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杨昌济临终遗言:救国必先重二子!一个是毛主席,另一位是何人?

作者 :璐寒 2022-10-29 04:25:11 围观 : 评论

1920年1月,北京德国医院。病榻上的杨昌济咳嗽了几声,气息虚弱。在病房内照料他的家人立即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投来担忧的目光。

杨昌济却摆了摆手:无妨,无妨!给我取纸笔来罢!

家人依言取来了杨昌济想要的东西,他伸手接过,便倚在床头,给时任广州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代表的好友章士钊写起了信:

“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不久,杨昌济先生便驾鹤西去。


伟大领袖在听说老师病重时就曾前往医院探视,让老师看到成材的学生,得到莫大的慰藉。

之后在北大为杨昌济举办的盛大追悼会上,伟大领袖送上了自己的亲笔挽联,还作为代表宣读了联名写就的《治丧辞》,读到悲痛处几度语不成声,可见伟大领袖对杨昌济的敬爱之情。

而杨昌济临终前发出的信件中说, “救国必先重二子”,所说的二子之一便是伟大领袖。

我们回望历史,可以清楚地知道杨昌济预言伟大领袖必为救国之重,这个预言是实现了的。伟大领袖成为党的领导人之后,带领着党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几度力挽狂澜,作出关键的正确决策,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然而,这份预言看起来好像只有一半应验。因为在杨昌济的话中,他将二子相提并论,但在中国的那段历史上,伟大领袖的光辉无出其右,连可比肩者都鲜见。

杨昌济预言中的“二子”另一人究竟是谁?他为什么能被杨昌济看好有救国之才?

入读良校,结识至亲之友、至敬之师

杨昌济遗言中,“二子”的另一人,正是蔡和森。

蔡和森出生于1895年。彼时旧民主主义革命其势渐颓,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兴起,中国仍处于封建统治和列强割据的双重压迫之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不断加深,中国的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少年时期,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蔡和森被父亲送到了永丰蔡广样辣酱店当学徒。在这段经历中,他切身感受了旧社会对人的压迫,当他学徒期满的时候,他说什么也不肯再做学徒,而要弃商求学。

这一年是1911年,此时的蔡和森16岁。

无独有偶,1910年,长沙湘潭也有一名少年拒绝当店里的学徒,而立志去学校读书。在临行前,他还给父亲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

其中“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一句,更是道尽了他志在四方的气魄!

这正是少年的伟大领袖。

在分别离开家乡后,伟大领袖和蔡和森先后来到湖南省城求学。原本他们还不在同一个学校,但辛亥革命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建立,蔡和森于1913年转入,伟大领袖于1914年随着原本就读的学校并入一师而转入,他俩就此成为了校友,有了进一步成为朋友的机会。


更巧的是,虽然年纪不同,但他们是同一个年级,所学的内容大抵相同,又同为杨昌济、徐特立等名师的学生,在课后找老师探讨学问的时候也时有碰面。

有了这样的机缘,两位志同道合的少年很快相识,并因为相似的志向和理念而迅速成为了挚友。

他们的志向都是:为救国救民而读书!

而当时的一师范,恰恰有让学子们践行这个志向的条件。它是有志之士基于教育救国的理念创办的,以对学生免收学膳费的优惠条件吸引了一大批有志向、有才能的寒门学子入学。

更重要的是,它的师资力量尤为雄厚,不少当时的教育名家都受邀来此执教。对伟大领袖和蔡和森造成了深刻影响的杨昌济就在此列。


杨昌济早年曾先后赴日本、英国留学,还曾赴德考察,在1913年回国。作为留学归来的人才,杨昌济相当“炙手可热”,甫一回国,他就接到了昔日同学、当时在北洋政府做教育总长的范源濂邀请他进入政界的橄榄枝。

但是杨昌济志不在此。多年在外国、在西方的见闻让他明确了一件事:

