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张文宏又上了热搜,却是因为他的亲哥哥!

作者 :茜柔 2023-12-18 16:25:19 围观 : 评论


作者 | 陈六月

“今天我见到了我想见,但不希望在公众场合见到的人,那就是—— 张文宏学弟。”

前段时间,浙江瑞安举行了一场名为“百名博士家乡行”的活动。

“网红医生”张文宏受邀参加。

一同出现,还有他的亲哥哥张文宇。


于是,两兄弟在演讲上演了“互怼一幕”。

张文宇先是调侃:

“因为张文宏的频繁出现,就表示这个世界还不是太美好,我们还得加强疫情防控。”

大家被逗笑了,掌声不断。

他又接着说:

“不要鼓掌,你一鼓掌,我就分不清,是鼓给他的,还是鼓给我的。”

到了张文宏上台演讲时,他直接揭了哥哥的老底:

“他从浙大毕业以后,回到瑞安混不下去了,就到新加坡打工。”

“他在打工的过程当中,居然在南洋理工大学完成了PhD的培训,五年的学制三年完成。”


张文宇是谁?

他曾经是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副教授,现在是浙江财经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院长。

创过业,开过公司,也在学术研究上饶有成就。


虽说是互相调侃,但在评论区内,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这对兄弟实在太厉害了。

两人不仅都是博士,还是各自领域内的大牛。

而两人的高情商、好性格也在这场活动中让人折服。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普通家庭培养出两兄弟都成为了业界领军人物。

两人有学识,有魅力,有格局。

这不禁让人想问:

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怎样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孩子?


提到张文宏的家庭之前,我们不得不需要先说下张文宏的风趣和幽默。

除了扎实学养,张文宏的“神侃能力”实在是很了得。

幽默有趣的“段子圣手”模式说来就来:

“防火防盗防同事”

“话少了,思想就上去了”

“疫情过去,我自然会非常silently走开”。


他形容新冠病毒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冠状病毒。

他称试用药就像女朋友,未来能不能成为老婆(转正试用)还并不知道。

他说,待在家很闷,但病毒就会被闷死。


能够深入浅出充满趣味地回答各种提问,靠的绝对不是知识。

好性格和高情商,才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有人问他:

钟南山院士很注重锻炼,你爱运动吗?

他先表示了自己欣赏爱运动的院士,但也不妨碍他直言:

我没有一身肌肉,不爱健身,所以没啥可看的。


谈到自己的出身,他也直接坦白地说:

“我只是一个乡下人跑到上海,读完书留下来工作而已。”

当问到病毒的严重性,他从来不会说“没有问题”,而是直接说:

“我们的追踪能力快过病毒的传播能力”。

在每次接受采访时,他拒绝媒体的一切炒作。


当媒体妄图挖出什么花边料时,他毫不客气直接绕开。

对于自己在什么位置,能做什么事情,他非常清楚。


而他也是爱讲实话的硬核张文宏。

“按照这些标准来,出了事我来承担!”

“没有防护,你可以拒绝上岗!”

“一线岗位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


因为理解,因为能感同身受,在研究生毕业演讲中,他说:

“ 从学校出去,肯定会有各种折磨,否则怎么会说不要欺负老实人。“


一个学生曾在张文宏的电脑屏保面前,看到过几个鲜明的大字:

正直、谦逊、踏实、节欲。

说了这么多,你可以发现张文宏身上的诸多特质:

他很真诚,他也很善良。

他很会表达,情商也很高。

他很慈悲,但也很直接。

他的自我非常鲜明,不卑不亢,不急也不躁。

他是一个有着饱满生命力的人。


张文宏两兄弟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有着极高的成就。

一个研究医学,一个研究人工智能。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造福人类的事。


弟弟红了这么久,可哥哥却没有蹭任何流量。

而网上,也没有任何他和张文宏关系的资料。

他们有操守,有态度。

哥哥张文宇有一句话,是说:

我觉得自己只是照着好父母和好老师的样子长大而已。

好的教育,有健康的边界、有适当的规则、有温情的支持。

除此之外,更有关于梦想和激情以及自我发现的引导。

两人的父亲是瑞安一个机械厂的工程师,而母亲是一名小学老师。

张文宏曾在一次大学演讲中说:

