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网抑云”并不介意人发出笑声

作者 :鞠月芹 2020-08-19 15:39:49 围观 : 评论

□新时报记者 江丹

“深夜网抑云开始了,有歌推荐吗?”

最近,“丧”文化又出新景观。音乐APP网易云音乐被网友戏称为“网抑云阴乐”,大量年轻用户“晒忧郁”,发表悲伤乐评。这些年来,从“葛优瘫”到“马男波杰克”,再到“佛系”等,“丧”文化从未退出社交网络的舞台,但即使没有社交网络的过去,“丧”文化也在青年群体之间流行。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在任何时空,没有一种“丧”是真正的“丧”,它只是一种情绪宣泄和掩饰,背后依然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奋斗。

人生挫败感的泛化

继续使用“葛优瘫”表情包似乎有点过时了,即使是“丧”,也有它的流行轨迹。韩剧《请回答1988》里的正峰佛系表情如今正流行,但前沿程度还是不及“网抑云阴乐”。

“为什么突然开始感伤?看到一句生活没有想象得那么难,只需要勇气足矣,就鼻子一酸,真的没有那么难吗?”

“妥协?不存在,28的我,哪怕觉得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也从没想过结婚。”

“已经免疫失眠的歌单……梦到投打电话给我了……其实这么久了,只希望看到他真的想我还爱我,哪怕无能为力……可是每个电话都让我失望让我流泪……那个随随便便的人是曾经深深伤害你的人,他不可能心疼你关心你了……”

同样是表达忧伤,这些网易云音乐里的评论跟帖与少年时郭敬明高下立判。只有这个时候,读者才会发现他们曾嘲笑过的“45度角仰望天空”是多么文艺。大概读者也发现跟帖里忧伤的质量并不高,所以戏称其为“网抑云阴乐”,或吐槽其为“深夜哲学家的‘伤痛文学素材库’等”。

不乏有网友认为这些所谓的音乐共鸣和评论干扰了自己对该款音乐APP的使用体验,还有网友模仿跟帖模式,戏谑这种夸张悲伤的表达模板:“15岁,前天刚刚被测出单眼近视175度,现在很绝望,因为医生说会伴随一辈子,一想到这个我就很害怕,也想哭。也开导不了自己,能帮我开导一下吗?真的很害怕。”当“网抑云”成为一种现象,网易云音乐推出“云村评论治愈计划”,开展“云村治愈所”活动,征集真正的乐评,治理虚假编造内容,规范乐评礼仪。

无论是在“网抑云”中肆意释放可有可无的忧伤,还是尖锐地指责这其中的“矫情”,都说明在青年人群里的“丧”一直流行,从未退潮,它被表达、被关注、被讨论。

一些老年读者或许并不能理解青年人的这种文化情绪,甚至认为这个字有些不吉利。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骏飞在其论文《丧文化:从习得性无助到“自我反讽”》中介绍了“丧”的文化内涵和亚文化光谱,“丧文化中充斥着悲凉、失落、孤苦、无依的意涵,以及颓废、麻木、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其特征符合习得性无助理论的描述。习得性无助理论认为:‘当一个人控制特定事件的努力遭受多次失败后,他将停止尝试,并把这种控制失败的感觉泛化到所有情景中。’”

青年人将一种人生挫败感泛化到了音乐、表情包、网络流行语以及电影、漫画等中去,形成了一种独属于他们的“丧”文化。

“丧”文化跨越时空

“丧”文化属于青年人,但不仅仅属于当代青年人,也不仅仅属于中国青年人。

宋代词人辛弃疾也曾追逐过“丧”文化,充满了关于“丧”的表达欲,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在岁月中历经沧桑,真正知道人生不易,世事艰难后,才知道少年愁不是真的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无论是什么年代,“丧”文化里都流露着一种挫折感。郁达夫大概是写“丧”文化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笔下的青年人几乎无一不“丧”。无论是《银灰色的死》还是《沉沦》,其中的主人公“他”都是有渴望却不得的“丧青年”。哈尔滨师范大学于爽在其论文《近年中国小说中的“丧青年”形象研究》中介绍,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丧青年”的身影,而郁达夫在“丧青年”形象的塑造方面影响颇大。“他笔下的这类青年想象是‘袋中无钱、心中多恨’,‘生则于人无补、死则于人无损’。郁达夫笔下的‘丧青年’形象大都有着这样的共同点——孤独与自卑、忧郁与苦闷、压抑与渴望。”论文写道。

“生则于人无补、死则于人无损”,与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的遗言“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有异曲同工之意。松子的一生都充满挫折感,渴望爱与被爱,但只有失望和被抛弃,待到电影结局,松子重燃希望,但还什么都没做生命就结束了。