“振兴国家,必须振兴教育,振兴教育,必须抓好高等教育;以预养师资,发达学术。以直接感化青年为已任,意在多布种子,俟其发生(杨昌济:《致教育总长范源濂》)。”

因此,他谢绝了从政做官的邀请,而是来到学校,做起了一名教书匠,并且成功发现了大有前途的可造之材——伟大领袖、蔡和森二人。

而杨昌济主张的“立志”、“修身”、“知行合一”,也被伟大领袖、蔡和森深刻地践行着。

“立志”自不必说,正是共同的救国志向把伟大领袖和蔡和森联系到了一起。而在此后的相处中,他们还一起“修身”,也就是一起锻炼体格。

他们“修身”的方法有三:一为冷水浴,二为游泳,三为爬山、野营和露宿。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所说的冷水浴不仅仅是用冷水洗漱,还包括在大风、大雨、大雪的恶劣天气里脱掉衣服,跋涉前行。

在未来的革命道路上,难保不会遇到在这种恶劣天气下衣裳单薄的困境,于是伟大领袖和蔡和森以这种方法锻炼自己的身体。足以见得,在这么早的时候、他们就从心到身,都做好了为革命艰苦奋斗的准备了。

而蔡和森和伟大领袖,在那个时期最为突出的,并不是其行径,还要数其思想。

那时西方文化已经传入中国,一部分人对其惊为天人,学习后更是将其奉为圭臬,将其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全盘对立起来;而研究中国古典文化的人,又往往抱残守缺,对西方文化是拒不接受的。两方之间有一种水火不容的态势。


然而,伟大领袖和蔡和森另辟蹊径,他们主张要寻求救国真理,应该两者兼读,然后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际情况加以扬弃。

伟大领袖说:“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
”蔡和森也说:“中国文化及一切制度,不必尽然,而西欧文化制度用之于我,不必尽是。”

原来早在这时,我们党后来奉行的“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就在他二人早期的言论中初见雏形了。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赴法留学,虽远隔千里但思想相连

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短短一年半的同窗时光,却让蔡和森和伟大领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15年秋,蔡和森因所学的东西广而不深,自己的探究之心无法得到满足,于是跳级考取与原来就读的学校隔江相望的湖南高等师范文史专科。

他与伟大领袖的友谊并未受距离变远的影响,1918年4月14日,蔡和森还与伟大领袖一起发动团结在他们身边的一群进步学子,建立了以“革新技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的新民学会,蔡和森和伟大领袖二人从校友变成了会友。


1917年冬,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给这些学习西方思想的学生极大震撼。他们针对此事热烈讨论,毛、蔡二人都深深被俄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吸引,他们认为俄国的成功对中国来说十分具有参考性,便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

到了1918年夏季,新民学会组织起赴法留学的活动,伟大领袖信赖蔡和森的为人和能力,在会上提议由蔡和森先到北京负责此事的前期准备。蔡和森到了北京之后,接触到不少传播新文化的著名文人,在与他们探讨后更觉列宁思想先进。


他在北京的这段时间收获颇丰,于是力邀伟大领袖也来到北京,两人共同为学会的留学事宜奔走,也一起接触新思想,再一起探讨、一起辨明真理。

一切准备就绪,最终确定赴法同学名单时,伟大领袖和蔡和森商定,他们需要一个去往法国,寻找未来的救国道路,而一个留在国内,研究各种已有学说和中国的国情。

不久后,蔡和森赴法,伟大领袖留华。新民学会也就此分成了两部分,两者之间以书信往来保持着联系,依旧是一个整体。

法国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最初的摇篮,又逢十月革命大获成功,社会思潮十分活跃。来到法国后,新民学会的各位各自探究着,选择了自己心中可以救国的主义。不少人选择了无政府主义,而蔡和森坚定地选择马克思主义。

来到法国后,蔡和森如饥似渴地学习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还投入了大量精力将其翻译成中文,以供中国同学学习。


在蔡和森“猛看猛译”的过程中,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看的越多、了解的越深,他越是感觉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揭示了这世间的真实规律。它所指导的道路,也一定能够救中国!