我的成绩一直非常好,可以保送重点大学。

但我都放弃了,因为我想学医。


医学融文科和理科于一体,又能治病救人,符合他的设想。

于是他把所有志愿都写成了医学院。

毫无疑问,他的选择是随着他的心意生长的,而不是父母的意见。

两人能在公共场合公开互怼,说明家庭环境一定是友爱且宽松的。


张文宇考上初中部时,父亲特意拿出2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录音机,方便他学英语。

即便生活紧张,父母对兄弟俩的教育却也非常重视。

没有多余的娱乐,就给两人出一道数学题,做一做解闷。

80年代,“下海经商”的浪潮到来时,“一夜暴富”的传闻引诱着许多人。

不少年轻人都纷纷辍学,南下创业。

但父母叮嘱两个儿子:

“不要理会外界的声音,只有读书、学习才是一个人应该终身坚持的事业。”

虽说家庭环境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未来。

但一个足够自信、情感丰富,懂得自我管理和控制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来自于积极、上进的健康家庭。

有一项心理研究发现,当父母不断吵架时,孩子们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上的。

因为他不但要承受父母的负面情绪,还要消化自己的恐惧和害怕。

处于紧张、害怕压抑之中,孩子自然无法身心放松、舒畅地投入到学习、认知活动中。


bbc也曾经拍过一个纪录片,叫《56UP》。

他们对14个不同家庭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

从7岁开始,一直到片子播出前的56岁。


几十年过去了。

那些成长于健康、自律家庭中的孩子,大部分都成了精英,而且有着不错的家庭生活。

而那些疏于被照顾、父辈婚姻糟糕的孩子,因为没办法集中注意力专注自己的事情,学业出现问题的概率也更大。


孩子的成才,需要父母的爱和支持。

但成才的标准,却需要为人父母更进一步的探索。

前段时间,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讲述了高校学生“空心病”问题。


这个演讲,让家长们看到了“成功教育”的另外一面:

很多孩子通过努力考上了清华北大,看起来意气风发,未来无可限量。

可事实却是,他们在上大学之后,却和无意义感以及迷茫作斗争。

在常规的认知中,大多数家长都对孩子的成功有一个认知:

那便是通过考取好大学,获得权力、荣誉、财富,人生才算是成功。


可是,“空心病”的出现,让大家看到被忽略的重点:

外界的鞭策和内心的热爱,哪个更重要?

能够支撑一个人持之以恒不断进步的因素,到底是什么?

我们让孩子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时,他内心真的是否充实?

说到张文宏,我想到了另外一个医生,他叫做施韦泽。


他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不仅有着哲学,神学,医学三个博士学位。

而且,他还是著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巴赫音乐研究专家。

听着这些头衔,感觉很了不起吧。

可这些都不是他人生最大的成就。

每个选择都是出于兴趣,至于“成功头衔”,也是随之而来的附属品。

比如,他成为一名医生,是因为想做,而不是该做。

1904年开始,因为看到了非洲绝症病人的痛苦,他立志做一名医生。

于是,他花了9年时间学习,直到38岁才取得行医证和医学博士学位。

1913年,他义无反顾来到非洲。

建立了丛林诊所,治疗麻风病、黄热病、疟疾病这些高传染的绝症。


对于这样的人,他们的自我实现,全都是依赖于热爱。

因为有方向也有热爱,他们成了驱动型人格。

无论在怎样的境地里,都能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

而人类的进步,就是靠着这样的人来一点一点推动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曾把一个人的需求分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父母培养孩子的最终目的,那便是帮助他做到自我实现,成为终身学习者。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

一个“自我实现"的人,本会更致力于塑造一个更美的世界。

心中有热爱、有方向、有动力,就能够不断地自我超越。

而这一切,关乎自我需求的萌发。

孩子身上的格局和理想、温度和学识,和生命最初的支持和引导有着重要的关系:

1、鼓励孩子表达和提问。

表达想法,是建立自我的第一步。

当孩子说“我来”“我想”时,就是在建立自我的时候。

花的样子、太阳的颜色、银河系的大小,都让他自己去想象。

这时候,我们可以放下成见,去倾听他的表达。

面对他的喜好和想法,我们需要的只是给他呈现相关的知识。

当他知道了事情的本质,自己就能做出选择。

2、给予身体和行动上的自由。

当孩子想探索一个陌生的空间时,我们可以做好保护,然后给予一定的自由。

当他想画画时,让他画出自己想画的东西,不去计较他画得是否逼真。

让他玩想玩的小玩具,靠自己的摸索来组装。

想踩上去的泥土,想触摸的东西,都让他去尝试。

当他遇到难题时,给予他想出办法的机会。

不要刻板的给予限制。

否则,只是表面上守住了规矩,但也抑制了发展,抑制了真实的个性。

3、给予稳定健康的环境。

一个有着完善自我的孩子,必定来自于健康的成长环境。

只有父母情绪稳定、边界清晰,孩子才会生长出稳定健康的人格。

所以,父母先处理好自己的问题,才不会把自己的遗憾强加在孩子身上。

孩子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不必只用分数去衡量我们的孩子,而是看孩子和内在的自我是否有足够的连接。

我们可以看看我们的孩子是否喜欢提问题、善于提问题。

是否喜欢演绎和推理,勇于猜想。

是否善于观察,善于反思、反省。

我们的孩子是否常有可笑的、疯狂的主意。

他们是否在独处时玩得愉快,且爱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果你的孩子拥有这些特质,那就偷着乐吧。


热爱,便是生命力释放的过程。

要相信,拥有这些特质的孩子,无论如何都会把生活过得活色生香,积极而饱满。

如此一来,优秀只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而中国,也将会有更多的张文宏、张文宇们!

—— End ——


作者:陈六月。自由撰稿人,沿着路走,直到把自己变成路。本文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 对冲美国芯片制裁风险,中企被曝这么应对
    对冲美国芯片制裁风险,中企被曝这么应对

    (观察者网讯)路透社12月18日援引消息称,为对冲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的风险,越来越多的中国半导体设计公司开始在马来西亚封装部分高端芯片。消息人士没有透露具体所涉公司,但报道提及,马来西亚最大芯片封装测试厂友尼森(Unisem)正在扩大与中企合作。被问及是否担心此举激怒美国时,友尼森公司负责人回应称,该公司业务交易“完全合法合规”,目前没有时间担心“太多的可能性”。据三名知情人士透露,中企要求马...

    2023-12-18 16:32:30
  • 外交部:对话协商才是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根本之道
    外交部:对话协商才是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根本之道

    汪文斌表示,中方注意到朝鲜半岛的最新动向。半岛问题错综复杂,形势的发展演变充分证明,试图通过军事威慑施压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行不通的,只会适得其反,进一步激化矛盾,加剧紧张,对话协商才是解决半岛问题的根本之道。我们希望有关各方正视半岛问题症结,以实际行动推动半岛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维护半岛的和平稳定。...

    2023-12-18 16:32:26
  • 红海商船频遇袭,美国或组联盟展开护航行动
    红海商船频遇袭,美国或组联盟展开护航行动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多艘商船近日在红海水域遭也门胡塞武装袭击,加剧中东局势紧张,波及国际海运。消息人士当地时间17日说,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本周访问中东时,将宣布一项红海护航行动,多个阿拉伯盟国据信将参加。不愿公开姓名的消息人士告诉英国《卫报》,美国有意与其他国家组建一支海军特遣队,巡逻红海、曼德海峡和亚丁湾,奥斯汀本周将宣布这一护航行动,拟定代号为“繁荣卫士”。图片来源:央视新闻一些官...

    2023-12-18 16:32:22
  • 外交部介绍中国沙特伊朗三方联合委员会首次副部级会议相关情况
    外交部介绍中国沙特伊朗三方联合委员会首次副部级会议相关情况

    12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12月15日,中国、沙特、伊朗三方联合委员会首次副部级会议在北京举行,发言人能否介绍相关的情况?中沙伊三方为何在此时召开三方会议,会议有何重要意义?汪文斌介绍,12月15日,中沙伊三方联合委员会首次副部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回顾了北京协议达成以来,沙伊关系取得的积极进展,强调将全面落实北京协议,中方表示愿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支持...