在让“丧”从一种情绪成为一种文化方面,日本的电影、漫画和文学等艺术发挥了重要作用。暨南大学杨超的论文《基于社交网络的“丧文化”图文符号的意义生产分析》中写道:“日本向外输出了很多‘丧气满满’的作品。从文学来说,早在二十世纪中期,日本文学家太宰治就把‘丧’发挥到了极致。”论文认为,太宰治文学的整体脉络便是“从对现实生活的恐惧,到生而为人的虚无感负罪感,因抓不到生活的意义而堕落颓废,终至死亡”,但是“所有的丧的表现形式都是外在的丧,而人本身始终是追求光明的”。

之前风靡中国社交网络的“马男波杰克”则是来自美国的一种“丧”文化。据论文《基于社交网络的“丧文化”图文符号的意义生产分析》,影视作品《马男波杰克》的情绪外

壳是“丧、无助、颓废”,网友在其基础上进行表情包的改编、再造和利用,赋予其更丰富的意义。

化解壮志难酬的尴尬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能在社交网络上“晒”出来等待互动的“丧”,大概都不是真正的“丧”,抑或说网友通过表达沮丧或者反讽沮丧,使得“丧”成为一种情绪宣泄,而非一种负面沉沦。“丧”过之后,依然对美好生活有期待。

“……青年群体中流行的‘丧文化’,其娱乐意味相对浓重。与习得性无助内核不同,青年人在‘丧文化’中体现出的自嘲行为并不是真正认同自己很‘丧’、‘一无是处’。相反,他们通过夸张的方式放大生活中的‘小确丧’,减少理想与现实落差的冲击。例如,年轻人会对‘葛优瘫’等‘丧文化’典型符号进行加工,制作成表情包进行传播、调侃和模仿,其本身更接近于自嘲和狂欢,而非彻底的消极、颓废和自我放弃。通过自嘲和解嘲,青年人可以巧妙化解壮志难酬的尴尬,宣泄内心不满,获得心灵慰藉。”杜骏飞在论文《丧文化:从习得性无助到“自我反讽”》中写道。

这或许也是“丧文化”在今天风靡的原因,它的传播平台正是惯于解构严肃的社交网络平台。无论是跟帖评论还是即时弹幕,网友发挥自己的幽默潜力,消解了“丧”本身的负面能量,使之在一种反讽中演化出鼓励的力量。正如网友在“网抑云阴乐”中的狂欢,无论是肆意地释放悲伤,还是以戏谑地方式指出其中脱离现实的夸大,“丧”都不再只是“丧”,而是成为一种一笑置之的段子,甚至一开始严肃表达“丧”的网友也在这样的氛围中发现自己的“丧”有些可笑,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它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文化参与者从‘假正经’转向‘假不正经’,以消解社会压力,实现情绪宣泄。”杜骏飞的论文介绍。

杜骏飞将“自我反讽”视为不同青少年人群中的最大公约数,认为它可能是“丧文化”在大众传播中的真正文化内核,也是“丧文化”实际“不丧”的关键。“当‘丧文化’的群体以一种显然不合理的话语对现状作绝对化的自我归因时,它所带来的解构效应,反而使得‘丧’的归因得以迁移出去。在这样的传受机制下,产生了一系列具有很强阅读张力的‘丧文化’段子,它所导致的笑声,实现了社会传播意义上的‘反讽’。”

由此可见,“丧”只是青年人消解自我负面情绪的一种外现,而“反讽”则是他们的武器。他们知道自己的挫折来自哪里,并会积极地寻求解决挫折的方式,只是有些时候会沉溺于一种相对幼稚的文学表达,将那误以为是深刻,也因为这样的不恰当,使更多网友将其解读为一种“矫情”。

可是,“丧”文化从来不惧怕误读,更不介意让别人发出笑声。

原标题:“网抑云”并不介意人发出笑声

值班主任:颜甲

相关文章

  •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有五类原因,其含义和机制分别是什么?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有五类原因,其含义和机制分别是什么?

    民企融资约束的原因。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几乎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对其原因、缓解措施等都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文献中对民企融资难或融资约束问题的研究更多地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紧密关联,因为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是民企。总结现有文献,对民企融资约束形成原因的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五类。一是基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缺乏正规财务报表等数字化信息,信息收集和甄别成本高,从而使得...

    2022-07-30 18:46:00
  • 原因揭开:中奖千万后为何到手还不到二十万?彩民:又交“智商税”
    原因揭开:中奖千万后为何到手还不到二十万?彩民:又交“智商税”

    引言当下社会各个城市,各条街道上的彩票站人流涌动的局面就凸显出了大家对这种“不劳而获”生活方式的向往,这并不是因为大家不够勤劳,而是在当代社会有钱的人吃山珍海味、住别墅豪宅,没钱的人辛辛苦苦勉强为生,这种不平衡的局面让很多人都有了一夜暴富的想法,而落实这种想法的渠道之一就是买彩票。在新闻上很多人都听过某些人凭借着中大奖改变人生命运,走上人生巅峰的案例,这更吸引无数彩民疯狂购买彩票。可彩票中奖真的那...

