录片中已经有了很明显的体现。


相比之下,中国这些年为普通人提供的晋升通道,真的算得上是得天独厚了。

一方面是得益于中国经济腾飞带来的社会高流动性,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时代和科技的红利。

比如马云和马化腾,他们自身能力固然卓越,但他们事业的起步,也是建立在中国第一代互联网红利之上的。

如果没有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没有那个年代的网吧和个人电脑向中国消费者的普及,就不会有今天的阿里和腾讯。

拼多多、头条、美团、快手等互联网新贵,则是建立在移动互联网红利之上的。

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没有4G对智能手机网速的支持,他们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所以,你说中国的社会阶层真的固化了吗?

如果固化了,怎么可能段时间内出现了一大批新晋的年轻富豪?

(2017年互联网大佬们在乌镇的聚餐,照片中这些大佬几乎都是清一色全是名校毕业,财富数据为当时的估值,如今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尤其是黄铮,只用了5年时间就进入了中国的财富TOP10。

这些人通过自己的才智和努力,再加上正好赶上时代和科技的红利,从一个普通人一下子跃升到了精英阶层。

当然,你可以说,创业成功是个小概率事件,这些成功的创业者并不能代表大众。

那么我们来换个思路,一定要一步登顶才算得上逆袭吗?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选对赛道,进入像华为、阿里、腾讯、美团、头条、拼多多这样高速发展的公司,同样能够获得几十万、上百万的年收入,成为高收入人群的一份子。

尤其是当你进入这些公司的时机足够早,比如成为小米的前1000号员工,公司上市后也可以晋升高净值人群。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选对一家有潜力的公司,选对赛道,依然有机会实现阶层的突破。

当然,你还可以说,以上主要还是针对理工科人群的机会,我是文科生怎么办?

那么请看看李子柒、李佳琦以及一些没那么有名但也小有成就的自媒体作者和B站UP主。


这一轮移动互联网真的给很多普通人带来了巨大的红利,包括我自己也是这个时代的受益者。

我通过写公众号获得了让我相当满意的收入,和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

在我的同行中,也有不少人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时代的机遇,过上了不错的生活,包括一些农村家庭出身的人。

类似的机会未来还会不会有?

我相信会有。

比如随着5G的商用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一定会有新的商业形态出现。

再比如,未来人类如果能够在可控核聚变方面实现突破,那将会引爆新一轮的能源革命,从而造就一批新晋的富豪和精英。

这个时代没B站的宣传片说的那么好,但它绝没有一些人唾弃的那么糟,不至于让人没有选择。

未来也会不断涌现新的机会。

上升的通道,它有时候宽,有时候窄,但它一直都在。

也总有一些人能够抓住梯子向上爬。

社会有阳光面,也有阴暗面;个人有局限性,也有可努力的空间。

关键看你怎么看,以及你想要什么。

如果你想往上爬,那我还是建议你多看积极的一面。

“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相比于沉溺于社会残酷面而自怨自艾、不做出任何改变的悲观者,那些乐观的人,那些看清了真相后依然愿意积极去尝试和改变的人,抓住梯子的概率总归会更大一点。

写这些并不是想给你灌鸡汤或者说服你,我只是把自己的一些观察和思考写下来分享给你。

而选择是你自己的,选择背后的那个结果也只能由你自己去承受。

事实上,人也未必一定要不断突破自己的原生阶层。

选择在小城市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这同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要你自己愿意。

就我个人而言,做好自己力所能及之事,保持内心秩序的安宁,我认为反倒是最重要的。

P.s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1919年牵头发起“五四运动”的那3000名北京青年学生,他们是什么阶层?
从中国的文盲率数据可以推算,他们是一群精英子弟。
根据《剑桥中国史》上卷的记载,1949年中国的文盲率高达80%,“而且被视为识字的20%的人当中,已经包括了那些只认识几百个中国汉字的人和在今天只能列为半文盲的人”。
而根据卜凯在30年代初期的一项抽样调查,当时中国只有30%的男性和1%的女性具有能够读懂一封简单信件的文化水平。
了解了这一点,你再想想,1919年能够在北京上学的孩子,无疑是一群富家子弟。
另外,鲁迅其实也出身于当地的大户人家,但他长期致力于为社会的进步说话。
从这些案例中我想到的是:一个社会,如果精英阶层多致力于改善这个社会,不仅阶层对立会减少,也能推动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希望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也能如此。
最后再引用鲁迅的一段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相关文章