在蔡和森的影响下,不少原本信奉无政府主义的同学也转变了思想,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投入到对马克思主义的钻研和践行中来。

期间蔡和森还在会议上与主张无政府主义的同学产生过争论,经过他人的调解,会议才得以顺利完成。事后双方都给伟大领袖去信,而伟大领袖早就在与蔡和森的通信中认同了马克思主义,在回信中对蔡和森表示支持。

蔡和森积极地为“工学世界社”制定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行动纲领,并在会议上得到一致通过。

也就是说,在法国的蔡和森,一力主导了第一个中共旅法组织的建立!


回国革命,不幸英年早逝

1921年,蔡和森的所作所为引起了法国政府部门的注意。在这年年底他被遣返回国。

好在此时,蔡和森已经明确了自己选择的救国道路,也已经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学习。他对法国并无留恋,随即踏上了回国的飞机。

回到上海之后,蔡和森在陈独秀等人的引荐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立即就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革命事业中。


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中,蔡和森做到了许多个“第一”:

在1920年9月与伟大领袖的通信中,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个组织名称;

从1920年始,第一个传播列宁的建党思想和建党原则,不仅向旅法同学传播,还通过书信向国内传播,弥补了陈独秀、李大钊在建党工作中分身乏术、难以顾及的方向;

在1922年6月20日出版的《先驱》第九期上,第一次提出“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

自1922年九月始,他主持创办了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并负责编辑工作,同时为《向导》亲自大量撰写可以起到宣传党的方针路线的作用的优质文章;


1926年年初,在中共旅俄支部上发表长达五万字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党史;

1927年9月,针对此前党内思想混乱的问题做出长达三万字的报告《党的机会主义史》,第一次对我们党内出现的机会主义进行全面的阐述和批驳。

凡此种种,足以见得蔡和森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不仅具有党员应有的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的品质,还学识丰富、有远见卓识,直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都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成就。

然而此后,蔡和森的命运就急转直下了。

1927年蒋介石悍然撕毁国共合作协议之后,我党紧急召开了“八七”会议,商讨此后何去何从。

会后,伟大领袖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蔡和森本欲同行,但由于组织需要,还是去往北方,做地下党工作。此后,蔡和森也因党的需要先后两次去往莫斯科。


在1931 年春,第二次从莫斯科回来后,蔡和森本计划前往中央苏区,但出于当时南方局的同志更需要蔡和森,他也服从组织安排,立即赶赴南方局所在的香港。

彼时香港局势并不安全,也有人曾劝他不要去,可是蔡和森说:

◐◐◐◐●☛█▼▲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干革命,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不能只考虑个人安危。”

不幸的是,蔡和森到香港后不久,就被叛徒出卖,在一次会议上被国民党抓获,随即被引渡到广州。即使敌人拿钢钉一根根避开要害钉入他的身体,要他尝尽痛苦、屈服于他们,但蔡和森坚持了自己的操守,即使身死,也没有出卖组织。


蔡和森死在广州的秘密监狱中,这个消息甚至过了很久才传出来。自他死后,杨昌济当初看好的救国二子,就只剩下伟大领袖一个了。

伟大领袖曾经十分悲痛地谈到蔡和森之死:

“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

令人欣慰的是,伟大领袖完成了救国的大业。当1949年新中国成立,天安门广场上欢声雷动之时,杨昌济和蔡和森生前最大的梦想——救国救民,也终于成为了现实。


在那将近百年的历史中,有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把一生都奉献给寻找救国的一线曙光,又多少青年才俊前仆后继地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切,献出才智、献出力量、乃至珍贵的生命……

如今我们的国家欣欣向荣,我们的人民安居乐业,这些都建立在先烈为我们打下的基础之上。我们要永远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相关文章