    2023-12-18 16:32:18
  •  美、英对黎智英案和香港国安法说三道四,中方:赤裸裸的政治操弄
    美、英对黎智英案和香港国安法说三道四,中方:赤裸裸的政治操弄

    有记者提问,18日,黎智英涉香港国安法案开审。美国、英国对黎智英案和香港国安法说三道四。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汪文斌表示,香港是法治社会,有法必依、违法必究。黎智英是反中乱港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和参与者,是反华势力的“代理人”和“马前卒”,是香港乱局的幕后推手,破坏香港繁荣稳定,损害香港市民福祉。香港特区执法部门秉公办案,司法机关依法审理,合情合理合法。他指出,美国、英国就这一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说三...

    2023-12-18 16:32:14
  • 王毅会见朝鲜外务省副相朴明浩,外交部介绍会见情况
    王毅会见朝鲜外务省副相朴明浩,外交部介绍会见情况

    有记者提问,外交部网站发布了今天上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见朝鲜外务省副相朴明浩的消息,发言人能否具体介绍会见内容?汪文斌介绍,今天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会见来华举行中朝外交磋商的朝鲜外务省副相朴明浩。王毅外长表示,中朝传统友谊由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自缔造和培育,是双方共同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在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战略引领和亲自关心下,中朝传统友好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扬光大。面对动...

    2023-12-18 16:32:10
  • 外交部回应菲律宾总统言论:寄希望于同个别大国捆绑,最终受损的是菲方
    外交部回应菲律宾总统言论:寄希望于同个别大国捆绑,最终受损的是菲方

    12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16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接受采访时称,一个更强势的中国正对亚洲邻国构成切实挑战,南海问题已成为复杂的地缘政治挑战,菲律宾和日本正加强同盟关系,并应同美国开展三方合作。中方对此有何回应?汪文斌表示,一段时间以来,打破中菲之间达成的共识,加剧南海形势紧张的,是菲律宾;试图改变仁爱礁现状,制造既成事实的,是菲律宾;极力拉拢域外力量向中方施压...

    2023-12-18 16:32:06
  • 美方再次宣布对台售武,外交部:将对参与企业采取反制措施
    美方再次宣布对台售武,外交部:将对参与企业采取反制措施

    12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澎湃新闻记者提问,据报道,12月16日,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称,美国国务院已批准向台湾地区出售指挥、控制、通讯、计算机全生命周期支持以及相关设备,价值约3亿美元。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汪文斌表示,美方公然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的规定,再次宣布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严重危害台海和平稳定,向“...

    2023-12-18 16:32:02
  • 刘诗诗谈育儿观:孩子摔倒在地,家长的第一反应竟然是……
    刘诗诗谈育儿观:孩子摔倒在地,家长的第一反应竟然是……

    作者 | 维尼硕最近刘诗诗接受采访时谈到了自己的育儿观。“他磕磕碰碰摔倒时,我不会主动扶他,反而会告诉他,你这样碰着了是不是痛痛?下次要小心。”她认为应该让孩子独立处理生活中的磕碰情况,不要因为孩子受伤,就替他把“路障”都清除了。刘诗诗的育儿观点引发了网友热议,赞同者认为就该让孩子自己成长,但也有一些家长表示不放心,担心孩子还小,无法独自面对受伤情况。面对孩子无法避免的磕碰,究竟该干预还是放手?...

    2023-12-18 16:25:53
  • 发人深省的养娃7大定律,太真实了!
    发人深省的养娃7大定律,太真实了!

    作者 | 素衣回中原一个小男孩,到3岁才学会说话,语言发育迟缓、有阅读障碍,“笨”到10岁才去上学,一度被校长认定为“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这个小男孩,是爱因斯坦。所谓的“3岁看大,7岁看老”的说法,其实并不绝对。然而,放眼望去,身边有很多焦虑型父母,过度教育,盲目攀比,势必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当孩子遇到挫折时,马上又陷入更大的焦虑。教育学家洪兰教授认为,学习没有起跑线,大脑终生具有可塑性。...

    2023-12-18 16:25:49