  • 90后包租婆回应拥有400栋楼!包租婆D姐身份背后资产真相 广州一女子有四百栋楼是怎么回事
    90后包租婆回应拥有400栋楼!包租婆D姐身份背后资产真相 广州一女子有四百栋楼是怎么回事

    一位广州女青年因为房子在网络上火了。近日来,一位27岁的广州女子号称拥有超过“400栋楼”的相关短视频在社交网络上不断热传。视频里,该女子号称有“400栋”房产,每日过着收租的生活。...

    2020-05-05 19:08:31
  • 90后包租婆回应拥有400栋楼真相 93年包租婆D姐400栋楼是真的吗
    90后包租婆回应拥有400栋楼真相 93年包租婆D姐400栋楼是真的吗

    近日,广州 93年包租婆拥有400栋楼 一事引发热议,走红之后,这个27岁的包租婆身份背后资产的真实性却引发网友质疑。记者走访包租婆所在的城中村发现,多为二房东转租,租金数百到千元不等。包租婆D姐本人则回应称, 400栋楼 说法不实: 并没有说过自己总资产超过多少亿,自己只是作为承租方,房子大部分是我租的。 她表示,自己手上的房子大部分都是依靠收购和承租城中村内房子,依靠此模式成为了 坐拥 400多栋楼的 包租婆 , 只有很少一部分有产权,大部分只有租赁权 。而对于网络上普遍质疑的 每栋楼月赚50万 的说...

    2020-05-05 16:25:29
  • 美国治疗新冠肺炎收费吗 真相让大家感到意外
    美国治疗新冠肺炎收费吗 真相让大家感到意外

    美国是一个经济特别发达的国家,相对其它国家来说,美国居民更加富裕,不过如果让他们自己出钱支付新冠肺炎的治疗费用,估计大多数美国人都承担不起。幸运的是,前段时间美国宣布就算没有购买保险的人,也可以免费治疗新冠肺炎。美国新冠治疗规定
    据悉,如果已经购买了保险,那治疗新冠肺炎是完全免费的。一开始没有购买保险的人,新冠肺炎的费用要自己承担,后来随着反对声音越来越多,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没买保险的人也可以享...

    2020-05-05 14:55:15
  • 病毒源头最新动向 美国专家回应真相有望浮出水面
    病毒源头最新动向 美国专家回应真相有望浮出水面

    之前,有人怀疑新冠病毒来源于中国武汉,但钟南山院士已经说了,病毒源头还未查到,首先在武汉发现,并不代表武汉就是源头。那么,病毒源头最新动向是怎样呢?其实,美国专家回应了,病毒真相有望浮出水面。大家有兴趣的话,看看专家怎么说的。病毒调查
    新冠病毒真的很可怕,并不是在一两个国家爆发,而是在多个国家爆发,有些国家确诊人数已经超过百万,令人无比担忧。看到疫情如此严重,所以很多人都想知道病毒源头。究竟新冠...

    2020-05-05 11:55:15
  • “前浪”和“后浪”都必须认清的10个真相!
    “前浪”和“后浪”都必须认清的10个真相!

    作者: 明叔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微信ID:laomingdashuB站的这个视频刷屏了,我对任何一种刷屏的东西,都有一种本能的警惕。直到刚才,我才逼着自己看完了这个视频,第一反应是——太乐观了!1、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这个世界正在经历我们有生之年的第一次变坏。世界局势正在变坏,中美关系正在变坏。改革开放42年来,中国赶上了全球化的黄金几十年,并成为了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完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快速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从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来看,我们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大变局的核心特点是...