    2022-07-30 18:46:00
  • 2022年国家要严查退休人员?是何原因?“4类人”可能包括在内?
    2022年国家要严查退休人员?是何原因?“4类人”可能包括在内?

    引言对于当下社会上的打工人来说,大家自然都希望能够尽早过上“退休养老”的生活,虽然对于很多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他们却羡慕这些年轻人仍有精力工作打拼,但很多年纪轻轻的公司职工却已经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做好规划。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内卷的时代,可以不用工作就能享受到每个月发放养老金,逛街下棋跳舞的乐趣对年轻人来说的确是一种奢望。不过在大家筹备养老生活时也需要知道国家为我们提供的养老保障虽然非常完善且人性化,...

    2022-07-30 18:46:00
  • 比房产税还高?或上调20%,三省已试点,新规下两类人需要留意
    比房产税还高?或上调20%,三省已试点,新规下两类人需要留意

    引言自从第一次房改政策开始实施以来,我国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改革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但是无一例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近二十年以来我国房价也是出现了高速上涨的趋势。而这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百姓买房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刚需买房者想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许多人几乎万付出大半生的心血。但是房子对于国人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国家宏观政策...

    2022-07-30 18:46:00
  • 一年被赚走2000亿,中国成外资巨头印钞机!国内药企为何不争气?
    一年被赚走2000亿,中国成外资巨头印钞机!国内药企为何不争气?

    文丨华商韬略 马来  对跨国生物医药企业来说,过往的一年充满了“震荡”。行业内的几家巨头,先后经历了并购、重组与任职调整。短时间内,这些变化无疑影响了企业的股价。  但纵观全年的营收表现,人们却发现,跨国药企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从其公布的数据中便可见一斑。  上半年,多家跨国药企纷纷发布财报。强生率先交出了“成绩单”,2021年,他们的营收规模达到了937.7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13.6%。  ...

    2022-07-30 15:46:00
  • “财政奖励中介卖房”第一城,出现了
    “财政奖励中介卖房”第一城,出现了

    文丨华商韬略 新媛  “凡在今年下半年期间,中介机构每销售一套商品房,将给予1000元奖励。”  回顾今年上半年, 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各地政府为了刺激消费,更是想出了颇多“奇招”。  7月24日,江西省宜春市住建局发文称,其于七月初发布《关于促进樟树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实施后,目前销售面积环比以及销售额环比同时上升了6成还要多。  据悉,在补贴政策中,凡在2022年7月1日...

    2022-07-30 12:46:00
  • 美联储博斯蒂克:美国经济没有衰退 应继续加息抑制通胀
    美联储博斯蒂克:美国经济没有衰退 应继续加息抑制通胀

    当地时间周五(7月29日),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驳斥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观点,他表示,美国经济尚未陷入衰退,美联储仍需进一步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胀。...

    2022-07-30 09:35:06
  • 流动性研究中,在波动性高的熊市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共性更大
    流动性研究中,在波动性高的熊市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共性更大

    流动性共性的风险溢价。在2005年以前,关于流动性共性的风险溢价的研究较为鲜见。直到Achaya和Pedersen基于代际交叠模型和CAPM模型构建了流动性调整的CAPM模型,该模型首次将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进行分析,创新性地将流动性溢价分解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代表预期平均非流动性水平,第二部分是净流动性风险因子,可以被分解为三种流动性风险,分别对应:股票与市场的流动性共性、股票收...

    2022-07-30 06:46:00
  • 优待证发了后,退役军人该怎么用?有老兵说不好意思用?大家咋看
    优待证发了后,退役军人该怎么用?有老兵说不好意思用?大家咋看

    引言军人是非常光荣的一份职业,它承担着保家卫国的责任,是崇高的,也是伟大的,我国对于军人以及退役军人是有很多优待政策的,而退役军人的优待证就是其中一种。退役军人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光荣的责任和使命,但是军人退役之后,国家也会为其发放优待证。在我们生活中却很少见到有人使用优待证,这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些老兵还表示自己不好意思使用优待证,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优待证发了后,...

    2022-07-29 21:46:00
  • 房产证拿到手后别大意,3件事需要办好,不然房子有可能不属于你
    房产证拿到手后别大意,3件事需要办好,不然房子有可能不属于你

    引言房子对于我国老百姓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房子的属性一再被刷新。如今房子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如果没有房子,那么自己在这座城市中就如同一个过客,没有任何归属感可言。而近几年以来,房价不断上涨,给很多人的买房增加了难度,即便是能够凑出首付,几十年的房贷也让人感到压力很大,老百姓买房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国家对于民生问题一直非常重视,老百姓买房难自然也是国家担心的,...

    2022-07-29 21: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