  • 尼泊尔女尼,天籁禅音,治愈人心!众人:她一开口,我悟了
    尼泊尔女尼,天籁禅音,治愈人心!众人:她一开口,我悟了

    她一开口,心灵净化,竟能够以极致嗓音引人彻底忘却一切烦恼,空灵自然,穿透内心深处,产生顿悟。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她的人生。感受不同的修行之道。了解这样一位,以天籁嗓音治愈众生的传奇僧尼。她叫琼英.卓玛,1971年出生于一户尼泊尔的穷困家庭中。然而,卓玛童年的历程却过得异常艰难。父亲性格暴躁,从小就毫无理由地对卓玛和其母亲打骂批评。在卓玛的回忆里,恐惧与无助充斥着她的童年。也让其内心慢慢发生改变。卓...

    2022-10-29 04:25:41
  • 泰国僧人92岁离世,国王吊唁,百姓16公里相送!百姓:永远的圣僧
    泰国僧人92岁离世,国王吊唁,百姓16公里相送!百姓:永远的圣僧

    他在逝世时,泰国民众自发组织送葬,人群竟长达16公里。一生捐助60亿泰铢,更前往我国捐建学校。一生利他善心,上至国王,下至普通百姓,无不受其感染共鸣。愿以他的信仰为一生己任。他的名字叫龙婆坤,被称为泰国近代三大圣僧。又被民众称之为“蹲脚圣僧”。每个人,都愿与他见上一面,受其智慧,哪怕远远看着他,内心的困惑也会瞬间消解。明心见性。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他的一生,了知他的一生传奇。1923年,龙婆坤出生...

    2022-10-29 04:25:37
  • 中国画僧,中草药作画,彻悟人心!众人:他的画,我看到了合一
    中国画僧,中草药作画,彻悟人心!众人:他的画,我看到了合一

    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画僧,他的画竟以中草药,五谷杂粮为颜料,以自然万变为佛性融合,圆融无碍,穿透人心深处。引人顿悟。白手起庙,中草药作画,半生一边修行,一边作画,将画作与佛法,自然合一的相融。观者一睹,备受心灵的启迪。“艺术达不到的,佛法可以。”成了他一生信念。他叫大憨法师,以画为修行,向世人传扬真理。受百姓敬仰。然而,前半生的他却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璀璨人生。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大憨法师的一生,了知...

    2022-10-29 04:25:34
  • 图瓦国女歌者,极致嗓音,备受争议!她一开口,有人怕,有人悟
    图瓦国女歌者,极致嗓音,备受争议!她一开口,有人怕,有人悟

    她一开口,极限音调,竟能瞬间抚慰世人的内心。挑战人类极限的嗓音令她一夜爆红。又被世人称之为“当今世界最令人惊叹的女歌者”又被网友尊称为“神曲女王”。接下来,让我们了解她的人生,以极限歌曲抚慰人心的传奇歌者。她就是姗寇.娜赤娅克。1957年,姗寇出生于图瓦的一户普通人家里。从出生起,她的命运就和自己的家乡,更与音乐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从儿时起,家乡广袤的大草原,人们对音乐的向往,无论悲伤喜悦都会唱...

    2022-10-29 04:25:31
  • 2018年,俄罗斯超模恋上河南小伙,远嫁中国不要彩礼,如今怎样?
    2018年,俄罗斯超模恋上河南小伙,远嫁中国不要彩礼,如今怎样?

    2018年5月20日,在这个充满特殊含义的日子里,一场中式婚礼在河南洛阳举行。举办婚礼的人家大门上贴着大红的喜字,沿途了铺满了红色的地毯,很是喜庆。新娘坐着婚车缓缓而来,围在两旁的人们早已迫不及待一睹新娘的芳容。高维塔与高阳婚照然而当新娘从婚车上下来时,却让大家都惊呆了!只见新娘身高足足有一米八,金发碧眼,肤白貌美,俨然电视里走出来的模特一样!这位神秘的外国新娘究竟是谁?她为何远嫁河南,她又有着...