    2020-05-05 06:15:22
  • 《后浪》​何以刷了中年人的朋友圈?
    《后浪》​何以刷了中年人的朋友圈?

    原创: 顾子明本文授权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政事堂Plus20191996年,三名以色列青年人发明了一款名为ICQ的互联网通讯软件。两年后,拥有千万用户的ICQ被美国的AOL高价收购。受ICQ鼓励,大洋彼岸的深圳赛格科技园里,几个年轻人仿照ICQ,捣腾出来了中国的OICQ。1996年,一名来自杭州的青年在北京跑业务,试图将美国已经搞出来的信息告诉公路搬回中国。两年后,这位在四九城碰壁无数的青年,发觉前途无望后,回到杭州仿照美国工程师搞出来的eBay,带着十几个青年人在湖畔花园开创了阿里巴巴。那个时候,没有伯乐...

    2020-05-05 06:15:15
  • 西西弗:五四、校庆和前浪后浪
    西西弗:五四、校庆和前浪后浪

    昨天B站制作的一段视频 Bilibili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刷爆了朋友圈。不过,似乎朋友圈中转这段视频的都是“前浪”的叔叔阿姨们,95后的后浪几乎没有人转。我看这段视频,感觉也有点怪怪的,有些做作。感觉到后浪们,也许并不一定会喜欢。这段视频,感觉就是一个老父亲,给逆反期的儿子,绞尽脑汁选了一个生日礼物,然后儿子礼貌的笑笑,回过头,撇撇嘴,小声吐槽了一句土老帽。年轻人,并不喜欢老一辈用自己的眼光去评价年轻人,无论是正面评价还是负面评价,其实都不喜欢。年轻人有自己的选择,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道路,圣人的道...

    2020-05-04 20:57:23
  • 罗天昊:缺少青年的国家没有后浪
    罗天昊:缺少青年的国家没有后浪

    尤记二十多年前的一个五四青年节,我在老家中学读书,日复一日繁重的复习与考试,霸占了我几乎所有的天空。好不容易轻松一日,阴天转晴,格外注目。那时候的青年节热烈奔放,锐气逼人。我老家的小县城里,到处是青年,骑着自行车三五成群的,骑摩托带个美女呼啸而过的,在震天的喇叭声中逛街的,三三两两坐在广场上聊天唱歌的,充满了人间气息,世俗而热烈,熙熙攘攘,人山人海。二十年后的青年节,我已届中年,漫步京城街头,除了一些官方和商家的宣传之外,似乎已经没有多少青年来关注这个节日了,大街上车流依旧,却已经没有热烈的人潮。也许在一...

    2020-05-04 20:54:38
  • 后浪策划团队回应刷屏争议 《后浪》刷屏都说了什么?后浪原文阅读
    后浪策划团队回应刷屏争议 《后浪》刷屏都说了什么?后浪原文阅读

    五四青年节前夕,央视在18:48《新闻联播》前播出了b站青年宣言片《后浪》,这是b站首次登陆央视黄金时段,不久后,这部短片出现在朋友圈的广告里。[!--empirenews.page--]五四青年节前夕,央视在18:48《新闻联播》前播出了b站青年宣言片《后浪》,这是b站首次登陆央视黄金时段,不久后,这部短片出现在朋友圈的广告里。[!--empirenews.page--]五四青年节前夕,央视在18:48《新闻联播》前播出了b站青年宣言片《后浪》,这是b站首次登陆央视黄金时段,不久后,...

    2020-05-04 20:08:59
  • b站到底是干什么的 怎么看待及评价其宣传片后浪?
    b站到底是干什么的 怎么看待及评价其宣传片后浪?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b站发布了宣传片《后浪》,由国家一级演员何冰登台演讲,结果在网络刷屏,并获得人民日报的关注。不少人好奇,b战到底是干什么的?外界是怎么评价《后浪》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b站《后浪》刷屏
    b站,是哔哩哔哩的简称,于2009年6月26日创建,早期是一个ACG(动画、漫画、游戏)内容创作与分享的视频网站,现是中国年轻世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已经于2018年3月2...

    2020-05-04 16:58:03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