    2022-10-29 04:25:26
  • 保安撞脸奥巴马走红,被美媒点名安利月薪曾高达5万,至今单身
    保安撞脸奥巴马走红,被美媒点名安利月薪曾高达5万,至今单身

    他从小喜欢唱歌,也做过明星梦,无奈家境贫困,初中都没能读完就外出打工赚钱。他跟很多打工人一样,端过盘子、站过流水线,后来做了7年保安,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只为了能多赚点钱补贴家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自己竟然撞脸奥巴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闯入短视频行业,并因此一炮而红,甚至被美媒点名。他就是凭借“中国奥巴马”这个标签走红一时的肖基国。肖基国,1984年出生在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的一个小村子里,他是...

    2022-10-29 04:25:22
  • 05年浙江26岁男子网恋40岁女子,千里奔现赴吉林,7年后阴阳相隔
    05年浙江26岁男子网恋40岁女子,千里奔现赴吉林,7年后阴阳相隔

    浙江的小于因为游戏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女孩儿娟娟(文中皆为化名),娟娟的照片美丽大方,性格活泼开朗,还告诉他自己是辽源市人。巧合的是于某前几天刚去过辽源市,觉得虽然城市老旧,但是东北人性格直爽好相处,便对娟娟有了更好的印象。两人很快就成为好朋友,经常一聊就是几个小时。终于,小于决定奔现,坐车来到了辽源找娟娟,眼前的女人让他大失所望。不仅身材臃肿,面容憔悴,和照片相去甚远,而且怎么看去都像是四十岁左右...

    2022-10-29 04:25:19
  • 2018年她在湖里捡到一把古剑,结果6天后出价93万都不肯卖
    2018年她在湖里捡到一把古剑,结果6天后出价93万都不肯卖

    这世上真的是无奇不有,大家相信吗?2018年,瑞典有位8岁小女孩在该国南部的韦德斯特恩湖中捡到一把生锈的古剑,结果过了6天后,有人出价93万要买下这把剑,但她们一家居然都不肯卖。这听起来是不是让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然而这事却确确实实在现实中发生了,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萨迦·瓦内切克和她捡到的古剑萨迦·瓦内切克,美裔瑞典人,萨迦出生于美国,父母工作在瑞典,萨迦从小由外公外婆带大,2...

    2022-10-29 04:25:16
  • 杨昌济临终遗言:救国必先重二子!一个是毛主席,另一位是何人?
    杨昌济临终遗言:救国必先重二子!一个是毛主席,另一位是何人?

    1920年1月,北京德国医院。病榻上的杨昌济咳嗽了几声,气息虚弱。在病房内照料他的家人立即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投来担忧的目光。杨昌济却摆了摆手:无妨,无妨!给我取纸笔来罢!家人依言取来了杨昌济想要的东西,他伸手接过,便倚在床头,给时任广州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代表的好友章士钊写起了信:“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不久,杨昌济先生便驾鹤西去。毛主席在听说老...

    2022-10-29 04:25:11
  • 05年留美清华女博士枪杀丈夫,与尸体共眠7日:只想让他多陪陪我
    05年留美清华女博士枪杀丈夫,与尸体共眠7日:只想让他多陪陪我

    “我们真的要离婚吗?”留美清华博士陈丹蕾看着侧身熟睡的丈夫和何磊小声说道。“可是我想你永远陪着我……”陈丹蕾留下眼泪,从枕头下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消音枪,对着丈夫的后脑勺一枪打下。何磊来不及挣扎,便再也没有机会醒过来,陈丹蕾抱着丈夫沉沉入睡。她好久没有这样抱着丈夫了,像刚刚谈恋爱那样温暖,似乎丈夫再也不会离开,她们也不会离婚了。她就这样抱着丈夫过了7天7夜,直到邻居过来询问是不是有什么肉过期太臭了,...

    2022-10-29 04: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